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拈要摘萃,品出精彩

2011-12-14 05:43吳學斌
新語文學習·教師 2011年5期
關鍵詞:百合花文本教學

吳學斌

《學記》有言:“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惫畔ED的學者普羅塔戈(Plutarch)也早在3000年以前就曾指出:“頭腦不是一個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苯處煹呢熑尉褪且米约旱男切侵鹑c燃學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正是這種星星之火。

于語文教學而言,有效的課堂提問就是一個“拈”的工夫,即“拈要摘萃”,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文章的內容和形式拈出一些精要的東西,化為問題提出來指導學生。教師如果拈得好,猶“一石激起千層浪”,似“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拈出一點,可能帶出一個面;拈一葉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帶給學生的說不定是整個春天。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拈在實處,拈得到位?通常來說,要遵循這幾項原則:

1. 針對性原則。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闭n堂提問要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必須圍繞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服務于本節課的教學。

2. 層次性原則。問題設計應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由淺入深,由整體感知文本內容到具體細節的賞析,由對景物、事件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對人物內心、思想的體會,由點到面的深化等,逐層發問,環環相扣。

3. 啟發性原則。課堂提問應能啟迪學生思維,在他們憤悱時適當點撥,讓他們經過獨立思考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善于從不同角度啟發學生,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

4. 趣味性原則。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指出:“人皆尋樂,誰肯尋苦?讀書雖不如嬉戲樂,然書中得有樂趣,亦相從矣?!痹谄綍r的教學中,教師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引人入勝地提出富有情趣的問題,就能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大大促進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至于具體做法,我覺得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 拈出文本的脈絡,引領學生梳理寫作的思路

如教《關于散文〈白鷺〉》這篇隨筆式評論時,可設計這樣一組提問:1. 作者認為該散文的風格特點屬于哪一種?(逐步引出評論對象)2. 作者著重指出該散文怎樣的寫作特點?又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強化自己的閱讀感受的?(評論的基本內容)3. 你如何看作者結尾的贊美?(總結全文)

又如季羨林的《成功》可這樣展開導問:關于成功之道,作者有什么獨到的心得?(提出自己的見解)作者認為“補上天資與機遇,似更為全面”,理由分別是哪些?(圍繞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如何強調三者中唯勤奮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強化中心論點,提出希望)

二、 拈出文本中涵義雋永之處,引領學生把握線索、主旨

如《百合花》一文,一開篇就讓學生思考:小說寫了向敵人進攻的我軍前沿包扎所里發生的一個小插曲,那么以“百合花”為題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學生通過整體閱讀,一般會涉及如下的回答:1. 印有百合花圖案的被子是小說的情節的紐帶,將人物聯系到一起,故事后兩部分都圍繞它展開;2. 被子上白色的百合花正好象征了純潔與感情,是通訊員和新媳婦潔白無瑕的美好心靈和美好情感的象征;3. 軍愛民,民愛軍,百合花也象征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情。

再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結尾有這樣的話:“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我,惦記著我的兒子?!苯處熆梢宰プ∵@句發問:“我的兒子,就是我父親的孫子。文章為什么不直接寫成‘惦記著他的孫子呢?”看似簡單的稱謂區別,實則自有深意。學生馬上產生認知的沖突,于是,可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明白這句話是表達父親“忘卻我的不好”,是對“我”的寬容和牽掛,因為惦記“我”很深以致連及“我”的兒子。改成“惦記他的孫子”,就顯得與“我”無關,不能更好地表現對“我”的惦記之深。由此一來,學生更加深了對文中父親愛子情深的理解。

三、 拈出文本中某些筆法,引領學生了解文章的表達特點

例如教《出師表》時提出:諸葛亮敘述自己的身世和以身許國的經過,這一段內容和出師北伐有何聯系?作者用意何在?(理解奏表陳情的方式特點。一方面是關于北伐這一決策的說明,澄清出師純粹是為了“報先帝忠陛下”;另一方面使后主知道創業維艱,啟發他勵精圖治)

又比如學習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第26—29段,可以問:這一層宕開去寫森林的春景和自己與森林的親密關系,不是離開了所要表現的中心——小溪嗎?聯系下文怎么看這樣寫的作用?(這是文章中的鋪墊蓄勢,為全文推向最高峰而積蓄力量)

四、 拈出文本中某些蘊藉較深的字、詞、句及標點符號,引領學生體察作者遣詞造句及語言運用的苦心孤詣

如講授課文《故鄉》“阿!閏土哥,——你來了……?”“他的態度終于恭敬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這兩處時,就可以點撥探究:“此時無聲勝有聲”,文學作品中人物無聲的語言也能揭示他們的心理活動。這兩句中的省略號含有豐富的潛臺詞,它們分別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活動?

五、 拈出不同文本的相似點 ,引領學生進行比較,溫故而知新

如《岳陽樓記》“銜遠山,……氣象萬千”和《醉翁亭記》“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而樂亦無窮也”,一為登樓所見之景,一為登山所見之景。兩者都給人以美感,實為寫景佳筆。仔細比較,就可以發現兩者的異同之處。

相同之處:都描寫了朝暮之景,都突出了景色的多變。

不同之處:《岳陽樓記》寫的是水景,突出景色的壯闊;《醉翁亭記》寫的是山景,突出景色的秀美,除了寫朝暮之景,還寫了四時之景。

前者為下文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作鋪墊,暗寓作者的闊大胸襟;后者將“山水之樂”具體化,表達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

古人云:“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笨傊?,只有獨具慧眼,巧妙拈來,才會如投石擊水、擊石發光一樣,一改平庸沉悶的課堂氣氛,大大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和能動性,在創造性的智力震蕩中,促進思考,啟迪智能,從而品出精彩,不斷收獲新的驚喜!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市七都中學】

猜你喜歡
百合花文本教學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百合花
教育教學
漂亮的百合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