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宗教價值教育的方法

2012-08-15 00:52
關鍵詞:信徒管教紀律

李 瓊

(武漢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430072)

美國的現代宗教教育繼承了傳統的宗教教育的方法,同時隨著時代的變化,宗教教育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借鑒了一些世俗教育的新方法。至于飽受爭議的教義問答法,在美國的宗教教育實踐中已經很少見到了。

一、故事教育法

故事法就是運用讀故事和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宗教道德教育,它在宗教教育中由來已久。宗教教育的故事教育法可以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提供一種重新敘述社會倫理道德的模式,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道德依靠。它使得人們把自己同故事中的神的道德品質做番比較,通過提供一種具有豐富的時間、空間、人物甚至對生活所描繪的豐富多彩的畫面,給人們提供了想象,使得人們在道德上產生共鳴,促進人們對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認識。

第一,故事教育法能夠創造人們的善的情感依賴,激發人們成善(be good)的渴望?!妒ソ洝肪褪怯脕啴敽拖耐薜墓适聛黹_始的,用他們被蛇引誘的故事來勸道人們要抵制住各種誘惑,不要深陷罪孽之中,惡是起源于人類自己不服從上帝的安排的善的秩序,所以要聽從上帝的安排,追求一切善的事物和理想的善的盡善盡美。善的生活是生命全面發展的有德性的生活,而至善則是生活意義的最高追求。

第二,故事教育法能夠提供大量良好的示范。在《圣經》中,耶穌是集中各種優點為一身的人物,他具備自我犧牲精神和自我奉獻的精神,他從來都是體諒別人的痛苦,主動關心他人,從不關心自己。在《圣經》時代,麻風病人是要求隔離的,以免傳染給他人,而“耶穌下山時,身后跟著一大群人。一個麻風病人來見耶穌,跪在他面前說:‘先生,如果您愿意,您就能治我的麻風??!’耶穌伸出手摸著他說:‘我愿意,痊愈吧!’立刻,麻風病人就痊愈了?!雹僦v述耶穌的故事的時候,他的大量感人事跡都刻畫出來他的光輝形象。

第三,故事教育法能夠使得人們熟悉他們需要知道的行為規范。故事法傳遞的道德信息絕大多數都具有后果論的性質,比如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耶穌在講到這個問題時用地里的莊稼這個故事來闡述這個道理的:“如果一片土地吸收了頻降的雨水,為種地的人長出有用的莊稼,那么它就會受到上帝的祝福;但是長出毫無用處的荊棘和蒺藜的土地卻毫無價值,并有受到詛咒的危險,它將被烈火焚燒?!雹谕ㄟ^對宗教故事的講述,為來達到人們對道德實行后果的直接認識,從而達到道德遵守。宗教用故事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得抽象的道德倫理規范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

第四,故事法可以激發道德情操。故事可以激發我們體驗到在宗教中人們曾遭受的不幸或者悲慘的事情,或者可以體驗眾神的成功,這些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以體驗到的。它可以激發我們的宗教熱情,喚醒我們宗教道德意識。因為故事能夠創造對善的情感依賴,激起人們對善的渴望;故事也能夠提供大量的良好示范,這種示范兒童在日常行為環境中很少見到;故事能夠使學生熟悉他們需要知道的行為規范;故事能夠幫助學生認識他們的生活。③

二、紀律與管教

宗教道德紀律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宗教道德標準為基礎的自我約束的教育。宗教道德紀律教育會拋棄自我為中心的生活,透過宗教教育培養出令人尊敬的宗教品格。宗教紀律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用內在的約束能力將人們自己的激情、欲望與習慣限制在宗教道德或者是宗教禮儀制度的邊界之內。宗教教育一直把培養具有良好宗教紀律和良好宗教道德的牧師為其教育的目標。美國的許多學者們認為受到了良好的宗教紀律的牧師會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質以及道德。

在美國,宗教的道德紀律教育方法往往結合神的權威來進行,利用人們對神的敬畏或者恐懼之情使他們感受到規范中的道德權威,這種權威為宗教的其他教育賦予了某種有形的權利和實施獎懲的依據。一般來說,宗教的道德紀律教育要做到四件事情:第一,明確神的權威,即道德紀律的權威,這樣能夠使得人們遵守其紀律規范;第二,探討宗教道德紀律訓練的方法,包括設立宗教紀律或規則,以能更廣泛的發揮宗教教育的作用;第三,根據宗教道德紀律教育的標準來建立和強化紀律的后果,幫助人們了解宗教紀律的內容,改正違反紀律的行為;第四,通過努力找尋違反道德紀律的原因和解決措施??傊?,宗教道德紀律要求人們在宗教的實踐活動中乃至于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以便能符合宗教的核心價值觀。

