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低碳農業的發展

2012-03-29 06:56黃耀沛許應春
當代經濟(下半月) 2012年2期
關鍵詞:生產農業發展

黃耀沛 許應春

【摘要】 文章從低碳農業發展的必然性出發,分析研究了當前我國低碳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創新性提出了新形勢下我國發展低碳農業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 低碳農業可持續發展思路

一、我國發展低碳農業的必然性

我國正處于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時期,農業問題一直是政府關注解決的重點,不僅有減少碳排放量的國際壓力,也有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部壓力。發展低碳農業是我國減緩內外部壓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

1、低碳農業是低成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統籌城鄉發展,是我國破解“三農問題”,轉變城鄉二元結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部署。隨著城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同產業、不同地區將受到資源、環境等要素“瓶頸”的制約,面臨土地、能源、環保指標等生產要素的成本約束。農業是基礎性產業,為工業等其他產業提供生產原料。農業現代化是“三化聯動”的基礎環節,如果農業現代化以高成本為代價實現,勢必會增加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成本,削弱“三化聯動”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由此可見,農業現代化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實現程度,進而影響著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的實施。低碳農業的發展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降低能源成本;有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環境治理成本;有利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向,提高農業效益。因此,低碳農業是我國低成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2、低碳農業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現實選擇

首先,發展低碳農業符合我國農業特殊的生產條件。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但土地“小、碎、散”,很難實現規模效益,只能發展適度規模的農業經濟。低碳農業的核心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以最小的要素投入(尤其是土地、能源)獲取最大的農業生產效益。因此,低碳農業既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理念,又符合我國特殊的生產條件。其次,發展低碳農業符合我國建立資源節約型農業生產體系的目標。低碳農業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經濟;是盡可能節約土地、能源等各種資源消耗的“節約型”經濟;是以最少的要素投入獲取最大產出收益的“效益型”經濟。從低碳農業“三低、節約、高效”的特點來看,低碳農業符合我國建立資源節約型農業生產體系的目標。再次,發展低碳農業符合我國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趨勢。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國際市場對農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壁壘形成的倒逼機制,促使我國發展低碳農業,嚴格控制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環保指標,以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二、我國低碳農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政府一直重視“三農”問題,提倡具有低碳農業特點的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的發展,在農業改造中己經開始實踐低碳農業,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資源利用方面

最近幾年,農業部注重低碳農業科技的推廣。一是禁止焚燒作物秸稈,鼓勵資源再利用。秸稈可以“一料變五料”,即秸稈變為肥料、燃料、飼料、培養料、原料,減少焚燒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同時,還可以制成養殖飼料,作為食用菌栽培料和建筑材料等。再利用不僅減少碳排放,還增加了農民收入。二是推廣立體高效的農業模式,實現資源綜合利用。例如農漁結合、農林結合、漁牧結合等,這些方式可以節約土地,充分利用光和熱。建設防滲渠道和施行管道輸水,利用滴灌、噴灌和污染循環利用灌溉的技術,提高灌溉效率,節約水資源。

2、能源節約方面

一是改變土地耕作制度。由傳統耕作方式向采用免耕、少耕、輪耕等保護性耕作技術發展,加強土壤的固碳能力,大力發展生物多樣性,注重有機肥的使用,減少農業機械的使用,降低柴油等石化資源的消耗,降低農業成本。二是開發新型生物質能源。發展以秸稈與農林廢棄物為原料,通過直燃發電技術變廢為寶的綠色電力;研究推廣生物燃氣、生物柴油燃料和乙醇開發技術,發展生物能源與生物基產品產業;推廣節能爐灶炕,鼓勵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3、能源清潔方面

一是引導農民轉變生產方式。利用現有的農業體系,建設符合市場需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運用低碳農業技術,生產綠色產品、有機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改變傳統的散戶養殖,使養殖業實現規?;?,對畜禽的廢棄物進行集中處理或資源化利用。二是引導農民轉變生活方式。將生產生活廢棄物和垃圾統一處理放置,實現廢棄資源有效循環利用,美化農村環境,建設綠色清潔庭院。如利用畜禽糞便發展沼氣,開發清潔能源,既可以解決農村的環境污染,還能提供生產能源和有機肥料用來發展養殖業,使種植業的廢棄物和養殖業的畜禽糞便得到生態轉化和利用。

三、我國低碳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雖然我國低碳農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但在科技基礎、發展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著不足。

