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釋”在“gentleman”翻譯中的應用——以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為例

2012-08-15 00:52唐金蓮
關鍵詞:紳士補償漢語

唐金蓮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510100)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定的語言總是和一定文化相關聯。語言中蘊藏著一個民族豐富的文化價值及其獨特的文化意義,它所折射出的文化,鏡像反射出該民族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語言心理、行為規范、道德價值、宗教信仰、審美情趣、政治觀點和文化傳統等。語言與文化這種密不可分的內在關系表明翻譯不只是語言之間的轉換,更是文化的交流和移植,是跨文化的信息傳播。

馬克·吐溫的代表作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年)第十八章一開始就描寫了一個叫格倫基福特的上校,“COL.GRANGERFORD was a gentleman,you see.He is a gentleman all over;and so was his family.He was well born,as the saying in a horse…”。文中關于gentleman一詞的翻譯,筆者查閱了多個中文譯本。其中有英語學習大書蟲研究室譯本(伊梨人民出版社,2001年),張友松和張振先的譯本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海浪改編的歷險故事集譯本(中國社會出版社版,2004年)。這三個譯本都將gentleman直譯成了紳士。第四個版本是王勛、紀飛等的編譯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此書沒將gentleman直譯成紳士,還是意譯為西方紳士的外貌特征“高高個子,瘦身材,每天穿著干凈的白村衣和白礬布西裝。星期天換上帶有銅紐扣的黃色燕尾服,提一根鑲銀的紅木手杖,對人和氣……”。英漢是在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語言,其語言的所代表的文化信息有很大差異。上述前三個譯本將gentleman直譯為紳士看似正確,其實從文化的角度看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中西紳士文化的異質(heterogeneity)

中文的“紳士”(據《辭?!罚s印本)記載)舊時稱地方上有勢力的地主或退職的官僚。紳,大帶,士大夫所服用(1979:1160)。 另據《現代漢語詞典》載,紳士:(1)土豪劣紳;(2)指舊時地方上有勢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職官僚。(1983:1017)

英語中的gentleman一詞在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the 6th Edition)“紳士” 的釋義為:(1)a man who is polite and well educated,who has excellent manners and always behaves well彬彬有禮之人;有教養的人;君子。 (2)[C,often pl.](formal)used to address or refer to a man,especially sb you don’t know (稱呼男子, 尤其是不認識的) 先生。 (3)(old fashioned)a man from high social class,especially one who does not work for a living:有身份的人;紳士;富紳(2004:729)。 另據 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字典解釋為:(1)a man who behaves well towards others and who can always be trusted to act honorably.上流人士;紳士;君子。 (2)polite a man(禮貌用語)先生;男士(2003:580)。

由上可知,漢語中的紳士多是舊時用法,而英語中的gentleman除了有紳士之義,還有君子、先生之義,其實從詞義上來看,二者存在著概念意義和內涵意義方面的差異。

(一)概念意義不同(conceptual meaning)

也叫指稱意義(referential meaning)。概念意義指的是詞匯所指的客觀對象或觀念本身的概括反映,即詞匯的指稱意義或字面意義。英語中gentleman和漢語的紳士的字面信息即概念意義是不同的。首先,它們的形成背景不一樣。漢語的紳士是隋唐時科舉制度的產物,是介于官僚與民眾之間的有勢力的地主或退職的官僚,一方面幫助官員統治地方,另一方面替人民向官方爭取權益。而西方“紳士”源于17世紀中葉的西歐,由“騎士”發展而來,它是一種地位和頭銜,更多強調風度、美德、精神和文化。其次,它們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同。中國舊時的鄉紳是穿長袍、馬褂、長辮,后來新中國的紳士西裝、皮鞋、短發。而英國紳士通常會手拿文明棍,頭戴大禮帽,身著筆挺的西裝,足登亮皮鞋。

(二)內涵意義各異(connotative meaning)

也叫聯想意義(associative meaning)。內涵意義指超出概念意義的那部分意義,即詞匯的情感意義、暗示意義或社會文化意義。語言受制于文化,文化決定語言最深層次的內涵,不同文化中詞語所承載的文化涵義,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頭腦里所產生的意象和聯想也不盡相同。漢語中的紳士作為政府與百姓溝通的橋梁紐帶,有一定的兩面性,一方面替人民向官方爭取某些權益;另一方面也從協助官員統治地方中牟利,甚至魚肉鄉民,此時貶義色彩濃厚。而西方紳士從起源到現在已外化為一種向上的精神,它指按道德規范行事的人,強調堅忍不拔、行為高貴、不含偏見、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蔡穎,2007:43)基本不含貶義。

由此可見,西方Gentleman和中文的紳士所負載的文化信息是不一致的。二者在語義上存在著顯著差異,這種受文化背景制約的、通過聯想所產生的信息是無法在翻譯中通過詞匯來傳遞的。如果簡單地將gentleman直譯成紳士,會造成文化缺損或文化誤讀,給譯文讀者帶來理解上的困難,要解決翻譯中的文化差異,可以采取適當的補償策略。

