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大學英語教學團隊的思考

2012-08-15 00:52葉慶芳
關鍵詞:成員英語教學目標

葉慶芳

(湖北經濟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2007年教育部和財政部共同頒布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的意見》,其中一個重點建設的項目就是 “教學團隊與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要求“重點遴選和建設一批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開發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中老中青相結合,發揚傳、幫、帶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边@就說明教學團隊建設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師資建設,實現教書育人、培養人才這一基本目標的一項重要途徑,也是高校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方向,更有可能成為高等教育制度的一次革新。

對于團隊的定義有很多種,其中美國學者路易斯(Lewis,1993)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他認為團隊是由一群認同并致力于達成共同目標的人所組成,這一群人相處愉快并樂于在一起工作,共同為達成高品質的結果而努力。這里,他強調了三點:共同的目標(common goals)、工作相處愉快(work together well)以及高品質的結果(high-quality results)。 另外,許多學者同時也強調團隊成員間 “技能互補”(complementary skills)和團隊是少數人的集合的觀念。結合對團隊概念的理解,本科教學團隊應該是由少數業務能力互補,教齡、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認同在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等方面的共同目標,并能夠積極配合,密切協作、分擔責任、和諧統一、優勢互補、攜手共進,共同為打造品牌專業和精品課程而努力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隊。

一般而言,教學團隊有五個構成要素:教學目標(Purpose)、教學人員(people)、教學計劃(Plan)、權限(power)和定位(Position),簡稱教學團隊的“5Ps”組合。目標是團隊的靈魂,沒有共同目標的團隊僅僅是形式上組合在一起的一群人。只有大家共同追求一個或多個明確而遠大的教學目標,團隊才能作為一個整體協調統一地往前進,才能不斷實現教學革新,提高教學質量。人員是團隊的核心力量,教師是教學團隊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只有一群技能互補的教師團結合作才能實現教學團隊的既定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是實現教學目標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具體的教學方案,確保教學過程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權限和定位分別指教學團隊中成員的權利范圍和應承擔的職責。合理的制度能盡量減少教學團隊管理過程中的行政化傾向,營造自由平等的學術氛圍,最大限度的調動每個教師成員對整個團隊建設的貢獻度,促進教學團隊與教師個人共同發展。

基于以上對團隊以及教學團隊的理解,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教學團隊建設的一些想法。

一、如何構建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的構建可以按照學科分類或課程分類的方式進行。作為公共課程的大學英語由于受眾的學生人數多,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多,因此可以按課程分類的方式構建教學團隊。但是如果全部大學英語教師組成一個教學團隊,就會人員過多,效率低下,不能真正實現教學團隊的目標,也犯了“建學團隊”即“教研室”的錯誤。我們可以嘗試著對人數眾多的大學英語教師進行某種分類,鼓勵他們組成不同的教學團隊,這樣也可以引入競爭機制,增加團隊發展的外部動力。例如:按照大學英語的兩門課程分為:“視聽說教學團隊”和“讀寫譯教學團隊”;按照所授學生的專業分為:“金融類大學英語教學團隊”、“計算機及電子信息類大學英語教學團隊”、“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團隊”等;按教師研究方向也可以分為不同的教學團隊。

隨著教學團隊建設的不斷深化,大學英語教學團隊的構建甚至可以跨越學科的界限。例如,會計學院計劃引入ACCA課程,該課程為全英文授課,專業化程度高,務必需要英語教師與會計專業的教師共同合作。這種學科的發展趨勢也為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提供了新的機會。

二、如何建立教學團隊的團隊精神

教學團隊應具有自己的團隊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教學團隊的靈魂,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種凝聚力,能增強團隊的穩定性。對于一個團隊而言,其靈魂就是領導者,他的才能、知識、聲譽都受到團隊成員的一致認可。因此,核心教師是教學團隊的靈魂人物,是教學團隊精神的集中體現。核心教師通過他豐富的教學經驗、較高的學術水平、敏銳的洞察力以及高尚的品行修養和人格魅力凝聚每個團隊成員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最終實現共同目標。因此,選擇合適的核心教師,即團隊負責人是建立教學團隊精神的關鍵。核心教師也不僅僅是一位教師,也可以是兩個或多個教師。 核心教師在管理團隊時主要運用溝通、協調的方式平等的對待團隊成員,盡量減少行政色彩,把教學團隊建設成一個團結協作的教師集合體。

然而高校教師是高智商群體,學術背景愛好往往有較大差異,教學工作也有其內在的獨特性,這就必然增加了團隊成員和諧共處的難度。情商能鼓勵教學團隊的合作與和諧,如果更多的教師表現出較高的情商,教學團隊就會更加團結,彼此尊重,合作意識強,才能最大地發揮自身的潛力進而發揮團隊的整體優勢。作為團隊負責人應尊重和鼓勵教師的自我意識,關心和信任教師,使教師都能感到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以在各種教學研討會之余多組織一些活動,例如體育競賽活動,增進教師成員間的感情及信任,真誠的進行交流和分享經驗。

三、教學團隊的可持續性發展

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明確的教學團隊發展目標、科學合理的教學團隊激勵機制。目標不確定會使團隊內部出現嚴重信息斷裂和價值觀的分歧,動搖教學團隊存在的根本。高校教育職責是培養社會人才,在堅持這個基本愿景的前提下,教學團隊應根據不同的發展時期和學科特點制定一個個具體而明確的目標才能持續不斷的發展下去。一個好的團隊通過提供長期穩定的整體發展規劃和目標,明確各個成員的崗位職責,從而營造起一個能喚起各個成員無限潛力的能力發展空間??茖W合理的績效考評和激勵機制能保證一個教學團隊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團隊之所以能發揮出1+1>2的工作效果主要是因為團隊把它的工作業績看作是每個成員共同努力的業績之和。因此,改變重個人業績的考核為個人業績與團隊業績并重的績效考核,有助于強化團隊內部關系融洽,調到教師協同工作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加強教學團隊建設不是一項局部性的權宜之計,而是高校適應新時期科學技術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的根本體現,是高校實現科學發展觀在基層教學組織形式上的一次重大創新。社會對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需求必然反映到對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要求上,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市場化、國際化又加劇了不同地區、不同國家各高校之間的競爭。這些趨勢推動著學校必須要重視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提高本校的核心競爭力。而要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除了要創造出課程特色、活動特色外,更重要的是還要創建管理特色。教師由于個人知識、能力的局限性,原來單兵作戰的模式,已隨著社會發展要求走向由多個具有一專多能的教師一起協作才能完成教育任務的模式。實踐和專家們的分析研究證明,如教研室這類傳統的基層教學組織形式已經不能適應高校發展和人才培養成長的需要。因此,實行教學團隊化管理,加強教學團隊建設,雖然是一項開展不久的工作,但卻是一項全局性的基礎工程,需要長期穩定地堅持發展下去。

[1][美]約翰·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郭躍進.管理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3][美]羅賓斯,等.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劉寶存.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促進本科教學質量提高[J].中國高等教育,2007,(5).

[5]章兢,傅曉軍.談基于課程或課程群的教學團隊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7,(12).

[6]張笑濤.本科教學團隊的界定及建設[J].高等農業教育,2008,(3).

猜你喜歡
成員英語教學目標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