1、農業科技基礎比較薄弱

我國對低碳農業的研究實踐尚處于新生階段,與發達國家擁有的國際低碳技術相比,我國低碳技術急需提高,且低碳技術應用的實踐較少。理論與實踐不協調導致了在技術創新、實踐與新技術推廣指導的能力上落后于低碳農業的需求,無法對低碳農業所需要的各項指標要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雖然對于秸稈免耕覆蓋、秸稈還田及資源化技術、秸稈和人畜糞便和沼氣技術及堆肥技術、農業節水節能技術、生物及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研制利用、化肥的高效利用技術、稻田生態種養、農作物的改良等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要實現循環高效的農田生產模式,攻克關鍵性低碳技術,增強農村資源低消耗、低碳排放的科技力量,需要政府提供技術、資金、政策的支持。另外,農業生產依然存在資源利用效率低、農業技術與生產方式落后、農業生態環境破壞與污染等問題,低碳農業技術的采用單一,缺乏體系化的使用。

2、低碳發展模式相對單一

目前,發達國家低碳農業發展模式呈現多樣化,農業不僅可以實現生產方式的低碳化,還可以實現生活方式的低碳化。在我國,低碳農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國農業缺少財政支持,低碳技術缺乏推廣;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農村壯勞力缺乏,老弱婦孺、勞動力文化素質低等農業邊緣化現狀的存在,使得農戶缺少發展低碳農業的積極性,更傾向于簡單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改造阻力很大。所以我國低碳農業的發展仍處于試點推行中,低碳農業“只見試點,難見推廣”。目前,我國低碳農業只在江蘇、浙江、江西等少數幾個省份少數幾個區域試點推行,大都以建立生態園為主,農戶大都分散經營,沒有形成多樣的低碳模式。

3、宏觀引導機制非常缺乏

在石油、電力、機械制造等重工業方面,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鼓勵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法規,而農業領域雖有相關的政策法規出臺,卻缺少結合實際的實行細則,沒有跟進相關規則的制定和落實,發展低碳農業的政策環境不夠理想,缺少政府的扶持政策,沒有形成適合發展低碳農業的戰略規劃,低碳農業缺少發展的宏觀環境,低碳農業得不到推廣和發展。另外,發展低碳農業需要依賴農業本身的固碳減排實現低碳目的,生產符合低碳要求的再生性新能源,需要較多資金投入,然而我國缺乏資金投入運營機制,在體制創新、技術研發、科技人員培訓、成果轉化和普及推廣中缺少資金投入。同時,由于低碳農業的推廣缺少市場引導機制,政策支持不足,頻繁出現“搭便車”現象,缺乏科學、有效、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和獎懲機制。

四、我國低碳農業的發展思路

面對我國低碳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從技術基礎、發展模式、引導機制等方面入手,積極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低碳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夯實可持續的低碳農業科技基礎

強化農業科技基礎,主要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國農業最大的不足就是基礎設施薄弱,這己經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因素。要對基礎設施,尤其是農田水利、田間道路、農產品流通體系等進行重建和完善,加大科研、技術推廣以及農業氣象等項目的建設,為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的節水灌溉、交通運輸、商品流轉等外部環境;同時盡快建立科學高效的污水、垃圾處理系統,營造有利于低碳農業發展的生態環境。二是強化低碳農業的科技攻關。面對低碳農業技術水平欠缺的具體情況,在實踐中應以低碳農業發展的技術關鍵點為切入口,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開展科技攻關:第一,選取具有高產、優質、安全、高抗逆性的動植物品種進行集約化生產,在降低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和飼料添加劑使用率的同時,確保單產水平的穩定提高;第二,加大力度積極研發新型肥料、農藥、獸藥等添加劑。加快研制以天然物質為原料,而效果與化學合成品相同甚至更好的新型肥料、農藥等低碳農業生產資料;第三,加大農業廢棄物利用、處理的技術研發。如何建立有效的研發激勵機制,以促進對農業生產資料和廢棄物處理技術的研發努力,是實現低碳農業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之一。

