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求異思維 優化歷史教學

2012-05-08 00:57高春文
新時代教師 2012年3期
關鍵詞:歷史教學運用思維

高春文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余糧堡高中通遼028000

【摘要】求異思維是一種逆向性的思維,其特征是通過不同于常規的角度和方法去觀察分析客觀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維成果。培養求異思維能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凝固化和一統化的弊端,有益于啟迪和挖掘學生潛在的智力。

【關鍵詞】歷史教學,求異,思維,運用,方法

求異思維具有廣博的開拓性和遷延性,在歷史教學中注重求異思維培養,能夠有益于啟迪學生的潛在智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了更好地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求異思維,必須明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正確處理好教學過程中雙邊逆向性創造思維的辨證關系

教學一致性原則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小學教育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中小學各科教學雖或多或少有求異思維能力方面的訓練,但是不夠突出,重視不夠,教學方法不得體,歷史教學尤其如此。當然這并不等于說單一性的教或學有悖于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這里我們只是強調,只有明確地認識到處理好教與學過程中的雙邊逆向性創造思維的辨證關系,才可能有更好效果。

教師的逆向創造性思維是主體,起主導作用;學生的逆向創造性思維是客體,具有能動協調的特性。二者相互聯系,互為制約,構成完整的回流思維體系,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重此輕彼,顧此失彼,則相互干擾,一傷俱損。教師逆向性創造思維諸要素與學生的逆向創造性思維因素成正比例,潛移默化,互為反饋。教師只有大膽地追求并能動地運用求異思維教學,才能實現教育教學的良性循環。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逆向創造思維起主導作用,只有正確處理好教學雙邊逆向性創造思維的辨證關系,才能卓有成效地實施并發展教育教學的求異思維。

2.教學過程中雙向性求異思維必須同步共振

這種同步共振包括三個層面的內涵。一是求異思維必須與求同思維同步共振。兩種思維經過交融可以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復雜、深奧的問題,采用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的方法,逆推反正,同中求異便能找得最佳答案;二是要求更新歷史教學的觀念,促使歷史教學信息的思維輻射與學生接受信息的思維聚合同步共振。歷史這門人文學科的可知性、過去性強,且層次交迭。只有當教與學過程中思維的輻射與聚合協同共振時才能奏出一曲和諧悅耳的新樂章;三是必須透徹全面理解同步共振的內涵。不能望文生義,將同步共振錯誤地理解為“同行”、“滯前”或“超前”。只有這樣,學生在接受求異思維的訓練后才能準確地去把握新材料并進行思維加工,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去探索新知識,解決復雜的問題。

教師在增強自身的求異思維功能的同時,要對學生加強求同、求異兩方面思維的訓練。聚合思維在于求同,發散思維在于求異;運用求同思維,分析便能透徹全面,還便于尋找規律,運用求異思維,分析便會精辟新穎,從而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3.求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應表現為積極的創新性和大膽的開拓性

原因和結果是事物現象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制約的形式之一,從廣義上說,因果聯系僅僅只是世界性聯系的一個極小部分,而相互作用才是事物真正的終極原因。學生只有掌握了某些結論的來龍去脈,大膽地運用求異思維,才能認識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如講英國工業革命,如果教師一反傳統型的先因后果、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羅列法,而采用以圖表、文字數據展示英國工業革命的新成果,讓學生在驚訝中追尋其歷史根源的方法教學,那么,學生就會感覺到自己才是一個真正的發現者、探索求新的人。

我們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還在于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開拓學生的創造思維。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指出:“人的腦力勞動中最深奧的是創造,而現在因為我們不了解創造性的過程,只能讓他們自己去摸索,也許摸會了,也許摸不會。如果我們發展思維科學,那有朝一日我們就能懂得創造規律,能叫學生搞思想上的飛躍,那該多好啊”。求異思維對問題的解答不限于一種方法或一種結論,而是向四面八方去思考,以尋找各種各樣解決的方法,提出各方面大膽的設想,以求得光芒四射的智慧。求異思維常常表現為打破框框的別出心裁、超乎尋常,因而易產生標新立異的成果。童年時代的司馬光砸缸救小孩、曹沖稱象等就充分說明了求異思維的開拓意義。同樣,大膽運用求異思維進行學術科研也會獲得可喜的成果。筆者在上歷史課的時候碰到學生提出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既肯定元朝統一中國的積極意義,又贊揚文天祥的抗元斗爭精神?五四運動后中國革命既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為什么又說它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不是正義的戰爭一定會取得勝利?這些問題的提出就有很高層次的開拓求異性,是求異思維的信息反饋。教師要抓住這個契機,既要給學生以知識方面的答疑,更要給學生這一求異思維苗頭的鼓勵與引導。教學不只是死板板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應盡可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求異思維是一種高級水準的思維,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表現。在教學實踐中,有經驗的教師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批判性、邏輯性、敏捷性、靈活性和反饋性,克服片面性、表面性、模糊性、線粒性等弱點,努力為學生創設求異思維的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斷發展更新,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猜你喜歡
歷史教學運用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