?

漂流遇仙故事的四種類型

2009-09-05 09:56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仙境神話

王 青

[摘要]在古代仙道故事中有一個重要的程式化情節就是海上漂流遇仙,它將航海歷險傳奇與海外仙境想象密切結合,形成了海上烏托邦小說。這些故事的最早淵源可追溯到《博物志》中的乘槎泛海傳說,在唐朝以后形成了預言警告型、保佑相助型、地理博物型與人仙戀愛型等諸多類型,并承負起了宣傳宗教思想、強化道德觀念、介紹海外知識、表達人生理想等種種功能。這類小說想象豐富奇特,語言華美奇麗,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關鍵詞]仙道小說;海上漂流;仙境;神話

[中圖分類號]12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1X(2009)04—0434—05

在世界各地的神話中,大多談及早期人類經歷了一個人神雜糅的時代,后經絕地天通以后,才人神懸隔,人類再也回不到原始樂園。但道教興起后,竭力強調凡人得道成仙的可能,出現了一系列人仙交往的傳奇。如果說,早期樂土神話主要是描述樂土之環境的話,那么,魏晉以后,文獻中開始頻繁地出現凡人進入仙鄉的奇遇。一個凡人,由于異人的引領或者一個偶然的機會,通過一段艱險通道得以進入洞天或壺天仙境,從而形成了所謂仙境奇遇和仙鄉淹留故事。到了唐朝,這個偶然的機會可以是風暴或其他險象,而艱險通道則演變成海上漂流,海上漂流由此成為通往仙境之路,這樣中土海上漂流故事開始與仙境想象密切聯系,形成了一系列的海上烏托邦小說。

一、海上漂流遇仙故事的早期淵源

此一類型故事的最早淵源,可以追溯到張華《博物志》,即著名的乘槎泛海傳說,其云: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查上,多赍糧,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余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备偛簧习?,因還如期。后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庇嬆暝?,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第111頁)很明顯,這是一個出自于瀕海地區的神異故事。瀕海地區水天相接的自然景觀會形成海與天通的想象,乘槎泛海也是海濱地區居民的常見行為,揭開此一故事的神奇面紗,實際上就是一個海上歷險故事。到十六國時期王嘉所作的《拾遺記》中,記述雖然有了相當大的改變,但瀕海特點依然保持,其云:

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復始,名日貫月查,亦謂掛星查。羽人棲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則如暝矣。虞、夏之季,不復記其出沒。游海之人,猶傳其神偉也。[2](第23頁)

在這一記載中,一個海上歷險故事演變為純粹的天國仙鄉的想象,只是將所泛之海具體化為西海。也正是由于這一具體化,使得后世類似故事由海洋傳奇朝大河傳說演變。

與佛教徒利用海上歷險來宣傳因果報應與法術靈驗不同,道教徒有意識地利用海上漂流這一模式來描繪神仙境界,通過仙境實有來證明升仙得道之可能。此一類型的故事在唐朝開始迅速增多,就遇仙情節發展而言,大致可分為預言警告型、相助保佑型、地理博物型、人仙戀愛型。

二、海上漂流遇仙故事的類型

(一)預言警告型海外遇仙故事

《太平廣記》卷三九引《廣異記》“慈心仙人”條記載臨海海盜袁晁在進犯永嘉的航程中,其船遇風,東漂數千里后,“遙望一山,青翠森然,有城壁,五色照曜?;囟婢筒?,見精舍,琉璃為瓦,玳瑁為墻。既入房廊,寂不見人。房中唯有胡獪子二十余枚,器物悉是黃金,無諸雜類。又有衾茵,亦甚炳煥,多是異蜀重錦。又有金城一所,余碎金成堆,不可勝數?!贝说卦晴R湖山慈心道人修煉處。眾賊競相取物,這時,出來一個婦人,長六尺,身衣錦繡,下服紫綃裙,嚇阻了群盜。并預言道:“汝等無故與袁晁作賊,不出十日,當有大禍。宜深慎之!”后群賊乘便風還海岸,數日至臨海。均為官軍格死,唯婦人六七人獲存。慈心道人的警告完全應驗。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的仙境描寫顯然深受佛教天國神話的影響。

與此相類似的是《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后集》卷一《神仙門》中的“浮海遇仙”故事。說是臺州士人陳夢協,平生隱居不出仕。宋咸淳中,偶遇商人浮海,請求跟隨,以縱觀覽。一日,遭颶風,漂至海中一山下。見山上喬松不可以萬計,遠望山巔,只看到浮著一些樓閣,岸側有小茅庵,榜以“雪溪”兩字。檐下坐一老人,旁有小童相侍。當老人得知他是天臺人時,便問及葉夢鼎近況,陳告訴老人葉已拜相。老人托他傳話,讓葉“亟投黃扉之榮,早尋綠野之樂”,因為“更逾十數年,宋鼎移矣,恐有后患”(第138頁)。

