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學生運動猝死引發的社會學思考

2012-08-15 00:52
關鍵詞:體育運動體質運動

傅 杰

(湖北經濟學院 體育系,湖北 武漢 430205)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時猝死事件時有發生,帶來的是學生家長、學校、社會的巨大悲痛和遺憾。因此我們應對運動猝死現象進行深層次分析,發現學生猝死現象中的必然因素,建立健全的預防機制,極力避免學生猝死現象的發生。

1.猝死的相關概念

猝死是由于機體潛在的疾病和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礙導致的意外突然死亡[1]。運動猝死是指與運動有關的猝死的簡稱,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的有關資料,運動猝死定義為:有或無癥狀的運動員和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運動中或運動后24 h內的意外死亡[2]。

2.學生運動猝死的社會學分析

導致學生運動猝死的直接原因是身體的病理性因素,是導致猝死的最直接原因,但是也存在許多引發身體內部因素的間接性原因,這些潛在的間接外因即是學生在成長、受教育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社會學因素。

2.1 學生個人因素

造成學生運動猝死的最直接的因素無疑是學生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況。各種隱性疾病、羸弱的體質、體力和腦力的透支、心理應激,加上長期缺乏體育鍛煉和運動健身知識的缺乏都是導致學生運動猝死的間接原因。這些間接的原因引發了病理性的因素最終導致學生猝死。

學生在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不明或者忽視身體健康狀態的情況下,不科學地進行體育運動造成了部分猝死案例的產生;學生特別是中學生和大學生充滿青春活力,易激動、沖動,自尊心強,好勝心強,尤其在參加體育運動時更容易體現這些特點,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學生為了能夠參與體育活動或者為了爭得比賽勝利就會忽視自身的身體疾病或身體狀態,失去自我的控制,導致悲劇的產生?,F代社會學生的生活、學習條件和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許多大學生離開了家長的悉心照顧和呵護,生活作息自由度加大,養成了熬夜、不吃早飯、突擊式學習、缺乏體育鍛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混亂,另外電腦和網絡已經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的必備工具,許多學生不能夠很好地控制自我,網絡成癮,長期如此造成了體力和腦力上的透支,原因在于長時間沉溺網絡游戲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導致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人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血管疾病、腸胃神經功能等疾病,甚至可能死亡,假如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突然的進行體育運動,尤其是強度較大的體育運動,很容易引發運動猝死。

許多學生由于缺乏基本的運動健身基礎知識,片面地認為運動就對健康有益,不顧身體發出的各種信號,盲目的運動,如不少學生在運動時可能出現胸悶、氣促、心慌、頭痛、惡心等情況,可大家往往以為這是運動過程中的正常反應,不予理睬繼續運動,甚至認為這正表明自己的運動量不夠導致身體變差,更加堅定了繼續運動、加大運動量的信念。這也是引發運動猝死的原因之一[3]。急救知識的缺乏也是學生在現場未能采取急救措施的原因,當現場的主要人員是學生時,他們在突發事件面前,缺乏急救常識而束手無策,使患者失去了最寶貴的搶救時機。

2.2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存在家長對學生所在學校及學生教師隱瞞學生所患疾病和既往病史;家長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忽視學生的身體鍛煉,導致學生體質狀況堪憂。

當孩子在學或面臨升學時,由于家長害怕子女因為身體狀況、所患疾病及既往病史問題被校方得知后會影響孩子正常學業或者影響孩子進入名校,很多家長選擇隱瞞自己孩子的這些情況,甚至通過不正當手段對孩子的各種體檢進行干涉,以保證子女體檢符合學校的各項要求,在渡過體檢關后也不與校方或學生教師進行子女身心健康方面的溝通,學生也在家長的影響下也對自己真實的身體狀況進行隱瞞。在這樣的情況下,校方和體育教師無法得知學生正常的身體健康狀況或者得到的是錯誤的學生健康狀況,在體育課或體育活動中就無法對該類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安排,體育運動中,患疾病學生就容易發生運動猝死。

