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紅字中主人公的追尋之路

2012-08-15 00:52鄒智勇夏海燕
關鍵詞:珠兒白蘭沃斯

鄒智勇,夏海燕

(武漢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3)

納撒尼爾·霍桑是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長運用象征手法,其代表作《紅字》就是象征主義的經典著作?;羯I钤?9世紀,此時正是第一代女權主義興起的時候,再加上其年幼喪父,由其母親撫養長大,所以他的作品不免會受到個人生活成長環境和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他的作品不乏對女性的贊美之詞,如《紅字》中的女主人公白蘭和《年輕的古德曼布朗》中的女主人公弗斯等。由于不堪忍受詹姆士一世的宗教迫害,一大批清教徒從英格蘭逃離到新大陸,他們渴望建立起人間樂園般的國度。受到清教教義的影響,這批最初來的清教徒依舊過著苦行僧似的生活,他們杜絕欲望,崇尚理智,排斥感情,反抗羅馬教皇的專制統治,但是后來居然發展到了排除異己的地步[1],霍桑家族中的兩位成員就曾經參與了薩拉姆巫師案,這是讓霍桑引以為恥的事件,在他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因而他的作品中也充滿著對清教的貶諷。這在他的經典著作《紅字》和《年輕的古德曼布朗》中都有所體現?;羯5淖髌分饕接懽锱c罰,以及人性的善與惡的問題。本文試圖探索《紅字》中四位主人公善與惡的追尋之路來表達小說的主體思想:人是上帝的造物,生有原罪,必須經歷苦難與懲罰才能得到救贖,而這一過程必須經由個人的善行才能得以完成。

《紅字》的故事發生在17世紀40年代的波士頓,女主人公海斯特·白蘭從英國移居到此,其丈夫齊靈沃斯因有要事處理不能同行但保證隨后就到,但是他在同白蘭回合的路上被印第安部落挾持,未能按期來到目的地。在丈夫失蹤的兩年間,白蘭與牧師產生了愛情并有了愛的結晶——珠兒,白蘭的行為在當時政教合一的新大陸是堅決禁止的,所以她被推上了刑臺、胸口佩戴紅字A接受萬千“注目”,不曾想丈夫在她受刑的那天到來。忍受不了妻子不忠行為的齊靈沃斯不顧遭妻子背叛的恥辱毅然決定留下來找出那個奸夫加以報復。通過自己的學識,醫生接觸到了飽受心靈和肉體雙重折磨的牧師,在對牧師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他發現了牧師那隱藏在胸口的紅字,他暗自竊喜,并且在以后的日子中不斷對牧師進行更加深刻的報復。知道了醫生對自己心愛的人進行如此的折磨時,海斯特終于打破她曾經和丈夫訂立的誓言,決定將醫生是自己丈夫的事實告訴牧師并鼓勵牧師出逃,擺脫醫生和宗教的束縛,就在出行的前一天也就是新英格蘭公共假日的那天,牧師因為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終于說出了自己那深埋在內心深處多年的秘密,最終死在最初白蘭受刑的刑臺。牧師的死去讓醫生沒有了繼續生活下去的目標,不久他也離開了人世,并將自己的財產留給了白蘭和牧師的女兒珠兒。珠兒來到歐洲過著幸福的生活,白蘭又重新回到了那曾經是她“作惡”又是她將繼續行善的地方。

一、白蘭:追尋人格獨立,反抗當權統治

與代表女性的男子氣概的伊利莎白時代相比,最初來到新大陸的人們生活缺乏趣味,行動受到束縛:這里沒有娛樂,這里法律嚴明,這是一個禁欲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一個婦女在不能明確丈夫已經死亡的情況下和他人發生關系是要遭到唾棄的,但是白蘭面對千夫所指依然不卑不亢,當她被推上刑臺接受鎮上居民的審判時,“到了牢門口,她用了一個頗能說明她個性的力量和天生的尊嚴的動作,推開獄吏,像是出于她自主的意志一般走進露天地”[2]。她認為自己追求的是真正的愛情,所以無所畏懼。曾經的那段婚姻是在她年少的時候被迫做出的選擇,現在的她敢于尋找自己真正的幸福。對于一個女性而言,有權選擇自己的婚姻是人格獨立的一大步,現在她正朝著那條路走去。她就像那監獄門檻處的那叢野玫瑰,芬芳、嫵媚、獨樹一幟。

