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青年馬克思從有神論到無神論的思想轉變

2010-12-22 02:49
世界宗教文化 2010年6期
關鍵詞:基督眾神上帝

王 珍

內容提要:從文本出發,本文對青年馬克思從有神論到無神論的思想轉變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首先,文章認為,馬克思最初信仰上帝,是一個有神論者。馬克思早期的中學作文主要體現了他宗教觀的有神論階段,但此時他也在一些方面一定程度地顯示出與傳統宗教有神論的不同。接著,文章認為,他的博士論文表現出他向無神論的轉變。最后,文章對發生這一轉變的外在原因和內在原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馬克思有神論無神論原因

作者簡介:王珍,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

馬克思最初信仰上帝,是一個有神論者。這主要體現在他1835年專門論述宗教問題的文章《根據約翰福音第15章第1節至第14節論信徒和基督的一致,這種一致的原因和實質,它的絕對必要及其影響》以及用德文寫的自由選題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等幾篇中學畢業作文中。在柏林大學求學是他世界觀轉變的時期,此時他逐漸從傳統有神論轉向了無神論。這一轉變發生在1839年前后,1839年初至1842年3月寫就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是他這一變化的主要標志。

馬克思早期的有神論思想同他生活的歷史、社會現實及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西方文明史,也是一部在基督教基礎上形成的文明史。數千年來,歐洲各國普遍都具有基督教、伊斯蘭教或猶太教等宗教信仰傳統。這種傳統使每個人一出生就處在濃厚的宗教氛圍中。從文藝復興開始,宗教一直是德國封建各小邦實行專制統治的精神支柱,尤其是馬克思出生的特利爾城,有著更深厚的宗教底蘊。這個城市是德國國土上第一座被羅馬皇帝命名的城市,在查理曼帝國時代,特利爾主教升至大主教的行列,行使世俗權力長達1300年。歌德曾經這樣來描寫它的特征:“這座城市有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特色。據說它比同樣大的其他任何城市都擁有更多的教會建筑?!弊诮涛幕瘋鹘y的這種長期積淀使其社會、家庭乃至個體都必然受到它的規定和影響。

18世紀的德國可以說是被“基督教浸透了的國家”,基督教神學幾乎遍布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馬克思出生于猶太教拉比(或稱猶太律法博士)世家。16世紀以后,幾乎所有的特利爾拉比都是馬克思的先輩。馬克思的父親雖然由于生計問題后來改信了基督新教,但仍然保留對猶太上帝的信仰。馬克思母親也出身于古老的猶太貴族拉比世家,她雖然后來受了洗,但“極有可能在家中保持著猶太人的風俗習慣”。

歷史、社會、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馬克思六歲時接受了基督教洗禮,同時也接受了嚴格的基督教宗教傳統教育,16歲時他還按照傳統舉行了堅信禮。1835年8月,17歲的馬克思在特利爾中學畢業時寫了(迄今保存下來的)七篇文章,中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0卷收入了三篇,其中兩篇與其宗教觀念較為密切。一篇是《根據約翰福音第15章第1節至第14節論信徒和基督的一致,這種一致的原因和實質,它的絕對必要及其影響》(以下簡稱《影響》),另一篇文章是《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以下簡稱《考慮》),比較集中地體現了馬克思此時有神論的世界觀。

(一)上帝是高于人的存在

《影響》一文論述了信徒和基督一致的必要性,他認為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擺脫掉迷信的枷鎖,不可能脫離外來的補充與不高尚的東西;每個人心中都有神性;而基督的道也能最可靠地說明應該和他保持一致,信徒如果離開耶穌就會無所作為。

馬克思認為:“我們首先用愛的眼神注視上帝,感到對它有一種最熱忱的感激之情,心悅誠服地拜倒在他的面前”。上帝引導著人、拯救著人,所以“和基督一致是絕對必要的,沒有這種一致我們就會被上帝拋棄,而只有上帝才能夠拯救我們”。在《考慮》一文中,他也表達了類似的思想,認為神是存在的,神總是在人內心堅定地做啟示,所以世人決不會成為“完全沒有引導的人”。

