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諾貝爾化學獎談創新精神的培養

2014-01-12 08:59郝志康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應試教育教育改革

郝志康

【摘 要】新中國建國五十年來,科學和技術有了長足迅速的發展,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一系列現代科學與技術成果已居于世界先進水平之列。然而,卻至今沒有產生過一位諾貝爾獎項的獲得者。國內許多著名科學家紛紛就此問題發表意見,呼吁各方面協力解決這個問題。從科研資金投入、到人才的培養存在著種種問題,中國的教育體制首當其沖,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教育制度;應試教育;教育改革

一、中國本土無緣諾貝爾獎

2008年諾貝爾獎已塵埃落定。繼楊振寧、李政道之后,又一華裔化學家,中國著名科學家錢森的堂侄錢永健獲獎。照實讓中國本土的人高興了半天,認為諾貝爾獎已離中國不遠了。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他們在法律上講已經不是中國人了,在美國長大,受美國的教育影響,從思維方式到生活習慣,全部西化。與中國本土是毫無關系。

百余年來,諾貝爾獎記錄了科學的發展,獲獎的科學家們,或是解決了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或是拓寬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如果我們承認諾貝爾科學獎代表了當今科技創新的尖端,那么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卻半個多世紀以來無緣諾貝爾科學獎,令億萬國人抱憾。中國需要一個諾貝爾獎來證明自己的科技實力。

誠然,諾貝爾獎是按西方標準設立的,可一些東方國家,如日本、印度、以色列和巴基斯坦也是榜上有名。如按社會制度來分析,前蘇聯獲獎人數也有12 人。如果說發展中國家的物質條件不能保證,那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墨西哥,甚至非洲的尼日利亞這些物質條件比我們差的第三世界國家也都闖入了諾貝爾獎。況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在加大對科研方面的投入。仍然沒能出現一個中國本土的諾貝爾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周光召就講過“物質條件在重大科學發現和重大科學工程的實現上都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20 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并不是在條件最好的國家和實驗室中產生的”??磥磉€得另咎其因。

二、創新精神的缺乏

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佑壽曾指出:制約我們獲諾貝爾獎的關鍵因素在于我們缺乏創新精神,特別是有的決策者缺乏創新精神。而這種創新的缺乏是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積累下來的。

(一)儒家思想的影響。北京舉辦的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著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曾向《易經》“開火”。稱“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梢钥闯鲋袊鴤鹘y文化對教育,特別是對創新人才培養的影響之大。

在中國,為了維護統治階層利益的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大一統的文化逐步形成和鞏固,其強調國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統一?!按笠唤y”思想的積極意義是強調集體意識,但卻抹殺了個人的主體意識和意志的自由。

同時,儒家文化倡導的“中庸之道”也約束了我們的創新思維?!爸杏埂笔强鬃诱軐W的基本原則,也是儒家文化極力推崇的宇宙觀、方法論和道德境界?!爸杏埂币院椭C統一為前提,講究無論人還是事物的發展都要適度,并且在適當的限度內發展,沒有“過”與“不及”的毛病。安分守己的中庸思想占居了上風,中國人被磨掉了棱角,在思想上漸漸喪失了創新的成分?!爸杏埂彼枷氡憩F在教育層面最突出的現象就是教師對乖巧聽話、循規蹈矩的學生偏愛有加,對言語“出格”、思維另類的學生極力打壓,并力求將他們改造成符合規范的標準部件。這樣一來,規范是規范了,但不知扼殺了多少天才少年?

的確,中國的文化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如忠誠可靠、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尊老愛幼等。一個對上絕對服從,對過去過分依賴的社會可能在短時期內是一個相對穩定、易于管理的社會。但如果由此而失去了創新成分,就會墨守成規,思維易于僵化,接踵而來的是技術落后、國力衰退,最終會被置于一個落后挨打的地位,也不可能獲得長時期的穩定。19 世紀中葉的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深重苦難,就是一個再明白不過的佐證。

(二)應試教育的缺陷。應該來說,在談到諾貝爾獎的時候,我們都會反思我們當前的教育制度。實際上在2006年的時候,錢學森就曾經談到,當前我們的學校教育無法培養出大師級的人才,而溫總理曾經也談到過,當前的教育無法培養出大師的焦慮。

直率的說,中國的教育傳承了幾千年以來維護大一統的文化,從小學到大學,被限制得死死的。諸多的全國性考試,無數的統編教材,統一的教學進度,死板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育體制只能培養出一般化的畢業生,最終會造成“你能做的我也會,你不能的我也不會”的尷尬局面。學生、學科、學校之間沒有互補性,當然就談不到創新。

再者,過多的這類考試只能鉗制學生的思維。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就是我們基礎教育階段的應試教育。整個教與學都圍著考試這條指揮棒轉。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使得他們沒有自己的個性或興趣,去從事自己愿意從事的一些事情,而且高考制度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教學和學習上的創新都意味著去冒考試通不過的風險。即使學生通過了全部的考試,那么也只能是一個能應付考試的人才。

而現在我們的高等教育雖然達到了全球最大的規模,在校學生達到2700萬,而高等教育毛錄取率達到了24%,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注重了高等教育的規模,但是沒有注重高等教育發展的份量,導致了整個學生的培養出現了一些創新性方面的缺失。還有,如果把統考看成是政府對教育的一種監管,那么這種監管必須體現出層次感,監管力度應該隨著教育層次的升高而遞減。

目前依舊頑固的“應試教育”和“應賽教育”往往導致一個后果:即使有一些不錯的“科學苗子”,也在這種意識的指導下,慢慢變成一個個角逐分數的考生。即使進入大學,讀碩士,讀博士,成為很有潛力的科技工作者,但平均年齡也比人家大了好幾歲,錯過了杰出科研人才“成就高潮”年齡段,20多歲就能做出重要的科技成果又從何談起呢?