審判的那天鎮上的婦女們原以為見到的會是一個經歷過牢獄之苦的白蘭,可是讓他們失望的是不僅沒有見到黯然無光的白蘭,反而見到的是一個比往日更加美麗的女子,特別是胸前那熠熠發光的紅字A,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這并非罪惡的象征,而是她真愛的標志,她渴望與愛人同在(牧師名字亞瑟中的首字母)。這是白蘭精心繡制的,為的就是向那些清教社會的長官們發出自己的反抗。此后的日子里在她對女兒的裝扮上也可以看出她的反抗精神,她極盡奢華為女兒選擇色彩艷麗的服裝,把她打扮的像個小天使,一方面是因為她追求的是真愛,真愛的產物理應受到不一樣的待遇;另一方面還是因為珠兒天性中有和她一樣不安定的成分,對珠兒的此番裝扮同樣也表現出白蘭自己這種對世俗權威的反抗。

在珠兒三歲的時候,鎮上的頭面人物因為覺得這孩子可能是妖魔的孽種,要獲得救贖就不適合由一個已經被魔鬼誘惑過的人撫養,于是決定為珠兒重新找一個監護人,聽到這個消息后,白蘭毅然跑到總督的家中爭取屬于自己的權利,孩子是她生活的全部,是她與牧師真愛的體現,是她繼續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雖然珠兒的行為會讓白蘭自己都有些不能理解。在一個父系家長制的社會,從白蘭作為一個勢單力薄的女性能夠為屬于自己的權利而奮斗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她的女權主義思想正趨向于成熟。

雖然離群索居,但是白蘭還是能夠依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和孩子,她擅長針線活,是時尚的引領者,求她做針線活的絡繹不絕,只要她愿意,生活自不必擔心,經濟獨立同樣是婦女人格獨立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不僅如此,白蘭還用掙得的錢幫助窮苦人民,雖然他們仍然時常忘恩負義對她橫加侮辱,她還是一心一意只想通過自己的善行得到救贖。她的獨居使得她能夠有時間和空間看到社會的弊病,這也為她思想的獨立奠定了基礎。

白蘭不僅自己追求真愛,還鼓勵與她共同犯罪的牧師勇敢面對他們的愛情。當得知醫生對愛人進行心靈的折磨時,她違背了曾經與之訂立的誓約——對鎮上所有的人保守他身份的秘密。作為名義上的夫妻,白蘭附屬于他丈夫,但是此刻她全然不顧這些,她只想她的愛人不再受苦,渴望有機會去共同經營他們該有的幸福。與此同時,她同情丈夫為了復仇而導致的面容和心靈扭曲;她贊同牧師對于醫生罪過的評論,這些無不反映出她對丈夫的反抗。

出獄后的白蘭本可脫下那象征恥辱的紅字回到英國,但是她沒有這樣做,因為她覺得紅字是她與牧師真愛的標志,她的離開只能說明她向統治階級的屈服,這與她獨立自由的性格是不符的,所以她不顧恥辱,渴望在曾經犯下罪孽的地方以自己的善行不斷來蕩滌她的靈魂。牧師死后,丈夫死后,珠兒移居歐洲后,白蘭又回到了那片土地,因為那是她曾經受刑的地方,那是她曾經找到真愛的地方,也是她想繼續行善的地方,她的回歸為鎮上的婦女們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可以說白蘭的結局與霍桑對于女性的態度是吻合的。

