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視野下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

2013-08-15 00:42蔡曉雨胡貝貝
文教資料 2013年6期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學生

蔡曉雨 胡貝貝

(浙江科技學院 團委,浙江 杭州 310023)

社會實踐,作為大學生走向社會、認識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不僅僅是實現理論學習和實踐教育有機結合的必要環節,更是大學生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有效措施。大學生社會實踐在推動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過程中,不僅有助于完善教學體系,優化大學生的知識構架,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自我的價值和在社會中的責任,多方面提高綜合素質。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縱觀近來相關研究,雖然在實踐的內容、形式和體制優化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其應有作用的發揮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1.前期籌備流于形式。

高校作為先進知識和文化的重要傳播陣地,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其宣傳工作正不斷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形勢日趨嚴峻。面對社會實踐宣傳,一些高校僅僅注重宣傳的發動,卻忽略了實踐過程中的規劃、指導、跟蹤。有些高校對外宣傳轟轟烈烈,實際上卻沒有好好策劃、執行社會實踐,頗有“雷聲大,雨點小”之勢。此外,許多高校對于社會實踐的前期準備和宣傳過于單調,缺乏廣泛性、針對性、吸引性和感染性,有“雖上傳而下不達”之態。

2.思想認識缺乏重視。

對于社會實踐,許多大學生對其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而在目前以書面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下,部分學生對社會實踐有所抵觸,不積極參與,更有甚者不參與其中。高校作為學生社會實踐的推動者和監督者,應做好引導、支持的工作,然而部分高校管理者卻僅僅將“積極推進大學生社會創新實踐”放在口頭,并未以實際為出發點,從思想和行動上做出榜樣。由于長年以來,面對各級教育部門下達的社會實踐的指示,部分高校的管理者產生了宣傳倦怠和實踐疲勞,沒有很好地發揮其作為學生的權威所應具備的號召、引導、激勵和約束作用。再者,雖然越來越多的個人、企業已經開始認識到社會實踐的實際意義,但是由于當前社會對于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意義和認識存在著理解上的偏見和偏差,使得他們不能全面認識到社會實踐對于大學生、社會和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

3.實踐內容脫離專業。

社會實踐活動是連接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然而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卻沒有很好地考慮到學生成長特性、專業特點和當下社會的實際需求。我國高校的課堂教學環節相對抽象化、概念化,學生無法將理論與實際進行對照。社會實踐力求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感性和理性雙重認識的契機,然而部分高校因循守舊,影響了學生對于專業知識實踐化的積極性和時效性,造成了學校教學環節和社會實踐活動之間的脫節。

4.實踐指導力度不足。

隨著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緊迫,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意識到社會實踐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培養新型優秀大學生的重要舉措。但是,從現實層面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一來仍然有許多高校并沒有將社會實踐板塊正式納入學校教育管理體系中,這就導致了這些高校對社會實踐的研究和宣傳力度的不足。二來很多學校及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劃撥專項資金,而許多單位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考慮,怕花錢、怕麻煩,這便導致很多活動需要學生、老師自己負擔部分費用,使得許多原本學生參與熱情較高的社會實踐項目不了了之。有的高校雖然開展了對社會實踐板塊的教育計劃,在實踐過程中卻忽略了實踐的制度化、科學化及規范化要求,這使得許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迷失了方向,導致實踐意義大打折扣。

5.成效考評表彰粗糙。

我國的許多高校暫時還未對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的實踐過程、現實表現、取得的成果建立科學的、質與量雙向分析的考評制度。與此同時,對參與和指導的教師的表現能力也缺乏一定的考評體系。這就導致了包括指導人員和實踐人員在內的實踐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降低。而當下眾多學校依舊以重點實踐團隊為主力軍,著力追求某幾個點的影響效應,在表彰和考評時也均有著不同程度的傾向,久而久之降低了廣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有效性的措施

通過對其實踐意義及存在問題的研究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意識尚且不足,學校相對重視欠缺,對社會而言,則是沒有完善相應的制度設施。對此,我們可以從完善相關措施,加強教學重視,以及實行相關的政府政策等方面出發,提出有規范性和實效性的優化措施。

