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意識形態》與唯物史觀

2012-03-02 08:27王翠萍陳仕光
世紀橋·理論版 2012年1期
關鍵詞:德意志意識形態唯物史觀

王翠萍 陳仕光

摘要: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形態》)中指出“現實的人”是唯物史觀的首要前提和出發點,并在此基礎上闡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市民社會和上層建筑的關系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最終構成了唯物史觀的理論體系。

關鍵詞:唯物史觀;德意志意識形態;現實的人

收稿日期:2011-12-17

作者簡介:王翠萍(1983-),女,陜西人,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是唯物史觀確立的標志。它基本上完成了對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唯心史觀的批判,劃清了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界限,并系統的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一、馬克思、恩格斯對德國唯心史觀的批判

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前提的確立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他們先是擺脫了黑格爾思辨哲學的束縛,后又擺脫了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影響。

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宣揚的歷史觀是從意識出發,從他所想象出來的“絕對精神”出發來闡述自己的哲學觀點,強調人是精神存在物,夸大了人的精神屬性,認為人和人的本質是和自我意識等同的。青年黑格爾派完全繼承了老師黑格爾的唯心史觀,其代表人物鮑威爾用自我意識的主觀性代替了黑格爾絕對精神的客觀性,他認為一切事物都起源于“自我意識”,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自我意識的派生物,并從“自我意識”出發,認為人類歷史是自我意識實現自身的發展史。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把人歸結為“觀念”,他們在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都只是在觀念中完成,不懂得客觀實在的人及其物質實踐活動在社會歷史的作用,將人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斷裂開來。

費爾巴哈是作為黑格爾的對立面出現的,他否定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針對唯心主義的抽象的“人”提出了“現實的人”這個概念,把唯物主義從黑格爾體系中解放出來,恢復了唯物主義的地位。但是費爾巴哈所理解的人的“現實”,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自然屬性和建立在男女生理基礎上的自然聯系,他是把人的情欲和性愛作為人與人的本質聯系,這是一種片面的觀點。馬克思、恩格斯嚴格地批判了費爾巴哈的錯誤,指出“沒有從人們現有的社會聯系,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生活條件來觀察人們;因此,費爾巴哈從來沒有看到真實存在著的、活動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僅僅陷于在感情范圍內承認‘現實的、單獨的、肉體的人,也就是說,除了愛與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愛與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有什么其他的‘人的關系。他沒有批判現在的生活關系,因而他從來沒有把握把感性世界理解為構成這一世界的個人的共同、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動”。[1] (P.50)這就是,說盡管費爾巴哈先于馬克思提出了“現實的人”這一概念,但他卻不能從社會實踐和社會關系中理解“現實的人”,因此,他所理解的“現實”是片面的、抽象的,因而也是不科學的。

二、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前提的提出

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青年黑格爾派的“自我意識”及費爾巴哈“感性的人”的基礎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考察社會歷史,提出了唯物史觀的出發點“現實的人”。

首先,馬克思、恩格斯“現實的人”的提出。在《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對唯心史觀進行了堅決的批判,劃清了與唯心史觀的界限,完整的概括了唯物史觀的前提和出發點,他們指出“我們要談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他們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拋開的現實的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得到的現成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2] (P.10) “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2] (P.11)他們在《形態》中還強調:“唯物史觀的觀察方法并不是沒有前提的。它從現實的前提出發,它一刻也離不開這種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盵2] (P.17)“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人出發,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展?!盵2] (P.17)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所提出的這些觀點,清楚的表達唯物史觀的首要前提和出發點就是“現實的人”。

其次,“現實的人”內涵。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說“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盵2] (P.16)這就可以看出,他們所說的“現實的人”包含著四方面的內容:一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這就構成了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二是從事實踐活動,馬克思、恩格斯強調“這種活動的基本形式當然是物質活動,它決定一切其它的活動,如腦力活動、政治活動、宗教活動等?!盵1] (P.80)這是“現實的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區別人和動物的標志。三是“現實的人”的活動是在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下進行的,這是人賴以生存和進行活動的物質前提。它既包括原始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又有人為滿足自己的需要所發明和制造的各種工具、再生資源、產品,以及改變了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如果脫離物質生活條件來談“現實的人”,那么這種人又變成了抽象的人。四是“現實的人”的活動具有社會性,即個人的存在和活動的進行是以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為背景的,現實的個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結成一定的既分工又協作的社會關系。正是這四項因素內在的不可分割的關系,構成了馬克思“現實的人”的本質。

因此,“現實的人”是唯物史觀的首要前提和出發點,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過研究“現實的人”,研究他們從事的活動和生活的物質條件,來探索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 最終構造出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

三、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

(一)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

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德國古典哲學家的批判,揭示了實踐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他們認為,人類在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一方面同大自然發生關系,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產力;另一方面同社會發生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成了生產關系。

在《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科學地闡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的原理,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最基本的規律。一方面他們在《形態》中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表述為生產力和交往形式,指出“在工業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必然會產生私有制?!薄八桥c生產的不發達階段相適應的?!盵2] (P.48)這就是說有什么樣的生產力最終就會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歷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產力的發展的水平決定的,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時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則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說,舊的交往方式“起初是自主活動的條件,后來卻變成了它的桎梏,它們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構成一個有聯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聯系就在于已成為桎梏的舊的交往形式被適應于比較發達的生產力,因而也適應與進步的個人自主活動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會成為桎梏,然后又為別的交往形式所代替,這些條件在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上都是與同一時期的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盵3] (P.81)可見,一切歷史上的沖突都根源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說,要解決這種矛盾的沖突,就必須要解決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矛盾。

馬克思、恩格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中看到了人的社會性,他們認為人和社會具有統一性,而這種統一性是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性決定的,人“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4] (P.25)在社會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時候,人和“這個開始階段上的社會生活本身一樣,帶有同樣的動物性質?!盵4] (P.78)隨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發展,社會便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同時人也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進步。

總之,只要人們從事物質生產活動,就會立刻表現出人與自然及人與人之間的雙重關系,所以只有揭示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才能從根本上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二)市民社會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

馬克思、恩格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原理出發,把市民社會規定為生產關系的總和,他們認為歷史唯物主義觀就在于“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并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種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后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并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盵3] (P.42)市民社會即經濟基礎,是“把一切歷史階段上受生產力所制約同時又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稱作市民社會,”[2] (P.32)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范疇之間的聯系,而且揭示了唯物史觀關于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梢?,只有把物質關系、經濟關系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才能從根本上揭示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一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綜上所述,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既批判了唯心史觀,又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是馬克思唯物史觀成熟的象征。唯物史觀的發現,為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觀和歷史觀的基礎,對于經濟學和歷史科學的發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德意志意識形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責任編輯:王建武]

猜你喜歡
德意志意識形態唯物史觀
“分配正義”概念的歷史追溯與唯物主義重構
唯物史觀下史料實證素養培養實踐研究的思考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十大亮點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意識形態理論的當代價值與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道德思考
論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形成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站在唯物史觀的高度解析歷史虛無主義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啟示
毛澤東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觀底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