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人是類存在物”思想及其超越

2011-08-15 07:44吳振峰
社會科學論壇 2011年8期
關鍵詞:費爾巴哈本質馬克思

【內容摘要】“類”是費爾巴哈的哲學術語,具有種類、共同屬性、群體以及人的本質等多重含義。費爾巴哈使用這一哲學術語,比較完整地揭示了人的屬性。馬克思在早期關于人的本質的探討中,引用了“類”這一概念,但在“人是類存在物”這一表述中,賦予了“類”以新的內涵,即生產活動。關于人的本質馬克思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論述,“人是類存在物”只是一個階段性結論。

【關 鍵 詞】馬克思主義哲學;人的本質;類存在物。

【作者簡介】吳振峰,總裝備部軍械技術研究所政治部主任,工學碩士、軍事學碩士,主要從事軍隊政治工作研究。

“人是類存在物”[1]是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以下簡稱《手稿》)中,探討人的本質時所做的表述,在該作中,馬克思還多處使用了“類”“類生活”“類本質”等概念?!邦悺币约啊叭耸穷惔嬖谖铩钡暮x是什么,本文就此做一探討。

一、從費爾巴哈的“類”概念說起

從19世紀30年代起,費爾巴哈出版了一系列論著,成為當時德國資產階級最激進的思想代表。在人類思想史上,費爾巴哈是最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之一,他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費爾巴哈的哲學是人本主義形式的唯物主義,人是費爾巴哈哲學的主題和中心。費爾巴哈關于人的論述是多方面的,在這些論述中,關于人的本質的論述尤為重要。為揭示人的本質,他引入了“類”, 這一概念在費爾巴哈那里有多重含義。

首先,“類”就是種類。費爾巴哈在《從人本學觀點論不死問題》中認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與自然界的其他動植物一樣,人的個體無疑可以構成一個類,即“人類”。他說:“完全與動植物一樣,人也是一個自然本質?!盵2]他還說:“有各種不同的人種——種族、部族——或者你隨便叫它什么便是什么,但是它們都屬于一個類,即人類?!盵3]在費爾巴哈的著述中,除了“人類”的表述外,與之相對應,還有“節足類”“無頭類”“腹足類”“石頭類”等表述。

其次,“類”就是共同屬性。費爾巴哈在《宗教本質講演錄》中指出,“類”是從一種物質中概括出來的一種共同性。他說:“類不外是種的共同物?!盵4]他指出,“類”是人們在生活中到處都使用的一種省略的記號或概念,人們經常用表示共同屬性的概念來代替某種具體的物體。例如,人們不說梨子、蘋果、桃子而只說“水果”,不說先令、法郎、馬克、盧布、金元、里拉而只說“錢”,不說給我這把刀、這本書而說給我“這個東西”等等。因此,水果、錢、東西等,就是從某種物質中抽象出來的一種“類”概念。他說:“在‘人這類概念中,我是把各種族各個人間差異之點排除出去的,在‘顏色這類概念中,我也是把各種不同顏色間差異之點排除出去的?!盵5]他還舉例說:“糞是一個類概念,其中含有鴿糞、馬糞、牛糞等等?!盵6]

第三,“類”就是群體。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認為,人是一種過著群體生活的高級動物,離開群體,作為個體的人是無法生存的;愛情、友情和相互需要把人們聯系起來,使人們生活在一起;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群體的人類的生命則是無限的;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群體的人類的能力則是無限的;通過相互幫助、相互補充,人的能力得到完善,人從整體上成為了完整的人。他說:“只有許多人合在一起才構成了‘人,只有許多人合在一起才成了人所應當是的和能夠是的,才像人所應當是的和能夠是的那樣?!盵7]他甚至指出:“只有社會的人才是人?!盵8]

第四,“類”是指事物的規定性,尤指人的本質。費爾巴哈在《從人本學觀點論不死問題》中認為,每一個種類的物質都有不同的規定性?!皠游锉灰幎閯游?,植物被規定為植物,人被規定為人”[9]。而人的規定性就是“類”。他說:“理性是人類的人性,是他們——如果他們有思想——的類?!盵10]關于作為人的本質的“類”的內涵,他認為是思維力、意志力和心力三位一體的統一。他指出:“一個完善的人,必定具備思維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維力是認識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愛。理性、愛、意志力,這就是完善性,這就是作為人的人底絕對本質?!盵11]正因為人有“類”這樣的本質,或者說人有這樣的“類本質”,因此人可以過一種特殊的“類生活”,即人不僅可以把他感受到的事物作為研究對象,而且還可以把人的本質作為對象來進行研究、思考。而動物只能本能地對外界做出反應,如狗可以識別它的主人、昆蟲可以識別它要吃的植物,但動物不會意識到,不能對它們自身的本質進行理性的思考?!皠游锕倘粚€體當作對象,因此它有自我感,但是,它不能將類當作對象”[12]。費爾巴哈對人的“類生活”做了多方面的說明,如人可以把自己設想成別人進行思考,一個人也可以考慮問題,一個人也可以講話等等。其實這些“就是人的精神生活”[13]。