(二)神性的東西高于世俗的東西

馬克思認為,“人的道德總是有局限性的,總是世俗的道德”。世俗的東西一旦消失了,人的神性就彰顯出來。他認為一切道德的行為都是出于一種純潔的根源,即對神、對基督的愛。正是憑著這種純潔的根源,人的道德才可以超越世俗,成為真正的神性的東西。而人一旦達到了這種真正的(神性的)道德,他就可以使內心變得高尚,就會有一顆鎮定的心,沒有什么可以征服得了他。他因此能夠“泰然處置命運的打擊,勇于對待各種欲望的沖動,無畏地忍受一切苦難的折磨”。

(三)神的存在并非是人的迷誤與幻覺,也不是人的自欺

在《考慮》一文中,馬克思認為神給人以目標,神的作用是引導人,給人指出前進的道路。同時他認為,神與人的這種關系很容易引起人的不真實的、虛妄的幻覺形式?!皞ゴ蟮臇|西……容易給人以鼓舞或者我們覺得鼓舞的東西”,但神與人的這種共在并非就是人的幻覺。只是到了后來,他的這一觀點才發生了變化。

應當看到,馬克思此時的有神論思想與正統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思想還是有區別的,甚至可以說,馬克思當時信仰上帝,卻已顯示出懷疑宗教、甚至沖破宗教本身管束性的萌芽,這突出表現在:

首先,他雖然認為神是存在的,但落腳點常常在“人”。神的存在對個體的作用是:使人類和他自己趨于高尚。馬克思認為神給人指定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即讓自己和人類變得高尚,但他認為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卻是讓人自己去尋找。這樣神在人的世界中就處于這樣一種地位,即在給人制訂了目標之后就不再對人進行主宰了。所以,神要人自己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要人自己主宰自己。

此外,神的存在對個體之間的作用是:讓個體作為“類”聯結在一起。馬克思明顯突出了人作為“類”的地位。他似乎傾向于把神落結于人,傾向于顯示出“人”的存在。比如在論述葡萄藤和枝蔓的比喻時有這樣一段話:“葡萄枝蔓不光是望著種植葡萄的人;如果它有感覺,那么,它便會緊緊貼在藤上,它便會感覺到自己與葡萄藤和長在藤上的其他枝蔓有著最密切的關系;它之所以愛其他枝蔓,是因為是同一個種植葡萄的人照料他們,是同一個藤給了它們以力量”?!胺N葡萄的人”指“上帝”,“藤”指“基督”,“枝蔓”指“自己及其他弟兄或信徒”。這里說明,上帝好像并不是絕對重要,因為信徒不只光看著上帝,而是要追隨耶穌,感覺與其他弟兄之間的密切關系,最終結果就是愛他的弟兄?!昂突揭恢?,……在于使我們的心向著我們的弟兄們,基督將他們和我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作為根本點的個體與個體的人之間的緊密聯系更彰顯無遺。

其次,在論述與基督一致性時,總試圖尋找原因。馬克思總是試圖尋求與基督保持一致這種必要性的原因,并且試圖從人本身來尋求這種一致的原因。與正統的基督徒把與基督的一致性作為一種最終的根據不同,馬克思試圖把它作為原因進一步探求。在《影響》一文的開篇,他便認為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弄清楚,這種一致性“是否取決于人的天性”,人是否可以“通過自己”來達到上帝造人的目的。

他深深相信這種一致的必要性,但他還是“迫切地”想知道:這道光芒“究竟是什么,它的內在

原因和實質是什么”?雖然這時他不可能回答這些問題,但從他思想的發展來看,這無疑是攫住他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即在“人”的天性中尋找與基督一致的原因,在人那里尋找神的原因。

