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城鄉居民收入差異影響因素分析

2013-09-22 06:54劉璐璐
投資與創業 2013年1期
關鍵詞:回歸分析影響因素

劉璐璐

摘要:基于安徽2000~2011年的宏觀數據運用回歸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因素對城鄉收入差異的影響。研究發現,工業增長速度、財政支農支出、城鎮化水平及人均耕地面積要素對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有顯著影響,人均固定資產投入比與GDP增速與城鄉收入差距有正相關關系。這些發現對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城鄉收入差異;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一、引言

自經濟體制改革以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鄉收入差距呈現愈發擴大的趨勢。從統計上來看,我國基尼系數已經近0.6,遠遠超出0.44的警戒線,城鄉收入擴大引發社會的不和諧因素,阻礙中國經濟及整個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研究城鄉收入差異影響因素有很重要的政策意義,對城鄉協調發展具有有益的啟示作用。本文第一部分說明國內研究現狀及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內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第二部分以描述性統計方法為基礎,發現城鄉收入差距與宏觀經濟以及政策變動情況的關系。第三部分以安徽面板統計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第四部分以回歸分析結果進行闡述分析。

二、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但同時,我國貧富差距也逐步擴大,尤其是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拉大,自1978年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呈現波動狀態.1978年到1984年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比從2.57下降到1.82,至1994年上升到2.86,經過波動之后持續擴大。對于城鄉收入擴大的因素,許多學者從多個角度展開研究。羅楚亮(2006)分析城鄉分割體制下城鄉分割對收入造成的純粹效應。王小魯、樊綱(2005)分析2002年全國30個省市的城鎮化率和城鄉收入差距的數據條形圖,發現城市化率與城鄉收入差異的關系為負。許秀川、王釗(2008)以重慶城市化水平和城鄉收入差距的關系進行仿真研究,結果表明,加快城市化進程講有效縮小城鄉收入差異。王藝明、蔡翔(2010)利用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得出,財政支出對城鄉收入差距有顯著影響。沈坤榮、張璟(2007)得出國家財政的農村支出對農民收入增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公共管理支出管理、運用效率低下,其在統計下作用并不明顯。

選擇安徽省為例分析城鄉收入差異問題,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一是安徽在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有很強的代表性,安徽省是大包干的發源地。也是最早實行農村稅費改革的省份之一.選擇安徽省這樣的中部不發達農業省份,研究城鄉收入差異的影響因素,對中部地區甚至全國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和啟示作用。論文借鑒已有的研究結果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結合,利用多元線性回歸篩選出影響因素。

三、安徽城鄉收入差異概況

(一)收入差距的概念

收入差距是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收入數量的差別。有相對與絕對之分。統計方法有:洛倫茲曲線,它是衡量國家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種曲線表示法,縱軸表示國民收入百分比,橫軸表示一國人口百分比,對角線是絕對平等線,該線上的點表示收入百分比與人口百分比是相等的,表示收入分配的絕對平等,洛倫茲曲線距對角線越遠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均:基尼系數,定量的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和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曲線之間的面積為A,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右下方的面積是B,以A/(A+B)表示不平等程度,若A為零,則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若比值為1,表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嵯禂祵Ω呤杖胫^察值較敏感,易出現估計錯誤。城鄉收入差距比率,用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人均純收入的比計算??梢灾苯荧@取官方統計數據,表達城鄉收入差比,缺點是忽略了城鄉消費水平的差異,可能會產生城鄉收入差距的高估。由于數據依托,選擇城鄉收入差距比率來研究城鄉收入差異。

(二)影響安徽城鄉收入差異的因素分析

安徽城鄉收入比變動趨勢與全國城鄉收入比變動趨勢基本吻合。2000年以來,安徽城鄉收入比開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是因為安徽率先開始農業稅改革試點,農民的負擔有一定程度的減輕。理論上講,影響城鄉收入的一切因素都會影響城鄉收入差異,這些因素來自于自然、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面,篩選歸納如下:土地投入要素的分析、城市化水平、經濟的發展增速、工業值增長速度和國家政策傾向。選擇的解釋變量包括人均耕地面積X1、剔除物價的GDP增長相對值X2、工業發展速度的相對值X3、城市化率X4、城鄉人均固定資產比X5、國家對農業的財政支持占總財政支出比重X6。

