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海合作名播四?!〗逃ㄩ_遍九州

2009-09-10 04:43佳斯陽春
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 2009年8期
關鍵詞:寧海海安辦學

佳斯陽春

這是延續13年的一段民族親情故事,這是東部地區支持西部教育的一個創新之舉。 一方是位于黃海之濱的江蘇省海安縣,一方是地處小涼山的云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兩地相距數千里,卻交往日深。牽起這段“姻緣”的,是一批接一批的普普通通的海安教師。

文章編號:1107-0745(2009)08-0008-02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敝挥写罅Πl展教育,才能改變西部廣大貧困地區落后的現狀,才能順利完成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在云南省寧蒗縣,存在一種著名的辦學新模式——“寧海模式”,這種辦學模式對寧蒗縣乃至整個西部的教育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攜手共載民族教育之花

寧蒗縣俗稱小涼山。解放后,教育才開始起步發展。但由于起點低,交通不便,生產方式落后,溫飽問題長期難以解決,民族教育困難重重,教育質量低。

在改革開放之初,云南省寧蒗縣和江蘇省海安縣就開始有了經濟上的來往。從1988年開始,寧蒗便從海安縣群體引進教師,攜手共載了民族教育之花——“寧海中學”,學校老師、管理人員全部由海安的老師承當。從1993年開始,合作項目的重點轉移到寧蒗民中的高中部,高中教師主要由海安的老師承擔。至今,已引進了六輪198名海安教師。

寧蒗群體引進海安教師,開創了智力扶貧的先河,而江蘇海安赴寧蒗支教教師群體,是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的優秀群體,是寧蒗縣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范。2004年3月,在寧蒗民中召開的兩省兩縣教育合作經驗交流會上,提出了“寧海模式”的概念,并把寧蒗民族中學更名為“寧蒗寧海民族中學”。會上提煉了江蘇海安老師在寧蒗縣支教的精神,即“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爭創一流的海安老師精神”。指出“寧海模式”是江蘇省海安縣派遣優秀教師,帶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到寧蒗縣創辦示范性新型學校的教育扶貧模式,是東西部政府間合作辦學的典型,開創了東、西部地區攜手發展西部民族地區教育的成功之路。

“寧海模式”的精髓是人才的引進,其核心是實事求是、開拓創新。就其特點來看,主要有:一是援助方黨委、政府的真誠支援和受援方黨委、政府的精心呵護;二是用優惠的待遇群體引進,定期輪換;三是兩縣共管,寄以極高的期望值,激勵競爭機制,形成巨大的壓力和動力;四是支教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和拼搏奉獻精神,具有扎實的知識功底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五是選派了優秀的校長,能制定嚴格而又科學和管理制度,具有高超的領導藝術。

耕耘創業20年,“寧海效應”促開百花艷

云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大膽實踐了群體引進海安教師到寧蒗創辦示范性新型學校的構想,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打造了發展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教育的典范——“寧海模式”,逐步形成了“寧海效應”,使寧蒗教育之花越開越艷。

(一)鑄就了“敢為人先、知難而進、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爭創一流”的寧海精神。這也是“寧海模式”的內部效應。 “寧海中學”的創辦是大膽創新,創教育扶貧的先河;海安老師克服了地域、文化、習俗、語言等等障礙,無論在“寧海初級中學”還是在寧蒗寧海民族高中,都創出了一流教育質量;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感人至深,以至于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節目都播出海安援寧教的動人事跡;兩地黨、政和教師的團結協作,共同帶動了寧蒗教育騰飛,也是“寧海模式”的一條金線。

引入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經驗和教學方法,創造了輝煌的教育業績。寧蒗引進海安教師后,激活了寧蒗教育內部競爭機制,使寧蒗縣教育質量迅速提升,并躋身全市先進行列,寧蒗民中高考升學率1994~2002年九年蟬聯全市第一名?,F在,寧蒗民中已是集眾多榮譽于一身的窗口示范學校。

