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方案的設計與應用探討

2010-06-08 07:13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0年5期
關鍵詞:概論方案設計

曾 毅

[摘要]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學雙方的積極能動作用,促使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和教學目的高效達成。教師在“概論”課教學中運用這種方法必須考慮到課程本身面臨的種種限制條件,選準主題、準備充分、注重對活動過程的管理和引導,通過“教”與“學”的互動整合,幫助學生實現“意義建構”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概論;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方案;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528(2010)05-0089-04

一、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在“概論”課教學中的適用性分析

參與互動式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生都作為自由、平等的主體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包括課堂內外)全過程并在其中發生相互作用和影響。這種主體關系的構建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學雙方的積極能動作用,促使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和教學目的的高效達成。

誠如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課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絕大多數都在于教師忘卻了上課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活動,這種活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關系來確定的。因此,在觀念層面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該始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性;在教學實踐中也必須拋棄傳統教學由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滿堂灌”模式,盡可能地應用一些提高課堂參與及互動性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課堂問答、小型的案例討論、時事評析甚至情景模擬等。但對于具有較強主題性的活動而言,采用參與互動式教學法卻并非越多越好,例如主題辯論、大型的案例討論、課堂演說等活動,既需要有恰當的選題,又要求事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材料收集、交流研討和作品制作等,如果倉促上馬、頻繁開展,則可能由于選題不當,或者學生感到負擔過重,導致他們要么提不起參與興趣,要么敷衍了事,兩種情況都會使這種積極的教學手段產生消極甚至無聊的效果。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本文中簡稱為“概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確定的四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中分量最重的一門,而且各高校在培養計劃中通常把它放在四門課的最后。這門課程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要求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因此,這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課時多、分量重、課程的理論性強、上課的班級較大(3~6個教學班的合班課是很常見的)、學生的年級較高(上“概論”課時往往正是他們專業課最重、或者要準備考研甚至開始面對找工作壓力的時候),這些因素使“概論”課的教學難度比其他幾門課程尤甚。從理論上講,引入多種教學方式包括實施參與互動式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但正是囿于上述種種條件的限制,很多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改革在操作層面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必須精心選擇主題,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參與互動式教學,同時控制活動開展頻率,避免使學生因感到不堪重負而產生抵觸情緒。

在“概論”課教學中,第三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內容是適合開展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活動的。這一章是毛澤東思想體系中最具原創性和獨特性的內容之一,但其中涉及的很多內容學生在之前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甚至更早前學習中學歷史和政治課程時都已接觸過了。盡管兩門課程對同樣的內容的講法不同,“綱要”課重在講“史”,以“史”帶“論”,“概論”課重在講“論”,以“論”帶“史”,但學生接受起來難免產生重復的厭煩。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比較熟悉、有一定積累的條件,在這章的教學中開展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先在課前進行自主性、研究性和互動性的學習探討,激發其參與課程的積極性,然后在課堂上配合演說和作品展示開展更深入的互動式交流研討,以便更好地完成本章內容的教學任務。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看,這一章的參與互動式教學活動效果良好,在學期末的調查中,絕大多數學生都提到這次活動的自主性、參與性和互動性使他們感到學習的樂趣,在理論和認識上有較大收獲。

二、準備充分的設計是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成功實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開展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活動必須事先經過充分的設計準備,包括主題的選擇、規則和程序的制定、必要的輔導等。通常應當在活動開展前1~2周把主題布置給學生,同時講清活動規則和程序,讓他們有一定的時間去收集資料、開展與同學或老師的課外交流、初步形成自己的觀點、制作演示文稿。由于每個課堂人數較多,所以采取分組的方式(每組3~7人)既能使大家都參與到活動中又可以控制課堂演示的人數。以下是筆者在教授“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一章時的參與互動式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1,選題

教材這一章共三節,分別論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目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和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的結晶,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指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根據這一章所涉及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我給學生提出了8個選題:(1)怎樣認識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性質發生的兩個根本性變化?(2)為什么說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對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3)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怎樣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4)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何處?(5)為什么說“一次革命論”和“二次革命論”都是錯誤的?(6)為什么說“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7)為什么說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彩體現?(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三大法寶的重要意義?這些題目的選擇和排列,既反映了本章的理論邏輯,也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存在的認識誤區,以及與下一章內容的銜接等問題。

2程序和規則

第一,以抽簽或其他大家能接受的方式確定小組的選題。同一選題的演講小組最好不要超過2個,如果參加的小組較多,可以通過合并或班級篩選的方式來調控,但應注意不要傷害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

第二,每個小組在課外進行對本組選題的研討,由組員自主選出的組長可將研討活動情況記錄下來。

第三,各小組經過分工和協作,制作出針對選題的報告,包括文字稿和演示稿(可采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

第四,課堂演說時每小組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各小組演講完后由同學們針對該小組的選

題及其演示自由提問,首先由演講人或本小組其他成員作答,課堂上其他同學也可隨之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之中。

3評價和激勵

第一,制作“課堂演說評價表”,對參加活動的小組在演說內容、演示文稿的制作、演講者的語言表達以及對同學提問的回答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人可以是教師,如果由學生組成評委團,則應當設立回避制度,以免損害公平。

第二,每一選題結束時,教師要對該選題所涉及的小組表現進行點評。注意評價應以正面鼓勵為主,但也不要回避問題,特別是存在認識上的錯誤時,要及時指出并糾正。

第三,教師應在平時考核成績中拿出一部分(經過嘗試,我認為15%是比較適宜的)專門用于激勵參與這類主題互動教學活動的行為。參加的小組、演講人、提問和回答的同學都應得到相應的分數獎勵。