再次,在闡述宗教問題時注重歷史。在《影響》一文中,馬克思的目的雖然是要論證信徒與基督的一致性,但在論述的過程中,卻注重從民族的歷史、個人的歷史的角度去論證和基督一致的必要性。而在用基督的道這個抽象的、被他稱為“最可靠的論證時”,卻只重復了圣經中的幾句話,顯得不那么具有說服力。特別是,在論證時,他措詞“基督把和他一致必要性表達得比較清楚的地方,當然就是……”,仿佛基督并不是神,而是和他不同的歷史中的另外一個人一樣;仿佛基督并不是在他的心中,而是在他的身心之外與它不同的個體一樣。這顯然不同于正統基督徒的表達。而這樣的表達在他早期的詩歌中更為明顯:發現了最崇高的智謀,領會它深邃的奧秘,我就像神那樣了不起,像神那樣披上晦暗的外衣,/……

最后,在上帝面前,馬克思充滿著對人的信心;在完美面前,馬克思充滿著追求完美的信心。在描述人和上帝的關系時,他用了一個撼動心靈的詞語——“受辱的主宰者”,意思不外是,“貪圖塵世間富貴功名的卑鄙企圖排擠著求知的欲望,對真理的渴望被虛偽的甜言蜜語所熄滅”,所以人根本就不配做上帝的創造物,但人卻成為了上帝的創造物,因此侮辱了“圣潔的”上帝。他認為上帝之所以派出自己的兒子—基督向我們宣告神諭,就是由于上帝想要我們人、這個上帝的受造物抬高到像他自己一樣。他稍后的早期詩歌也體現了這一點:面對著整個奸詐的世界,/我會毫不留情地把戰挑,/讓世界這龐然大物塌倒,/它自身撲滅不了這火苗。//那時我就會像上帝一樣,/在這宇宙的廢墟上漫步;/我的每一句話都是行動,/我是塵世生活的造物主。雖然這是寫給燕妮的詩,但也表現了他內心深處一反傳統基督徒,在“上帝”面前不是卑微和奴仆的形象,而是保持了獨立和尊嚴,甚至體現了要趕超的膽量和氣魄,這源于他對人的本性所持樂觀態度,對人的本性完美的信心。換言之,馬克思認為在“人的本性”上,人是應該和上帝一樣的。

完美,是馬克思這一時期思想的一個很重要的范疇。在《考慮》一文中,馬克思認為神給人指定共同的目標是使人類趨于高尚;而人選擇職業的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他把完美作為自己的目標去追求?!叭绻覀冞x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有的學者認為在這里“一個剛17歲的青年,好象已經寫下了自己的墓志銘”。這種評價是恰當的。努力實現“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形成了馬克思理論活動的動力,也是貫穿他一生的紅線,是他一生活動的最好詮釋。

1836年10月,馬克思由波恩大學轉入柏林大學繼續攻讀法律專業。在柏林大學的學習,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這一時期他追求理性、普遍性,在世界觀上轉向了無神論,這一變化鮮明地體現在他1842年3月寫成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中。

歷史上有種種不同類型的無神論者,每一種無神論都有著自己特定的出發點和內涵。馬克思的無神論也有自己特定的內容。這里把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看作馬克思無神論立場的確立。之所以如此,是出于以下考慮:馬克思在這一時期思想發生了十分明顯的變化,如果說之前還對宗教抱有熱情的話,而此時則對“神”、對宗教采取了幾乎相反的態度。確立是一種標志,并不表明它的豐富與完全成熟。馬克思為什么會采取這種立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首先,與以前不同,他此時認為神是人們虛妄的假設,不能認為“神”可以保證人類的美德。這點是受了伊壁鳩魯的影響?;谏竦倪@種虛妄性,他通過摘錄加以表達:“擯棄眾人所信眾神的人,并不是瀆神的,而同意眾人關于眾神意見的人,才是瀆神的?!彼麑iT考察普魯塔克的一些觀點,普氏認為伊氏排除掉了人與神的關系從而導致人對神的不信仰是錯誤的。他認為人如果放棄了對神的崇敬與恐懼,人們就會由于不害怕被懲罰從而隨心所欲地去做壞事,人類的美德無法得以保證。馬克思認為普氏“完全沒有能力進行哲學批判”,不能認為“神”可以保證人類的美德。

