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縱學派的影響淺析

2010-09-02 06:16
文學與藝術 2010年4期
關鍵詞:翻譯理論文學翻譯

曾 一

【摘要】本文旨在對操縱學派做一個總體的概述。

【關鍵詞】操縱學派; 翻譯理論; 文學翻譯

一. 操縱學派的出現及主要內容

在上世紀70年代的歐洲,文學翻譯領域涌現出了兩個獨立的翻譯學派:萊比錫學派(the Leipzig school) 和操縱學派(the Manipulation school)。最早把“操縱”(manipulation) 觀用于翻譯理論研究的是英國當代翻譯理論家赫爾曼斯(Theo Hermans),他在1985年編寫了《文學操縱:文學翻譯研究》(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一書;在此書的介紹部分,荷爾斯曼給出了操縱學派的翻譯思想精髓:“從譯入語文化角度講,所有翻譯都意味著在特定意圖下對原文學進行某種程度的操縱?!?0年代,比利時美籍著名比較文學家和翻譯理論家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在自己編輯的論文集《翻譯、歷史和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一書中指出:他把翻譯研究納入多種“重寫”(rewriting) 和“折射”(refraction) 研究的范疇之類。重寫就是操縱。翻譯是譯者對文本的操縱。這些因素包括:由翻譯者自身性格和其所在社會環境而形成的意識形態(ideology);詩學觀念或文學章法(poetics);贊助商或委托人(patronage);論域(universe of discourse);編輯(editing);讀者反映(readers response)等等。這些因素對譯者翻譯方法及策略的選擇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二. 操縱理論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

操縱理論的研究方法為描述法,在研究方法上,操縱理論摒棄了以前規定性,評估性的研究方法(normative/evaluative approach), 不在規定翻譯活動應當是什么,譯者必須遵守什么。而是采用了更為寬容科學的描述、解釋方法(descriptive/explanatory method如思考在某一歷史時期,哪些作品被翻譯,為什么選擇這些作品,是誰選擇的,他們在譯語文化中的地位等。

與萊比錫學派不同的是,操縱學派把翻譯重點從原文、原作者轉向了譯者和目標讀者。

三.個案研究:意識形態,贊助人對翻譯的操縱

意識形態(ideology) 源于希臘文“idea” 和 “logos” 即 “觀念學說”。在同一社會,同一時期會有多種意識形態并存,這里所討論的意識形態是指某個社會在某個特定時期的社會主流意識形態1.對翻譯量的影響:決定性的操控作用例如:鴉片戰爭-甲午戰爭,英國勢力在中國占主導優勢。從1850-1899年的567中譯作中,超過50%的原作來自于英國;甲午戰爭之后,日本在維新后的崛起大大刺激了中國人,有上萬名學生去日本學習這時期的日文譯作占到了60.2%,而英文譯作下降到了10%左右;一戰后,中國人民對日本產生了極大的仇恨,許多人赴美留學,因此大量的美國文學作品的譯作得以產生;1949年后,中國同前蘇聯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著密切的聯系,在50年出版的2147種譯作中77.2%來自俄文,而英文譯作僅占18%。2.對翻譯選材的影響例如 寒山詩在美國的流行。寒山詩在中國本土幾乎無人知曉,但他的詩歌經翻譯后卻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美國青年中形成了一股“寒山熱”。原因:充滿禪機、崇尚自然的寒山詩正好迎合了美國六七十年代的意識形態,當時美國盛行禪學之風和嬉皮運動。而詩人衣衫襤褸,站在山頂迎風大笑的狂士形象使得嬉皮士將其視為心目中的英雄。對翻譯策略的操縱。意識形態影響著譯者在翻譯時的遣詞造句,采用的翻譯文體,甚至是有意的誤譯、節譯和改譯。如楊憲益將紅樓夢中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譯為:“Man proposes, Heaven proposes” 霍克斯則譯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因為中國人意識形態中的天具有主宰萬物的威力,而西方意識形態中的“天”應是“God”。誤譯:巴爾扎克的小說“貝姨”如果按原文直譯應為“表妹貝德”,但傅雷卻故意把小說的名字給誤譯為“貝姨”。這樣不但從形式上縮短了譯文讀者和譯作的距離,而且還傳遞了人物在作品中的處境和遭遇。這種有意的誤譯,就是為了迎合接受國讀者的意識形態和文化而采取的翻譯策略。節譯:比如羅倫斯的《查太萊夫人的情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節譯本才能發行。因為小說中關于兩性之間的情節與當時的意識形態相悖,所以為了迎合讀者,譯者采用了節譯的方法。改譯是指譯者在遇到原文所描述的某些內容與譯入語社會主流意識相抵觸時所采取的翻譯策略如在翻譯老舍的名作《離婚》時,原文對民族軟弱性的深刻揭露和諷刺變成了嘩眾取寵的輕浮鬧劇;譯者采取改譯的翻譯策略是為了迎合當時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當時的美國處于二戰時期,美國民眾的精神仍然處于緊張狀態,急需輕松愉快的娛樂來調節心理。

四.操縱理論給我國文學翻譯帶來的啟示

操縱理論給中國文學翻譯帶來的啟示操縱理論讓中國學者意識到除了探討“怎么譯”之外,還應該注意“由誰譯”,“為什么這樣譯”,“為什么譯這個”等等問題;操縱理論對新問題的探討給中國文學翻譯研究指出了新的轉向和目標;如對翻譯外因素的研究,譯者,接受者,還有譯入語主流意識形態等,把文學翻譯帶入了新的社會文化背景和領域,大大拓展了中國文學翻譯者的視野;操縱理論所采取的客觀描述法,使得中國讀者耳目一新,開始重新審視長久以來所固守的文學翻譯方法;操縱理論看到了翻譯研究這門學科的多學科性質,它注意到翻譯不僅與語言學而且還與文藝學、哲學、甚至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學科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參考文獻

[1]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al Theorie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李合慶,黃皓,薄振杰.西方翻譯研究方法論:70年代以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胡衛平.意識形態-操縱翻譯的無形力量.同濟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4]駱為.從特奧·赫爾斯曼看翻譯操縱學派流變.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5]馬麗.意識形態與贊助人對翻譯的操縱-《紅樓夢》兩個英譯本的比較研究.溫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6]裘禾敏.操縱學派視角下旅游文本漢譯英策略探幽.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7]張彩虹.操縱理論介紹及其對中國文學翻譯的啟示.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8]張文君, 汪丹.從譯者主體性角度分析勒菲弗爾的操縱學派理論.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作者簡介:曾一(1986.3-),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翻譯理論文學翻譯
淺談文學翻譯之語言美
翁顯良翻譯思想研究綜述
文學翻譯主體的詮釋學研究構想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探討情景語境理論觀下的文學翻譯
談談翻譯史的研究方法
試析翻譯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
文學翻譯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譯策略探究
淺議許淵沖之文學翻譯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