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新課改下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2009-10-14 08:52吳寶忠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當堂課外作業新課程

吳寶忠

有人說,中國教育在培養著“解題機器”,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不僅如此,現在我們還在培養著書呆子。

有資料說,我國的中學生在幾乎所有的國際性學科比賽中,成績總能名列前茅。但在發揮方面,所花的時間太少。在參加國際性學科競賽期間交流時,往往低頭無語。

從筆者看到的說,現在部分學校教育,依然是教師為主,先教后學,課后訓練,集體教學等學習模式;仍然是注重學習結果與考試成績,忽視學習方法與實踐體驗;強調苦教苦學、機械訓練,淡漠情感交流與愉快學習氛圍的創設;增強了應試能力的訓練,放松了人文素養的培養,高分低能、學優品劣的矛盾日趨顯現。

通過以上這些現象我們試想,一個國家培養出來的下一代是“只會解題不會說話,只會考試不會做事”的人,我們民族的希望何在?如果我們的學校教育還停留在以“教師講授,學生記憶”為主的教學方法上,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科技競爭力與綜合國力能否持續發展?這恐怕就是我國教育正在進行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及原因吧!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已經提出了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共處,學會做事。這是世界教育共同的話題與追求,也是中國教育快速發展與改革創新的方向。

因此,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自主、合作、探究”將成為世界性的主要學習方式。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既要抓住這個機遇,又要敢于接受這次挑戰,關鍵問題是要更換腦筋,與時俱進,轉變教育觀念與教學策略,重新認識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探索課改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新課程下是以學生為主的課堂,不是以教師為主的課堂。

所謂以學生為主,是指課堂主要是學生學習用的,而不是老師講授用的;課堂是學生表現用的,而不是老師表演用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質疑釋疑、個體表現、體驗成功、自信、快樂的地方,而不是老師完成“教案劇”的地方??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用的,教師在課堂上所占據的集體授課時間必須嚴格控制。

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是區別于舊課堂的主要標志。它的實施,關鍵在于教師課堂時間觀的更新,把盡量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濃縮教材、整合問題、處理練習的能力,盡量壓縮集體講授時間,分小組學習、同桌學習,發揮“學科小先生”的幫助、帶動作用。

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不等于讓課堂成為“放羊式”的教師袖手旁觀、學生放任自流的學習,而是要在教師認真的準備、精心的設計與隨機適時的調控中來進行。

二、新課程下是先學后教的課堂,不是先教后學的課堂。

教師要完成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主要方式,首先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教師要使學生明白,自學課文之后完成課后練習,這是良好的學習方法;中學生最重要的作業是預習作業;上課之前要帶著問題走進教室,通過同伴及老師的引導幫助去解決,再把學習新知識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帶出教室,這是最正常的課堂學習方式;書是靠自己學出來的,而不是靠老師教出來的。

江蘇泰興的洋思中學,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路子——先教后學、當堂訓練,成績斐然,聞名全國。福建長樂的農業中學,它的物理科成績穩居長樂市前列,也得益于同樣的教學策略——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在小組內自由提問、自由思考、自由解疑、自由講課。已故的北京數學特級教師孫維剛老師,能夠讓學生用一年的時間完成初中三年的教學任務,而且數學成績總是名列地區前茅,靠的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今天的學生,學習結構、條件、家庭環境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或者說有很多優越性,下決心利用課堂時間、校內學習時間極力培養學生自學習慣與自學能力,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當課堂的主人,仍然是有可能實現的。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的信心、勇氣和智慧。

三、新課程下是當堂訓練的課堂,不是課外作業的課堂。

目前,大部分教師總是習慣于把大部分本屬于課堂反饋環節的練習,布置成課外作業或家庭作業。表面上看,課堂上講得認真,課后做得扎實,其實不然。為什么?因為課堂上教師“一言堂”,學生很少動手、動腦、動嘴、動筆,聽得快遺忘也快;而課后時間有限,各科都布置課外作業,有限的課外時間與無限的課外作業矛盾激烈沖突,最終導致學生對作業不感興趣,或不會做,或沒時間去做,就只好抄襲作業應付差事,結果使學生負擔加重,產生厭學輟學現象。

針對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良的現象,當堂訓練是適合學生實際與當堂掌握學情的課堂教學策略。如果我們還認為課堂訓練會造成課堂教學進度難以完成的話,那是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誤想法。假設,在學生沒有掌握學習內容的情況下,即使完成了教學進度,又有何用?

所以說,當堂訓練,讓學生把最主要的練習在課內完成,而不布置過多的課外作業,既減輕了師生的共同負擔,落實了課堂教學目標,又營造了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地促進了學生優劣的互補相助,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關愛,體驗成功,增長自信心。

四、新課程下是合作學習的課堂,不是個體學習的課堂。

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包括同桌同學間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學習小組間的合作,師生之間的合作等形式。實際上,合作學習就是開放型學習的課堂,扭轉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學生記的被動單一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可以解決個體學習、分散學習中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利用學生之間學習水平差異所蘊藏的學習資源以及其它媒介資源,解決每一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問題,特別是對學困生學力的提高很有意義??涿兰~斯曾經肯定過班級教學的最大優點是學生之間的互相影響。馬卡連柯還利用“集體影響”創造了著名的“平行影響教學法”?,F在,許多有經驗的老師,都已形成了“小先生制”、“小組長制”、“小組學習制”、“作業互批制”等學習方式,我們完全有理由把它拿來發揚光大。

總之,新課程下我們對課堂教學應該有發展性的認識。無論是哪一種課堂,只要能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去主動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身心全面鍛煉,能力全面發展,這就是我們教育之目的。只要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待課改,我們還有什么舍不得丟棄的?還有什么不能改進的?即使小小的收獲,也是值得的。希望我們一線的教者能夠站在課改的前峰,成為正確主持課堂教學的行家里手。

猜你喜歡
當堂課外作業新課程
雙減政策下的課外作業設計策略
小學數學當堂訓練的設計策略
初中化學當堂訓練現狀分析與對策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淺析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優化對策
關心
不怕死的留下
淺談當堂反饋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