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實務》課程教學探索

2010-12-13 02:55胡朝新
文學界·人文 2010年8期
關鍵詞:課程定位教學模式

胡朝新

摘要:為適應當今中國法學本科教學培養法律應用人才的根本目標,各種實踐性教學方式被應用于現代法學教學中?!堵蓭煂崉铡肥且月蓭煼?、律師各項業務的具體操作實踐及其相關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是應用法學中操作性最強的課程之一。我校法學院也開設了《律師實務》課,通過近些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逐步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本文主要圍繞我院《律師實務》課的教學進行探討。目的是為了與同行交流經驗,共同促進《律師實務》課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課程定位;教學資源配置;教學模式;注意的問題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11(2008)08-151-03

為適應當今中國法學本科教學培養法律應用人才的根本目標,各種實踐性教學方式被應用于現代法學教學中?!堵蓭煂崉铡肥且月蓭煼?、律師各項業務的具體操作實踐及其相關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是應用法學中操作性最強的課程之一。近些年來,一些高等法學院校相繼開設了這門課程。由于是實踐性教學課程,國家教委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導致各校在課時安排、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的選定、教學評價體系等等方面各不相同,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尤其在教學模式上處于摸索階段,各自為戰,百花齊放。我校法學院也開設了《律師實務》課,通過近些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逐步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本文主要圍繞我院《律師實務》課的教學進行探討,目的是為了與同行交流經驗,共同促進《律師實務》課教學的發展。

一、《律師實務》課的定位及教學資源的配置

1、課程定位

《律師實務》是以律師法、律師各項業務的具體操作實踐及其相關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是律師法學的組成部分?!堵蓭煂崉铡氛n的側重點是要研究律師具體業務活動。因為沒有律師的各項操作實踐,律師法學、律師實務的研究,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律師實務是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院校所開設的重要實踐性課程,其教學目的除了讓學生掌握律師制度的基本理論外,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對法律的理解,讓學生熟悉律師的各項具體業務,訓練學生的法律技能,培養學生的法律操作能力。我們認為律師的具體業務活動的內容應占整個課時的70-80%。課程具體內容除了律師的基本問題及基本制度內容外,實務部分主要包括刑事,民事,行政三大部分。。

2、師資配置

《律師實務》課教學要求指導教師必須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和實踐操作能力。我院為了保障《律師實務》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建設了一支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師隊伍。我院從事《律師實務》課程教學的教師大部分為副教授以上職稱,多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而且全部是兼職律師,并有在司法機關工作的經歷。

3、模擬法庭實驗室建設

模擬法庭實驗室建設是模擬法庭課程教學的基礎和前。模擬法庭實驗室應配有完整的法庭審判設施、多媒體影視設施、計算機網絡設施。不僅能完全滿足模擬審判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對模擬法庭的開庭過程進行同步錄像,為庭后的教學評價和以后模擬法庭教學提供資料。此外,在實驗室軟件建設上,制定出民事、行政審判和刑事審判的開庭程序和要求,開發或購買模擬法庭軟件。通過軟件實現的模擬法庭,可以提供多組學生同時進行,不受場地限制,隨時滿足教師教學的需要。我院在模擬法庭實驗室建設上卓有成效,目前除擁有一個設備完善的、有幾百個座位的模擬大法庭外,還有幾個精致的小法庭。上述設施完全可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同時我院購置了一批與律師業務有關的教學軟件,保證了教學的需要。

二、《律師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

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的法科同仁們探索出了一系列匠心獨具且卓有成效的教學法,如“啟發提問法”、“案例教學法”、“法條分析法”、“混合教學法”、“庭審觀摩”、“模擬法庭”、“診所式教學法,等等一系列區別于傳統的“學院式教學法”的新方法。根據我院的辦學條件和實際狀況,我院在《律師實務》課程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三種教學方式:課堂講授與討論相結合法、法學案例教學法、模擬法庭教學法。

(一)課堂講授與討論相結合模式

課堂講授主要適用于律師的基本制度,如律師執業、律師的權利和義務、律師職業道德、律師法律責任等等問題,在這個環節教師是主角。關于課時安排可以根據情況靈活掌握。課堂討論是教師在講完一定范圍的教學內容之后,選擇一個或若干個典型案例,生動形象地描述案例的內容,或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案例情景,然后結合課堂講授內容提出若干個問題和同學們共同進行討論。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19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在法學教育中首次引入。百多年來,案例教學法成為美國乃至整個英美法系國家法學院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一般不要求講解抽象的法學理論,而是根據教材的案例集,由學生課前準備形成自己初步的意見,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案例,通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共同討論,最后再由教師進行必要的總結。案例教學法用法律事件提供的虛擬環境進行情景教學,通過案例將所描述的法律事件情景帶入課堂,讓學生通過自己對法律事件的閱讀和分析,在群體討論中進入特定的法律情景,建立真實感受,追尋解決實際問題的最佳方案。通過啟迪教育者的思維,培養其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的,使學生通過歸納或演繹的方法掌握蘊涵于其中的法學理論。具體安排是:

1、精心選取典型法律案例

選擇適當的典型案例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先決條件。在案例選取中我們考慮以下因素:第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選案例要能夠系統概括地反映某一方面或某一領域法律規則的內涵。所選案例既要使學生對所學過的基本理論進一步理解深化,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意識地將法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融于案例中,使案例教學做到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第二,案例要有較強的現實性與真實性,最好是近期發生的,真實可靠,又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的案例。第三,案例具有啟發性和疑難性。選擇具有啟發性和疑難性的教學案例,有助于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從而培養學生全面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對選好的案例材料,統一打印,上課前分發給學生,便于學生了解案情。如能運用多媒體技術或找到合適的視頻案例來進行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將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分組進行分析與討論

