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家“女子書店”的出世和殞滅

2011-08-15 07:44趙雪芹
社會科學論壇 2011年8期
關鍵詞:月刊婦女書店

趙雪芹

女編輯、女記者現今已成為新聞出版業公認的主力軍,比例上占絕對優勢不說,名主編、名編輯、名記者更是大牌、大腕云集,幗國絲毫不讓須眉。然而在20世紀30年代,女性傳媒者絕對是那個時代最炫目的“新新人類”,女主編、女出版人那就更是扎眼和出位得可以。有人把這一特殊群體形容成“新時代的一聲炸雷”,恰如其分。

1932年9月18日,一家獨樹一幟、前未曾有的“女子書店”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橫空出世。女主編掛帥,書店的職工也多系女性?!鞍l表女子作品,供給女子讀物”的旗幟何等鮮明耀眼。為婦女解放搖旗吶喊的《女子月刊》,不久也高調發行,立時成為婦女界以及熱心關注婦女問題人士的聚焦點。

一、獨當一面的女主編

女子書店和《女子月刊》的創辦人,是暨南大學和復旦大學教授姚名達和夫人黃心勉。姚名達任社長,黃心勉任主編。這家規模不大的書店,既出版書籍,又出版雜志,還兼營門市和發行。麻雀雖小,但頗具現代出版的范式。

曾有文說:“黃心勉識字不多,乃一家婦?!秉S心勉只是應了一個虛名,一切都是姚名達在主持打點嗎?

黃心勉曾考入江西省第二女子師范學校,只是后因產兒輟學。上網查一下,各個舊書網上都有售她的大作《中國婦女的過去和將來》,當初列在《女子文庫》第一輯中出版發行。目前多家舊書網上有該書的復本出售。沒有充足的墨水哪敢冠之以這么大的書名?

黃心勉女士在《女子月刊》2卷1期《舊的支票和新的支票》一文中有這樣的表述:“我們最重要的使命是開發婦女智慧、充實婦女能力;先要使她們知道,要認識她們自己的地位,了解痛苦的來源,明白國家社會的癥結,學得生活的技術;再要使她們實行;要她們拋棄被豢養的生活,投身各種生產事業?!睂锏亩ㄎ缓娃k刊方針闡述得精準到位,絕對不是一個家婦的見識和器局。

黃心勉執掌《女子月刊》期間,雜志的最重要欄目為“婦女問題講座”?!芭耸欠駪摶丶摇边@個到現在仍被媒體熱議、時不時就討論上一輪的話題,早在八十年前,這位上海小女子就已然發出了最實質、最理性的質問:“女人到底是一個獨立的‘人還是男人的附屬物?而已經走出家庭走向社會的女性究竟是花瓶還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人?”直指癥結,將問題的討論引向縱深處。

“婦女必須有職業,必須經濟獨立,才可能獲得社會上獨立的地位、人格”。這樣的言論即使放在我們當下的語境中都不會顯出老套和過時。在當時,那得是什么樣的卓識和才略?

因書店經費支絀,稿件均不支付稿酬;來稿不足時,他們夫婦就自己動手寫,這種情況還很多。由于當時都是使用化名,現在也難以辨別哪些文章是她的作品。

著名文史學家吳其昌主編的《清華學校研究院同學錄》里,姚名達的一頁別開生面,既非自述,也不借同學筆墨,而是由夫人黃心勉女士精心撰寫,詳述其自出生至入清華前的經歷、父母兒女狀況。最后說:“與吾夫結婚七年矣。居間相察無以異人。所最為余所傾愛者惟誠耳。為學待人,無或不誠,然有時乃受誠之累。誠于待人,人或欺之;誠于為學,學豈必有所成,成豈必有所用?且吾夫拙于才辯,余甚慮其不足以應變理亂。抑天下事業孰非仁人君子心力之所為?吾夫誠心所屆,努力從之,倘終無成耶?”真是情真意切,可謂對夫君了解頗深,愛憐和期望居多,隱憂和不平也有,一并躍然紙上。

1935年5月4日,黃心勉積勞成疾因肺病去世,只活了三十三歲,編《女子月刊》至第3卷第5期,《女子文庫》出書四十多本。

二、天下女子的“播音機”