談到了宗教紀律的教育,必然會涉及管教教育。無論在家庭或者在教會中,對兒童乃至宗教信徒的管教是不可或缺的。管教教育包含了糾正偏差的行為和為著人們的好處而施與教導和操練,即透過教導、習作、督促、游戲等方式施教,而懲罰與獎勵只是管教中的方法而已。

宗教管教教育必須遵守以下的原則:第一,要以愛出發。宗教教育的理念認為最有效改變不良行為或者是塑造正確的宗教行為的方法就是愛的鼓勵與教導?!妒ソ洝防镎劦?,“不要對兒童失于管教;責打他是為了使他不至于上死路。你親自用棍棒責打他,才能拯救他的性命?!雹苊绹诮探逃缯J為要用基督的愛來進行管教教育是基本原則,基督的愛是無私、無條件的愛,要用無私的、仁慈的愛去管教和教導信徒們,他們認為沒有愛的管教是自私的管教,也是一種充滿折磨的沉重負擔,如果沒有愛,管教就可能變成發泄教師情緒的機會。

第二,適當的獎勵與適量的懲罰?!妒ソ洝防镉袛⑹鰬土P的教育?!皩ξ宜鶒鄣娜?,我要嚴加管教?!雹荨肮靼艉蛻徒涑鲋腔?,失于管教的孩子只會給母親帶來羞辱?!雹抟话銇碚f,美國宗教教育家們認為責罰要適量,要適可而止,達到宗教教育的目的便可,而不是要傷害人們,過嚴的責罰只會成為宗教學習中的絆腳石,不能使得違反宗教規定的信徒通過痛苦來贖罪或者是說通過威脅去恐嚇可能出現的效仿者,應該采取最富有表現力的、代價又最低的方式來進行責備和懲罰,這才是懲罰的本質所在。而獎勵也要有經常性的進行,鼓勵重復良好的行為。但是不可毫無限制的給與獎勵,要適可而止。

第三,堅持管教一致的原則。宗教的管教教育要有一致的原則,制定一致的標準,不能反復無常,自相矛盾,否則不但不能幫助宗教信徒們過一個有紀律的生活,反而會導致更多的行為問題出現。比如,宗教各種途徑進行的宗教價值觀教育要一致,否則會讓人感到價值標準混亂,不辨是非。

三、團契教育

團契教育主要是指利用特定的宗教聚會來進行教育,其目的在于增進宗教信徒們之間的共同追求信仰的信心和相互分享、幫助的集體情誼。因而廣義的團契可以指教會和其他一切形式的宗教徒聚會。在美國這樣一個有著深厚基督教傳統的國家里,團契教育始終發揮著對人們精神、道德、社會及文化發展的強大促進作用。教會除了星期天的主日崇拜聚會之外,還有恩典之家、信心之家、餐館團契、圣靈同在等一些著名的團契。團契在美國被認為是宗教信徒生命的交流與分享,其中心不是組織設備、人際關系、節目活動,或點心食物,而是基督。借著團契,使人們先認識神,并與神進行相交(團契),然后才能與其他信徒彼此相交(團契)。借著團契教育,可以把福音傳給不認識神的人,使他對神有所了解,同時也可以使得宗教信徒的靈命得著造就與更新,漸漸成為宗教道德標準所要求的人。

初期的教會團契教會形式為圣餐及禱告?,F在團契聚會的主要內容有唱詩、禱告、查經、分享。第一,唱詩。借著詩章、頌詞、靈歌感動人心,使得人心被神摸著,生命得著滿足喜樂,從而獲得一種寧靜的精神體驗和神圣的靈性感受。第二,禱告。借著祈求與代禱,把心中所愿的向神傾訴,與神建立親密的關系,心里得到安息。第三,查經。借著神的話語得到屬靈糧食,除去屬世屬情欲的思想觀念,得以認識真理,心靈得享自由。第四,分享。借著彼此相愛、服事、順服、關懷,激勵愛神和愛人的心志,見證并活出基督的生命。