(三)科研環境的缺失。事實上,我國目前對三四十歲的年輕科技人才給予的支持是得力的,從人員素質、課題水平,到支持強度、項目數量,較一些發達國家都并不遜色??墒菫槭裁丛谝灾Z貝爾獎為代表的重大科學成就上仍然落后?可能主要歸咎于這種學術機遇與學術環境上的差距。

科學研究需要具有科學的精神和態度,需要研究者具有對科學的熱情和持之以恒、堅忍不拔的毅力。中國曾經有過一代懷有“科學救國”抱負的知識分子,并造就了一批像華羅庚、錢三強、李四光等著名的科學家,曾幾何時,陳景潤等一批科學家都是時代的楷模。另外,所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無一不是從小就對科學具有濃厚的興趣。凡科研有大成就者,研究探索的動機往往都很單純,處于對事物背后的真理的不斷探索。

但是在我國,時時會有一些非學術因素的加入。在現代市場經濟時代的大環境下,少年兒童之中,立志從事科學研究者越來越少,更多的孩子選擇做明星、企業家。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中學畢業生對于商科的熱情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學。

另外,高校的學術環境也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科學研究的認識以及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的建立。學術研究需要一代代的傳承,今天研究者的言行將直接影響到下一代。 別的不說,就如SCI高潮時,本來是宏觀統計的參考,卻變成了人人“論文掛帥”的驅動力——讀大學時忙著到處發論文,成為科研人員后,一些人丟失了對科學的忠誠和信念,有人甚至把一篇文章掰成幾瓣來發表,這種文章當然與諾貝爾獎無緣!類似的非學術因素還有很多。

三、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興趣的培養。應試教育雖然對創新精神起到了阻礙的作用,但作為中國目前最合理、最公平的教學方式,尤其保留的必要性。但于此同時,我們要兼顧素質教育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講,在學習的同時,學的知識越多,越應有空間和時間加以思考,融會貫通,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不能人云亦云。對于教師來講,大學堂應該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地方。真理只能是越辯越明。過多的統考,只能是提倡一家之言,不利于思想創新。1984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曾強調說:“做科學最重要的是要自由發展”。

牛津大學盧卡斯爵士曾提出,牛津大學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須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學生要通過學習對某些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一個大學是一個包括所有學科的場所,在這里能夠培養人獨立思考的能力、清晰的頭腦、想象力、領導能力、毅力、社會意識和熱情等成功所必需的社會品質和個人品質。哈佛大學提出,一流學生的必備素質是有知識、有創造性、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斯坦福大學的卡斯帕爾校長提出,一個成功的研究型大學,必須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辯證關系,要讓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研究,了解并參與前沿科學,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和挖掘創造潛力和創新精神。這些信息反映了國外教育對創新思維的重視,了解到這些信息,對于我們的辦學方向是至關重要的。

(二)自由的學術氣氛。大學和科研機構是我們進行科研的前沿重地,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尤為重要。主要應該包括寬容的學術研究環境、鼓勵創新的政策環境、和諧共進的人際環境。營造大學和諧學術環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育一個民主自由、寬容開放、公平誠信、充滿活力,學術主體與學術環境之間、學術主體之間和諧相處的良好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大家淡泊名利,多思慎研,關注社會現實,注重學術積累。大家自覺維護學術尊嚴和學術自由。崇尚科學,追求卓越,學術誠信,力戒浮躁;大家遵循科學發展規律,鼓勵學術創新,寬容失敗,為那些長期坐“冷板凳”從事艱苦的學術積累,為攻克世界性難題而默默奉獻畢生精力的教師創造激勵環境,以多種形式展示和弘揚學術精神,努力實現學術自由與學術責任的和諧統一。

真正形成自由、平等、創新、協作的學術氛圍。 第一,堅持“學”與“術”并重,形成求真務實的風氣。第二,關懷學術生命,形成銳意創新的風氣。第三,遵循學術規律,形成切磋爭鳴的風氣。第四,關注學術規范,形成學術健康發展的風氣。

我們有充足的信心,中國人在創新思維方面能夠迎頭趕上去。在現有的諾貝爾獎獲獎者中間,就有我們在國外的美籍華人。這就雄辯地證明了中國人并不是腦子不行。只要我們能創造出創新思維的氛圍和環境,只要我們能改進教育體制不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憧憬在諾貝爾領獎席上一定會出現中國國籍的科學家和文學大師。

參考文獻:

[1] 中國可以培養出較多的諾貝爾獎科學家.《中國質量萬里行》. 2000年第十一期)

[2] 國人緣何無緣諾貝爾中國土壤不適生存?.央視新聞.2008/10/10

[3] 中國教育制度比摻三聚氰胺的奶粉還危險.金羊網.2008/10/10

[4] 王綬綰.中科院王綬綰:應試教育出不了諾貝爾獎.人民日報.2007/6/15

[5] 從諾貝爾獎反思中國的文化與教育--《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6] 徐曉.從現行教育看我們和諾貝爾獎的距離.http://news.QQ.com.2005年10月06日

猜你喜歡
應試教育教育改革
應試教育與新課改并非對立關系
淺談“EEPO有效教育方式”
有關中國教育命題的證偽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