葉夢鼎是宋朝浙東地區唯一的一位宰相,據《宋史》本傳,自景定元年(1260)開始,他幾乎年年都在辭官、辭邑,但年年不獲準,終于在咸淳九年(1273)扁舟徑歸,80歲卒于家。據小說家所言,宋鼎之移,海上神仙數十年前即已預知。而葉夢鼎罷相歸鄉,朝廷再召不赴。乃是聽從了仙人的警告。

《廣記》卷四八引《逸史》中“白樂天”條云;唐會昌元年(841),有商客遭風后隨波飄蕩,不知所止。月余,方至一大山,山上瑞云奇花,白鶴異樹,盡非人間所睹。商人維舟上岸,看到有一道士,須眉皆白,侍衛數十,告訴商人,此地即著名的蓬萊山,而后遣左右領商人在宮內游觀。只見玉臺翠樹,光彩奪目,院宇數十,其中有一院扃鎖甚嚴??蛦柶涔?,答日:“此是白樂天院,樂天在中國未來耳?!边@個故事也可算是一個預言型遇仙故事。會昌元年,白居易剛好70歲,蓬萊山為其預留一院,預示著他將不久于人世。同時,這一故事也間接反映了白居易對待佛道兩教的態度。白居易以崇佛著稱,但對道教同樣感興趣。在《白居易集》中關于神仙、得道及與煉師、道人交游往來的詩作很多。他與道士關系十分密切,“攜將道士通宵語,忘卻花時盡日眠”(《贈蘇煉師》)。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筑草堂于廬山香爐峰、遺愛寺之間,并向道士郭虛舟學習燒丹?!短撇抛觽鳌肪砹疲骸肮蒙裣?,自制飛云履,焚香振足,如撥煙霧,冉冉生云。初來九江,居廬阜山峰下,作草堂燒丹,今尚存?!?第17頁)白居易自己有詩記錄此事,其云:“曾在廬峰下,書堂對藥臺”(《題別遺愛草堂》)。他還詳細地描繪了燒丹的過程和景象:“泥壇方合矩,鑄鼎圓中規。爐橐一以動,瑞氣紅輝輝……簡寂館鐘后,紫霄峰曉時。心塵未凈潔,火候遂參差。萬壽覬刀圭,千功失毫厘。先生彈指起,姹女隨煙飛。始知緣會間,陰騭不可移?!?《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白居易《長恨歌》讓楊貴妃死后居住于虛無縹緲的海上仙山,更是膾炙人口。正因為如此,在白居易晚年之時,道教徒已經為他在蓬萊安排了一席之地。不過,白居易對此并不領情,曾作詩二首記錄此事,其云:“近有人從海上回,海山深處見樓臺。中有仙籠開一室,皆言此待樂天來?!庇秩眨骸拔釋W空門不學仙,恐君此語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北M管白居易本人更喜歡的歸

宿是佛教之兜率天,但盧肇仍要以“謫仙”目之,可謂一廂情愿。

(二)保佑相助型海外遇仙故事

《太平廣記》卷七。引《北夢瑣言》“張建章”條記錄了張建章出使渤海經風波偶人仙鄉,女仙保佑其安然往來之事跡:

張建章為幽州行軍司馬……曾赍府帥命往渤海,遇風波泊舟,忽有青衣泛一葉舟而至,謂建章曰:“奉大仙命請大夫?!苯ㄕ聭?。至一大島,見樓臺巋然,中有女仙處之,侍翼甚盛,器食皆建章故鄉之常味也。食畢告退,女仙謂建章日:“子不欺暗室,所謂君子也。勿患風濤之苦,吾令此青衣往來導之?!奔斑€,風波寂然,往來皆無所懼。張建章曾任幽州盧龍節度押奚、契丹兩蕃副史,攝薊州刺史、正議大夫兼御史大夫等職,唐文宗太和七年(838)奉命出使渤海國,回國后著有《渤海國記》三卷,《新唐書·渤海傳》的內容有很多取自此書。這里的海上遇仙傳奇當是出自他出使渤海的經歷。

裴鍘《傳奇》中有“元柳二公”一篇,敘述元徹、柳實海上遇險后,在玉虛尊師與南溟夫人的幫助下安然返鄉的故事。元徹、柳實欲越海而抵交趾,遇颶風,斷纜漂舟,入于大海,莫知所適。舟船擺簸數四,幾欲傾沉,后抵一孤島:

忽睹海面上有巨獸,出首四顧,若有察聽,牙森劍戟,目閃電光,良久而沒。逡巡,復有紫云自海面涌出,漫衍數百步,中有五色大芙蓉,高百余丈,葉葉而綻,內有帳幄,若繡綺錯雜,耀奪人眼。又見虹橋忽展,直抵于島上。俄有雙鬟侍女,捧玉合,持金爐,自蓮葉而來天尊所,易其殘燼,炷以異香。二公見之,前告叩頭,評理哀酸,求返人世。在神奇的海上仙境面見了玉虛尊師與南溟夫人,并經歷了幻夢般的仙境生活后:

夫人命侍女紫衣鳳冠者日:“可送客去。而所乘者何?”侍女曰:“有百花橋可馭二子?!倍痈兄x拜別。夫人贈以玉壺一枚,高尺余。夫人命筆題玉壺詩贈日:“來從一葉舟中來,去向百花橋上去。若到人間扣玉壺,鴛鴦自解分明語?!倍碛袠蜷L數百步,欄檻之上,皆有異花。二子于花間潛窺,見千龍萬蛇,遽相交繞為橋之柱。又見昔海上獸,已身首異處,浮于波上。二子因詰使者,使者曰:“此獸為不知二君故也?!?第43-44頁)此篇傳奇對海上仙境及仙人生活的構思可謂意出塵外,奇生筆端,描摹詳盡而文采斐然,稱得上是海上漂泊型小說的最高成就。顯然,這其中借鑒了漢魏以來仙道小說的傳統框架,仙人降真的諸多細節在道書中均有所本,一仙求情、一仙傳道的情節在《漢武帝內傳》和其他仙人授經神話中亦很常見。而小說中對海上巨獸的描寫,虹橋的神奇架設,千龍萬蛇遽相交繞為百花橋柱等細節均表現出極為豐富的想象力。在中國早期神話和高麗族開國傳說中,就有龍蛇魚鱉為津梁的想象?!冻o·離騷》云:“遵赤水而容與,麾蛟龍以津梁兮?!薄段倪x》卷一二郭璞《江賦》李善注引《紀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征伐,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叱黿鼉以為梁?!倍段簳肪硪沪夕稀陡呔潲悅鳌份d:“朱蒙乃與烏引、烏違等二人棄夫馀,東南走。中道遇一大水,欲濟無梁,夫余人追之甚急。朱蒙告水日:‘我是日子,河伯外孫,今日逃走,追兵垂及,如何得濟?于是魚鱉并浮,為之成橋,朱蒙得渡,魚鱉乃解,追騎不得渡?!边@些傳奇在“元柳二公”中得到了發展,情節的神異遠遠超過了前代文獻中簡略的敘述。

(三)地理博物型與人仙戀愛型故事

《太平廣記》卷一八引《杜陽編》所載元藏幾事跡,可稱典型。此一故事敘隋煬帝時,元藏機擔任奉信郎,于大業九年(613)為過海使判官。在一次航行中,風浪壞船,同行者均遇難,唯有元藏幾為破木所載,漂流半月后,忽達于洲島間:

其洲方千里,花木常如二月,地土宜五谷,人多不死,出鳳凰、孔雀、靈牛、神馬之屬;更產分蒂瓜,長二尺,其色如椹,二顆二蒂;有碧棗丹粟,皆大如梨。其洲人多衣縫掖衣,戴遠游冠,與之話中國事,則歷歷如在目前。所居或金闕銀臺,玉樓紫閣,奏簫韶之樂,飲香露之醑。洲上有久視之山,山下出澄水泉,其泉闊一百步,亦謂之流渠,雖投之金石,終不沉沒,故洲人以瓦鐵為船舫。更有金池,方十數里,水石泥沙,皆如金色,其中有四足魚……又有金蓮花,洲人研之如泥,以間彩繪,光輝煥爛,與真無異,但不能拒火而已。更有金莖花,如蝶,每微風至,則搖蕩如飛,婦人競采之以為首飾,且有語曰:“不戴金莖花,不得在仙家?!备詮娔驹齑?,其上多飾珠玉,以為游戲。強木,不沉木也,方一尺,重八百斤,巨石縋之,終不沒。藏幾淹留既久,忽念中國,洲人遂制凌風舸以送焉。激水如箭,不旬即達于東萊。問其國,乃皇唐也;詢其年號,即貞元也。訪其鄉里,榛蕪也;追其子孫,疏屬也。(第124頁)

我們將此一故事稱為地理博物型,是由于故事的前半部分乃是早期殊方異域傳說的一種變異形式,其內容與早期地理博物類著作如《十洲記》、《神異經》、《拾遺記》等非常類似,稍有不同的是它是以主人公親歷的方式敘述異域環境與風俗。此一故事的后半部分則繼承了魏晉以后仙鄉淹留小說的常見手法,其情節框架與山洞遇仙型故事完全一致,即通過一偶然的機會進入仙境,然后以“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相對性時間系統來營構仙境的奇幻效果。只不過,在這里,“洞中”變為“島上”而已。而其中的仙境顯然是以蓬萊系統神話中有關殊方異物的描寫作為想象的資源,洲島居住者為中土遺民這一情節則顯示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與徐福傳說產生的影響。

