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分析學中“結構”與“曲式”的歷史溯源比較

2010-09-02 06:16
文學與藝術 2010年4期
關鍵詞:曲式調性結構

陳 沛

【摘要】全國首屆音樂分析學學術研討會中提出“音樂分析學”的概念,所涉及的核心問題之一是“結構”與“曲式”,本文試圖對這兩個概念產生的歷史淵源進行分析與比較,從音樂發展歷史角度分析兩者產生的歷史土壤的差異,并指出“結構”與“曲式”作為不同音樂歷史時期的產物,映射出西方音樂從傳統調性音樂到無調性音樂直至個性化創作的發展歷程,從而反映了作曲家和理論家對作品結構的新認識,預示著音樂未來發展的多元化傾向。

【關鍵詞】音樂分析學;結構;曲式

“結構”與“曲式”近年來一直是音樂分析學探討的熱點問題之一。2009年10月全國首屆音樂分析大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大會提出“音樂分析學” 的學科概念,這不囿于傳統的經典學理體系,如曲式學和作品分析。于是,“結構”與“曲式”更是成為此學科向前邁步的關鍵所在。進入二十世紀以來,許多學者認為傳統曲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音樂,曲式分析也很難揭示深層的音樂發展運動。于是“結構”一詞進入了這一學科討論和研究的聚焦點。對音樂的分析從“曲式”的范疇進入了“結構”的范疇,那么“曲式”和“結構”之間的比較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什么是“結構”?“結構”和“曲式”有什么不同?“結構”能取代“曲式”嗎?筆者認為對“曲式”和“結構”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在歷史進程中的演變進行梳理、分析和比較是研究以上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從目前最具權威的新格羅夫詞典中關于分析的詞條記載來看分析的歷史和曲式產生的音樂歷史背景:大約在11世紀加洛林王朝的僧侶們已經開始有區分、說明調式的意識,這是分析形成的最早端倪。到了15世紀末,法一佛蘭德音樂理論家廷克托里分別用兩個術語區分了即興的音樂與記譜的音樂:componere和compositor,從而確定了譜面文本存在的形式,為分析提供了文本基礎。17、18世紀理論家開始對大師的經典之作進行分析,總結其手法,并以此為作曲學生提供一種借鑒,從而逐漸開始形成了作品的范式,曲式有了雛形。到了18世紀末,奧地利理論家考赫的著作《作曲引論》奠定了曲式模型。到了19世紀曲式模型理論進入黃金期,曲式理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涌現了大量的理論家完善這種理論,如捷克理論家萊夏、德國理論家馬克斯、奧地利的車爾尼、英國的普勞特、德國的里曼和美國的該丘斯等等。①

從音樂分析歷史發展來看,“曲式”的產生無疑是長期音樂研究的產物,它是為了指導創作而對以往大量經典文獻總結結構規律,力圖找到指導創作的依據?!扒健笔且环N音樂材料的組織形式,是大量經典文獻普遍具有的范式。它是建立在調性音樂基礎上的,調性是曲式分析的一個必要的判斷條件。然而到了19世紀晚期,音樂有了新發展,理夏德斯特勞斯的樂隊織體、德彪西印象主義模糊的調性、瓦格納半音化和聲等使得音樂中出現了諸多不和諧的因素,調性也趨(下轉第101頁)于瓦解。20世紀無調性音樂的出現,并呈多元化的發展,出現了十二音音樂、序列音樂、偶然音樂、電子音樂、點描派音樂、簡約派音樂等等,音樂也越來越富有個性化特征。至此,曲式分析的調性基礎徹底被打破,傳統的曲式模型越來越遭到人們的質疑,許多學者認為在傳統音樂中適用的曲式模型在現代作品中已不再適用、要把獨具個性的現代作品套入到一個固定的曲式中,有時顯得格外牽強。最重要的是,曲式只是對作品的段落形式進行劃分,樂句組織的分解,和縱向和聲的分析,無法真正說明作品內部發展的動力和整體的平衡。于是20世紀產生了諸多分析方法,如:申克爾分析、勛伯格的動機分析、興德米特的多層次線性分析、艾伯斯坦的基本形狀分布、柯根的音樂空間和場的概念。種種分析力圖從新的角度揭示音樂的本質。諸多分析法的出現表明“曲式”理論已經無法對20世紀的音樂進行令人信服的分析,打破了以往“曲式”理論所具有的絕對統治的格局。