(三)“寧海模式”促進了全縣教育的發展。在其精神的指引下,寧蒗縣委、政府先后出臺加快民族教育發展的特殊政策措施,教育行政部門用寧海中學這個典型引路,大力推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很快在全縣引起了激勵競爭。全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中考、高考成績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全縣中小學的管理水平、辦學效益、教育教學質量等都已經接近和部分超過市內先進縣水平,為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

寧海模式,小涼山教育發展之最佳模式

寧海教育合作至今,“寧海模式”名播四海,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

(一)寧海模式是東部發達地區支援西部民族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的最佳模式。群體引進先進地區的教師和管理人員到貧困地區辦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援助方的真誠援助,受援方的精心呵護和高度重視,是寧海模式獲得成功的關鍵。兩縣領導換人不換思路,換屆不改初衷,20年的寧海聯合辦學過程,兩地縣委、政府作出了最最大的努力和貢獻。正是這種對教育扶貧工程高度重視、真誠支持的搏大胸懷,使兩縣的友誼越來越深,使寧海聯合辦學越辦越好。

(三)引進人才,實行科學管理是寧海模式的成功的保證。從制度管理到情感管理,從過程管理到目標管理,提出的一套一套的管理模式和辦法,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正是這些懂管理、善管理的大批人才,帶出了一個特別能戰斗的領導集體和教師隊伍,成就了寧海聯合辦學的輝煌。

(四)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和敬業奉獻精神,是寧海模式的靈魂。在海安教師的帶動下,寧蒗本地教師也逐步成長起來,兩地教師精誠合作,肩負著一種使命感,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正是這種強烈的責任心,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他們在基礎差、底子薄的寧蒗的教育現狀中創造了突出的成果。

(五)擴大合作領域,愛心更添薪火。2008年江蘇省海安地稅在寧蒗寧海民族中學設立了首批10萬元的“海安地稅教助學基金獎”。?這一舉措,猶如陽光雨露滋潤著小涼山各族兒女的心田,為寧蒗12個民族優秀兒女創造了新的條件,必將鼓舞和鞭策寧蒗民中學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振興小涼山,責任重于泰山

寧海合作20年來,江蘇海安人民給予了人力和財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寧蒗縣委政府措施得力有方,特別是從2007年開始每年要評選出30名高中骨干教師,骨干教師每月享受800元津貼,使寧蒗的教育有了空前的發展。然而,要振興小涼山,責任重于泰山,因此,寧海合作今后的路將怎么走,這關系到寧蒗教育發展的前景。

(一)寧海模式在高中領域的教育合作還需將繼續進行下去。寧蒗的民族教育雖然有了很大發展變化,但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隨著大學擴招和“普九”工作的推進,高中教育已經成為寧蒗教育發展的“瓶徑”,而隨著高中辦學規模的擴大,師資緊缺、經驗不足的矛盾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仍然是最突出的問題。

(二)增添寧海模式內涵,由寧蒗方派出教師或校領導到海安縣對應學校學習或掛職鍛煉,以促進海安支援寧蒗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實施以及兩省兩縣合作的友誼之花常開不謝作出更大的貢獻,增添新的光彩。

(三)立足教育合作,開展文化交流。寧蒗有豐富的民族文化,海安有廣闊的文化市場,只要兩地領導予以重視,雙方的合作領域將會越來越擴大。

(四)成績和困難并存,機遇和挑戰同在。為此,我們一方面要繼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另一方面也積極尋求和呼吁上級政府、各新聞媒體以及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

(五)寧海合作要從人才的引進拓展到經濟領域的合作。寧蒗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財力弱,對教育的投入不可能太多。雖然人才問題是像寧蒗這樣的貧困地區發展教育要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但是,資金缺乏卻是所有貧困地區必須長期面對的最主要問題。單純人才的引進,可以解決學校發展中一時師資力量不足的矛盾,但如果缺乏相應的經費投入,要在貧困地區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就會成為空中樓閣。

我們堅信,寧蒗的民族教育事業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寧海模式成功經驗的鼓舞下,在海安縣委、政府的鼎力扶持下,我們的目標一定會實現,小涼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原載《麗江日報》

猜你喜歡
寧海海安辦學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由表及里:深入思考新定義的本質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高考數學模擬試卷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日月星
吃粽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