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當規范糾偏 務求臻于完美

2014-01-15 10:28◎許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4年7期
關鍵詞:異體字文言文筆者

◎許 鳳

許鳳,語文教師,現居江蘇如皋。責任編校:高述新

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近二十年來,筆者在和學生共同學習文言文時,都會因一些問題與同事、學子們爭辯得不亦樂乎。我很想將自己在文言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列舉出來向方家求教或是與同仁商榷??擅慨斚氲浇鹂四鞠壬f,“讀書,可以把書當成老師,只要取其所長,不要責其所短”,心里就未免惴惴不安,自己儼然成了金先生所說的找茬之人,底氣不足故而就在所難免了??杉氁凰尖?,作為民族文化載體的教材必須是科學規范的,是無限接近于完美的,小而言之是知識的正確,大而言之是為了科學的求真。因此,語文老師抱著近乎苛刻的態度對待教科書也不為過?,F鼓足勇氣斗膽向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之文言文注解部分遇到的問題予以指正,以就教于方家。

一.關于“×,同×”和“×,通×”

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等是古代漢語特有的令人著迷的現象,它記錄了漢語的成長歷程和懵懂記憶,弄懂它們,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承有所裨益。蘇教版初中語文六冊書的文言文注釋中共有四十多處使用“×,同×”的格式,只有兩處使用“×,通×”的格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親戚畔之”的“畔”和《送東陽馬生序》 中“與之論辨”的“辨”)。不知編者將這四十多個字劃分為兩大類的依據是什么。是不是認為使用“×,同×”格式的是古今字或異體字或繁簡字,兩處使用“×,通×”格式的是通假字?然而事實情況不是這樣的,就是使用“×,同×”格式的四十多處中也有不少是典型的通假字。如九(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中“困于心,衡于慮”一句中的“衡”以及《愚公移山》中“河曲智叟亡以應”中的“亡”就是典型的通假字。

那么什么叫“同”?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字、繁簡字都可以叫“同”?!巴钡母拍钐珜挿毫?,就某一條具體的注釋而言,究竟是指哪一種含義呢?“×,同×”和“×,通×”這兩種格式到底是什么關系呢?讀者確乎難以弄清。

當然,對初中生而言,不必非要講清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字等關系問題,但是準確釋義還是應該做到的。筆者認為,如果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或是利用工具書能判定是通假字的應采用“×,通×”的格式,對于實在無法確定是什么關系的,可以仿照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直接釋義的辦法下注或用“×,后來寫作×”的格式作注或講解,而不必籠而統之地以“×,同×”一言以蔽之。例如七(上)《鄭人買履》中“而置之其坐”一句里的“坐”不妨這樣下注:“坐,座位,后來寫作‘座’”。

另外,通假字的解釋盡量分兩步走,第一步先寫出相通的那個字,然后再進行解釋。而書下注釋有的寫出了該字的本字,并且給出了意思;而有的只是寫出“×,同×”或“×,通×”而不再寫出字的意思,這樣不利于學生探本溯源,妨礙了漢字魅力的進一步彰顯。

二.同一個字的釋義需符合建構主義認知規律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人) 需在原有認知基礎上建構新的知識體系。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八(下) 《小石潭記》 一文中“潭中魚可百許頭”一句中的“許”書下并未提供注釋,當然學生可以結合語境猜測或是利用工具書或向老師請教知道此處的“許”的意思是“相當于‘左右’,解釋為‘上下’、‘大約’?!蹦敲?,為何還要給九(上) 《與朱元思書》 一文“一百許里”一句中的“許”提供“表示大約的數量”這樣的注釋呢?先出現的反而不解釋,學生已經弄會了的情況下再看見這樣的注釋肯定不是欣喜而是被捉弄,或者覺得此時的注釋是畫蛇添足。筆者認為教材要高屋建瓴、自成體系,要么兩處的情形互換一下,要么第二處也不要提供注釋。否則,反而讓人覺得不夠嚴謹,儼然一個低版本的“變形金剛”。

類似的情況還有兩處,一個是關于“徹”字的注釋,在八(下)《小石潭記》 一文中“日光下徹”一句中,書下并沒有對六冊書中第一次出現的“徹”這個文言實詞進行注釋,反而為九(下)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中“長夜沾濕何由徹”一句里的“徹”提供了注釋:“徹,通,這里是徹夜、通宵的意思?!钡诙€是關于文言實詞“反”,在九(上) 《與朱元思書》中“窺谷忘反”一句里書下沒有提供注釋,反而在九(下) 《愚公移山》 中“始一反焉”里給下了注釋:“反,同‘返’?!比绱肆至挚偪?,在此不再贅述。