家庭因素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家長為了所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孩子培養不顧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熱衷于早期“智力開發”,參加各種輔導班、考證班,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利、鍛煉身體的權利。由于對于體育運動的忽視和體育運動觀念的缺失,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和溺愛,生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減少或者禁止孩子進行體育活動,導致孩子體質不斷下降,孩子體質不佳,在學校體育課進行體育運動時出現傷病的可能性增加,各種傷病引發運動猝死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

2.3 學校因素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應對學生在校期間的人身安全負責,因此學生在學校發生運動猝死情況后學??陀^上將承擔主要責任。學校因素中可能引發學生運動猝死的潛在因素較多,有學校體檢制度、體育教學過程、課程設置、體育課程內容、學校醫療制度、學校應急預案。

了解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的形式是體檢。資料顯示,運動猝死跟人的心肺功能不足有著密切關系。一個有心臟病隱患的人在運動中極有可能因為心臟承受不了運動負荷而發生意外事故。據了解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除了在新生入學和畢業生畢業時會有兩次比較正規的體檢之外,在大學期間基本不會再組織大規模的體檢;部分學校的體檢儀器和手段老化,起不到查疾病的作用,體檢的形式化讓體檢形同虛設,也在某些程度上減低了學生自己的體檢意識。

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環境是保證體育教學安全和順利進行環境因素。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要全面考慮如何進行場地的選擇、器械的布置,不要留有任何隱患。如場地的通風條件不好,天氣悶熱,學生在場內長時間運動,造成缺氧、呼吸不暢,誘發運動猝死,或在考試時氣溫高,加上長時期的暴曬,這些都可能是造成運動猝死的誘因。體育教師要掌握好運動猝死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急救知識。據調查,我國很多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中缺乏體育運動基礎保健知識的內容,學生對于運動損傷、運動猝死的知識一無所知,導致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遇到身體不適突發狀況時缺乏進行自我保護、自我救治的意識,有些行為甚至會加劇運動猝死的發生。學校的醫療保障和應急預案同樣是避免運動猝死的重要因素,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發生突發的身體狀況時,時間就是生命,學校的醫療保障是否能夠及時到位,是否有完善的應急預案,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是否達到要求,都與學生的生命息息相關。

2.4 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因素雖然跟學生運動猝死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根據“蝴蝶效應”的原理,社會環境因素與每一位運動猝死的學生都是相關的。社會環境因素是宏觀的,學生運動猝死是微觀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因素主要體現在:激烈的社會競爭、教育制度、青少年體質狀況整體下滑。

當今社會,社會競爭激烈,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再加上我國“以高考為指揮棒”教育制度,還未走出校園的學生面臨著激烈的學習競爭,尤其是大學生還要去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家長和學校往往重視文化課學習,忽視體育課、體育鍛煉,忽視學生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學生心理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自我調節能力相對較差,長此以往造成學生體質不斷下滑,身體健康狀況堪憂。進入21世紀以來學生運動猝死的頻繁發生很容易讓人聯系到我國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學生體質的持續下降。2012年3月11日,全國政協委員楊樺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發言中指出:“增強青少年體質刻不容緩。近幾年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進行的多次調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連續25年的“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一些重要指標呈下降趨勢,令人擔憂。突出表現為:肥胖率日趨增長,超過“安全臨界點”;心肺功能下降,運動能力趨低;視力不良檢出率不斷攀升。增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既是百年大計,又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國家在不同階段都制定出臺了相關文件來保證青少年體育活動時間,增強青少年體質,但是長期以來,這些文件和規定始終未能引起一些地方和學校的重視,文件和規定的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實,造成了我國青少年體質狀況的現狀。

3.預防與對策

3.1 預防學生運動猝死的關鍵在于學生本身具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生活,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科學運動

選擇好正確的運動方式,遵循體育鍛煉基本原則,避免過度運動和過度訓練,對于平時不常運動的人,應避免突然進行大運動量的運動,要循序漸進。學生在體育課上出現身體不適時,如感冒、發燒、胃腸道疾病、月經等情況時,應及時與老師溝通,采取相應的措施。學生除了掌握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避免在出現突發情況時產生慌亂,延誤救治的寶貴時間。

