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氛圍 注重設置 授之以漁

2014-03-22 10:55張曉琴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

張曉琴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于“學生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薄罢l不善于閱讀,他就不善于思維?!爆F代教育觀認為:“讀而不思則罔,思而不讀則殆”,讀與思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學起于思,而思源于疑”,意在強調問題探究是閱讀教學的敲門磚和重要基點。本文立足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角度,對于如何積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能力,試作出一些簡要闡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問題意識能力;訓練教學;實踐與探析

傳統閱讀形成了“一書統天下”的專制局面和“用普通話套講八股文”的教學模式,這是對個性化能力發展的有力鉗制。新課程推進了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逐步破解積沉已久的“大一統”形式,為語文活動開創了“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發展態勢。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從人文主題組元的體系結構出發,編排設置了“文本研習”“問題探討”“活動體驗”等三種呈現方式,著力體現了“以生為本、素質為重”的理念原則。本文主要以“問題探討”為說明對象,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體會,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拋磚引玉之論。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探討活動的基本特征

所謂“問題探討”,就是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著眼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教師的有效主導,促使他們在閱讀活動中努力提出有價值意義的問題,并最終能夠有效觸及、部分解決甚而完全解決問題的一種形式。愛因斯坦說過:“有時候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還要重要?!币虼苏Z文閱讀教學應當明確:提出問題是一種目標,分析問題是一種過程,而解決問題卻并非是最終的根本追求。問題探討課的教學特點如何呢?一是注重探究意識的培養。就是借助核心問題引發思考,讓學生學會提問,學會質疑和探究。有時候文中不一定有現成的答案,但要“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在領會作品思想內容的前提下進行深入思考。二是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如文學類文本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論述類文本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分析性思維,而實用類文本則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用性思維。三是富有開放性和創造性?!斑^去教科書是語文學習的全部世界,如今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教科書?!痹谏鐣绱碎_放、教育途徑多元化的現代形勢下,培養開放性和創造性思維才是素質化發展的應有之道。

二、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探討活動的簡要實踐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既是一項推陳出新的實踐活動,也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問題。要立足源頭,強化過程,著眼未來。

1、創設質疑氛圍,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可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創新實踐和自覺追求的精神行為。由于種種主客觀因素,學生不會問、不敢問、不愿問、不善問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積極創設民主平等、安全和諧的對話環境,以有效地“激勵、喚醒、鼓舞”學生能夠大膽質疑、善于提問。筆者體會到,教師在創設質疑環境時,要努力做到“曲問”“藝術提問”,這樣既可激發學習情趣,又能夠贏得“引而不發躍如也”的藝術效果。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其中“鳳辣子管家”的人物形象立體而極具藝術性,學生對此也情有獨鐘。教師若直問“王熙鳳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則既無大趣也很籠統,對學生閱讀并無多益;如問“王熙鳳的閃亮登場有什么獨特之處?從哪里可以看出她在賈府中的位高權重?她的風流相貌有什么與眾不同?為什么能夠獨得賈母的寵信?”則會給學生留下具體而深刻的印象。

2、設置有效問題,引發學生的探討行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設置是激發自主探究行為的關鍵環節。教師要根據內容任務和學生認知等情況,認真設置“五度”問題,以引發閱讀情趣和探究欲望。就是在“難度”上要介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在“跨度”上要緊扣中心內容,有主次輕重之分;在“坡度”上應由易到難、由點到面,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在“密度”上要疏密有間、抓大放??;在“廣度”上面向全體,在考慮優等生層面時,更要注重潛能生群體。如《沁園春·長沙》可設計如下:(1)你對青少年毛澤東有多少了解?(2)請列舉一些“名人少年多立志”的事例。(3)少年立志有什么好處?(4)你有什么宏偉志向嗎?(5)解讀教材,各自談談收獲體會。另外要注重把主干式與散點式問題相互補充,前者“牽一發而動全身”,可整體帶動對文本的品讀賞析;而后者則能在激發情趣、活躍思維、串聯教學和撥云啟迪、拓展深化等方面發揮有效的作用。

3、注重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善問能力。學生往往找不到問題的關鍵要道,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價值不高。教師要通過概括、推斷、對比、假設、聯想和想象等形式,注重培養和引導學生,不斷提升他們“能問善問”的方法藝術和能力信心。一是抓住文題提問。文題是點睛之筆,抓住它就能把握主要問題。二是抓住難點提問。閱讀難點往往也是內容重點,如此提問可謂“觸摸重點、沖擊難點”。三是抓住矛盾處提問。這是文學作品的“七寸要害”和“任督二脈”,消除了它,可收一通百通之效。如《雷雨》,可引導學生抓住“周樸園與魯侍萍是否有真情?”“魯侍萍在與周樸園的對話中為何總是欲言又止?兩者的矛盾沖突表現了魯侍萍怎樣的性格特征?”等問題深入閱讀文本。四是抓住文章首尾進行提問?!傍P頭”與“豹尾”往往能體現作者的重要思想,對它提問,可直擊文本深處。五是抓住反復出現的詞語句段進行提問。反復出現就是一詠三嘆,也是值得注意和深思的對象。此外,還可抓住文中插圖、修辭和優美語句進行提問。從而通過示范點撥,使得提問過程成為知識內化和創造發現的過程。

綜上所述,對于學生問題意識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這是一項堅持不懈、逐步強化的發展性課題,需要師生雙方認真重視并合力推進。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
基于網絡交際情境下高中語文寫作學習任務群設計的應用初探
“雙減”背景下基于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作業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機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引導”方法研究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淺談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優化高中語文作業講評方法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