在團契教育中,除了信仰味道很濃厚講道、唱詩等,更重要的是借著此教育來讓信徒們明白聯誼之情。團契在某種程度上更是一個小團體,它也包括了常人之間情感上的聯絡、生活上的交流,這就是團契意義中聯誼的一面。在團契教育開始之前,常有一些以宗教信仰為素材的游戲開展,目的是增進了宗教知識,引起對宗教的好奇與興趣,培養了生動活潑的學校氣氛,同時促進了各個信徒之間的交流,目的是為了建立起信徒的聯誼關系,使得大家能快速熟悉起來。一般來說,這種宗教游戲由團契中的成員主動參與,有明確的游戲目標,在包含競爭且富于變化的游戲中習得宗教的教義與真理,培養宗教情感、態度及其價值觀,創造了一種自由、輕松、和諧的氛圍。這樣的方式有助于解決當前宗教教育過程中的一些對晦澀難懂的教義的理解,注重宗教情感的培養,宗教實踐的體驗,有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減輕對一些教義典禮規范的灌輸教育的厭惡,同時可以調動學習的氣氛,使得宗教教育學習本身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四、宗教無痛道德教育

宗教無痛道德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會為了某個宗教理想或者是為了遵守某條宗教規范而做出較大的貢獻,不能接受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而會在道德與利益之間尋求一種平衡的宗教教育方式。這種宗教教育的方式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道德平衡教育方式。

在現代化的社會,強調的是一種個體自我價值、張揚個性、強調自我利益的時代,因此,一切流于形式的命令或規范都將受到挑戰,包括傳統的“你應該”、“你必須”之類的“救世主道德”。人們不僅僅滿足與宗教道德上的灌輸與教化,他們有了自我判斷道德標準的意識和主張,一些人認為宗教道德中強調的 “學生自我成全他人”,“愛人也包括愛你的敵人”等一些主張是痛苦的宗教道德原則,它們會約束人性或傷害個人利益,應該追求“快樂宗教道德教育”或者是“無痛宗教道德教育”。比如做宗教慈善??梢杂瞄_展宗教慈善活動來激發人們的善心,教導人們一些道德約束。這里的宗教慈善活動更多意義上的是一個情感的資源,人們可以為慈善捐助,也可以選擇不捐而改做諸如宗教社區服務等其他的宗教實踐活動,人們會因為宗教慈善捐助活動而得到主的恩寵,但是沒有捐助的人們也不會因為此而受到主的拋棄。這樣人們不會因為不捐助而背負沉重的道德負擔。一些宗教學者們認為這樣的宗教教育是輕松的、無痛的、快樂的。實際上,宗教無痛道德教育的出現是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沖撞的結果。對于這種多元化的價值觀,宗教采取了寬容的態度。當然,宗教對于無痛道德觀點的灌輸也輔助于神的權威來平衡不讓這種無痛的道德觀念導致的道德行為走上極端的途徑,因為宗教道德的實行和威信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上帝或者是超自然的權威,宗教道德教育用神的威力和仁慈來震攝或感化人類,同時宗教教育強調神的罰惡揚善的特點,獎賞,是回報、是補償、是以德報德。懲罰,也是回報、是補償,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此來教導“善惡終有報”的觀點,讓人們相信一種穩定而長久的道德理想一定是建立在相互道德付出的基礎之上的。正是因為人們之間有著相互道德的需要,才會有著良好的道德權利秩序。

注 釋:

① 《圣經·馬太福音》,8:1-3。

② 《圣經·希伯來書》,6:7-8。

③ William Kilpatrick,Gregory,Suzanee Wolfe: 《Building Character:Why Is Storytelling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use? 》,http://www.teachingvalues.com/whystorytelling.html/1997/2001.

④ 《圣經·箴言》,23:13。

⑤ 《圣經·啟示錄》,3:19。

⑥ 《圣經·箴言》,29:16。

[1]赫斯利普.美國人的道德教育[M].王邦虎,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黃兆群.美國宗教史綱[M].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4.

[3]麥格拉思.基督教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喬治·M·馬斯登.美國大學之魂[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信徒管教紀律
堅持“五結合”,創新學校安全管教模式
陽光的信徒
本科課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管教權,讓教育更有力
寶雞“十嚴禁”嚴明村“兩委”換屆紀律
紀律
把紀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個在前”
美國家長怎樣理解“紀律”
做價值投資的信徒
WHERE ARE WE GOING, DA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