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中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

2011-05-03 02:26杜培芬
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11年6期
關鍵詞:語文能力

杜培芬

摘 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新時期教育工作的戰略方向,也是教育改革的指導方針,它對于實現我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說話能力對于語文能力結構體系的構建和語文教學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語文能力;說話能力培養;說話能力的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175-01

一、傳統教學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不力所在

首先,在人類發展史上,人們過去因受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限制,“聲不能傳異地、留于異時”。所以人們利用聲音、發揮聲音效能的領域非常狹窄。人類一開始要想辦法用簡單的線條、符號等來克服聲音的這些缺陷,諸如“結繩記事”之類,所有這些,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書面語言(文字)的發展。這是人類語言發展史上的共同特征,這也是口頭語言本身在當時社會條件下的最大局限。

其次,由于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意識積淀的影響,也使人們對說話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相當大一部分的人還是把能說會道與花言巧語等同起來,甚至有人把“禍從口出,少說為佳,不說為妙”視為至理名言、生活哲學。所有這些,對說話能力的培養更是帶來了嚴重的消極效果。

再次,對高考升學率的片面追求,也影響了學校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毋需諱言,現在的中學教學在相當大程度上是圍著“高考”這根指揮棒來轉的,因高考時沒有專門對學生的說話能力進行考核,故而直接導致不少學校對學生說話能力培養的忽視。

二、長時間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被忽視

(一)說話能力在語文能力結構體系中的地位。先從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看,語文能力這個整體是由聽、說、讀、寫諸要素有機地組合而成。它包括理解、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能力。要理解口頭語言便要“聽”,要理解書面語言便要“讀”;要運用口頭語言便要“說”,要運用書面語言便要“寫”。因此,要運用口頭語言,說話能力的培養便不可缺少,它是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說話能力在語文能力結構體系中從部分與部分的關系看,按系統論原理,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聽、說、讀、寫的訓練,都很重要。聽也是讀,是用耳朵讀;說也是寫,是用嘴寫;讀也是聽,是用眼睛聽;寫也是說,是用筆來說?!睆摹肮矔r”的觀點看,聽、說、讀、寫是相通的。它們各有功能,又相互促進?,F代系統論告訴我們:整體的綜合訓練,效益常常大于片面的和單項的訓練。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說話能力的培養是忽視不得的。

三、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的重要性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分科型實驗教材,對說話的培養有一個較科學的訓練序列:初一:復述;初二:概述;初三:論辨;高一:辯論、演講;高二:專題發言、辯論;高三:專題發言、論文答辯。這些訓練序列,是有參考價值的。

在具體措施上,我們則應抓住以下三個環節,對學生的說話能力進行整體的培訓:

(一)創設語境,鼓勵學生“敢說”。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不大敢說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傳統社會文化意識的影響,“師道尊嚴”、“大人說話小孩聽”,反映在課堂上便是“我講你聽”的教師“一言堂”。另外,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的生理變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現,導致了學生自我封閉心理的 產生,因而,學生不敢也不愿多說話。

(二)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能說”。激勵學生敢說,這是第一步。學生敢說,但有時卻又無話可說,或者想說而又說不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對教材進行藝術處理,選準刺激學生說話的興奮點,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或者非說不可,這是一個方面。

(三)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思維紊亂的人,一定說不好話。只有思維清晰而又有層次,語言才會清楚而又有條理。所以,思維訓練和說話訓練應是同步進行的 .基于以上兩方面,我們應把說話能力的培養與聽、讀、寫的培養相結合,整體培訓,才會真正使學生“能說”。在閱讀教學中,可根據課文內容及教學重點、難點,有目的地提出問題,或復述、或概述、或辯論、或作專題發言。學生每節課都要想問題、提問題、討論問題,聚斂思維,再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反復訓練,思維和說話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學中,則可讓學生口頭作文,即席演講等,這是發散思維的訓練。學生會想,會思維,也就能說了。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整體訓練,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能說。培養學生將話說得清楚,讓人聽得明白。

四、教會學生說話的基本技巧培養

“敢說”是基礎,“能說”是基本要求,“會說”才是目標之所在??陬^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能力、智力的綜合體現,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淵博的知識、牢固的記憶能力、豐富的聯想力、想象力、縝密的思維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現力。

說話技巧的訓練內容大體有如下幾點:首先,是語音和語調。語音語調的變化會帶來語義的變化。語調的不同,語音輕重位置的不同,表達的意思便有較大差別。所有這些,應訓練學生注意準確運用。其次,是語速的訓練。說話的快慢、急緩與表達的語意關系密切,喜、怒、哀、樂,各有所異,說話對象不同、內容不同,語速更應有異。所有這些,都應具體訓練。此外,因說話時目的、對象、場合的不同而應采取什么樣的措辭變化,如何把話說得大方、得體、有條理、切合語境,如何在說話時充分利用“身體語言”和“副語言”等,這都要在訓練過程中有所側重。這樣,學生掌握了這些說話的基本技巧,他們便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變得會說了。

當然,說話培養的最終目的還是從整體上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使學生能真正成為一個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要求的優秀人才。

猜你喜歡
語文能力
把準語用點,讓課堂彰顯語文味
不因人文失語言 要因語言悟人文
淺論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應用型本科人才語文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從空間看語文課改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語感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探索與實踐
巧用課堂生成 推進語文實踐
《海倫·凱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抓好課前三分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