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文學作品教學建議

2014-01-15 10:28李凌云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4年7期
關鍵詞:文藝理論外國文學文本

◎李凌云

李凌云,語文教師,現居江蘇淮安。責任編校:王 玲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外國作品教學的要求指出:培養學生積極的鑒賞態度和審美體驗,不斷陶冶學生的性情和心靈。這其中“學生積極的鑒賞態度”是很難培養的,因為大多外國文學作品語言文字難懂,教師教學都不夠重視,就更不談獲得“審美體驗”了。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作積極地探討。

首先面臨的是教學理念的改變,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尊重國外多元的文化。文學欣賞是一種自由的心理狀態,在享受中體驗,在體驗中享受,在學生自己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努力擺脫統一認識、統一思想等與標準化評價一脈相傳的教育理念。在外國文學作品教學中,不能只從中國傳統的思維入手去考慮問題,不能將中國人看待問題的方式強加到外國文學的教學中,用中國人習慣的理念去理解外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這樣只能片面甚至歪曲外國文學作品所表達的思想。例如必修五選取了羅素《我為什么而活著》,在這篇文章中羅素闡述他“為什么而活著”的第一個原因是“我尋求愛情,首先因為愛情給我帶來狂喜,它致我經常愿意為了幾小時的歡愉而犧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這個內容,對于在相對保守國度中成長起來的視愛情為私物的處于青春期的中國高中生來說,如此大膽的表述并不顧一切的追求,他們是驚訝不已的而又內心向往。

這里面存在著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應在先進的理念指導下,指導學生解讀。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 中論道:“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歷來依靠農業來維持生存?!纱税l展起中國的家族制度。也可以說,中國社會注重群體生存的價值觀念由來已久?!倍鞣饺说淖嫦葎t發源于貧瘠的島國,以漁牧業為生,大多以個體的方式應對種種艱險的生存環境,群體觀念相對淡薄。到了十八世紀,源自啟蒙運動在歐洲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場徹底的思想大革命,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的觀念深入人心。這種以個人為中心的處世態度使得西方人不依附家庭和他人,完全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他們張揚個性,贊美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將維護個人利益作為建立一切社會關系的前提。這一切都在外國文學作品中有著深刻的體現。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成為文學作品閱讀的巨大障礙,這就要求教師對于創作背景和西方的人本思想及個性解放作相關的闡釋,引領學生個性化解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尊重學生多元化的解讀,對文章的解讀不拘泥于單一的主題。在以往的外國文學教學中,對文本的解讀往往會帶有很多政治色彩,如今,時代變了,許多外國作品有更多的內涵需要我們挖掘和解讀。

其次是開展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時,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學生對馬丁·路德·金夢想的解讀可以帶有很多不同的見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馬丁·路德·金的角色中去,更好地去理解一位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的夢想。通過對文本的了解,學生可以預先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作者生平,建議學生進入作者本人的角色,那么他針對自己同胞的處境會有怎樣的夢想。教師和學生的對話,除了探討文章的寫作技巧外,還可以深入到當今時事的探討,奧巴馬再次擔任美國總統是否意味著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能夠徹底地實現呢?美國黑人的地位是否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呢?這些問題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對話的方法使教師和文本之間交流,教師能夠更好地深入文本之中,探討人物形象的意義和挖掘深層的內涵,有利于實現多元的解讀;開展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可以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引導其積極地思考問題,并能夠提出新的觀點和形成創造性思維。師生之間的對話,是在尊重學生個性化解讀問題的前提下,共同探究合作,并遵循共同基礎和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這樣既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也能夠提高學生悟讀外國文學作品的積極性。

再次是對中外作品進行比較。思維心理學的實驗和調查都證明,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是:“聯想和對比認知高度發達,常常顯現出從單一到綜合,從一個事物到其他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從舊的境界步人新境界的思考傾向?!痹谥袑W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在對比和比較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外國文化,也能夠進一步理解中外文化的差異,以及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例如必修一教材中的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談到“(青年人) 應該選擇一種使我們最有尊嚴的職業”,因為“只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這樣的表述,在我們國家是很難弄懂的,尤其對于涉世之初的青年學生來說。在我國,什么是“最有尊嚴的職業”呢?很難回答。普通民眾當然認為是公務員、大學教授等,而如果不從事這樣有尊嚴的職業就可能淪落為馬克思所說的“奴隸般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必要將中外職業選擇的價值觀進行對比講解,在我國,勞動者是光榮的,職業是平等的,所謂“尊嚴”完全來自于從業者的內心,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懷有崇高的自豪感。這種價值選擇來自于中國傳統的文化。在我們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傳統中,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作為奴隸工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這篇文本中,作者其實想要表達的是對職業的一種態度,這也是中外文化的差異值所在。在進行外國文學作品解讀的過程中,對中西文化進行比較,也是很有效的教學方法。

最后,教師要加強對文藝理論的學習與運用。魯迅也曾言“青年看《紅樓夢》 便以寶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據了賈政管束的身份,滿心是利害的打算,別的什么也看不見了”。這段話充分說明了任何讀者都帶有局限于自己生活閱歷的不足,在解讀外國文學作品過程中,也表現得十分充分。為了糾正這種閱讀狀況,教師有必要在教學解讀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文藝理論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對于語文課堂教學,再也不是簡單地認識生字、理解新詞、歸納段落大意、總結中心思想,而是要能夠深入體會文本的內涵,講求知識與能力的培養,過程與方法的運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探討。因此,在外國文學的教學中,教師對于文藝理論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文藝理論強調對于文本的分析,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例如《項鏈》 這一文本的教學,教師可以運用文藝理論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人物性格的分析,來解構文本要表達的深刻的內涵,通過組織學生的討論和合作性的學習,來理解文本需要表達的內容。

總之,在外國文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廣泛閱讀外國文學著作,在了解外國文化的同時,也應該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提高理論素養,從而加深對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把握。

猜你喜歡
文藝理論外國文學文本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視角下《幻滅》的現實主義藝術特征探析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新世紀外國文學研究熱點問題與發展趨勢:首屆中國外國文學研究高峰論壇暨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報道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國文學研究“認知轉向”評述
中國文聯出版社“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著書系”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當代下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