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2013-12-31 06:35葉素容
教育改革與實踐 2013年9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生活化教材

葉素容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币虼?,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1、運用生活化語言進行數學教學。

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課堂中,師生的交往主要是通過言語交流。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不一樣,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素質,尤其是數學教學中如何將抽象化的數學讓學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個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實則里面蘊藏著生動有趣的東西,教師如果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是不能勝任的。鑒于此,數學教學語言生活化是學生引導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前提下,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裝飾,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認識“<”“>”,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富有童趣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區分。又如把教學長度單位改成“長長短短”,教學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貨員”,比大小說成“排排隊”等等,學生對這些生活味十足的課題知識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學習數學很有趣。

2、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實例。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之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對教材的使用不夠靈活?,F在教師們普遍意識到,教材只是某些知識傳授的載體,它給予了我們一個知識框架和結構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要達到靈活,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教學《鐘表的認識》一課時,如果以單純的傳統形式呈現,制作或畫一個鐘面,轉動時鐘的指針,機械地告訴學生“現在是幾點幾分”,讓學生會認鐘表,缺乏趣味性和現實性。教學時,教師可創造情景,利用CAI課件將每位同學從早上起床到晚上洗刷完畢上床睡覺的情景制作成動畫,讓學生說出做每件事的時間,能說多少就說多少,然后再在每個場景上顯示鐘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相應的時刻。讓學生把時間觀念同自己每天的活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加深了對知識的了解。在拓展環節我有意地安排了一組在生活中常見的電子表顯示的時間讓學生認識,學生更是反映強烈,爭強著回答,這樣,學生的學習處在親切愉快、思維活躍的主動探索活動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數學知識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養成運用數學的態度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提高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創造性地讓教材例題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題是為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而設置的。但我們的數學教材,題材老化,情節內容缺乏時代氣息和生活色彩,讓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實在太少,我們要加強“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改變數學學習生活蒼白無味的狀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處理教材,調整教材,重組教材內容,給數學課本增加“營養”。例如,教學“減法的一些簡便計算”時,我并沒有按照課本的例題進行教學,而是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情境:月底,小強的爸爸和叔叔領了工資,去蘇果超市購物,超市里擺設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瑯滿目。小強的爸爸看中了一雙球鞋,價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塊手表,價值397元,他身上有465元。他們該怎么付錢呢?怎樣想付得更快?這里,教師賦枯燥的數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時代氣息的題材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同時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有意把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

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把日常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上處處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你今年幾歲啦?多高呀?身體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誰重……這些都是小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而要準確地說出結果,就需要我們量一量、稱一稱、算一算,這些都離不開數學.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離不開數學.在教學四年級“求平均數的問題”內容時,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一個預習題:請同學們回家后到超市去進行一項社會調查,調查同一類商品的5種不同價格,看一看哪種牌子的最貴?哪種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他們的平均價是多少?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

總之,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更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教師要舍身出境的為每個學生著想,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所掌握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把問題轉移到課堂當中,通過學生的合作、老師的指導,一個個的解決,一個個的消化,讓數學生活化。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生活化教材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教材精讀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