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建設研究綜述

2012-08-15 00:52王英娜
關鍵詞:傳統建設文化

王英娜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盤錦 124010)

文化軟實力將在世界各國的對話中成為重要因素,對自我民族文化的研究和發展已是全球性的方向。在政治、經濟、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從我國國情和文化發展的實際出發,我們所構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能離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它是現代先進文化創新的重要基點。因此我們必須正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戰略地位,它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資源。如何利用傳統文化的有益資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將傳統文化的精華為現代生活所用,做好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對接工作,使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走向世界,是華夏子孫在文化建設問題中需要重視和深思的問題??梢哉f,在中國文化建設方面,國內外學者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討。

一、國內學者觀點

在國內,諸多學者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中華民族的責任,展開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探尋和思索。

關于傳統文化在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方面:費孝通先生非常強調中國人要充分理解和認識自己的民族和歷史,他提出了文化自覺的主張,其根本目的是加強未來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1]他認為文化需要創造被賦予生命,而創造是不斷以發展的觀點,結合過去同現在的條件和要求,向未來的文化展開一個新的起點。金春峰教授在《傳統文化的價值及在當今的發展和前景》中提出了文化系統的兩個組成部分,一部分是以特定信仰為核心及圍繞它而產生的部分,另一部分則是遠離信仰或完全與信仰無關而由社會政治、經濟狀況所決定的部分。中國文化形成的是以“道”為核心的中國的文化心靈和文化創造之根。他認為,任何文化系統的新陳代謝、創造更新,其動力只能來自文化本身內部,外來的資源只能給它提供豐富和發展的養料。[2]從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在中國文化的建設系統中,傳統文化作為其內在力量的重要性。姚高學在《傳統文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中突出強調了傳統文化的作用,他認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一定要根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以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為母體,有過濾地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部分。[3]此外,還有很多仁人志士從傳統文化中認識并探討了其對于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特色文化的重要作用。如胡尊東的 《中華文明在構建和諧世界中的作用》、趙馥潔的《核心價值體系與傳統價值智慧》、譚衛華的《論我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中的張力》等,他們均肯定了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發展的寶貴資源,我們不能忽視或輕視,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將對現代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在文化發展的未來方向上:樂黛云教授在《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重構》中提出,在世界新文化的重構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將可能為人類社會作出特有的貢獻。文中認為未來將是多元文化的世界,因此我們應有更深刻地文化自覺。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點,對之加以現代思想的創造性解讀,并增強對他種文化的理解和寬容,才能促成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4]張豈之在《關于中華文化走向的思考》中提出了科技倫理和世界與民族主體文化的走向,他指出了科學技術在給人類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隱患,因此作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內在統一融合的科技倫理是人們在科學研究中都需遵守的規范;在世界格局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中,中華文化要善于消化和吸納世界優秀文化,使自己民族文化得到創新和發展的營養。[5]金春峰認為全人類的文化交流將形成“天下大同”而又各自保持著自己文化差異性的“和而不同”的局面,這將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的一次新的輝煌。[6]余英時在《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一書中也提出了他對當今文化發展的認識,他指出文化的發展必然會遇到新元素的推動和阻礙,但基于當今的文化認識,中國文化建設事實上可以歸結為中國傳統的基本價值與核心觀念在現代化的要求下如何調整與轉化問題。[7]此外,如王能憲的《和諧意蘊:從“和而不同”到“世界大同”》、崔婷的《中西文化交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王永華的《實現傳統文化與時代的對接》等也均從中國文化建設乃至世界文化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認識和展望。

二、國外學者觀點

在國外,隨著各國對文化研究的日益高漲,中國的文化也引起了諸多國外學者的關注和重視,可以說,他們對中國文化具有很深刻的理解。

德國社會哲學家赫爾曼·凱澤林認為中國人的文化是在生活中實踐著儒學。他很贊嘆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社會力量。他在論述關于中國人的道德時說:“我們的政治文化是被外部力量限定的,它是一個迫使個體行善的社會體制的結果?!袊说恼挝幕蕾囉趥€人內在自我的發展,……并且這是在沒有主動地對人進行監督的仲裁機構的情況下實現的?!盵8]他認為這是中國人道德品格極高的結果,而這一品格的具備是孔子精神教育的成功,也就是中國本土文化的力量。美國小說家賽珍珠曾提出中國文明的關鍵詞是和諧,即一個人與他周圍的人、與自然相處和諧,這是智慧的哲學,富于和平和自我控制。她認為,“道德是與人和自然的和諧,一種接近于宗教的統一,但沒有超驗主義。其結果是輝煌的文明,有秩序、優雅,而首先是和平的、個人的、民族的、世界性的?!盵9]這種道德文明是中國文化所具備的。英國思想家羅素曾評價中國是一個藝術家的國度。在中國他可以看到天性的幸福和生活的快樂,他欣賞中國文明中的這種價值。面對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他曾預言中國文化,“假如中國人能自由地吸收我們文明中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而排斥那些他們覺得不好的東西,那么他們將能夠在其自身傳統中獲得一種有機發展,并產生將我們的優點同他們自己的優點相結合起來的輝煌成就?!盵10]由此可見,羅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肯定,他的這種預言式評價實際上也指出了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趨勢,也就是說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將使其有發展和文化力量。但在這一過程中,羅素尤其指出,一定要避免可能出現的全盤西化,避免中國文化民族特征的磨滅。羅素此認識雖然提出于20世紀20年代,但其對中國現代文化建設仍具有借鑒和警示的意義。法國比較學文學大師巴柔教授2001年在北京大學“多元之美”國際學術討論會上提出說:“中國‘和而不同’原則定將成為重要的倫理資源,使我們能在第三個千年實現差別共存與相互尊重?!泵绹败泴嵙Α崩碚摰谋亲婕s瑟夫·奈也在《華爾街日報》(2005年12月9日)發表了《中國軟實力崛起》一文,他在文章中對中國軟實力崛起的表現形態進行了分析。虛擬世界哲學家曼紐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希望盡我最大所能與中國人民交流,因為中國太重要了,不是指人口數量,而是指文化質量?!庇鴼v史學家湯因比對中國文化十分贊嘆,并寄予很高期望。他通過中國歷史史實看到了中華文化令人驚嘆之處,他說:“中國的統一政府在以前的2200年間,除了極短的空白時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幾億民眾統一為一個整體的。而且統一的中國,在政治上的宗主權被保護國所承認。文化的影響甚至滲透到遙遠的地區,真是所謂‘中華王國’?!盵11]可以說,“中華王國”局面的出現與中國傳統文化密切相關,也正是因為其獨特的文化力量使湯因比對中國文化充滿信心。他曾在與池田大作在《展望21世紀》的對話中分析了未來世界的發展局勢,他認為未來世界的統一在于以地理和文化主軸為中心而不斷結晶擴大,以中國為主體的東亞將成為這一中心,中國將在人類統一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湯因比先生的這一評價是對中國文化建設的巨大鼓舞??梢哉f,諸多國外學者對中國文化的關注和肯定,從客觀上更加督促我們一定要加強祖國的文化建設。面對未來多元文化發展格局,中華民族一定要在文化的繼承發展中不斷建設,不負前人期望,對世界文化貢獻應有的價值和力量。