通過引入“類”這一概念,費爾巴哈從不同層次、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討了人的本質。按照他的見解,人的本質是人有別于動物的各種屬性的總和。具體地說,人所共有的本質包括三個層次,即自然本質、社會本質和精神本質,三者統一構成人的本質。費爾巴哈的貢獻在于,他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思維的關系等多維視角,探討了人的完整本質。按我們今天的理解,費爾巴哈所揭示的是人的屬性,即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還不能說他所揭示的就是人的本質。但費爾巴哈從人的現實生活出發,揭開了“上帝創造人類”的神秘面紗,使“人”的真實面目逐步顯露出來,并接觸到了人的社會性問題?!百M爾巴哈的‘類和‘類本質學說中所包含的人與人相互聯系的思想,對于馬克思形成自己關于人的本質的科學論斷,起到了推動和啟發作用,這是不可置疑和否定的”[14]。

二、馬克思賦予了“類”這一概念新的內涵

按照費爾巴哈的觀點,人是通過友情和愛情聯系在一起的、過著群體生活的、有著共同屬性的、能夠進行理性思維的自然界的一種高級動物?!妒指濉分小叭耸穷惔嬖谖铩钡谋硎?,是包括上述基本思想的。

《手稿》寫于1844年5-8月,在當時以及以前的一段時間內,馬克思正在全力投入對黑格爾哲學體系的批判,世界觀正由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1841年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的出版,促進了馬克思思想的轉變。恩格斯曾高度評價這部著作對他和馬克思的影響,說到:“那時大家都很興奮:我們一時都成為費爾巴哈派了?!盵15] 1842年、1843年,費爾巴哈《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和《未來哲學原理》相繼出版,這些著作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對黑格爾哲學體系進行了根本性的批判,對馬克思產生了重大影響。馬克思在《手稿》中關于人的本質的探討,明顯受到了費爾巴哈人本論的啟發,他接受和運用了“類”這一術語。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就是說是這樣一種存在物,它把類看作自己的本質,或者說把自身看作類存在物?!盵16]這些基本上就是費爾巴哈所用的語言,是馬克思受費爾巴哈影響的直接反映。

但是馬克思并沒有停留在費爾巴哈結論上,而是把“類”的觀點深化了,賦予了“類”以新的內涵,即生產活動也是人的“類”,而且是人的最根本的“類”,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最重要的特征。馬克思借用費爾巴哈的術語,初步表達了“勞動是人的本質”的思想,正是在這一點上,馬克思開始超越費爾巴哈。

在馬克思看來,人不是只靠自然界提供的現成的東西來維持自己生命的,而是靠生產活動來滿足自己生存發展的需要。所以馬克思說:“生產生活就是類的生活”“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改選無機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正是由于這一點,人才是類存在物?!盵17]為了進一步說明生產活動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特有的一種活動,馬克思區分了人類的生產與動物的所謂生產。他說:“誠然,動物也生產。它為自己營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貍、螞蟻等?!盵18]但是動物的“生產”與人類的生產有著本質的區別。馬克思認為,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直接需要的東西,因而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也能生產,并且只有這樣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它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屬于它人肉體,而人則自由地面對自己的產品。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指出:“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盵19]馬克思的論述表明,在撰寫《手稿》時,他已經把握住了生產勞動是人最根本的現實活動,是決定人區別于動物的東西。

注釋:[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日]德富蘇峰:《中國漫游記七十八日游記》第462、382、353、353、507、473、468、477、485、480、482、496、408、502、497、502、489、463、504、500、504、250頁,劉紅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

[2][日]德富蘇峰:《好機》,載《國民新聞》1894年7月23日。

參考文獻:

1.吳光輝:《日本的中國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劉佳鑫:《日本近代知識分子的中國觀》,[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史桂芳:《近代日本人的中國觀與中日關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4.高原:《明治時期德富蘇峰的中國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3年3月。

5.李雁南:《在文本與現實之間——淺析日本近代文學中的中國形象》,載《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6.葉麟、石之瑜:《德富蘇峰之中國認識》,載《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7.米彥軍:《駁德富蘇峰的近代中國觀》,載《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8.米彥軍:《論德富蘇峰的皇室中心主義思想》,載《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第1期。