三、注重課堂活動過程的管理與引導,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整合

參與互動式教學活動強調教學主體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要擺脫傳統教學強調“教”而忽視“學”的缺陷,也反對在主張學生是教學主體的同時出現強調“學”卻忽視“教”的傾向,也就是說,參與互動式教學絕不是單純由學生唱主角,教師退居幕后甚至置身事外。相反,由于互動式教學使課堂的不確定因素比過去更多,所以,教師必須更加注重對活動過程的組織和掌控,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引導,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整合。

例如,有小組在講完第一個選題“怎樣認識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性質發生的兩個根本性變化”后,立刻有同學提問:到底應該怎樣看待殖民地半殖民地?當帝國主義列強打進來后,“西學東漸”不好嗎?為什么我們看到當年的“租界”是中國的繁華之地,甚至現在還有人對殖民地的盛景充滿留戀呢?這個提問在同學中引起七嘴八舌的議論,有些同學會對這樣的疑惑抱有肯定態度,而大多數持否定態度的同學盡管能接受教材給出的結論卻又講不清其中的道理。解決這樣的困惑,如果給學生講中國近代史的整個發展過程顯然是不可能的;回避問題,告訴他們應該在“綱要”課中獲得答案也是不負責任的;放任其爭論或者擱置問題更不是好的解決方案。怎么辦?我當時的做法是引入一個事先準備的小案例——《美國退還“庚子賠款”資助中國教育的實質》跟大家一起進行討論。學生們對《辛丑條約》比較熟悉,知道正是這個條約中需要償付的巨額賠款(即“庚子賠款”)使中國社會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并不清楚賠款后來的償付和“退還”情況。案例中講到,美國作為“八國聯軍”參戰國之一,分得3 200多萬兩白銀(合2 400多萬美元),后來經過艱難談判,美政府同意“退還”部分“額外”的賠款,但強調所退款項不得移作它用,務必作為“廣設學堂,派遣游學之用”。在案例解析中,我引用了1906年初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送呈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一份備忘錄中所言:中國正臨近一次革命。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青年中國人,哪一個國家就能夠“使用最圓滿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國的發展——這就是說,使用那從知識上與精神上支配中國的領袖的方式”。他的結論是:“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币虼怂卮倜绹扇〈胧┩ㄟ^吸引中國留學生來造就一批為美國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新的領袖。顯然,美國的“退款辦學”之舉在客觀上給當時中國一批有志青年提供了接受西方現代科學文化教育的機會,但其實質仍是要施加它對中國的影響,加強殖民統治。經過對案例的討論和講解,學生們理解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殖民的本質決不是文明與繁榮,而是控制與奴役,是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礙中國的自主發展,防止出現一個擺脫它們控制以至與它們競爭的新型資本主義國家,進而也更理解了為什么毛澤東說“一個不是貧弱的而是富強的中國,是和一個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獨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統一的中國,相聯結的?!敝挥型ㄟ^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變革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才能為實現國家的真正繁榮富強掃清道路,創造出必要的前提。

四、開展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對活動主題的內容把握要突出“精”、“深”和“巧”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活動相比傳統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從理論上講在活動中學生的演說表現和提問都是不可預設的,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復雜局面,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活動組織能力,在對活動主題的內容把握上更要準備充分,吃透教材,避免面面俱到但要突出重點,及時抓住問題給學生深入講清楚“為什么”。比如可以事先準備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小案例,也許在活動過程中未必能用上,但這有助于教師更從容地組織和引導活動開展。同時教師在活動設計時也應該考慮到該主題與課程其他內容尤其是前后章節的關聯,努力實現教學內容間的巧妙銜接。例如,我在講前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時,特意把最后一個目“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作為一個思考題留給學生,在我們這次主題活動的最后,當我再問起學生對上一章所留問題的思考和理解時,這種呼應會讓他們對前后兩章的理解都更深刻,也更有邏輯性。

2處理好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系,突出理論聯系實際

“概論”課與其他三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之間都存在一些內容上交叉重復的問題,如果以此作為開展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的選題依據,教師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應與相關課程的任課教師進行必要的溝通,力爭做到既避免簡單重復,又防止造成遺漏,同時能夠凸顯出“概論”課本身的特色來。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原則?!案耪摗闭n的內容本身都是與實際緊密聯系的,似乎不需要強調這一點,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于那些似曾相識的理論和現實問題,表面上好像都知道,實際上又都不怎么知道,理論與實際要么不聯系、要么亂聯系。因此,教師要利用開展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活動的機會,抓住主題線索,引導學生掌握理論聯系實際的分析方法,這不僅是為了引起學生對于課程主題的濃厚興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幫助他們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3注重將此類活動與其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結合起來

這樣做的目的既是為了使活動準備更充分,也有利于活動的開展更豐富多彩,對主題的挖掘更深入。例如,在本章教學活動開展前,我給學生布置閱讀了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選題。如果時間允許,在活動過程中還可以播放一些有針對性的視頻資料,不必占用過長時間,但使學生對問題有更感性和直觀的了解。如我在整個活動中播放了一段關于陳獨秀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的資料片,學生由此對當時中共與共產國際的關系有了更詳細和直觀的了解,也因此更能體會反對把共產國際決議教條化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重要性。

總之,在“概論”課教學中要恰當地運用主題性參與互動式教學法,通過對主題的深入解構,切實幫助學生實現“意義建構”的最終目的,即使之對于當前主題所反映的本質、規律以及該主題與課程其他內容主題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為深刻的理解。

猜你喜歡
概論方案設計
解決方案和折中方案
李劍農和他的《政治學概論》
青銅器辨偽概論
BUBA臺燈設計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藝術概論
2018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藝術概論
明確題目要求 尋找適合育種方案
有種設計叫而專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穩中取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