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職業院校女大學生就業情況淺談

2014-03-20 07:18
科技視界 2014年21期
關鍵詞:用人單位大學生

謝 帥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51066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和管理體制的改革,畢業生就業體制從以前的“統分統配”的就業模式改變為現在的“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模式。這給大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作為就業大軍中的特殊群體,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尤為突出。 導致女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也受就業市場供求關系等多方面的影響。 女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不僅關系著學校的聲譽,也關系到學生家庭穩定和社會的穩定,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嚴峻性,采用各種適當合理的必要措施,改變女大學生就業現況已經變得至關重要。

1 女大學生的就業現況

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其中,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尤為突出。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復雜多變的,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緩解和解決女大學生關于就業的壓力及困惑。

首先,女大學生就業率低。據相關資料調查,高等院校女生比例已經超過45%,同等的條件,女生的就業機會比男生少20%左右,女生的初次就業率僅為男生的40%,很大程度上少于男生。

其次,女大學生的就業質量相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再加上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在崗位安排上,女大學生的工作崗位不但少于男生,并且女大學生的工資明顯少于男性。 另外,從就業領域上來看,女大學生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低,晉升空間較差的內勤,文員,餐飲服務等行業。

最后,女大學生生就業門檻高。當今社會上一些私人企業,出于自身經濟效益,對女性就業者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如:職位僅限于男性、不得在合同期限內生育等,在加重女大學生求職壓力的同時,人為的提高了女大學生的就業門檻。

2 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成因

女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客觀存在、不可忽略的問題。 導致女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這兩方面。

2.1 主觀方面

第一,女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在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中,就業期望高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些女大學生多把就業目標鎖定在為數不多的幾個一線城市,并且傾向于公司白領,公務員,國有企業;對工作環境、薪資要求高,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強烈排斥工作地點差,工作環境較為惡劣的工作。 就業期待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合,必然會導致女大學生就業更加困難。

第二,女大學生自身素質相對欠缺。 女大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較差,溝通能力不強,行事猶豫不決,自主創業意識不強另外,另外,受中國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女大學生在選擇就業的主要目的是求安定、安穩,重心更趨向于回歸家庭,做好女性在家庭里的角色,而忽視了自身的理想和追求。

第三,女大學生對就業市場不了解,定位不準確。這是女大學生求職困難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女大學生是通過人才招聘或者和用人單位直接聯系, 對大學生對就業的信息不關注,對自身定位也不清楚。 有些女大學生也不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這都多多少少的影響了她們的就業。

2.2 客觀方面

一方面,我國就業形勢嚴峻,有嚴重的性別歧視。 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已經不再是稀缺勞動力資源, 再加上就業市場供需不平衡,從而造成女大學生就業更加困難。有一些用人單位以性別為理由拒絕招聘女大學生,或者以身高、相貌等為借口,提高女大學生的錄用標準。

另一方面,我國法律制度不夠健全,缺乏可操作性。 建國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對女性求職者勞動權利和勞動過程的保護,并以憲法和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因此,勞動力通過市場進行調節,用人單位具有勞動力的自主權和決定權。在此情形下,用人單位在工作招聘過程中的性別歧視情況就日益明顯,具體表現為法律保障男女平等,與實際操作中就業機會不平等之前的矛盾。

3 解決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首先隨著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使整個社會的就業問題得到緩解,從主觀上看,女大學生也會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而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加上我國法律和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用人單位重男輕女的偏見也會逐步轉變。 但這些都需要相當長時期的過程。

首先,轉變就業觀念,拓寬擇業范圍。 從當今社會上來看,大學生更看重的是單位的經濟效益和地理位置,以及今后個人的發展。 因此,大多數女生所希望的大城市,高收入的就業目標太過于理想化。 作為當代的女大學畢業生應該勇敢的接受社會的挑選,到農村去,到基層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女大學生應該看到只有扎根基層,去生產建設第一線和那些急需用人的單位踏踏實實地干,才能充分發揮和奉獻所學的知識,在火熱的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

其次,揚長避短,加強女大學生自我的素質培養。 當今社會,女大學生在就業時候雖然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和限制,但是實物具有兩面性,女大學生也具備許多男生所沒有的特質。比如:女大學生的學習成績比男生更優秀;女大學生的表達能力要高于男生;女大學生細心,善于調動他人的積極性,發揮集體的作用。因此,女大學生應當著重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高分低能”,樹立職業女性自強、自立、自尊、自愛的社會形象,充分展示自身的優勢。

最后,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社會保障。 由于法律的缺失,使得女大學在求職時遭遇各種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 所以, 我國需要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維護保障女大學生的權益,相關部門要加強執法力度和勞動監管。 大力發展服務性產業,為更多的女大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和更廣闊的空間, 促進我國的經濟加快發展。

[1]李曉明.女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與就業指導[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2]王藝.當前我國女大學生就業難現狀及成因分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77-78.

[3]屈振輝.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新思考:從人力資源的社會性別視角著眼[J].中國就業,2011(4):16-18.

[4]邱柳.淺析高校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社會因素[J].科技成果縱橫,2011(1):46-47.

猜你喜歡
用人單位大學生
用人單位應避免七個認知誤區、切實保障職工年休假的合法權益
性騷擾的用人單位法律責任研究
1.舉證責任倒置對勞動爭議仲裁有什么意義?
餐廳經營模式多樣 事先分清用人單位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