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文化的審美教育功能探析

2010-06-08 02:00
文學與藝術 2010年3期
關鍵詞:社區文化審美教育

張 蓉

【摘要】社區文化是社區建設發展的靈魂,其重要任務之一是社會審美教育功能。社區美育能夠更好地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并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著積極的影響,因此應積極探索社區文化的美育功能。

【關鍵詞】社區文化;審美教育;社會美育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區文化建設已逐漸成為城市社區工作的重要方面,發展社區文化不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和諧社會、滿足社區群眾精神文化的需要。社區文化是社區建設發展的靈魂,是社區中的重要文化教育活動,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途徑。社區文化建設其主體是以人為服務對象,服務對象在參與文化活動過程中不僅滿足于自娛的需求,更希望在其中能得到美感的滿足和享受。如何讓居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在文化的包圍中愉悅感官、陶冶情操,這已成為值得社區文化工作者們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

一、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社區是指以城鎮街道為基本單位,由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群眾共同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文化是一定區域內社會共同體所反映出來的有關人的行為方式、社會習俗、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定向、地域心態等文化現象的總和。城鎮社區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基礎,是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社區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低,質量的好壞,是衡量一個民族文化教育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

二、社區文化與審美教育

(一)社區文化是社會審美教育實現的重要方式。

社區文化活動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社區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其社會審美教育功能。審美教育又稱美育,是培養人們正確的審美觀點和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必修課。社區文化建設因其具有的社會審美教育性而不可替代。

1、審美教育的形象實踐性。社區文化的審美教育功能通過對美的事物的鑒賞、實踐來達到教育目的。在美育和社區文化的結合中, 應以社區文化為載體,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各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是培養審美情趣、審美能力最豐富的社會實踐。社區文化建設是基層傳授藝術、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課堂,教育對象直接面對社區居民,其廣闊性是任何教育部門、機構都無法比擬的。社區群眾在文化娛樂、參觀游覽、閱讀討論、學習鍛煉中啟迪智慧,開通思想、陶冶性情、健身益壽,形象實踐特點鮮明,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還能極為廣泛地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人們的審美意識。

2、審美教育的非專業性。社區文化不同于專業藝術文化,專業藝術文化的教育以“作品”為中心,社區文化的審美教育則以“人”為中心,通過活動來實踐對“人”的培養。一個人通過學校的學習是有限的、 短暫的,必須通過學校以外的社會教育來豐富知識。社區教育是社會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它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水平。作為社會美育文化物質載體的公益性機構,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其基本體系的構(下轉第108頁)建。在我國,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影劇院、展覽館、名勝古跡、體育場、社區文化室、圖書室、星光老人之家等等都是美育的場所,直接擔負對人民群眾社會教育的責任,充分發揮著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等審美作用,是人民群眾的“社會大學”。社區文化作為社會教育中的美育文化,主要是通過觀念、制度、物質等層面的保障,組織輔導群眾藝術活動,提高人們的審美趣味,規范人的價值觀念,從而培養具有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具有能動創造性的人。

3、審美教育的全民性。社區文化審美教育的實施對象是社區共同體,是全體社區成員,因此具有文化實踐的全民性。從我國現狀出發,龐大的學生量和有限的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全面接受審美教育的權利。社區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步確立了其應有的社會地位,它在社會終身教育中的審美教育領域所發揮出的作用,已經在長期的文化實踐中顯現出來。多數居民能在社區文化的參與中繼續獲得審美教育。社區文化的基層性,決定它必然要深入到城鄉各個角落,聯系著千家萬戶,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社區文化美育是人們通過健康愉快、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和社會活動發現美、感知美、理解美和創造美的實踐活動過程。