以上這些傳奇為后人的文學想象提供了資源,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卷七與卷九中描寫了兩個島國——“仙人島”和“安期島”,均是海外仙境的典型。相比之下,“仙人島”中的人仙戀愛故事則更多地反映出蒲松齡個人的人生理想。

此篇小說首先在出入仙境的方式上即與此前小說多有不同。有一道士對屢冠文場卻不相信神仙的王勉聲稱自己即是仙人,王生不信,道士說近在咫尺,即能見到真仙數十——

遂以杖夾股間,即以一頭授生,令如己狀。囑合眼,呵曰:“起!”覺杖粗如五斗囊,凌空翕飛,潛捫之,鱗甲齒齒焉。駭懼,不敢復動。移時,又呵日:“止!”即抽杖去,落巨宅中,重樓延閣,類帝王居。在此仙境中,王生因睹麗人而情動,又被道土逐出仙境,此段描寫同樣精彩:

(道士)遂指階下長石,令閉目坐,堅囑無視。已,乃以鞭驅石。石飛起,風聲灌耳,不知所行幾許。忽念下方景界未審何似,隱將兩眸微開一線,則見大海茫茫,渾無邊際。大懼,即復合,而身已隨石俱墮,砰然一響,汩沒若鷗。王生因此而來到了仙人島上。在這里生活著一對美麗聰慧的姐妹,能詩善賦,夙以才名自詡的王生見姐妹之敏捷應對,神氣沮喪,只能絕筆。后王生與姐妹關系漸狎,一鳳二凰,調笑戲謔,相處甚歡。后王生因親老子幼,每切懷憶,辭別還鄉。姐妹吐實說她們實為地仙,因有夙分,遂得陪從。于是王生與姐姐芳云一起還鄉,出仙人凡的方式十分神奇:

謝別而邁,行蹤騖駛。俄至海岸,王心慮其無途。芳云出素練一匹,望南拋去,化為長堤,其闊盈丈。瞬息馳過,堤亦漸收。至一處,潮水所經,四望遼邈。芳云止勿行,下車取籃中草具,偕明珰數輩,布置如法,轉眼化為巨第。并入解裝,則與島中居無稍差殊,洞房內幾榻宛然。

時已昏暮,因止宿焉。這篇小說充分反映了蒲松齡的人生理想,在他的心目中,所謂仙境,最重要的并非是飲瓊漿玉液、食奇果仙藥、長生不死,而是能有一兩位能夠充分理解他的美女相伴。佳麗所在,即仙境所在。

三、結語

事實上,在中國的神話與小說中,對海外世界的認知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隨著對海外世界認識的不斷深化,其情感態度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上古時期,由于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與異質文化的交往僅僅是偶然和個別的,在這一階段,人們對海外世界有著一種浪漫的想象,其主要傾向是對海外世界的神化與美化。在這些文獻中,海洋彼岸的異質世界要么是美好的仙境樂園,其基本的情感態度是向往與憧憬;要么是奇特的殊方異國,其基本的態度是好奇與驚異。而道教徒為了論證仙境實有、神仙可求的宗教理念,虛構了很多類型的海外遇仙故事,這些故事承負起了宣傳宗教思想、強化道德觀念、介紹海外知識,表達人生理想等種種功能。此類故事雖然在情節上大同小異,但在場景和細節描寫上往往表現出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仙道小說語言華美奇麗的一般性特點,因此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注釋:

①有關仙鄉奇遇的論文,可參見[日]小川環樹:《中國魏晉以后的仙鄉故事》,張桐生譯,載《幼獅月刊》1974年第5期;李豐楙:《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之關系》,載《中外文學》1980年第8期;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第三章《仙鄉傳說——仙山與歸墟的信仰》,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7年版;王青:《中國小說中相對性時空觀念的建立》,載《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②此一傳說又見于《梁書》卷五四《諸夷列傳》和《搜神記》卷一四。

[參考文獻]

[1]范寧:《博物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

[2]王嘉:《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

[3]《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后集》,常振國、金心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

[4]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5]裴鍘:《裴铏傳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李肪:《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

[7]王青:《西域文化影響下的中古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責任編輯何坤翁)

猜你喜歡
仙境神話
茶山仙境
獨占神話
游瑤琳仙境
老年節思故友
漫步在冬日仙境
“神話”再現
答案
鄭小和神話歷險記(9)
鄭小和神話歷險記(7)
富士通的神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