“結構”一詞似乎更加熟悉、其歷史更加久遠,因為在我們語言的歷史中“結構”一詞早就出現。它的概念特別寬泛,在通用的現代漢語規范詞典中“結構”解釋為:“構成事物整體各個部分及其搭配、組合的方式?!雹谌缭谖锢韺W中的形狀結構;化學中體分子結構;繪畫中的構圖結構;文學詩詞中的文詞結構等等。在音樂中“結構”一詞也作為特定的含義被使用,并隨著20世紀音樂調性的瓦解,學者們對“結構”有了新的探索。德國音樂學家施特根在1981年出版的《新音樂中的結構思維》一書中,把結構比喻成一個網絡:“結構這一術語在現代音樂中已經變成一個關鍵詞,并規范著各種參數的互相連接。它既在音高、時值、強度和音色方面確定著每個音的特性,又安排著各音彼此間有序的組合。包含了現代音樂所有的方面:過程與結果?!雹圪Z達群先生在2009年7月出版的《結構詩學——關于音樂結構若干問題的討論》一書中,對于音樂結構及其生成現象進行了討論,提出從“結構分析學”這一角度深層次的研究音樂的思維。賦予了“結構”一詞更加有深度和廣度的研究視角。

《結構詩學》指出“結構”是萬物存在的方式和載體,是自律并具有形式化元素相互關系的總和。音樂的結構記錄了音樂動態的痕跡。音樂包含著音高、節奏、音色、速度等諸多要素,這些要素就好像物體分子結構一樣,互相之間構成了一種關系,形成了一個整體。從而形成了構成音樂的多層網狀結構,這種網狀的結構有一種結構力將音樂統一成一個整體。所以筆者理解音樂的結構包含著音樂構成要素的方方面面,音樂就像是一個生命體,如果把它比喻成人體,那么我們可以發現,人體是由多種結構組成:骨骼系統結構、神經系統結構、器官結構、細胞結構、淋巴系統結構、皮膚結構、肌肉組織結構等等。醫學上對人體的研究,必然是對這些結構進行深入了解分析,從而掌握人體復雜的構造。同樣道理,對音樂作品深入的理解和洞悉,應該從音樂本身的結構入手,多層次、多維度的視角去分析研究。對于“結構”的分析就包含了這些要點,從而使其對音樂作品的分析更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挖掘。

從“曲式”與“結構”的歷史土壤來看,兩者的差異較為明顯,同時也反映出不同時期西方的音樂狀況,也可能預示了西方音樂發展的某一種方向。

1、兩者產生的時期不同。 “曲式”與“結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具有指代作品是如何構建的作用。所不同的是,“曲式”離不開調性作為基礎,因此在漫長的調性音樂產生發展的過程中,曲式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并在19世紀達到輝煌。而“結構”產生于20世紀,當音樂的發展由調性音樂至無調性音樂,音樂創作的手法和思路多樣化,學者們試圖用各種分析方法分析音樂作品,因此對作品的分析從“曲式”轉為“結構” ,對于“結構”的認知和研究正逐漸深入并趨于體系化。

2、兩者似乎有先后承接的關系,因為“曲式”不能夠很好的解決20世紀以后眾多作品分析問題,而“結構”更符合對現代音樂組織邏輯的一種思路。于是對于20世紀以后的音樂作品分析,頗有“結構”取代“曲式”原本所指代作用的傾向。從這個意義上說,“結構”取代了“曲式”。

3、從“曲式”到“結構”映射出西方音樂的發展趨勢。從傳統調性音樂的萌芽開始,就成為“曲式”產生的最初土壤,隨著調性音樂不斷發展,“曲式”理論也隨之不斷發展,而傳統調性的瓦解導致曲式理論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基礎。于是“結構”產生。從“曲式”到“結構”反映出西方音樂從傳統調性音樂,不斷發展完善,而后到達頂峰,最終趨于瓦解,無調性音樂的出現,眾多個性化的的創作的發展歷程。

4、從“曲式”到“結構”暗示了西方音樂的某種發展趨勢,即多元化。作曲家注重追求獨具個性的創作手法、材料和思維,例如20世紀初勛伯格十二音作曲法、美國作曲家考威爾的創新音樂思想、梅西安的有限移位調式、當代法國作曲家“爵瓦索尼”運用各種各樣細微的不被人注意的噪音創作等等,音樂的創作方法百花齊放,以至于人耳審美遠遠跟不上音樂的發展。相信這種對音樂邊界的探索將不斷持續下去。

參考文獻

[1]賈達群.《結構詩學——關于音樂結構若干問題的討論》.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7。

[2] 楊燕迪.《二十世紀西方音樂分析理論評述(一)——音樂分析的本質界定及歷史回顧》,音樂藝術[J], 1995年第1期。

[3]周勤如.《當代音樂分析學進展的一般傾向》.中國音樂學[J], 1980年第3期。

[4]陳鴻鐸.《從“音樂分析”與“音樂學分析”到“音樂分析學” ———“音樂分析學”學科建設芻議》.黃鐘[J], 2007年第4期

“本文為浙江教育廳科研支助項目,項目編號:Y200908604”

猜你喜歡
曲式調性結構
該丘斯曲式學之樂句式研究
談“調性”
當型結構與直到型結構的應用
談音樂中色彩性的應用
物質結構規律歸納
淺析笙在柳子戲音樂中的演奏技巧與風格
門德爾松《春之歌》分析
半包圍結構
汪曾祺專輯
“共性寫作”時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