(二)社區美育以社區文化為載體, 實現審美教育

社區美育是社區文化的重要部分,其狀況如何是社會美育以及社會文化在社區生活中的反映。社會美育是審美實踐的繼續和延伸,它以社區文化為載體,實現審美教育。社區文化的內容廣泛豐富, 它包括文學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攝影等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社區文化的美育功能是通過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豐富性、多樣性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比生活美、自然美更為集中和精粹, 對廣大人民群眾起著教育和鼓舞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的美化也隨之有更高的要求,已趨向于城市花園化、森林化、藝術化。建筑物街心花園、住宅小區、廣場中心等有藝術味的建設, 給人強烈美感, 產生整體審美效應。居民要求獲得精神生活,如教育、娛樂、休閑等多個層面的服務需求也不斷增加。這就要求社區形成能夠切實解決居民實際需求的文化產業,如根據社區具體情況創建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戲曲中心、書法繪畫中心等文化特色產業。這些文化產業的形成不僅可以有力促進文化經濟社會的發展,還可以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從而增強社區美育的凝聚力和輻射力。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生活已成為人們關注和趨向的一個熱點, 人們通過參加活動, 交流感情, 協調和處理好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人類的本質力量是積極向上、極富創造性的,人們在欣賞美的同時也創造美,從而使社區生活變得更加精彩,更賦魅力。

社區文化常常通過生動的形象使觀者獲得直觀的表象,觀者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采用多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完成由具象向抽象的轉化,從而發展了人們豐富的視覺思維能力、形象感受能力、觀察能力和認識理解能力,進而發展綜合審美能力。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社區文化的美育功能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強調社區美育意識的同時,努力突出社區文化的服務觀和育人觀,以達到真正美育群眾的作用。

三、關于加強社區文化美育功能的幾點思考

社區文化建設關系城市社區的千家萬戶,關系社區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社區文化要更好地實現其社會美育功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須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時代特色,與時俱進,走創新發展之路。

(一)、加強對社區文化美育功能重要性的認識。

文化與社區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和時間向度上生成的,社區是文化的土壤,社區結構的形成受文化的制約,文化的孕育和傳承又存在于社區的社會活動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區文化對社區居民素質的影響力越來越明顯。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有利于增強社區成員的審美意識,培育和諧的人際關系,形成濃厚的社區文化氛圍。社區文化的特點是通過良好的家庭文化、校園文化、小區文化、企業文化等對居民產生審美影響,認識到這一點十分重要。

(二)、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文化的參與意識。

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是要在社區成員中確立共同的價值目標,陶冶人民道德情操,提高大眾審美情趣,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表現時代精神。社區應從自己的地域環境、歷史文化、成員的文化價值取向等實際狀況出發,形成具有個性的社區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需求為目的,做到大、中、小型兼顧,積極將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融為一體,讓更多的社區成員共享社區文化成果,從而獲得美育體驗。

(三)、充分利用和進一步整合社區文化資源。

在當前社區文化建設中,社區文化資源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現象,表現在有的文化活動場所、設施沒有發揮出其全部功效,社區內各單位有文化藝術專業特長的人員也未能在社區文化活動中發揮其特長、作用等。要改變這種狀況,使社區文化資源向更深、更廣開發利用,首先,要樹立讓全體社區民眾充分享受本社區文化資源的利用觀。其次,要細分市場,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使社區文化資源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得到利用開發。應具體分析本社區民眾的不同文化需求,做到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發利用社區內的文化場所和發揮社區文藝人才的作用。如可利用本社區一些文化場所舉辦各種展覽,為社區民眾提供表現和展示的場所;也可考慮采取專職、兼職、志愿者相結合的形式,積極發動社區各單位文藝干部、專業教師及離退休人員組成社區文藝社團,開展社區文藝活動,進行審美影響和審美教育。最后,可以積極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共建共享”、 “互利互惠”的新形式,根據各個社區的具體人文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社區特色文化,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從而增強社區美育的凝聚力和輻射力。

【參考文獻】

[1] 張紀.美育與群眾文化芻議[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0(3)

[2] 劉鳳梧.社會美育初探[J] 教育科學 ,1988(1)

[3] 劉曉峰.和諧社會呼喚社區美育[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6(5)

猜你喜歡
社區文化審美教育
切中肯綮,打開社區文化活動的“馬達”
寧夏生態移民社區文化建設的問題探究
甘南藏區“和諧”社區文化構建
互聯網在城市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思考
高校攝影公選課與大學生的審美教育淺談
審美教育有效傳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淺析建立社區文化品牌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