二、丁梅斯代爾:追尋宗教與人性的統一

作為有著高深學識的牧師,他是宗教權威的象征,而且他相貌出眾,學識淵博,富有宗教熱情,他的這些優點吸引著婚姻不幸福的白蘭,并最終共同犯下了通奸罪。作為一個神職人員,在那個禁欲的時代,他是要隱藏自己的情欲的,他需要扮演的的是一幅虔誠的教徒的角色。與那些過著奢靡生活的州長總督相比,他生活簡樸,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清教徒;但是作為有血有肉的人,一方面要將自己的罪惡隱藏在宗教的面具下,另一方面又渴望人性的關懷,這兩方面對于處于他那樣生活環境的人是沒辦法做到平衡的,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了牧師最后悲慘的結局。

小說中牧師人格的發展是和三次刑臺緊密相關的。第一次是白蘭在刑臺上接受審判,在那個將宗教和法律視為一體的時代,牧師作為該教區的審判官,承擔著誘導罪人說出同謀的職責。有著雙重身份的牧師,一方面渴望白蘭對上帝忠誠,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同謀身份,介于自己目前的神職身份,他默默祈禱白蘭不要說出他這個通奸者的名字,而當白蘭堅定的拒絕說出名字時,牧師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縮回了身體[2]。

作為一名畢業于英國名牌大學的知識分子,牧師是有良知的,不忍看到一個柔弱的女子為他們共同犯下的罪惡獨立承擔責任。雖然不能公開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私下他還是渴望用苦行的方式來減少自己的罪行。他用鞭子抽打著自己,但終于還是不能忍受自己的罪行,于是他來到了白蘭曾經受刑的地方折磨自己,指望這些能讓自己好過些,不料這些被洞察一切的醫生看到,并成為了其日后加害自己的把柄。第二次的登上刑臺讓牧師心中對于人性的渴望勝于對于宗教的渴望,畢竟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渴望被救贖,因而他更加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以更加激昂的語調講述著教義。雖然牧師有對教民們承認過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卻并不以為然,這同樣也加深了自己的罪惡感,加速了牧師的死亡之路。

白蘭與牧師在森里的相見更加激發了他對人性的渴望。此刻的他同意了白蘭的建議,渴望與她遠走高飛,享受世俗之樂?!斑@決定一旦做出之后,一股欣喜異常的色彩變將其跳動的光輝投射到他胸中的煩惱之上?!薄岸∶匪勾鸂栂壬秃=z特會面之后的歸途中,他激動的感情賦予了他所不習慣的體能,催促著他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總而言之,以他自己都不能理解的不知疲倦的活力,克服了路上的一切障礙”[2]。此時的牧師那被宗教壓抑多時的人性得到了全面的體現,他承認了自己與白蘭間純真的愛情。

就在他和白蘭準備離開的前一天,也就是慶祝新總督接任的那天,他對人性的渴望和對宗教的渴望得到了統一,因為知道了自己差不多行將就木,或許是不想辜負白蘭曾經對他執著的愛,或許是想讓珠兒能光明正大的感受到父愛的溫暖,或許是不想再繼續在人前擺出那一幅虛假的宗教嘴臉,他選擇了在這一個神圣的日子里在曾經白蘭受刑的刑臺上結束自己作為肉體人的生活,同時也結束作為宗教使者的使命。

三、齊靈沃斯:從對家庭歸屬的追尋到對復仇的追尋

在西方社會,醫生是個被敬重的職業。盡管齊靈沃斯身材矮小,滿臉皺紋,但那時的白蘭家破敗衰微,所以憑借著自己的地位和財富,齊靈沃斯能夠和白蘭成為法律上的夫妻。雖然他知道自己在長相上配不上白蘭,但是齊靈沃斯以為自己學識上的進步能夠彌補和白蘭的差距,所以他廣泛閱讀。但誰也不曾想他的這些努力還是換不回白蘭的真愛:就在他讓白蘭先行來到波士頓而自己卻被印第安人擒服的兩年間,她居然和他人犯了通奸罪,這對于一個通過知識來得到幸福生活的學者來說是莫大的恥辱。

