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語文教學中“讀”的內涵

2009-10-28 07:01耿昌萍
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 2009年9期
關鍵詞:語言文字語感讀書

耿昌萍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同的學習階段,對讀也提出不同的要求?!白x通、讀懂、讀透”、“初讀、細讀、精讀”、“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寫”等形式的閱讀法,反映了學生對讀、悟、理解的三個基本層次,決定了閱讀的基本方向。但從語言文字訓練角度看,上面的三個層次的劃分對讀的基本要求及具體操作方法不甚明了。下面,我從“讀”的四個基本層次分別探索它們的內涵。

一、讀中曉

閱讀是閱讀者從一定的書面語言符號獲取意義的一種特殊心理過程。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把看到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內部語言,通過對所讀材料的理解,豐富自己的知識,獲取其中的信息。讀文章實質是在還原生活,只有在語言文字與作者對生活認識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才算讀出了文章的意思。所以,讀書首先要逐字逐句往下讀,做到“字字入目,句句過心”,從而弄懂每個詞,每句話的意思。同時,還要調動自己的表象儲備,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在頭腦中再現作者用語言文字所描繪的事物、場景等。

古人十分重視讀書自得?!胺沧x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朱熹語)所以,讀書首先應在讀正、讀通、讀順的基礎上讀出語言文字“背后”的意思來。

二、讀中晰

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做法是絕不亂走的?!?葉圣陶語)“作者的思路是他對客觀事物怎樣觀察、理解,認識的反映。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以客觀事物為基礎的?!?張志公語)所以在讀中理出文章的思路,也就是循著作者認識事物的道路走一回,從而使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認識自然也納入到了作者的思想軌道當中,從而達到“言皆出于吾口,意皆出于我心”的理想境界。

這一層的讀,要在讀出意思的基礎上,讀出這個意思是怎么個說法,要一字一句地讀出來,看作者說出一個意思用了什么詞兒,什么句式,作者是怎么思考的。這樣一面讀一面梳理、領會,同時分分層、劃劃段、列列提綱,這樣自然會把握文章中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對于作者如何謀篇布局、如何遣詞造句自然就心領神會了。

三、讀中悟

“情”即作者的思想感情?!拔囊砸鉃橹?辭以達意而已”,這里的“意”也即“情理”。任何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著名作家巴金說過:“我不是用技巧,只是用作品的精神世界和真實感情打動讀者,鼓舞他們前進?!惫湃俗魑囊灿小耙庠诠P先”、“文以載道”等精辟論述。所以“讀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點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讀?!?葉圣陶語)

因此,對讀者來說,閱讀也是一項復雜的情感活動。讀者閱讀作品,正是與作者無聲地交談,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和熏陶,作者“情動而辭發”,讀者只有“披文以入情”,方能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一個有智慧的語文老師,教詩的最好途徑就是不教詩。讓“詩”憑著自己的言語存在說話,讓學生直接貼在詩的面頰上感受它的詩意。王崧舟老師的《長相思》,走的大約就是這樣一個路徑。保護“詩”,就是保護“詩”做為一種“完形”的存在,這種保護的最佳策略就是誦讀。詩活在誦讀的當下,誦讀保護了詩的存在,詩即誦讀。于是,我們看到,在王崧舟的《長相思》上,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長相思》在誦讀中流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讀正確、讀流利”的問題,這是對詩做為一種完形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而情自在其中。

朗讀是領悟作品情理的好方法。通過朗讀把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如同處于作者的地位,替作者表達,才能揣摩作者的心境,感受作品的韻味和氣勢,使語言文字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

四、讀中品

“讀中品滋味”即指“品讀”。名人佳作情鑄成,或思想深邃,或見解獨到,或情深意遠,教學時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咀嚼、比較、推敲,讀出其中豐蘊的內涵,同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巨大表現力和生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清代詩人袁枚解釋:“……‘破字與‘有神三字,全是教人讀書作文之法。蓋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圇用其糟粕也?!彼宰x中品滋味首先要獨具慧眼,辨識出文章的精言要語,然后從“內容”與“形式”兩方面去品讀。品讀方法很多,下面略舉三例:

1.咀嚼。在藝術作品里,作家們“為求一字穩,不厭五更遲”,對于寫作可謂嘔心瀝血,“語不驚人死不休”。所以讀者讀書更應悉心推敲、比較,去品味作家們用詞造句、表情達意的精妙之處。

2.入境。讀書應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在朗朗的誦讀中“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撫其形”。精妙的語言除了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外,還有音樂性。學生在入境誦讀中自會對文質兼美的語言文字耳濡目染,從而逐漸提高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3.轉述。學習語言,其主要途徑是將范文語言吸收,同化為自己的語言。范文中的詞、句、表達方法、修辭方法、篇章結構,都應該通過讀來咀嚼,通過讀來吸收,最后變成自己的東西。對學生而言,必須在讀懂、讀熟的基礎上進行內化并轉述。內化與轉述是相輔相成的,通過轉述可檢查自己對閱讀材料的內化程度,找出其中的差距,并在與原作的比較鑒別中進一步消化吸收,從而切實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

總之,人對事物的認識總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讀是人對作品的認識過程,所以讀是有層次的。但我們又不能過分拘泥于上述四個層次。因為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不存在明確的劃分界線。讀是語感訓練的最佳途徑,而語感是人對語言文字的綜合感受能力,讀的四個層次的語感訓練中往往會被淡化。

猜你喜歡
語言文字語感讀書
關于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蕪湖市蕪湖縣召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
語感培養和語文學習
我們一起讀書吧
談談對語感的認識
安陸市榮膺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城市”
2015年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