3.2 嚴格體檢制度,建立健康檔案

重視和加強各類學校學生入學前健康檢查及一年一度的體檢,使體檢制度化。體檢過程中要加強監督,防止學生或醫生體檢過程中弄虛作假。體育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觀察學生練習中的各種反應,如發現學生出現身體不適現象,教師應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記錄在案。通過體檢、平時觀察,為預防運動猝死建立第一手資料。學生、家長、教師、學校之間構建好良好溝通渠道。

3.3 認真貫徹落實好國家各級部門關于增強青少年體質,保證學生體育活動時間的文件和法規,優化體育課教學內容

學校和學校教師應認真貫徹和落實各項文件和法規,宣傳、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體育觀,保證學生的體育運動時間。優化體育課教學內容,通過理論課的教學向學生介紹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運動保健和運動猝死的相關知識,學會健康運動,了解運動猝死的發病機制、影響因素及猝死的前兆,防止運動猝死的發生。

3.4 學校應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創造優良的醫療條件,做好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

學校應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完善醫療制度,加強校級醫院的醫療條件,提高醫療水平,從而保證學生的就醫條件和環境。學校應該備有遇到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特別是做好體育課、學生課外鍛煉和大型體育活動的醫療應急預案,包括相關部門的職責,報告與通報制度,應急處理方案,急救藥品和器械,經過培訓的人員等。保證學生在發生突發狀況時能夠有最快、最好的救治條件。

4.正確對待猝死現象,理性認識體育運動

4.1 目前學生在上體育課或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鍛煉活動突然死亡時,很多學校校方認為這是突發事件,與學校責任無關;家長則認為孩子在學校突然死亡,學校應當對學生負責,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會產生糾紛。在具體涉及校園內運動猝死時要看學校在學生發生運動猝死之前,是否在日常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關運動安全、保護、急救等方面的教育;在設計體育活動內容時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心理、生理特征,活動方式的安全性,活動強度的承受性;是否掌握和了解了特殊疾病的學生情況;活動的組織安排是否合理、周到;事發后學校是否在第一時間及時采取有效的救護措施[3]。家長和校方在醫院和相關法律部門的協調下應理性對待,厘清責任,保證各方的權益。

4.2 在發生運動猝死現象后,很多人往往把猝死的原因簡單的歸結為體育運動所導致,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不科學的??茖W的體育運動是增強人們體質,增進人們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對于不同性別、年齡和健康狀況的人來說,采用什么方式運動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科學的健身才有可能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預防疾病和延年益壽的目的。運動方式不當和只注重運動而忽視體育鍛煉的原則,都不可能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甚則可能適得其反,損害身體健康。因此要正確地認識體育,不應對體育產生歧視。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29.

[2]李之俊,馮曙明,陳文堉.上海和華東地區運動碎死調查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9,18(3):211-214.

[3]于文謙,王樂,劉小溪.2005年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猝死事件給我們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9):1168-1170.

[4]朱磊,劉洪珍.運動性猝死的原因及其干預[J].中國臨床康復,2005,9(8):168-169.

[5]徐昕,張麗申,王忠勇.我國運動猝死調查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9,18(2):65-72.

[6]劉青健,王青生,劉永祥.我國大學生運動猝死調查及教學對策研[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5):38-41.

[7]吳增強,沈之菲,馬珍珍.對當前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7,(3):12-13.

[8]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2-287.

[9]王學農.運動與猝死(綜述)[J].體育學刊,2003,10(1):67-69.

[10]楊玉林,莫倩輝.大學生猝死2例及教訓分析[J].四川醫學,2002,23(8):875.

[11]殷雪芬.本世紀初大學生猝死病例分析[J].2007,21(6):672-674.

[12]單文華,李巧珍.大學生猝死病因及對策[J].中國學校衛生,1995,16(6):404-405.

猜你喜歡
體育運動體質運動
中醫“體質”問答
中醫“體質”問答
中醫“體質”回答
28天吃出易瘦體質
體育運動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不正經運動范
呆呆和朵朵(13)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