“我的心寬敞的可以容下好多客人,但孤寂而凄涼,沒有一處安居的壁爐。我多盼望能點燃一爐火啊”,“可這種天南地北人人都可以用來溫暖自己的最樸素的福分,我也能夠享用才是”[2]。他與海斯特的結合只是為了尋找一份對于家庭的歸屬感。再次面對海斯特,醫生承認了自己所謂的“自私”,“是我先委屈了你,我把你含苞的青春同我這朽木錯誤的、不自然的嫁接在一起,從而斷送了你,在你我之間,天平保持了相當的平衡”[2]。但是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男人,誰也忍受不了自己妻子的不忠。海德格爾認為現代人的根本焦慮是無家可歸感[3],正是那個與白蘭通奸的男子破壞他對幸福生活,美滿家庭的追求,讓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才建立起來的家毀于一旦,讓自己現在無家可歸。也就是從這刻起,醫生從濟世救人的角色進入了窺探他人心靈的魔鬼角色。

確切說來,醫生在與牧師剛剛開始接觸,也就是牧師的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醫生還是保留了人性中善的一面,“看來,這位洞察一切、經驗豐富、慈愛為本的老醫生,以父兄般的關懷和教民的敬愛對待這位年輕的牧師,確實是全人類中與他如影隨形的最恰當的人選了”[2]。通過與牧師日常生活的密切交往,醫生試圖在牧師普通的言語行為中找出他的隱衷,他用言語的旁敲側擊窺探牧師的心靈?!褒R靈沃斯使牧師處于憤怒的狀態中。不是用全部的真相來拯救他,而是擾亂和腐蝕他的心靈。因此牧師只能因為遠離上帝和真善美而發瘋?!盵2]終于他發現了牧師那刻在胸口的紅字,他更加瘋狂地報復著這毀了他幸福生活的人,“他只消像魔法師一般把魔杖一揮,就會升起一個面目可怖的幽靈——升起數以千計的幽靈——以千奇百怪的死亡或更加可怖的外形,全都聚在牧師周圍,手指直戳他的胸膛?!薄霸谶@七年中,醫生一直以丁梅斯代爾牧師的痛苦與愧疚做為他快樂的源泉。因為仇恨,原本善良智慧的醫生走向一條摧毀牧師靈魂的邪惡之路。這是對他職業的褻瀆,亦是對上帝的褻瀆。他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對牧師靈魂的折磨,所以“牧師死后不久,他的全部體力和精力——他的全部活力和智慧,像是立即拋棄了他”,他的生活變得沒有意義,所以不久也隨牧師而去。

但是就在他死后,根據他的意愿和遺囑,他把一筆數目可觀的遺產,包括在此地和在英國的,都留給了海斯特的女兒,小珠兒。雖然醫生在對牧師的窺探中將他的魔鬼特質展露無遺,但是從始至終,他都不隱藏對那罪惡產物珠兒的憐憫,包括在獄中對她進行救治,在州長家聽到珠兒對威爾遜先生的回答,齊靈沃斯是唯一一個面帶微笑的人[4],直到最后把他一生的遺產留給了妻子白蘭的孩子,這些都表明醫生并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魔鬼,他錯就錯在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原本牧師的罪行應該是由上帝來處理的,而他因為充斥著仇恨,不僅毀了牧師,還毀了自己的前程,斷送了自己生存的意義。幸運的是,臨死前他又重拾了人性中善的一面。

