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教育思想淺析

2012-05-08 04:51彭世杰
商場現代化 2012年21期
關鍵詞:變通樂學因材施教

彭世杰

[摘要]孔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許多寶貴的教育主張和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他的這些教育經驗和原則,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寶貴遺產,至今仍對我們的教育實踐有著行之有效的指導意義。我針對孔子著名的“有教無類”、 “樂學”、 “因材施教”以及一些比較具有參考價值的教育思想進行淺析。

[關鍵詞]孔子“有教無類”“樂學”“因材施教”“變通”

正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只靠政令、刑律去治理國家,百姓只能被動地去遵紀守法,而不能夠有廉恥之心,不懂得為什么要自覺地去遵紀守法,是不能夠達到治理國家的目的的。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夠用禮法去約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規范,就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那么國家就能夠得到治理,孔子認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因而孔子一生開私塾,廣收弟子三千,有才能者就有七十二人,因而孔子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發展和老師的發展,他的教育思想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我在這里僅僅就其中有代表性的幾點進行分析。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意思是說無論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又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是說只要給我一些薄禮,我從來沒有不教的。這在當時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不僅僅是王孫貴族,普通人的子女也可以接受教育,對于推動社會進步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鬃诱J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他認為人的素質都是一樣的,只因為環境與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別,盡管當時孔子已被人尊為圣人,但他始終強調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學而后知的。由此可見,他認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為圣人,他強調學而后知,不僅是謙虛,也是他的信念??鬃犹岢觥坝薪虩o類”的主張后身體力行,在教學實踐中貫徹了他的主張,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樣的人,既有貴族,也有被稱為鄙人的下層人士,也有像顏淵那樣的貧窮的人??鬃咏虒W生要注重提高道德素質,也提倡老師要講究職業道德。

從以上可以看出,孔子把德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如果我們的教育管理者,只懂搞教育,而不懂道德要求,那么其后果是難以想象的。一個有很高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的科學家,卻助紂為虐,為戰爭販子研制殺人武器;一個掌握有高超印刷技術的科研人員卻研究和大量印刷假幣,嚴重干擾和威脅國家經濟,這樣的人于百姓、于國家、于社會有何益呢?值得欣慰的是,現在有許多有識之士已開始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點是道德教育。

在學習態度方面,孔子推崇的是使學生“樂學”?!墩撜Z》的第一句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可見孔子非常重視要使學生愿意學習和樂意學習,他從自己長期的教育實踐中認識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簿褪钦f,只有把學習當作樂趣,迷上了學習,才能取得最好的學習成效。他說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彼€對別人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從這些議論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樂于學習的人,正因為把學習當作樂趣,才能學得進,學得好,成為博學多識的人,所以孔子認為要想使學生學好,首先要讓學生“樂學”。

為了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他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在教學中 "因材施教"。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子路與冉有向孔子請教同一個問題,聽說了一件事,要不要馬上去做?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睂θ接袇s說:“可以去做?!笨鬃拥牧硪粋€學生公西華對此發生疑問,孔子解釋說:“冉有退縮,故鼓勵其進??;子路則勇于進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縮?!保ㄒ姟墩撜Z·先進》)這個故事就是比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說,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果。

孔子能熟練運用啟發式教學,“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弄明白而不能弄明白的時候,不去點撥;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清楚時,不去啟發。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鬃拥慕逃椒`活多變,有諸多輝煌創造:如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統一,溫故知新、循序漸進,叩其兩端,舉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傳,至今仍在教學中發揮作用。

除了以上關于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貢獻以外,孔子還難能可貴地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思想,并且身體力行。他現身說法地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痹诳鬃涌磥?,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沒有年齡階段的限制。這種學而不厭的精神,不僅成為千百年來鼓舞中國廣大知識分子“活到老、學到老”的光輝榜樣,而且在當代被進一步發展成為信息時代最有價值、最富于創造性的教育理念——終身教育思想。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培養其創新、創造能力,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啟發式教學,要求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目前我們還有相當部分教師還沒有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種狀況必須下大力氣扭轉。哲學告訴我們:變,才是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變就不能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

參考文獻:

[1]《論語》

[2]《論語名言解析》

[3]討論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廣西教育》

[4]語文課程改革應當反思的幾個問題 《語文建設》

猜你喜歡
變通樂學因材施教
閆春平:在信息技術課中踐行教學生“樂學善學”
巧用語音與教學活動 引導學生樂學英語單詞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事不凝滯 理貴變通
聲音
樂學善悟,讓數學復習更有效
數學變通
刻舟求劍
擁抱改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