分析與討論法律問題是學習知識的起點和歸宿。案例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頭腦中存在大量的問題,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更高層次的問題,最終讓學生自己學會解決問題。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分析與討論可采取以下具體方法:一是案例講授法。即教師運用相關的法律知識直接對案例進行分析并解答問題;二是教師與學生的交叉討論法;三是分小組開展課堂論法。

在具體運用時,先把教學班分成幾個小組,每組確定組長,由組長負責召集組織學生按教師的布置進行分析與討論。教師巡視討論地點,及時發現和解決各小組在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并正確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后,進行全班案例交流,各組代表發言。

3、教師總結歸納案例

在全部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總結本次討論。教師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客觀評價,既充分肯定其優點,也要指出不足之處,如發言的熱烈程度,論題的集中程度,問題分析透徹程度等,這樣有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討論的質量,以激勵學生下次更好地參與討論。在總結后,教師可以要求學員寫出案例分析書面報告,由老師逐份批閱、評定作業成績。以此來鍛煉和培養學員的綜合能力、全局觀念和書面表達能力。

(三)模擬法庭教學法

模擬法庭教學法作為一種全新式的實踐性教學模式近年來已在一些高校開始試點。我院也采用了這種教學方法。模擬法庭是以法律基礎理論課教學為依托,以學法用法提高法律素養為目的,引導學生按照程序法的規定自編、自演的仿真法庭。模擬法庭教學的主要環節:1、確定模擬法庭教學規模。我們在教學中采用大模擬法庭和小模擬法庭兩種方式。小模擬法庭一般都是由一個班的學生自由組合,每組不超過10人,每組選一個組長,根據教學內容挑選案例,自己分派角色,組成一個模擬法庭。各組之間自由發揮,互相比賽,教師進行指導。小模擬法庭的優點是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實踐課中來,得到更多的鍛煉。大模擬法庭在大法庭開庭,除了有角色的學生外,同年級其余學生都坐在旁聽席。大模擬法庭也歡迎其他年級和專業的學生旁聽。開庭時特定角色的同學身著法官、檢察官、律師、法警服裝入庭,模擬法庭的布置同法院的布置完全一致,庭審嚴格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及程序進行。開庭的全過程可以錄像,供庭后分析點評。

2、開庭前的準備。不論大模擬法庭還是小模擬法庭,選擇適當的典型案例是模擬法庭教學成功的前提。案例選擇的原則同法學案例教學法的案例選擇基本相同。在確定好案例后,各組學生按承擔角色的需要,準備訴訟資料、發言材料等。這是模擬法庭教學法非常重要的階段。準備充分,模擬法庭審理比較順暢、活潑:準備不充分,會出現冷場現象,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保證大模擬法庭開庭的順利,可在開庭前彩排,使學生心中有數,放松緊張心理。

3、開庭審理。不論大模擬法庭還是小模擬法庭的教學,所有學生都要按自己承擔的角色進行模擬法庭審判。審判長是庭審的主導者,教師要特別關注審判長的人選,對審判長做更多的指導。教師在審判過程中必須做好記錄,找出各角色在審理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便于審判結束后點評。

4、庭后點評。不論大模擬法庭還是小模擬法庭,庭后點評是模擬法庭教學法中不可缺省的一個重要步驟教師的點評既能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使學生知道自己哪里對了,哪里錯了,又能把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提到一個新的層次。

三、《律師實務》課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制訂周密的教學計劃。

教師在開課之前要制訂一個詳細周密的教學計劃,其內容包括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課時的分配、計劃安排案例的個數、各個案例實施的時間及主要涵蓋的知識點等等。此外,教師還應為每個教學案例制訂一個具體的案例教學的組織實施計劃,內容包括:案例類型、案例來源、向學生發放案例素材的時間、案例討論的具體組織步驟、案例討論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案例討論地點的安排等。

2、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性教學的積極性

教師在模擬法庭教學中的地位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知識結構、思維模式、能力素質及人格魅力。實踐性教學的主體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我學習的過程。因此,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應盡可能使學生全部參加到教學之中。

3、案例教學中應注重營造良好的討論氣氛

案例教學是一種互動性很強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討論爭辯,掌握法律推理的方法,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中心環節。課堂討論中,教師是教學的“導演”,學生是教學的“主角”,教師的功能與作用是引導和評判,學生的任務是配合教師積極主動參與案例的討論。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案例教學成敗的關鍵。如果學生不配合缺乏主動參與,則案例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4、《律師實務》課的教學評價

我們在教學中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辦案小組內互評、教師評價多種評價體系。

5、案例教學法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講授教學法

在《律師實務》課的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具體分析法學案例,首先就要具備一定的法律基本理論知識。如果沒有一定的法律理論基礎,無法對案件中所包含的復雜法律關系進行具體分析。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前或之后,對相關的法律知識、法律原理,給予簡要的梳理。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必要的講授是適用案例教學法的前提。

參考文獻:

[1]揚欣欣,法學教育與診所式教學方法法律出版社2002

[2]欒東,論模擬法庭課程教學2007年第5期遼寧師專學報

[3]武俊山,淺談模擬法庭教學的實施運城學院學報2006年6月

[4]房文翠,法學教育價值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5]洪浩,法治理想與精英教育北京大學~-2005年

猜你喜歡
課程定位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校雙語教學的課程定位與設置實施
光影中的英語教學探究
高職船舶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與研究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 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 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