四、珠兒:追尋父愛

小說中珠兒有著雙重身份,一方面她是白蘭與牧師愛情的結晶,是罪惡的活物,是另一種形式的紅字;另一方面她作為一個孩子,是渴望得到真正的父愛的,雖然她的母親對她的愛絕不亞于父愛,但這是不夠的、不完整的,所以她的存在也是在不斷的追尋父愛,她的渴望與牧師懦弱的性格形成沖突,同時她的存在亦能加深牧師的自責,從而使之最終走向道德與宗教的統一。

從白蘭給珠兒的取名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的珍貴,這是她花了她全部所有才得到的,是這母親的唯一財富。所以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白蘭極盡所能的裝點著她的小公主。小小的珠兒承襲了母親的不安分,母親渴望將自己的女兒教化成為道德高尚的人,但珠兒天性中的叛逆也讓母親無可奈何。她天生敏銳,會詛咒鎮上那些對母親的罪行指指點點的小小清教徒們,這一方面讓母親很欣慰,另一方面也令母親很擔憂;她時常用自己的行動提醒母親的罪惡:將野花擲到母親那戴著罪惡象征紅字A的胸口,逼著母親告訴生父是誰,在森林中強迫母親重新戴上那扔下的紅字。珠兒的這些行為無不從側面向讀者展示著她對父愛的渴望,她渴望得到父親對她和母親的保護,渴望父親和母親共同承擔責任。

或許是因為血肉相連,她能敏銳的察覺出牧師就是自己的父親。就在牧師為白蘭爭得珠兒的撫養權后,珠兒一改往日惡魔的形象,輕手輕腳的溜到牧師的身旁,握住他的手,將自己的臉貼在上面,溫柔從容的撫摸著,一幅女兒渴望得到父愛的場景讓讀者為之動容。就在牧師第二次登上刑臺的時候,珠兒對得到光明正大的父愛的渴望更加強烈,但是牧師由于懦弱再次拒絕了小珠兒的基本的愛的需要,珠兒憤怒,“你膽小,你不老實,你不愿意明天中午拉著我和媽媽的手”[2],女兒對父親的這般指責成為了牧師走向宗教與道德統一的助推器。終于在牧師的第三次登上刑臺時,他昭告世人他與白蘭曾經的奸情,“海斯特,過來呀,我的小珠兒”[2],珠兒終于可以擁有了公開得到父愛的權利了,“她以特有的鳥兒一般的動作,朝他飛去,還摟住他的雙膝”[2]。隨著珠兒對父親的那最后一吻,珠兒也結束了自己作為母親痛苦使者的角色,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五、結語

霍桑的小說《紅字》主要是圍繞善與惡的主題展開,行善或從惡皆為自己的選擇。小說中的四位主人公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追尋之物,目標不同,過程不同,自然結果也就不一,白蘭從最初行惡走向追尋善的高度,齊靈沃斯因為找不到家的歸屬感于是選擇了一條由善通向惡的不歸路,牧師和珠兒同時具有善與惡的特質,二人在尋求身份統一的道路上努力著并最終成功。小說的意義是深遠的,霍桑通過小說告訴世人,每個人生來都是有罪的,是繼續選擇做罪人還是去贖罪都是自己的選擇,而贖罪只能通過善行來得以實現。

[1]祖潯生.《紅字》中海斯特痛苦一生的根源[J].飛天,2011,(22).

[2]霍桑.紅字[M].胡允恒,譯.北 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36,49,55,95,120,169,198,203.

[3]楊經建.追尋:中外文學的敘事母題[J].文史哲,2006,(4).

[4]葛紅.縱觀西方宗教下的愛情悲劇——評析《紅字》中的主要人物羅格·齊靈沃斯[J].時代文學,2008,(11).

猜你喜歡
珠兒白蘭沃斯
心上的白蘭樹
請四大天王來我家唱歌
《紅字》珠兒人物形象研究綜述
乘風破“難”開新局 白蘭姐妹伴身邊——晉江市婦聯改革創新見實效
童年的白蘭鴿
安迪·高茲沃斯——塑造自然的藝術家
雨珠兒
量一量你的熱愛
雨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