三.重要的詞匯,文下注釋怎能避重就輕

對于重要的詞匯,學生需掌握通徹,方能舉一反三。否則還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因不得要領而成為無頭的蒼蠅。如八(上) 《人琴俱亡》一文中“慟絕良久”一句中的“絕”是很重要的文言實詞,中考時每位語文老師幾乎都會幫學生整理或是要求學生自己整理“絕”的用法。再者,“絕”在這里的意思在初中六冊書里也是唯一的。但書下并未給出注釋。此處下注的確有點難,但倘若編者也覺得難就將問題拋給廣大語文教師和剛剛接觸了一年文言文的中學生也似乎不妥。翻開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就會發現“絕”有四個義項:①斷,斷絕。②極,非常。③超越,超過。④橫渡,橫穿。是的,似乎沒有哪一個義項可以直接拿過來套用,但筆者認為在借鑒義項①的基礎上,“慟絕良久”一句中的“絕”下注為“氣息中止,昏死過去”還是說得通的。提供這樣的注釋也不必費多大的氣力或是承擔多大的風險吧。

類似的情形還有一處,九(上) 《捕蛇者說》 一文中“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一句中對該句中“藉”的意思避而不談,只是給“死者相藉”下了注,籠統地解釋為“死人互相壓著。極言死人之多?!睂W生參照這樣的注釋,絕大多數學生會將“藉”理解為“壓”。這就犯了大錯了,此處“藉”應解釋為“墊”,因此,這樣的注釋省不得!

四.注解含糊不清需糾偏

雖說在一般的語境下,漢語具有模糊性,那也是其魅力之所在。但是,在特定的情境場域里,師生需要共同努力找到那個燈火闌珊處的“她”,而不應是嘻嘻哈哈語焉不詳。八(上) 《晏子使楚》一文中“酒酣”一詞書下給的注釋是:“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惫P者認為不妥。這是誤將句子翻譯時的意思當成了注釋。這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有時詞語注釋放在句子翻譯的時候是說得通的,但有時未必。這時就需要翻譯者稍加變通以保證語句通順且符合現代人說話的習慣。這里的“酒酣”一詞本身沒有“……的時候”這層意思,這是編者翻譯的時候為了確保語句通順加進來的。因此筆者認為這里“酒酣”一詞的注釋應該這樣提供:“喝酒盡興。在句中理解為‘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p>

八(上) 《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書下給“腰白玉之環”的“腰”提供的注釋是:“掛在腰間?!惫P者認為此注亦含糊?!把币辉~在句中的用法很顯然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因此注釋時應充分考慮到它作為動詞詞性的意義,同時又要保留它原來作為名詞的性質。筆者認為注釋為“腰間掛著”更好些。雖然這兩個意思看起來差不多,但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前者強調“在腰間”,后者側重在“掛著”。后者更能準確地突出文言文中名詞活用為動詞這一語法現象。

五.科學性錯誤是大忌

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語文必須是科學性與人文性相統一,規律性與工具性高匹配的。作為這一特性的集大成者,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之間的“橋梁”——翻譯務必盡量接近于科學,就是客觀符合實際。所謂“信、達、雅”三字箴言,“信”是前提和基礎,“達、雅”是拓展和超越。如果沒有了科學準確,一切將成為鏡花水月。在此以二例糾偏指正——七(下) 《于園》 一文中“碧窈”一詞的注釋為:“幽深的草木叢中?!惫P者認為明顯不對?!氨恬骸币辉~所在的原句是:“……坐其中,頹然碧窈?!本渲械摹氨恬骸逼鋵嵏邦j然”的詞性一樣都是形容詞,是來形容人坐在水閣中的感受的。而書下提供的注釋是一個偏正式的名詞性表地點狀語的短語。詞性都不對了,就更不談詞義了。筆者認為“碧窈”一詞應注釋為“碧綠幽遠”。

再如:八(上) 《治水必躬親》一文中“布袍緩帶”一詞的注釋為:“指輕便服裝?!卑耍ㄏ拢逗酥塾洝?中“中峨冠而多髯者”、“居右者棰髻仰面”里的“峨冠”、“棰髻”的注釋分別是“高高的帽子。這里指戴著高高的帽子”和“棰形發髻。這里指梳著棰形發髻”。其實這三個詞都是一類語法現象,屬于名詞活用為動詞。但為什么第一處“布袍緩帶”一詞的注釋不寫成:“輕便服裝,這里指穿著輕便服裝”呢?

以上為筆者關于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幾類問題指正糾偏的一孔之見,不知業內方家和廣大同仁以為然否?

猜你喜歡
異體字文言文筆者
異體字字形類似偏旁的互用類型綜合字圖構建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老師,別走……
偏旁省略異體字研究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常用隸書異體字表(二)
初中文言文的“教”與“學”
《音同》中的異體字與訛體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