2、構建多類型的低碳農業發展模式

一是樹立資源節約觀念,推廣應用節地、節水、節能模式。首先,在節地模式上,立體種植、養殖是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的最優選擇,能夠充分利用土地、陽光、空氣、水等自然資源,縱向拓展生物空間,增加產品產量,提高產出效率和效益。其次,在節水模式上,加強對農業水利工程措施進行科學規劃,以減少和避免滲漏與蒸發;同時,對傳統機電排灌設施進行更新,運用水稻節水灌溉、農作物噴灌、微噴灌、滴灌等新技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再次,在節能模式上,推廣免耕少耕、水稻直播等保護性耕種模式,積極采用耐旱作物品種及多旱作物栽培技術,應用集約、高效、生態畜禽養殖技術等;同時,加快省柴灶、節能炕和節煤爐升級換代的速度,實現生活節能。二是以循環農業為核心,推進種養加一體化經營。首先,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生態系統的耐受性原理為指導,節約、合理地利用農業資源,確保水、土、植被等資源自然恢復更新,降低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其次,充分利用農林牧、種養、儲運銷等產業的協同性,結合生產鏈延長增值、加環增效減耗、能量多級利用等原理,來實現產品的多次利用化,使之最大限度實現綠色安全,進一步分散市場風險,確保生產預期的穩定性。最后,按照“資源—產品—廢棄物—資源”的循環方式,有機利用主副產品與資源、廢棄物與資源的關聯屬性,構建經濟性、節約性、高效性的循環鏈條,促進農林牧、種養加的良性循環,以期實現廢棄物再循環化和零污染排放的目標。三是要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核心,推進關聯產業集群節能減排。根據生態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通過對農戶與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的重新安排組合,實現相關產業的集群化發展,使一家生產企業的廢氣、廢水、廢渣、廢熱或副產品,可以有效地成為具有耦合關系的另一家企業作為原料和能源投入使用。通常,可以把園內的大型企業作為農業生產園區的核心,上下游企業生產的副產品或因生產產生的廢棄物通過資源交易市場充分處理后,作為原材料進行循環生產,減少園區內廢棄物,并解決處理成本,使得各種資源得到最好的配置,循環生產能夠有序進行,形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相互促進機制。農業相關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廢棄物能源化、資源化利用,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節能減排,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的生物質能源發展道路。

3、發展全方位的低碳農業引導機制

對于我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說,農業生產的資金消耗數量十分可觀。我國又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需要充分運用和發揮各種財政和貨幣政策,建立和完善稅收、信貸、價格等經濟杠桿系統協同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應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探索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經濟融資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首先,需要對循環農業的發展制定扶持性政策,運用貼息、補助等財政手段有效引導社會資本的流向,實現多渠道、多層次的循環農業的資金供給體系。其次,在低碳農業的重點地區進行風險評估,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金融機構及相關的農業保險償付基金,從而有效規避生產中的風險,提高低碳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第三,針對農民來說,充分運用農村金融機構網店廣泛、客戶關系緊密的特點,加大對農業貸款的投放力度,從資金面支持農民、企業進行農業循環經濟建設。

4、完善多渠道的低碳農業配套舉措

低碳農業的發展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要提高低碳農業推廣的工作效率,必須從多個方面下大力氣。一是要宣傳引導,營造發展低碳農業的良好氛圍。使用各種方式和手段,多渠道多點多面地傳播低碳農業發展的觀念,通過總結發達國家實踐低碳農業獲得的經驗教訓,宣傳低碳農業的優勢,在眾多的農村與農民中營造積極發展低碳農業的氛圍。二是要提高農民素質,增強低碳農業發展原動力??萍际堑吞嫁r業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我國農業改造的關鍵,發展農業科技有助于農業內部產業結構的調整,從根本上提高農民收入。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了低碳農業科技的推廣程度,我們需要運用有效的手段,提高農民的受教育水平。三是要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農民是低碳農業的執行者,尤其是掌握農業技術的人員和青壯年是重要組成部分。要發揮工業和城市的作用,以工業加強、支持農業,縮小城鄉差距增加農民收入,建立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完善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吸引農村勞動力,發展具有經濟效益的農業企業,保證農業收入的穩定增長,實現剩余勞動力就地安置。要轉變剩余勞動力就業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和農業補貼,避免農業剩余勞動力大量涌向城鎮,減少農村現有土地被商業用地擠占,防止財政資金投入過分向工業傾斜,積極引導輿論和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解決農業邊緣化問題,促進低碳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雅杰: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模式及選擇[J].特區經濟,2010(4).

[2] 袁男優: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10(2).

[3] 傅慧:低碳經濟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0(8).

[4] 張彩斌: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工作論壇,2009(4).

猜你喜歡
生產農業發展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注意注意!吸管來襲
2017年農藥生產企業新增生產地址備案名單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區域發展篇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食品與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