最早從郭汾陽先生所著《女界舊蹤》(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知曉女子書店。職業原因日后多了幾分關注?!杜缗f蹤》中寫道:“那時中國婦女刊物,是三面大旗:‘商務的《婦女雜志》、‘生活書店的《婦女生活》,再就是‘女子書店的《女子月刊》?!?/p>

其實在1933年,老牌的《婦女雜志》已于1931年???,而沈茲九主編的《婦女生活》尚未創刊(創刊于1935年7月)?!杜釉驴芬恢Κ毿銘撚袃赡甓嗟臅r間。

據上海文史資料統計和記載,1930-1933年7月創刊的女性雜志就有六十一種之多,其中絕大多數是宣揚和指導摩登女性生活方式的刊物。黃心勉主編的《女子月刊》卻特立獨行,以做天下女子的“播音機”為己任,“不愿以銅臭買作者的心血,不愿以空談換讀者的金錢”,彰顯著知識女性特有的風采和魅力。

《女子月刊》1933年3月出版的第1卷第1期,首頁載有《發刊詞》,情真意切,純潔而誠懇:

現在我們要出版《女子月刊》了。

我們都是純潔而誠懇的女子,沒有政治背景,沒有宗教背景,亦沒有經濟背景。所以當然沒有政治作用,沒有宗教作用,更沒有牟利的企圖。

我們的目的,只是想替天下女子制造一座發表言論的播音機,建筑一所獲得知識的材料庫,開辟一個休息精神的大公園。我們希望這小小的月刊能無窮的、無量的供給一切女性的需要,能夠把最好的、最新的、最有趣味的思想、知識、文藝和圖畫貢獻給讀者。

歷史教訓我們,時勢昭示我們,我們除了家庭以外尚有許多應做的事業,不應再在家中仰賴男子生活了。我們應該服務于社會、盡忠于國家。我們應該為自身生活而努力,為人類文化而努力。我們應該負起喚醒同性和針砭男性的責任,把紛擾的社會安定,把貧弱的國家富強,把斗爭的世界平靜。最少也應該把愚魯的自己聰明,把痛苦的自己解放,把怯弱的自己健壯。

自今以后,我們將常常在這里和親愛的讀者相見。希望讀者不斷地指教,希望有才學的同性和關心婦女福利的男性永久地扶助我們,使得本月刊長存于宇宙間,占文化史之一頁,做讀者的密友。

《女子月刊》1933年3月創刊,主編先后為黃心勉、封禾子(鳳子)和高雪輝?!杜釉驴烦跗跒?2開本,每期約160頁,內容豐富、實用而健康,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發行量高達萬余冊,這在30年代的中國還是不多見的。

女子書店出版的《女子文庫》,第一輯除黃心勉著作外,還有姚舜生先生(姚名達之父)所著《中國婦女大事年表》《中國婦女歷史演義》及其他多種知識性小冊子?!杜游膸臁窌煽嫉闹辽俪霭嬗形迨喾N,實際出版的一定更多。其中翻譯引進的圖書有《女性社會史》《社會主義國家的婦女》《英國中世紀婦女生活史》《世界婦女運動史》《女偉人的故事》等,從書名可一窺其圖書的定位和價值取向,那種導引和方向性指示在當時不可小視。

當初他們還有過建立女子流動圖書館和女子義務學校的計劃,專門為下層婦女讀書識字而辦;他們把女子義務學校的教科書都編好了,但因經費困難,圖書館和義學都未實現。

為了紀念黃心勉女士,姚名達以“心勉女子教育基金保管會”的名義設立了幫助貧寒女子升學的獎學金。

三、邁出書齋 艱辛辦刊

姚名達飽覽群書,埋頭著述。曾直接受業于梁啟超先生。1929年梁逝世后,他應聘到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兼特約撰述。曾參與《萬有文庫》等書的編輯工作。成書著作十六種,其《目錄學》《中國目錄學史》和《中國目錄學年表》相互表里,彼此補充,在我國目錄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吨袊夸泴W史》的最新版本是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在1932年“一二八”的戰火中,商務印書館、東方圖書館和他的新家都被日軍炸毀,他的幾千本藏書和他十幾本寫好待印的書稿全都化為灰燼。毀家失業同時臨頭,日軍的炮火改變了他和妻子黃心勉女士的生活軌道,從而走出書齋,步入社會。