其次,必須反對神,因為神在反對人。由于馬克思認為神的觀念不外是虛妄的假設,而這種虛妄的觀念一旦得到固定,它反過來就變得遠離人、“反對人”,因此人要過一種真實的生活,需要去反對“一切神”。馬克思寫道:“哲學,只要它還有一滴血在它那個要征服的世界的、絕對自由的心臟里跳動著,他將永遠用伊壁鳩魯向它的反對者宣稱:‘瀆神的并不是那拋棄眾人所崇拜眾神的人,而是同意眾人關于眾神意見的人。哲學并不隱瞞這一點。普羅米修斯承認道:老實說,我痛恨所有的神,這是哲學的自白,它自己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對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边@是馬克思引述的伊壁鳩魯和普羅米修斯的語言,也可以理解為馬克思無神論精神的一種體現。

第三,“神”起源于人類有待提高的認識能力。在對“神”批判過程中,馬克思贊揚了伊壁鳩魯,他把伊壁鳩魯看作希臘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戰斗的無神論者。與認為天體即眾神不同,伊氏認為恰恰因為把天體當作眾神、當作有福祉和不可毀滅的,才使人心發生了迷亂。古代的人們使自然天體充滿了神秘的意義,把“神性”附之于天體,是由于他們沒有能力認識自然,于是便設想有一種超出人自身力量的存在,這便是神的原型。他用原子與虛空進行解釋,力圖排除對天體的迷信與崇拜,從而使自我意識得到自由、心靈得到安寧,達到一種“肉體無痛苦和心靈無紛擾”的快樂。

第四,通過哲學反對宗教。在探討蘇格拉底和基督之間關系的時候,馬克思一方面說明了宗教統一于哲學,同時也說明了哲學與宗教是有著各自不同的對象和內容,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在對宗教批判的時候,他為宗教樹立了一個對立面——哲學。認為宗教與哲學是“永恒的分離”,哲學一方面反對宗教,另一方面也反對宗教干涉哲學。

他認為哲學“首要基礎是勇敢的自由的精神”,它不承認任何權威,而正是要檢驗權威。如果宗教以及神在當時代表一種權威或者人們的社會規范的話,它也需要在哲學面前受到檢驗。因為哲學追求普遍的東西,它是理性的;而宗教要求對權威的服從,是非理性的。宗教在西方歷史上長期占統治地位,特別是中世紀,宗教在社會生活中有著無上的權威,其他一切都服膺于宗教,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淪為對人的精神統治。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表達了一種追求自由、不愿受束縛的精神。這樣,馬克思對待宗教實際上有著反對權威的意味:“凡是經不起我批判的東西就應該放棄,哪怕這種觀點是代表公認的權威”。

僅僅看到馬克思對神、對宗教的這種態度是不夠的,需要進一步了解馬克思之所以如此的諸種因素,后者甚至更為重要。正如同有人贊美上帝,有人貶斥上帝,孰是孰非呢?如果前者因為通過“上帝”看到了美和希望進而贊美,而后者則因為通過“上帝”看到了人現存的丑和絕望進而貶斥,

事實上他們對“上帝”的態度本質上有著根本的共同之處:趨向美,遠離不美和缺陷。那么,關于“上帝”是否應贊美或貶斥的問題就顯得不再重要,它讓位于另一個更為真實、更有意義的問題:上帝是什么?

如果我們問:馬克思為什么會發生有神論向無神論的轉變?關鍵在于:第一,他把原先神的存在問題轉向了關于神的觀念問題的思考;第二,在宗教與哲學的對比中他采取了親哲學、遠宗教的立場。如果再問:馬克思為什么會把神的存在問題轉變為關于神的觀念問題?在于他把自我意識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進一步問:馬克思為什么如此重視自我意識?這是因為:其一,黑格爾哲學特別是青年黑格爾派自我意識哲學的影響;其二,自我意識本身具有兩方面的特性:一方面自我意識是主體能動性的表現,另一方面實現著的自我意識就是理性、普遍性。

這一時期,馬克思對待神、對待宗教,是以普遍性、理性、哲學、自我意識,來進行評判分析的。馬克思的這一轉向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可以從內、外兩方面原因進行分析:

(一)外在原因。首先,就西方思想發展的進程而言,西歐中世紀之后,經歷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的覺醒,伴隨著經驗科學的發展,。理性在啟蒙運動中得到了發揚。人文精神與理性精神,以及自然科學的發展,日益顯示出強大的威力,是無神論興起的歷史文化背景。其次,社會方面。馬克思在大學生病期間從頭到尾讀了黑格爾的著作以及黑格爾大部分弟子的著作。黑格爾與這種理性哲學的接觸,加之德國青年黑格爾派掀起的宗教領域中的革新運動,推動了馬克思思想的轉變。青年黑格爾派用批判的眼光審視世界,特別是他們的自我意識哲學成為馬克思這一時期的信念,成為對宗教評判的理論基礎。再次,學校教育。當時學校雖然仍然有宗教必修課程,但馬克思所在的特利爾中學卻自由得多。在歷史上,這個學校原是耶穌會學校,但為了反對宗教和神職人員,它后來被改變成了一種小型學院。當時特利爾中學從校長到教師都受法國啟蒙精神的影響,這些都給了馬克思人道主義和理性主義的熏陶。第四,家庭環境。馬克思的父親希舍爾·馬克思熱愛啟蒙學派的思想與作品,是“道地的法國人,能夠背誦伏爾泰和盧梭的作品”,是一位自然神論者,不同于宗教傳統信仰者。他的父親和他一起閱讀伏爾泰和拉辛,而馬克思當時的鄰居、后來的岳父威斯特華倫男爵,則給他閱讀荷馬和莎士比亞,這些都是他整個一生最喜愛的作家,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挑戰著傳統的宗教信仰。

(二)內在原因。外在原因只有轉化成內在原因才可以真正地起作用。馬克思轉向無神論,還有著更為深刻的內在原因。

1、把“神的存在”問題轉化為“神的觀念”問題。神是不是存在呢?如果神是存在的,那么批判的意義是什么呢?如果神是不存在的,那么怎么可能批判一個并不存在的事物呢?所以,如果單純地基于神是否存在的這一問題進行討論的話,批判似乎無論如何都會陷入兩難境地。馬克思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呢?以理性為尺度,以自我意識哲學為基礎,這導致了馬克思對神進行評判的一個關鍵性轉折,即他把神的存在問題轉化為神的觀念問題。這一內在的轉變和伊壁鳩魯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第一,提出了“神的存在”問題,以此質疑了對“神的存在”的證明問題。在中學畢業論文中,馬克思認為“神”是一種存在,它高于人、引導人、給人以啟示。而在《論文》中,他不是以神是一種存在為前提去探討問題,而是對神的存在問題進行了思考,明確提出了關于神的存在證明問題。馬克思認為本體論意義上的“神”,也就是“神”作為一個哲學范疇從本體層面來看,應該是具有普遍性的,但他認識到所有關于神的存在的證明,只能是關于特定的神的“真實存在”的證明。這表明“神”的“存在”是一種特定的存在,“一定的國家對于外來的特定的神來說,同理性的國家對于一般的神來說一樣,就是神停止其存在的地方”,“神的存在”與理性、普遍性相矛盾,由于馬克思相信并肯定后者,從而也就拋棄了前者。其次,馬克思認為一切關于神的存在的證明、關于本體的證明都是空洞的同義反復?!胺彩俏艺鎸嵉?實在地)表象的東西,對于我就是真實的表象”,他認為這種證明神存在的方式正是證明了它的不存在。這樣,馬克思在本體論證明的層次上質疑了神的存在,從而轉向了問題的另一方面——關于神的觀念的問題。

第二,轉向神的觀念的問題。馬克思認為一切關于神的存在的證明都是人的假設,因為它實質上是對人的本質的自我意識存在的證明。關于神的存在的證明說明的是自我意識是直接的存在,“凡是我真實地表象的東西,對于我就是真實的表象”,正說明了“神”只是人的觀念形式而并非真實的存在。從下面馬克思的摘錄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馬克思思想發生轉變的內在機制:

“存在著眾神,因為關于他們的觀念是明顯的(眾神的一般觀念是指大家的觀點一致?!R克思原注)。但是眾神并不是眾人所想象的那種樣子;因為眾人[在他們關于眾神的原始思維中]沒有保留關于眾神的原始觀念?!?/p>