四、模型說明

該模型為多元回歸模型,選擇安徽省2000~201 1年的數據作為樣本,將城鄉收入比作為被解釋變量,回歸方程如下:Y=A0+A1X1+A2X2+A3X3+A4X4+A5X5+A6X6。運用spss13.0對整理數據做多元回歸分析,得到表一。

對該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具有平穩性,從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X1、X2、X3、X4、X5、X6對Y都有顯著性影響,R為0.990,調整后的R2調整為0.958,說明這六個解釋變量很好的解釋Y的變化。從系數符號看,X1、X2、X3、X4、X5、X6的系數分別是-7.812、2.665、-0.443、-2.506、0.062、-6.155,分別與城鄉收入差距呈現負、正、負、負、正、負相關。

五、回歸分析結論

(一)安徽城鄉收入差異與土地投入要素的關系

從回歸分析結果來看,人均耕地面積的回歸系數是-6.851,對城鄉收入差異有顯著的影響。城鄉收入差異與農業土地投入要素成反向變動.隨著人均土地的增加安徽城鄉收入差異將會減少,所以增加人均耕地面積增加農村居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的差距。增加人均耕地面積可以通過兩種變化進行。一是增加人均耕地面積,可以通過土地整合開發、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技術的投入,從而提高人均耕地利用效率,加大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如芥菜的種植面積,實現土地的最大化收益;二是減少單位耕地上的勞動力,如轉移安徽第一產業的聲譽勞動力至第二三產業,通過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增加農民的轉移性收入,深化第一產業的縱向鏈條等以此擴大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從而縮小安徽城鄉收入差距。

(二)安徽城鄉收入差距與GDP增長速度的關系

從回歸分析結果看,安徽城鄉收入差距與剔除物價的GDP增長速度成正方向變動,可能是因為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利益流向城市,并未惠及農村居民。Siang№和Yew-Kwang Ng(2000)結合中國的實例,認為一定程度的收入不平等可能是經濟增長必須的,或是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所帶來不可避免的負效應,至少從長期來看,收入平等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

(三)安徽城鄉收入差距與工業增長速度的關系

多元回歸模型中工業增長速度的系數是-0.361,其他變量不變,工業增長率每增長一個單位,城鄉收入差距將下降0.361個單位,安徽省工業化的發展能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較多的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四)安徽城鄉收入差距與城市化水平的關系

回歸模型中,城市化率的回歸系數是-1.214,回歸系數為負,城市化率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說明在其他變量不變時,每當城市化率上升一個單位,城鄉收入差距將下降1.214個單位。一般來說,城市化過程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會造成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城鎮化過程中,城市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提高,同時城鎮化的過程中,城市對農村的輻射作用逐漸增加,帶動周邊不發達地區的發展.二是城鎮化的經濟成果大多留在了城市,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難以直接享受城鎮化的經濟成果。

(五)安徽城鄉收入差距與國家財政政策傾向的關系

從回歸分析結果看,支持農業的財政占比的系數是-6.155,國家對安徽農業的投資與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其他變量不變時,每增加一個單位資本要素投入,城鄉收入差距降低6.155個單位。增加農業的投入如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技術投入及擴大信息網絡的覆蓋等投資可以減少農民生產和交易成本,可以直接增加濃密你收入達到縮小城鄉收入差異的目的。比如種植補貼、搭建銷售渠道及公平透明的傳遞信息平臺,減少中間環節的損耗,減少農民的費用支出,提高收入。

猜你喜歡
回歸分析影響因素
中國經濟發展狀況與大學生就業情況的相關性研究
城鄉居民醫療費用的相關性與回歸分析
基于變形監測的金安橋水電站壩體穩定性分析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森林碳匯影響因素的計量模型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河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消費統計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河南省經濟增長質量與創新能力關系的實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