二、翻譯中文化差異的補償手段

(一)翻譯補償(tanslation compensation)

翻譯過程中,當遇到難以直接翻譯的詞句,譯者往往需要借助譯入語特有的語言表現手段,盡力彌補譯文語言效果方面的缺損,以使譯文達到與原文大體相同的效果,這種翻譯過程就是補償。

法國翻譯家喬治·穆南認為,翻譯中的障礙有三大類:第一類是因為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障礙,第二類句法結構差異引起的意義差別,第三類是文體的差異引起的風格的不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針對不同的障礙,采取不同的補償手段來實現跨文化的交流。我國翻譯學者柯平先生認為補償手段包括加注、增益、視點轉換、具體化、概略化、釋義、歸化和回譯(柯平,2010:145);馬紅軍先生則將補償手段劃分為顯性補償(explicit compensation)和隱性補償(implicit compensation),前者指明確的注釋(包括腳注、尾注、換位注、文內注以及譯本前言、附錄等);后者包括增益、具體化、釋義、歸化等手段。

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重要的是文化信息的傳遞。廖七一先生指出:既然在文化差異懸殊的中英兩種語言間尋找完全對應的文化負載詞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譯者勢必采用“直譯(音譯)+注釋”、“直譯+意譯”或“意譯”等方法來彌補或調整兩種詞匯在文化上的差別。(轉引姜大鵬,2010:145)英語中gentleman和漢語中的紳士產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如果只將其直譯為紳士,就有可能給譯文讀者帶來理解上的困難,對此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文化障礙,筆者建議可以通過“直譯+注釋”的翻譯補償手段解決。

(二)補償方式——“直譯+注釋”(literaltranslation+annotation)

翻譯的目的是使一種文化能充分地借鑒和吸收另一種文化的異質成分,以此為目的,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互相了解溝通,最終促進文化交流。由于文化的差異而導致的英語中gentleman和漢語中紳士概念意義和內涵意義各異,翻譯中要準確表達二者之間的文化差異,盡量避免交際過程中所引起的障礙,要采用一定的補償手段——“直譯+注釋”的策略。盧小軍先生說:“翻譯中,碰到帶有明顯民族文化特點的信息時需要進行一番解釋,但又頗費躊躇,既擔心文本注釋只言片語講解不夠清楚,又怕破壞文本語義和邏輯的連貫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文外注釋的做法,如添加腳注和尾注的作法;甚至如果解釋的信息較多,可以用超鏈接的方式建立獨立文本?!保ūR小軍,2012:43)有翻譯就有損失,有損失就有補償,正確而有效的補償是翻譯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該書中的gentleman譯成漢語中的紳士后,為了避免中文讀者一看到紳士就想到欺壓百姓的鄉紳,可以采取文外注釋的做法,以此標明二者在文化信息和詞匯意義方面的差別。文外注釋包括腳注、尾注等形式,它在空間上與原文界限分明,這樣既保留了原文的表層形式,又可以利用注釋介紹文化知識,目的語讀者在此基礎上建立語篇連貫。在此,筆者給出一個探索性的翻譯,即:gentleman譯為“紳士”,注釋為:此紳士不同于漢語中的古代紳士(鄉紳、土豪劣紳,多貶義),此處專指西方彬彬有禮、談吐高雅、知識淵博、舉止文明的紳士形象和風度,褒義詞。

由于源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西方的gentleman和漢語的紳士負載著不同的文化信息?!豆素惱べM恩歷險記》中的“gentleman”只是直白的轉換為漢語中的紳士,忽略了詞匯的不同文化信息含量,致使原文表達中賴以產生特殊內涵的具體文化語境消失,缺損的文化成分給目的語接受者的閱讀造成理解的障礙,最終導致交際目的的失敗。要解決這種翻譯障礙,一定的補償手段是必要的。

[1]英語學習大書蟲研究室.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M].伊梨人民出版社,2001.

[2]張友松、張振先,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3]王勛、紀飛,等編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海浪.歷險故事集[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5]辭海(縮印本)[D].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1160.

[6]現代漢語詞典[D].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1017.

[7]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the 6th Edition)[D].北京:商務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729.

[8]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D].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580.

[9]蔡穎.淺議英國的紳士文化[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43.

[10]柯平.英漢與漢英翻譯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45.

[11]姜大鵬.文化負載詞匯的可譯性與翻譯補償[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19):145.

[12]盧小軍.外宣翻譯“譯+釋”策略探析[J].上海翻譯,2012,(2):43.

猜你喜歡
紳士補償漢語
學漢語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無功補償電容器的應用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解讀補償心理
植物補償和超補償作用
紳士那些年
離婚時,能否要求家務補償
像紳士一樣等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