為什么姚氏要選擇婦女問題作為他文化事業的主攻方向呢?他曾經有一段自白:“名達生平最同情婦女運動,每見女孩纏足、小婢挨打、野雞拉客、少女受愚、愚婦被棄,輒如利刃刺心,惋痛不已:每謂一切痛苦皆由不識不知始;故欲解放婦女,必先自開發婦女智慧始?!保ā杜釉驴?卷9期姚名達緊要啟事)

姚名達曾先后在暨南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公學、正始中學等校任教,再加上數千元的稿費積蓄,他們夫婦二人就開始了自己的奮斗計劃。起初他們想辦的只是《女子月刊》,苦于找不到合適的發行商,這才創立了女子書店,自辦發行??梢哉f資金的匱乏和窘困是貫穿始終的。

有謠言說女子書店有背景,得了某某主義提供的資助。為了澄清事實,他們在雜志上專門發了一“緊要啟事”,曾有很詳細的描述: “吾人所入既已盡用于印書,身無余錢,每日買菜僅用小洋貳角,夫妻兒女六人每月伙食共僅十三、四元,連零用不過二十元;以致營養不足,面黃肌瘦……”其執著和堅韌令人動顏。

開書店、辦刊物的艱苦與險阻,真的是非外人所能想象。其間還因被認為刊有不滿社會之情緒,遭到政府查扣,影響了刊物的如期出版。不良經銷商拖欠書款甚至賴賬也是常事,這讓書店的資金鏈雪上加霜,不得已竟然還借了高利貸。2卷4期中姚氏所撰《我為的是甚么?》,痛陳遭受高利貸者盤剝的情況。

1942年6月,愛國心切的姚名達先生組織“國立中正大學戰地服務團”,率團奔赴浙贛戰區前線。7月7日晚上,在贛江畔新干縣石口村遭遇日寇,與敵搏斗中不幸犧牲,成為“抗敵捐軀教授第一人”,時年三十七歲。

四、消殞在抗戰的炮聲中

黃心勉任主編期間,刊物匯集了一批女界先鋒,莫耶(陳白冰)、趙清閣、鳳子、梁白波等等。封禾子(鳳子)任主編后,從32開改成16開的大本,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孫昌樹、向冰、雪清、祖宣、志良、上官公仆等都加入了編者的行列。編委中增添了進步人士和共產黨員,刊物傾向有了很大轉變,突破了婦女問題的局限性,發表了許多抨擊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的文章。郭沫若、夏衍、田漢、陽翰笙、洪深、夏征農等都曾為該刊寫稿,發表過《現階段婦女的前進路線》《建立婦女們的國防戰線》《中國婦女反帝運動史略》等文章。姚名達寫了《日本侵略華北的必然性》《國難的由來和現狀》等長文,并配合發表了他繪制的華北現勢圖和中國現勢圖?!杜釉驴冯m然一直處于艱難之中,卻堅持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才不得不???,出版到第5卷第7期。

《女子文庫》的出版在黃心勉去世后即處于基本停滯狀態。

2011年3月最新出版的《再見老雜志:細節中的民國記錄》(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開篇即是《女子月刊》,圖文混排有七頁的篇幅,姚氏夫婦之外,有一個專門的章節是“編輯趙清閣”,占近兩頁之多,連帶寫到了老舍先生,有老舍先生的全身照。這種寫法有待商榷。

在今天的中國,表達著獨立思想、自我生活方式的女性們在大眾傳媒領域經營著屬于自己的世界。不能忘記是黃心勉們艱難地開啟了中國的女性傳媒史。女子書店的出世和殞滅都是頗讓人懷念和感喟的。姚名達、黃心勉夫婦是中國女界不能忘懷的人物。

猜你喜歡
月刊婦女書店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獨立書店聯合薦書榜
獨立書店聯合薦書榜(總第八期)
當代婦女的工作
最美書店
在書店
2011年《小說月刊》轉載列表
婦女的腳變大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