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均衡發展與六年級數學教學研究

2012-05-10 02:11廖蔭展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探究活動數學

廖蔭展

摘要: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特點進行的因材施教的平等教育。如何在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教育均衡發展呢?本文根據學生年齡發展特點、思維發展特點、個性發展特點、主體性發展特點、實踐性發展特點,開展的一種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和構建一種師生平等互動、學與致用的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教育均衡發展;數學教學

自主、合作、探究是課堂教學中的三個基本維度,根據學生不同個性發展特點的數學課堂教學是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建立師生平等、學與致用的數學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自主、自悟、自得,從而將數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技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特長和諧發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談談筆者在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教育均衡發展的一些做法及體會。

一、根據學生年齡發展特點,開展一種多層次合作的數學教學

六年級小學生一般在12~13歲左右,其年齡特點為好動、出風頭、易與同學協作,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活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去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必須建立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以其年齡發展特點開展的一種多層次合作的數學教學活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積累經驗,感悟、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調動學習情感,為今后更有效地學習打好基礎。

例如,在本學期的六年級數學教學中,我們開展了“問題銀行”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究性學習場所,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問題。學生通過同學間的合作、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找課外書等多種合作途徑,讓學生從以往什么都是“老師說”的怪圈中跳出來,從小養成積極思考,敢于探索的良好品質,在這一課堂活動中,同學共提出不同問題100多條,其中某同學一人共提出了八個問題,表現出了良好的問題意識和求異思維能力。又如在開展“我家的數字”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讓學生之間共同一起度一度,量一量等合作探究途徑,對書本上介紹的長度單位的認識由抽象到直觀。并通過電腦合成、手抄報等形式展示了學生各自的才能。在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舉行的“尋找家中的周長”、“生日派對方案”、“我的設計”、“走出課堂、走進銀行”等活動,這些課堂活動是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上開展的促進學生均衡發展數學課堂教學。這些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主動、生動、互動的效果,使數學課堂教學從“掌握型”走向“創新型”,為同學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開辟了廣闊天地。

二、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特點,構建一種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數學教學

六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是由低年級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而小學數學課堂活動又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活動過程,要經歷確定目標、內容——擬定計劃——組織具體實施——交流反饋評價等程序,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了自主學習。在數學課堂活動過程中,我們既要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去創造,又要及時反饋、及時指導,還要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例如,在學完《圓的認識》后,為使學生能靈活、正確使用圓規畫圓,進一步了解圓心、直徑、半徑等名詞,鼓勵學生畫一幅以圓為主流的平面圖。學生作業交上來后,有簡筆畫、水彩畫、想象畫、漫畫等,種類繁多,色彩鮮艷。但構思比較簡單,主題欠鮮明,只是大大小小圓的組合,寓意欠深刻。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老師并不急于品頭論足,而是適時組織學生在小組、全班范圍交流創作的意念、創作過程及創作體會,從而感受別人思維的不同,互向啟發,自主探究,逐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一批主題鮮明,構思新穎,時代感強的作品脫穎而出。這樣,活動讓學生經歷了失敗、嘗試了方法、體驗了過程,這就是收獲!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自主探究活動給學生帶來了學習方式的變革以及知識、能力方面的提高與發展,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

三、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構建一種讓學生探究學習過程的數學教學

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個性不定性發展為個性固定性,到了六年級小學生的個性大多表現為認死理、表現自己、性格直爽等。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了解、關注,并試著去分析解決自己所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我們看來可能是幼稚的,沒有意義的,而有些問題是學生根本無法解決的,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整個過程,表現自己的才能。我們明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不是只為了讓學生真正解決某個實際問題,更不是要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而是注重在關注并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是怎樣發現問題的,是怎樣思考并試圖解決問題的,在關注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學生的身心、情感、思維、態度都有了哪些變化。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來認識自己,關愛生活、發展自己,這才是開展實踐活動的目標所在。正如《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時生活中的應用價值?!?/p>

例如在學習《統計表、統計圖的整理和復習》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網絡、調查訪問、翻閱書報、雜志、課外書獲得信息,巧妙地制成統計圖或統計表。在這一活動中,數學知識不再是脫離生活的各種練習,而是充分體現實踐活動的再創造。情感體驗伴隨著活動的始終。因此,他們敏銳的新聞觸覺,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良好的審美觀念等,展現了現代孩子超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現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品質。另外,在每次活動中,我們都十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保護每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學生在活動中互相交流,在評價中點燃思維的火花,拓展知識的視野,了解斑斕的世界,共享成功的喜悅。

四、根據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特點,構建一種師生平等互動的數學教學

主體性的發展是由過去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轉化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它面向的不僅僅是學生,而是更廣闊的生活世界,在紛雜的世界里,學生是學生,教師也是學生。而在某些方面,學生比老師更富有想象,創新能力更強。這就意味著老師要向學生學習,讓師生關系真正走向平等。使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認真反思,調整自己,以適應新的形勢。如六年級學生創造的《環市中路行車情況統計表》、《我國搜尋飛行員王偉派出艦船、飛機數量統計圖》等,表現了現代孩子對社會的關注。他們已不再只是向老師學習加、減、乘、除運算的小不點,而是關注社會大家庭的一分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作用的最大發揮,是為學生在自由空間的自由展現創設良好的氛圍,提供廣闊的空間。給學生信心,相信學生自己有能力,能做好。老師自己要虛心,不先入為主,不存偏見,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著想。尊重學生個性,尊重人與人的差異,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發展,而不能強求一律,厚此薄彼,建立真正平等的師生關系。

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學生參與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的作用,培養學生自覺地把數學應用于實際的意識和態度,使數學真正成為學生手中的工具,體會到數學巨大的應用價值。在學過長度單位厘米、分米、米后,通過量一量家人的身高,家用電器的長、寬等,培養了學生的數感,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在“尋找家中的周長”、“我的設計”數學課堂活動中,把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使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得到提高。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聯系,體會到數學的社會價值,還可以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實踐中使知識得到升華。學生覺得,他們今天的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真正實現了愿學、樂學、會學。

五、根據學生的實踐性發展特點,構建一種學生能學與致用的數學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笨梢娦W生的實踐性發展是由依賴模仿與記憶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轉化。學生通過數學實踐活動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綜合起來。能培養學生這幾方面的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是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這是21世紀拔尖人才所必須的素質,也是《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學科實踐活動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內容及方式,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在實踐和探索中我們認識到,學生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應在知識應用中強調靈活應用的意識;不僅要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還要讓學生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要讓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更要在尋求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感悟學習思想和方法。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教育均衡發展,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發展特點、思維發展特點、個性發展特點、主體性發展特點、實踐性發展特點促進學生個個能成功、人人有成就。

猜你喜歡
探究活動數學
“活動隨手拍”
設問引導探究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錯在哪里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