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2010-11-30 08:37李春臺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 2010年20期
關鍵詞:學法課文語言

李春臺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與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漸漸被接受。大多數小學語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在具體、鮮明、生動的形象中,凝聚著深刻的理性。教師用富有感情的語言分析講解課文,能夠調動學生的感情,使之與教材、教師之間達到感情一致,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體現出來。

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優化教學效果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處于疲倦狀態下的頭腦,是很難有效的汲取知識的?!边@就告訴每一位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想法優化自己的教學語言,創設一個優化的課堂氛圍。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消除他們心理上的疲勞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課程的導入是一堂課的關鍵,如果老師能設計出一個好的導入先聲奪人,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為整節課奠定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1、導入、引趣、激情、指向

例如在講解《十里長街送總理》前,可以這樣導入:“歲月的風雨,可以洗去我們許多的記憶,歷史的車輪,可以磨掉我們許多的往事。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了。億萬人民悲痛欲絕,淚水灑遍祖國大地。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下午,百萬群眾云集在街道的兩旁,在淚雨和哀哭聲中,向徐徐而去的總理的靈車沉痛地告別。這是歷史上空前的送葬禮。一直到今天,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們的記憶里。盡管我們沒有親眼見到那動人的感人情景,但《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卻可以把我們帶進那催人淚下的場面中去?!苯處煈阎鴿M腔激情,以低沉的語調,稍微慢一點的節奏朗誦著。學生凝視雙眸聽著,想著……運用激情的語言導入,就能使學生在整節課中精力旺盛,比起照本宣科的講解,無論如何,其收效都是明顯的。

2、針對個體學生,激勵性評價

在學生生活中,每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它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很在意老師對他們的評價,老師鼓勵性的語言會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課堂上,如果老師面向學生個體,有針對性地使用以鼓勵為主的評價語言,就會形成良好的心理環境,同時也能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也就要教師對成績好的學生要時時鼓勵,對差的學生要重視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大膽肯定,及時的表揚。在指出學生的不足時,語氣要委婉,不能傷及學生的積極性、自尊心。例如,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語言“說得非常好,見解很獨特,說明你善于思考,有創新能力。但是,如果你能把這種創新口頭語言變成書面語言,就更好了,更棒了?!睆闹形覀兛梢钥闯鲞@話有表揚又含有批評。

3、適時點撥,喚回精力

學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時間后容易“走神”,而采用生硬的批評未必奏效,而且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這個時候,不妨使用一些幽默語言適時點撥,以此喚回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克服疲勞。

二、培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說”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整個教學過程,都應該是培養學生語言的能力的過程。聽話、說話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部分,但他們只有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聽和說的訓練,感受到說話的樂趣,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進行。

1、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訓練“說”

低年級的課文每篇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圖,中年級和高年級的課文,也有相當數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往往是訓練說話時的插圖??春驼f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在教學中,要從圖入手,充分利用插圖進行聽和說的訓練。例如,教學《春天來了》一文時,教師讓學生觀察了解大體內容后,提問學生:“從圖上哪兒可以看出春天來了”后,接著加以點撥,拓寬學生思路,“粉紅的桃花開了,白色的梨花開了,我們身邊的還有哪些(各式各樣)野花是什么顏色的也開了?!边@樣,學生不僅開動腦筋想問題,而且也能使他們說出具體、連貫的內容。

2、采用“你讀懂了什么?”訓練“說”

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對較淺的問題是可以讀懂的,而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交流的機會,形成差異的、主動的、全面的參與。例如,在上《早發白帝城》,教師讓學生紛紛舉手,差不多把課文里邊的詞都講了。如朝、發、彩云間、千里、還、猿、啼、住、輕舟等。然后老師又說:把詞的意思加起來就是句子的意思,有誰讀懂了哪些句子?學生又紛紛舉手把句子的意思串出來,然后,教師又告訴學生,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就是整首詩的意思,有誰能把整首詩意思說出來?學生又舉手用自己的話說全詩的意思。就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生的交流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教材中“說”的素材,僅僅抓住“說”的最佳時機,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課堂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那就是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以探究學習為核心,組成了教師與教法,教師與學法,教法與學法之間相互作用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學法,為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條件,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潛能。學法與學生自主的運用科學方法,理解知識,認識語文知識在個人發展和進步中的作用。在培養科學素養的過程中,體現著全體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為學生的學法服務,也體現著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結構使學生的探究活動得以落實。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所設計的課堂討論必須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雙向、多向的交流信息,有創造性的讓學生學習新知識,交流情感??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多方面的探究過程,是獲取新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

猜你喜歡
學法課文語言
目錄式問題導學法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的應用
目錄式問題導學法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的應用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趙學敏學法作品《沁園春·雪》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體育學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論建構的必要性(一)
有趣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