三、未來研究重點

各個國家在面對全球化及現代化的競爭發展中,都開始了自我民族的文化覺醒、追溯和反思。如韓國確立了“文化立國”的國策,新加坡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增強其經濟實力的重要資源,印度在向中國追尋他們佛教歷史資源的精華……這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中,對民族文化受到沖擊的自衛和使民族文化在新時代下獲得發展。這種趨勢必然要打破現有西方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局面,從而呈現新的世界文化格局。正如日本人類學家青木保在《多文化世界》所強調的“文化的力量”。他認為文化的力量不是強迫文化同一化的力量,而是一種追求以自我為基點的開放,實現的是各族文化魅力的概念。[12]這是世界文化方向多元化發展的認識??梢哉f,這是對文化認識的主流,但西方面對著自己文化霸權地位的質疑時,也有著他們的不滿和反抗。如美國的阿瑞夫·德里克在《全球化的現代性、文化及普世主義的問題》中對古老文化的復興持反對意見。他說:“現在要求我們的意識放棄歐洲中心主義的主張,而保留全球化意識,如果沒有同一秩序,這一點就是不可想象的?!盵13]但是當面對這歷史必然潮流時,他也無法挽回。因此面對全球文化格局的重構問題,他不認為將是多元的,而是要圍繞一個重構的中心為標志,但又是一個“缺席的中心”。面對當前中國的文化建設,李宗桂先生提出我們應當把“文化”作為一門“學”來建設,創造出中國特色的文化學體系。他說:“作為研究文化的科學,文化學是一門綜合性、邊緣性、交叉性的新興社會人文學科,是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的應用性基礎研究學科”[14],但同時他也提出文化研究容易陷入現實性理論的困境??梢哉f,文化建設不僅是理論層面的建設,更是需要在生活中去實踐,需要自覺的文化意識,需要全民的文化認同,尤其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在全球多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更是任重而道遠。

筆者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在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華思想繼承的基礎上開放納新,實現民族文化的新發展。在文化發展方向方面,可以說,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精華的思想,而這些精華理念具有相通之處,未來世界文化的發展應是以各民族相通理念的精華文化為中心,展現各民族文化大繁榮的人類文化。世界核心文化強調的不再是西方或者東方,而是其實質的相通精華理念,從而引導人類更好走向幸福的道路。因此,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理念研究不僅對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推動作用,而且對于世界文化的繁榮具有重要價值。關于中華文化的發展,很多學者均將目光鎖定于向西方文化的學習中,而忽略了本民族文化中的寶貴資源,這無疑是一種巨大損失。當然,也有很多學者看到了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性,但對其切實的研究和理解,并將之與當今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相聯系,總體上缺少具體性的理論解讀和分析。針對于此,未來文化研究的重點,應是對傳統文化精華思想進行現代解讀,著重結合和諧社會、以人為本、民族精神、大愛境界等現代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核心疏解傳統文化精華在現代社會中的效用,以其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1]費孝通.文化與文化自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95.

[2][6]金春峰.傳統文化的價值及在當今的發展和前景 [J].文史哲,2008,(5):84,87.

[3]姚高學.傳統文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9):15.

[4]樂黛云.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重構[J].文史哲,2008,(3):109.

[5]張豈之.關于中華文化走向的思考[J].中國文化研究,2001,(31):19.

[7]余英時.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8][9][10][11]何兆武.中國印象——外國名人論中國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240,462,356,396.

[12][日]青木保.多文化世界[M].唐先容,王宜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13][美]阿瑞夫·德里克.全球化的現代性、文化及普世主義的問題[J].廈門大學學報,2006,(1):7.

[14]李宗桂.傳統與現代之間: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哲學省思[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6.

猜你喜歡
傳統建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老傳統當傳承
誰遠誰近?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