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誤區

2012-05-08 00:57于國文
新時代教師 2012年3期
關鍵詞:誤區新課程對策

于國文

安徽省阜陽市插花中學阜陽236136

【摘要】新課程改革后,中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但一些教師卻存在著課堂教學的形式化、不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及滿堂問等誤區。本文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探討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誤區,對策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廣大教育工作者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和不足,在課堂教學上出現了一些“矯枉過正”的異化現象。認識上、觀念上、理解上出現了一些誤區。

誤區之一:課堂教學的形式化,以“少講少練”代替“精講精練”

課堂教學的形式化是新課改中最大的誤區之一,只圖課堂氣氛活躍,忽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在課堂教學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讓課堂氣氛“熱鬧”上,在數學教學中存在嚴重的形式主義。以“少講少練”代替“精講精練”。名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探究,教師不講或不引導學生學習。在交往、互動的活動中,為了凸現學生的主體,教學成了滿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討論的過程。加之一些教師對課堂上生成的原生態的資源、情境不善于處理或處理不當,從而使課堂往往成了學生的“群言堂”、“亂言堂”,教師成了旁觀者和沒有明確指向的組織者。這樣的數學課堂要實現“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發展”也恐怕只能是“海市蜃樓”了。因而教師既要堅決改變過去的那種“獨霸課堂”的陋習,又要反對搞形式,談“講”色變。應從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出發,好好研究“講”,正確地把握“講”的作用,實實在在地構建嶄新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精心點評,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適時引導。

誤區二:不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及思維過程教學

新課程教學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要求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觀察、類比、實驗、抽象、概括及推理等,發現研究對象的特征,與其他對象的聯系與區別,并從中獲得一些經驗。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以及學生思維過程重視不夠,具體表現為:一是誤認為教材內容就是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部過程,沒有發掘出教材系統前后的本質聯系。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教學方案(課程)的開發者,即教師是“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二是誤認為教師的思維邏輯就是學生的思維邏輯,沒有充分關注學生知識基礎和思維特點,導致教學過程與學生思維錯位或脫節;三是不敢暴露學生錯誤,忽視教學中的陷阱,給人感覺學生上課一聽就懂,但是真正做題時卻錯誤不斷。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強調學生對新知識的探求和發現過程,注重獲取新知識的方式方法,努力探求“預設”與“生成”的有機整合。一個富有經驗的教師的教學中總能寓有形的預設于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真正融入互動的課堂中,隨時把握課堂教學中閃動的亮點,把握促使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切入點,促進學生在更大的空間里進行個性化的思考和探索,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誤區三: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參與度為由,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

新一輪課改實驗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主動,共同發展?!皾M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將被擯棄,取而代之的是凸現學生主體,關注師生情感互動的“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有的教師在教學中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問題設計欠合理化,科學化,提問隨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視對重點,難點的講解,以問代講,一問到底的所謂“雙向交流”太多太濫,總是拿來一些思維含量不高的問題來發問不止,看似師生互動頻繁,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提升,從表面上看,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實際上沒有區分學生的參與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實質性參與還是形式性參與。

這種滿堂問的“問答式教學”與當前的主體教育思想格格不入,我們提倡對課堂提問進行“立體優化”探索,以精妙的立體性提問替代繁瑣的線性提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成為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愉快場所。

對策之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素質,加強研究,注重知識的形式過程

教師必須加強教育理論及現代教育理念學習,認真鉆研數學教學法,數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基礎理論,把學習、教學、科研融為一體,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克服教學改革中的盲目性,更新觀念,增強新的意識,是走出誤區的根本。注重知識的形式過程的教學,把怎樣思考,為什么這樣思考的道理及尋找解題途徑的曲折等,準確鮮明深刻地展示給學生,培養學生參與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真正體現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里的參與主要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參與。堅持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要充分發掘教材的知識點和典型例題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依靠數學思想指導數學思維,盡量暴露思維的全過程,展示數學方法的運用,大膽探索,以少勝多,這才是走出題海誤區,真正實現教育轉軌的新途徑。

對策之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狀況,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由于不同層次學生的起點、能力、動機態度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備課時,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的這些差異,根據這些差異進行了解性的教學設計,靈活地實施課堂教學,為學生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創設條件,使課堂教學盡可能契合每個學生的實際狀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要想辦法積極創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機會,如設計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等環節,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指導,設計分層練習和作業,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安排難易適中梯度明顯的練習和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學情,有彈性地加以選擇和完成。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是終身教育,學生不掌握學習方法,今后將難以成功地立足社會,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方法正確事半功倍,尤其是數學的一些學習方法,如觀察、比較、類比、歸納、分析、概括等思想方法,不僅對學好數學至關重要,而且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借鑒作用。

新課程給教師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創設了莫大的改革契機,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思考,新的選擇,需要我們以理智、勇氣、信心來實現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廣大教師應深入領會,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告別“華而不實”,切實追求“活”而“實”的新型課堂。

猜你喜歡
誤區新課程對策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冬季洗澡的誤區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2018年理財,要警惕這些誤區
冬病夏治走出誤區才有效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