1.與時俱進多元融合,廣泛宣傳發揮導向作用。

為積極應對當下高校宣傳社會實踐活動手段單一、關注度不足的態勢,積極尋求一個創新的模式,全面動員、廣泛要義的錯誤,要一改以往“口令式”宣傳的做法,積極探索各種新型宣傳模式,拓寬宣傳途徑是十分重要的。高校作為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宣傳者,社會、政府及企業的價值傳遞者,應該避免僅注重宣傳的發動卻忽略實踐的真正渠道,力求宣傳形式多元化,結合現代多元文化,將宣傳做到“點、線、面”多層次的結合。同時應加強與校外各傳播媒體的接洽,著力營造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此外,各高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扎實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網絡教育平臺建設,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思想和實際的雙重保障。例如,積極推進新媒體的建設,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借助多元化媒體的力量,廣泛傳播信息,進一步擴大高校社會實踐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與此同時,面對信息多元化的網絡時代,各高校應及時對學生周圍存在的錯誤觀念和腐朽思想進行撥亂反正,充分發揮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識形態導向功能、科學理論導向功能和拓展素質教育實踐功能。

2.以人為本引領思想,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除豐富其科學文化知識外,更要用優秀的思想武裝其頭腦,而僅靠課堂授課教學環節很難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和領悟到其重要性。因此,社會實踐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才能充分感受優秀思想品德對個人成長、企業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性,提高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近年來,大學生社會實踐已經越來越被各高校、教育主管部門視作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以“榜樣育人、情感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為出發點,舉辦形式多樣的一系列相約優秀教師、優秀學生的活動,通過校內校外相互結合的模式,切實推動思想道德建設,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實踐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深化課程創新改革,建立實踐教學體系。

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均是當代優秀大學生所需要接受的用以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途徑。面對當下社會實踐的內容缺少針對性,實踐脫離專業等的問題,當務之急是了解校情、民情和社會、企業的實際需求,從而建立完善的課內外教育實踐體系。各大高校應該繼續深化課程改革,將實踐和教學相結合,改變高等教育偏重理論教學的現狀,培養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積極搭建校內實踐平臺,切實提高學生的技能和實踐能力,將實踐教學成績納入課程綜合成績的考核指標,以改變長期存在的過度偏重理論教學而致使其“獨占鰲頭”的現狀。借鑒國外社會實踐經驗,加快各高校校內技能實踐機構和科研機構的建設進程,緊密聯系實際。通過建立教學實踐基地,結合專業特色與實習實踐,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培養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完善技術,改革創新,傳承學以致用的思想,將所學知識真正用到實處。

4.多方參與通力合作,構建校企合作平臺。

政府和社會應改變傳統觀念,正確認識各自在高等教育及社會實踐中的角色,分清權利、義務和責任三者之間的關系,通力合作,保障、監督和指導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的進行,確保其實效性。貼合當下市場競爭機制,以雙向受益為宗旨,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探索“創新教育”新模式,加強學校、政府、社會等之間的聯系。例如,高校層面應該加快社會實踐納入教育計劃的進程,而政府部門應該主動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并轉變職能,由管理者的姿態轉變為協助者。借鑒國外實踐經驗,結合各高?,F狀,從實際出發,依托學校、企業、社會資源,搭建實踐平臺,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多層次、多緯度地有效整合資源,強有力地鞏固社會實踐作為聯系、溝通、協調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5.榜樣引領活化機制,完善考評表彰制度。

目前,許多高校對實踐成效的考評表彰依舊粗糙,對何時評價、如何評價學生和指導老師的社會實踐成果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方面這是由于社會實踐本身涵蓋面十分廣闊,評價體系很難做到統一,另一方面,由于社會實踐類型和形勢的快速發展,原有的評價評判標準已經不再適用了。因此,各高校在著力于建立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更加科學的社會實踐教育管理體系及運行保障機制的同時,應該注重針對實踐的質與量的長效評價機制,多方面考評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綜合表現。在積極引導重點團隊實踐的同時,高校應該更加清晰地意識到其榜樣的意義,利用重點團隊帶動普通團隊、普通個人,以面帶線、以線帶點,全面激活社會實踐的多層次、多維進行,保證社會實踐在高校中的活力和價值。高校有關部門及時做好信息的采集和反饋,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結合的形式,將社會實踐項目作為考查學生德、智、體綜合測評的指標,并激發指導教師的積極性。通過建立完整的激勵機制,保證社會實踐的自我驅動和長效運作。

三、結語

從完善實踐規范化角度來說,隨著實踐的場所基地化、內容科學化的落實,當代大學生實踐的規范化、多元化、科學化進程將加速發展。而這些趨勢在帶給大學生更高的生活姿態的同時,也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周愛國.關于培養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劉海存,朱興同.論權威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作用[J].高校輔導員,2012(1):61-63.

[3]宮留記.布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7.

[4]劉同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與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5]周揮輝.對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工作的幾點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5):46-47.

[6]盛冰.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構政府,高校,社會之間的關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47-51.

[7]貝麗靜.政府職能缺失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2(11):239-240.

[8]梁亞民,劉正帥.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幾點思考[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6,21(4):120-123.

猜你喜歡
大學生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學生寫話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