“擯棄眾人所信眾神的人,并不是瀆神的,而同意眾人關于眾神意見的人,才是瀆神的?!?/p>

“因為眾人關于眾神的意見不是預想,而是虛妄的假設?!娙送耆晳T于自己的美德……”

馬克思在《關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中摘錄的這幾段話,其內在含義是十分連貫的。這里顯示了馬克思反對“神”的兩個重要原因:其一,神是眾人虛妄的觀念假設。因為關于眾神的觀念是明顯的,所以眾神是存在的;但是眾神并不像眾人想象的樣子,因為眾人完全習慣沉溺于自己的美德,關于眾神的觀念是他們虛妄的假設。神是眾人滿足于自己的美德而作的虛妄的假設。因此,與其說馬克思堅決地反對神,不如說他是在反對人,反對人關于眾神的觀念。其二,拋棄人們崇拜的神并不是瀆神,同意人們對神的看法是瀆神。當馬克思借普羅密修斯之口說出“瀆神的并不是那拋棄眾人所崇拜的眾神的人,而是同意眾人關于眾神意見的人”的時候,我們便可以看出:馬克思至少在此時并不反對神,而是堅決反對眾人關于眾神的“意見”,——他甚至并不想去“瀆神”,因為不反對眾人關于眾神意見的人才是瀆神的人,也就是說,馬克思認為只有“反對神”才是不瀆神或者說他認為反對神決不是瀆神,而如果不去反對神就是同意了眾人關于眾神的觀念(意見),面對這些意見即虛妄的假設如果不加以反對,反而是瀆神的了。

在這里,馬克思顯示出他對待宗教的出發點:不是從“本體”的意義上,而是從“觀念”的意義上評判“神”及以“神”為核心觀念的宗教。這樣的批判實際上是批判“眾人完全習慣于自己的美德”而做出的“虛妄的假設”。

2、在與宗教的對比中,選擇了哲學。理性和信仰、哲學和宗教是西方長期以來一直爭論的問題,在這一問題上馬克思有著鮮明的親哲學、遠宗教的立場,他對哲學的興趣明顯高于對宗教的興趣。在給父親的信中他寫道:“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但是當他提到宗教時,其興趣就淡然多了。對哲學的這種天生的興趣,促使他傾向于哲學家而不是一個神學家或者傳教師。他甚至把拯救人類最根本的力量歸結為哲學,認為哲學的任務是追求普遍性,“是哲學而不是宗教具有歸根到底意義上的拯救的力量”。

當然,馬克思也指出了哲學有其自身的片面性。但是面對哲學的不足,馬克思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它。用哲學作為標準評判宗教,這種立場奠定了他后來整個宗教理論的基調。

3、“神”具有特殊性、地域性,與理性普遍性的精神有抵觸。馬克思通過考察得出結論:人們所說的“神”的存在只能是特定的“神”的存在。一個民族的神對于外來的民族是不存在的,神的存在的證據也是其不存在的證據。這些都表達了“神”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秉持理性、對普遍性的追求構成了馬克思早期對宗教評判的一個重要方面。

4、“神不承認自我意識具有最高的神性”,與“自我意識”相矛盾。馬克思重視人本身,這在青年黑格爾派的影響下必然導致對自我意識哲學的傾心。既然人(的自我意識)應該具有“最高的神性”,“不應該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識相并列”,而神不承認自我意識具有最高的神性,所以他才選擇了自我意識,沒有選擇“神”。

馬克思在這一時期轉向了無神論,但這種轉變并不是很徹底。1845年、1846年,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及其意識形態理論,對宗教進行了真正科學的分析,才逐漸克服了這種不徹底性。

(責任編輯唐曉峰)

猜你喜歡
基督眾神上帝
專著《眾神狂歡》節選(評論)
普羅米修斯
眾神歸位
祈禱
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羅斯拯救記
簡析咆哮營的幸運兒及其對教學的啟迪
論三種變形中的巨龍
上帝打翻了顏料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