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價值多元環境下高校德育的多維性特征

2010-06-08 07:13吳岳軍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0年5期
關鍵詞:高校德育環境

吳岳軍

[摘要]價值所揭示的是外部客觀世界對于滿足主體需要的意義關系。高校德育始終是在一定的價值背景下進行的,當今社會價值多元化是高校德育面對的現實環境。在價值多元環境下,德育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等于各要素單獨作用的疊加,高校德育呈現出多維性特征。這一特征啟示我們,生成“耦合”功能、關注大學生“初始條件”、深入大學生精神世界,是高校德育取得實效、實現“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價值多元;環境;高校德育;多維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528(2010)05-0115-03

一、價值多元:德育面臨的現實環境

從哲學的角度上說,價值首先是一個關系范疇,即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需要與滿足的對應關系。價值所揭示的是外部客觀世界對于滿足主體需要的意義關系,是指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不同的主體有著不同的目標,同一事物對于不同主體將表現出不同的價值,確定主體是確定事物價值的首要前提。

高校德育始終是在一定的價值背景下進行的。當今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是,人們生活在社會轉型時期,“社會轉型實際上是傳統因素與現代因素此消彼長的進化過程。隨著社會的轉型,教育結構與制度、教育目的與功能,都產生了極大的改變?!痹谏鐣D型時期,既有日漸衰退的各種落后因素,也有不斷成長的各種先進成分,二者相互滲透影響又相互對立沖突,在交融與激蕩之中賦予社會轉型時期以獨特的多元文化。各種文化所蘊含的價值也有著融合與沖突,伴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交匯,必然生成許多新的價值觀念。多元價值深刻影響著處于社會轉型中的高校道德教育。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各種價值觀念紛紛出現,價值多元逐漸顯現,社會的主導價值觀念的詮釋與規范效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約和干擾。從價值定義的角度來看,由于外部客觀世界的變化,主體的需要與客體滿足主體需要之間已不再是簡單的一對一的關系,在同一社會環境下的主體有著不一樣的目標和不一樣的需要,傳統的價值體系要應對來自西方的價值體系的挑戰,特別是以社會為本位的傳統主流價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社會價值體系出現了由追求共性的一元化價值向一元主導、多元并存的形勢轉化。價值多元化正是高校德育面對的現實環境。

二、高校德育的多維性特征:價值多元環境下的德育現象

價值多元環境對高校道德教育到底意味著什么?一元價值環境下,主體需要和客體滿足主體需要是單子式的、線性的。毫無疑問,面對多元價值的碰撞,高校德育應該有所作為,但高校德育面臨的現實環境卻是嚴竣的。毋庸諱言,高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低效、蒼白、乏力的一面,德育產生了困惑,德育不再重復傳統一元價值環境下主體需要與客體滿足主體需要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德育也不再是簡單劃一的主客授受關系,德育過程中的輸入與輸出之間不再滿足簡單的數量疊加原理,德育作為一個系統,其內在相互聯系的那些因素之間的關系己不再呈現“有投入即有產出、多投入即多產出”的特征,在開放和價值多元環境下,高校德育呈現出的是多維性特征。

高校道德教育的多維性特征表現在高校中道德權威者與道德當事人之間出現了博弈。過去,我們往往將道德教育的過程視為一個線性的過程,認為只要教師努力地教了,學生努力地學了,那么必然會有相應的回報,成績與付出之間具有正比的關系。但是,當我們處在開放和價值多元的環境下,一個價值觀念主導單一時代的歲月已經過去,在價值取向多元的今天,高校道德教育中師生之間的主體關系已經成為一個難題,教師和學生,誰是主體,抑或都是主體,見仁見智。通常,教師如果不是通過自己的主體能力,不是經由大學生的認可,而是僅僅通過制度性權威來確定自己的主體性,那么,教師的自我主體性難以得到預期的提升,這本身就意味著教師主體性的貧乏。在這種情況下,道德教育必然難以擺脫“灌輸”的模式。

高校道德教育的多維性特征表現在教師和學生本身都是復雜的個體。教師和學生,都是處在社會關系中的人,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比俗鳛榫哂懈呒壦季S能力和情感的復雜動物,本身就具有多維性。高校德育過程中,大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并不是由教師毫無篩選地原版“復制”給學生的,尤其在多元價值環境下,“人這一系統的輸出變量或狀態的變化并不是與對他的輸入變量或刺激強度成簡單的線性關系?!?/p>

高校道德教育的多維性特征還表現在大學生在道德理解上的沖突。面對價值多元的社會環境,當高校的德育難以解釋一些社會現象的時候,當高校的德育在諸多事實面前“失語”甚至無能為力的時候,當以前為大學師生所遵守的共同道德規范瓦解的時候,對那些道德認知、判斷正處于形成期的大學生而言,沖突便凸現出來。在高校校園,如果課堂上的義正詞嚴在現實生活中卻顯得蒼白乏力,那么,大學生內心的矛盾與沖突是不言而喻的。這種矛盾與沖突,恰恰體現了道德教育不再是輸入與輸出成簡單正比關系的特征。

