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如何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

2009-10-28 07:01王清華
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 2009年9期
關鍵詞:輔導心理健康效果

王清華 許 紅

今天,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嚴峻的現實,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厭學、上網成癮,不遵守紀律,屢教不改;自私狹隘,情緒不穩定,易沖動;缺乏責任感和上進心,意志薄弱,承受力差,以致于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或以過激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學校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成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越來越困難,而這將會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長,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班主任的關注。

一、取得學生的信任是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前提

需要心理幫助的人與能夠給予這種幫助的人之間的輔導關系是決定輔導成敗的核心因素。若班主任能夠與受輔導的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充滿信任、理解、真誠、關愛、尊重、寬容、自由和托付感等成分的友好輔導關系,那么即使不考慮別的輔導理論和技術,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反之,如果沒有形成友好的輔導關系,那么學生根本就不會把真心話說給你聽,心理輔導就沒有針對性,甚至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那就更談不上什么心理輔導了。

要取得友好的輔導關系,既與老師有關,又與學生有關,而起關鍵作用的是老師。老師要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認真傾聽,能接納學生的心理狀況,為他們保守秘密。而不能簡單粗暴地看待學生存在的問題,居高臨下地命令其只能這樣,不能那樣。學生只有感到能取得同感,獲得尊重,并處于安全的情景下才會積極地、毫無顧忌地進行探討,老師才能知道學生的真實的心理感受。

二、加強心理狀況原因分析,解開心結是心理輔導的成敗的關鍵

俗話說“有果必有因”。當學生的心理出現障礙,行為出現障礙時,必定有其形成原因,這原因有來自家庭的、學校的,或者來自社會的。其實,環顧學生的成長環境,我們就沒有理由過多的責怪學生。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物欲橫流、爾虞我詐,公德心嚴重缺失,在獨生子女家庭、單親家庭、留守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受到的是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學校教育,怎能不出現心理障礙?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就必須弄清其性格形成環境和心理形成誘因,才能對癥下藥。這就需要老師能夠緊密聯系家庭,通過觀察、調查、談話等方式,弄清學生成長環境及性格形成過程。同時引導學生分析認清當前社會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輔導與心理疏通。重新引導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增強自我約束力和調節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適時開展理想前途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只有貼近學生實際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才是他們所需要的,且能被他們所接受的。

三、積極開展活動,進行激勵鞏固是心理輔導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證

心理輔導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不是僅僅依靠一次談話和心理咨詢就能達到的。要建立心理輔導檔案,跟蹤指導。當發現學生有了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肯定,讓其體會到進步與成功,樹立信心,促使其更進一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從而使心理輔導的效果能得到鞏固,促使學生心理穩定、持續地發展。我們學校為每位學生都建立了心理檔案,對學生心理變化進行了詳細的記載,班主任人手一本“師生心語錄”,上面詳細記載了對學生心理輔導的過程、效果和評價。這些都為學生的心理輔導教育起到了跟蹤、鞏固的作用,從實施過程來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其實,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也是全社會的任務和職責,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才能得到真正開展。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注重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獲得來自社會的支持和認可,特別是家長的支持。因此,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注重與家長達成共識,通過各種活動與宣傳,打破家長那種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發展得好的舊觀念、舊框框,幫助家長建立現代的、科學的人才觀,獲得家長的支持和認同,鼓勵家長參與,創設出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與氛圍,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猜你喜歡
輔導心理健康效果
十二星座家長怎樣輔導作業
“自然態”科技創新輔導之無心插柳
生涯規劃團體輔導課程開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靈動耳環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偽裝效果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