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2014-03-22 10:55阮榮貴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教學要求教學大綱中學化學

阮榮貴

摘要:分層教學是對不同智能特點的學生創設不同層次的教學環境,協調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把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置于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中,使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學習相互適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 ;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的智能差異,對不同智能特點的學生創設不同層次的教學環境,協調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把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置于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中,使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學習相互適應的教學策略。就高中化學而言,教材內容的深度、廣度和能力要求相比初中都有了較大變化,許多內容理論性強、難度大,這對于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這些變化很難一下子適應。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就要分層教學。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1、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翱鬃咏倘?,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是依據因材施教的思想,要求教師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學生各方面的具體差異,在教學中賦予不同的要求,達到全體學生充分發展的目的。

2、遵循人的個性差異。學生的認知結構、知識結構、興趣、個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學習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所教授的事物分層教學就是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克服教學中的“一刀切”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3、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需要自主的學習。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的層次差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教學。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教師的輔導下愉快的學習,解決學習中的困能,從而激發學生的求職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加上教師鼓勵競爭,并及時調整目標要求,更進一步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分層教學的實施

1、學生分層。利用開學初時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全面細致摸底的基礎上,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隱性層次,進行因材施教。分層結果只有教師知道,不向班級公布。A層學生基礎較差,有的學習上確有障礙,有的對學習不感興趣,懶于動手動筆;B層學生在化學學習上有一定的進取心,但基礎略欠扎實;C層學生基本功扎實,對化學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接受能力強。平時教學中,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按不同教學內容,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分層。A層:使學生掌握化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課后及時復習,遇到難題,及時詢問,讓其有所收獲。B層:使學生掌握化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能對現所學內容,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思考,成績較好。C層:使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并能歸納總結,運用所學只是聯系實際解決問題,能力上進步明顯。教師應依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彈性教學,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廣度的要求不同,進行彈性調節,相對劃分出A、B、C三個層次。上課時要自覺運用分層目標教學法,鼓勵學生個個努力達標。教師應在每節課的開頭,向學生展示各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如在講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質”時,教師應明確告訴A層學生的學習目標是:掌握氯水的成分,理解其性質。B層學生的學習目標是:掌握氯水的成分,能夠分析在不同的反應中所體現出的不同微粒的性質。C層學生的學習目標是:不但掌握氯水的成分,而且熟練掌握氯水與不同物質反應時體現不同微粒的性質,并且會設計實驗驗證各微粒的性質。同時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將知識依其難易程度分為難、中、易三個層次,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學。

分層把握教學要求,力求人人學有所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課堂提問、問卷等形式檢查學生學習達標情況,采取因人提問、分層設題的辦法。比如,讓A層次的學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識記性提問,動手做一些簡單的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提高學習興趣;讓B層次的學生,多回答一些需認真思索的提問,通過實驗來歸納總結問題;讓C層次的學生,多回答一些智力運用性的提問,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探究。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特別是中、差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習較差的學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讓學習較好的學生感到有壓力,使好的不驕,差的不餒。

三、實施分層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設計分層教學目標時,一定要保證達綱目標的落實。因為達剛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而教學大綱是根據教育方針和中學教學計劃制訂的中學化學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國家對中學化學提出的統一的基本要求,是中學化學教材編寫和老師進行教學工作的依據,也是檢查中學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因此,我們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哪一層次的學生使用,都要保證達綱目標的落實。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提出高一層次的目標供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使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一步得到最佳的開拓。如果盲目、片面地追求“提高目標”或“高水平目標”的落實。就會使我們的教學出現反?,F象。不利于教育的發展。

2、動態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存在的困難和障礙,做到有針對性地調節、矯正和輔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學生的思想、行為是受社會、家庭等影響的。在某一階段,如果學生的家庭出現問題。學生的思想、學業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表現為上課精神不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和動力,成績發生明顯的下降。如果此時老師還是用較高的層次要求學生,反而對學習造成壓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動態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存在原困難和障礙。并動態地給學生分“層次”,動態地給予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利于教學的進行。

3、給學生的分層要采取隱蔽的分層的方法。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我們在給學生分成若干層次時,不要明確告訴學生,只是做到教師心中有數,特別針對現在的中學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個個自尊心特別強,又死要面子,如果告訴學生則會產生優生自傲,差生自卑的現象,少數學生則會對著干,反而向壞的方向發展,避免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反而不利于教學的進行。

猜你喜歡
教學要求教學大綱中學化學
“石油工程專業英語”開課情況調研與分析
淺談如何進行初中數學總復習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
基于手持技術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應用的研究
例析中學化學中對硝酸強氧化性的
新加坡初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比較分析
新高考對“曲線運動”的考查特點及命題趨向研究
試論高等教育教學大綱在教學中的應用
聚焦中學化學中的兩大定律
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滲透環保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