三、生成“耦合”功能,關注大學生“初始條件”,深入大學生精神世界:價值

多元環境下德育多維性特征的啟示

價值多元環境下,高校德育很難呈現過去那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關系,德育過程中,如果我們以事先設定的程序來控制德育過程,在事先設定的單一路徑上運行,那么,這樣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必然缺少創造性和進取精神。大學教師和大學生是多維性的個體,德育系統是復雜的多維性系統,這提示我們,在價值多元環境下,德育過程難以預設,高校德育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門藝術。高校德育是大學教師和大學生之間互動與發展的過程。

1協調德育系統各要素,產生相干效應,生成“耦合”功能,形成教育合力

高校德育系統是復雜的多維性系統,德育系統內部各要素存在交互作用機制,當德育系統中教育主體、教育客體、教育介體、教育環體各要素相互協調、相互適應時,能產生協同作用和相干效應,生成“耦合”(耦合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元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一個量度)功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從而使高校德育系統更加有序;當各要素之間彼此不協調、相互排斥,就難以形成協同作用,難以發揮相干效應,高校德育系統也會變得更加無序。在價值多元環境下,高校德育系統的構成要素都是動態性的變量,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隨著媒介環境、競爭環境、開放環境的形成和發展,各種信息沖擊著德育系統中各要素,再加上教育主體思想水平、認識能力有差異,教育客體思想水平、接受能力不平衡,而不同教育主體對教育客體的影響又可能不協調甚至沖突,這都可能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其結果是難以形成教

育合力。面對這種情況,教育主體要更新觀念,及時有效地調整德育教學目標,加強德育的時代感,采用更為先進的現代介體,對教育客體加強引導,做到“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和“因時施教”,協調德育系統各要素,產生相干效應,生成“耦合”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使高校德育系統向更為有序的方向發展。

2關注和體察大學生的“初始條件”,選擇相應的德育教學策略,增強德育效果

多維性是高校德育系統的典型特征。每一位大學生也都是一個復雜的多維性系統,各自具有一定的相對穩定的“頻率”,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自己固定的習慣與特點。不同的學生采用同樣的德育方法,結果有時會有驚人的差異。以學習動機的培養為例,有的大學生需要教師苦口婆心的勸導、千方百計的啟發,但有的大學生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很不明顯,反而,教師偶爾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事例卻可能激起這些大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而且這種動力還可能持續加強。究其原因,這主要是與學生認知結構的特性、知識的呈現方式、德育教學策略、德育學習策略的選擇、德育教學情境的營造以及大學生的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等有密切關系,認知活動中大學生呈現的信息量、獲取的信息量以及結構狀態量的變化其實也呈現出多維性特征。因此,教師只有準確地關注、體察、把握每一位大學生的“初始條件”,選擇相應的德育教學策略,才能避免認識和行為上的簡單化和機械化,才能取得實效。

3深入大學生的精神世界,發掘學生的情感潛能,實現人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德育實踐表明,道德規范的灌輸同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并不是一回事。大學生本身是多維性的,具有獨特的認知結構和情感結構,具有個性鮮明的發展軌跡,我們無法像電腦一樣向其頭腦中復制知識和情感。在道德實踐中,一個人思想道德品質的成熟和發展離不開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價值評價等因素的作用。在德育過程中,只有將道德知識的學習和道德情感的培養熔于一爐,才能取得德育的實效。如果只是單純地進行道德知識和規范的灌輸,高校德育必然成為冷冰冰的道德訓誡和空洞的說教。對德育教學機械封閉的認識與實踐,只能導致教學呆板。因此,我們只有深入大學生的精神世界,發掘大學生的情感潛能,把這些被忽視了的信念、情感、意志、責任、理解、價值觀等非智力性因素作為大學德育活動中的自催化要素,加以強化,才能使高校德育這一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產生多維性正向作用。耗散結構形成的前提是系統自身不斷地進取與主動地參與,它要求我們重視主體的需要,重視主體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因為教育是一種人之自我建構的實踐活動。系統內部諸要素的相互作用,是推動德育這一系統向有序化發展的內部動力。

普利高津指出:“對于耗散結構所必須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在系統的各個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著一種多維性機制?!奔热幌到y內部各要素的作用關系是一種多維性關系,不具有疊加性質,既然系統內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等于各要素單獨作用的累加,那么,系統和各要素之間既存在整體大于部分之和,還存在整體小于部分之和。價值多元環境下德育具有多維性特征啟示我們,生成“耦合”功能、關注大學生“初始條件”、深入大學生精神世界,是高校德育取得實效、實現“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路徑選擇。

猜你喜歡
高校德育環境
環境清潔工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德育話語權探索
試論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視野下高校德育和諧研究
大學生社會實踐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意義
中美日三國高校德育比較研究
高校德育路徑探究
漫觀環境
論環境雕塑
環境雕塑與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