9.陳秀武:《德富蘇峰的斷裂人格芻議》,載《日本學論壇》2002年第2期。

10.劉岳兵:《甲午戰爭的日本近代思想史意義》,載《日本學論壇》2008年第1期。

11.常驕陽:《近代日本作家的“滿洲”游記述評》,載《日本研究》2009年第1期。

馬克思把生產活動看作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動,這就使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關系成為人的本質的第一層關系,成為類生活、類存在和類意識據以產生的基礎。相對而言,費爾巴哈對生產活動不屑一顧,視之為人的低層次本能,他只是把理性的思維活動看作是人的真正的活動,從而把理性思維看作是人的本質,這是其理論上的欠缺之一。因此,賦予“類”以新的內涵后,馬克思在對人的本質的揭示上開始超越費爾巴哈。但當時馬克思并沒有意識到,他所賦予的“類”的這種新內涵所帶來的意義,相反,他當時更多地是把自己的研究當作費爾巴哈的繼續?!皬鸟R克思在《手稿》中推崇費爾巴哈的一些觀點來看,可以認為他當時仍然把自己的觀點看作是費爾巴哈人本論的必然結論”[20]。

三、馬克思“人是類存在物”的表述是一個階段性結論

馬克思對人的問題的論述比較多,而且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表達,“人是類存在物”就是其中的一個。

1843年10月-12月,馬克思撰寫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提出了“人就是人的最高本質”[21]的觀點,這被認為是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第一個命題。這一表述是為了說明,人不是上帝創造的,人的生活不是上帝安排的;人不是生活在虛幻的宗教世界里,而是生活在現實世界里;人的本質只能在人的現實生活中去尋找,而不能到宗教的虛幻的世界中去尋找。這一觀點對于反對神學,把人從宗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具有積極意義。在該著中,關于人的論述還有,“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22]“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3],這些論述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但這種表述是一種循環論證,沒能回答完“人是什么”,人的本質還是一個有待深入的問題。

“人是類存在物”是對人的本質的進一步探討。這一表述說明,人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結果,人生活在群體中,人能夠進行理性思考,同時,人還從事生產活動,這樣人與動物就區別開來了。這種觀點被認為是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第二個命題。但在后期,馬克思本人對這一表述是不滿意的。1845年9月至1846年6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這是一部清算他們以前哲學信仰的著作。在此著中,他們批評費爾巴哈的人本學,“用一些比較世俗的名稱如‘類……等等,使這些范疇世俗化”[24]。此后,馬克思放棄了“類”的概念。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5]。這一論述出自寫于1845年春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被認為是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第三個命題,也被很多論者認為是“科學的論斷”。該提綱是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影響做出徹底清算的開始。通過這一論述,馬克思批評了費爾巴哈在人的本質問題上的錯誤。費爾巴哈認為人是群體性的自然存在物,人們靠愛情、友情聯系起來,生活在一起。但費爾巴哈蔑視生產實踐活動,他沒有看到在實踐的基礎上人們所結成的社會關系。這就使得在費爾巴哈的眼中,人是自然的人、抽象的人。馬克思正是針對這一點,做出了上述論斷,從而彌補了費爾巴哈及其以前的舊唯物主義不注重人的社會屬性的缺陷。

人的本質是什么?馬克思并沒有給出確切的定義,這使得學界展開了廣泛的爭論?!榜R克思的人的哲學,是在揚棄費爾巴哈哲學人本學的基礎上產生的”[26]。從上述幾個命題可以看出,與費爾巴哈相同,馬克思也是從整體的視角探討人的本質的。因此,馬克思哲學所理解的人的本質,是一個包含著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等多種要素,包含著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意識的關系等多重關系的系統的本質,但對人的本質總要有一個結論。一種事物的本質應該是這種事物之所以為這種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根據或最根本的屬性,它為這種事物的一切分子所共有。因此,應該找尋決定人的各種屬性和各種關系的最根本的東西。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進化的物質基礎是勞動,社會關系是在勞動的基礎上產生的,人的精神生活更是勞動的產物?;诖?,我贊同楊耕教授的觀點:“勞動構成人的本質,這是馬克思哲學關于人的本質的全局性的定義?!盵27]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7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8][9][10]榮震華、李金山等譯:《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第312、520、571、312-313、225頁,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3][5][6][7][11][12]榮震華、李金山等譯:《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第519、616、600、190-191、28、26頁,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13][14]李毓章、陳宇清選編:《人自然宗教——中國學者論費爾巴哈》第161、154頁,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22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17][18][19][21][22][23][24][2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6、46、46、47、9、1、9、64、56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

[20]羅燕明:《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1833-1844)》第335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26][27]楊耕:《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第322、322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猜你喜歡
費爾巴哈本質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關注本質 為理解而教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卡爾·馬克思:世界的精神》
馬克思對象化思想及其對人的發展的啟示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費爾巴哈宗教觀研究述評
放縮
馬克思的核心哲學思想及其理論來源問題
別開生面的描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