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

2014-03-22 10:55劉興茹關樹成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寫作能力習作筆者

劉興茹 關樹成

筆者曾多年從事基層語文教學工作,針對學生寫作存在的實際困惑和重要影響,我們經過多年探索和研究,逐漸摸索和總結出一套完整適用的作文寫作教學模式,尤其在舒蘭市法特中心校和舒蘭第五中學的語文教學中收效甚豐。在此僅從三個方面淺談一下如何提高農村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希望與大家分享。

一、家校攜手,為培養和提高寫作奠定重要基礎。有人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思維是寫作的核心,而思維的寬度卻恰恰源自大量的閱讀,只有堅持從小長期不斷的閱讀,才能真正開闊眼界、拓展思維,切實提高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梢哉f閱讀就是學生寫作的血液和營養品,為此必須家校攜手。

(一)廣泛宣傳,充分認識閱讀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班會、學?;顒?、家長會、假期家訪、定期與家長溝通等不同形式和載體,強化宣傳閱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倡導家長將給孩子的零食錢、玩具錢、買新衣服錢等多用來購買經典名著、書籍、畫冊和讀物,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和獨立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從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同時也鼓勵家長率先垂范、積極參與,尤其是那些在外務工的家長,不但要定期郵寄讀物,還要定期電話督導,保證學生閱讀習慣能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

(二)搭建平臺,全面拓寬閱讀渠道。主要有三種渠道。

首先,建立班級讀書角。書籍主要靠學生自帶、學校購置、別人贈送、外借。學生可以利用下課、中午、自習課等有效時間一起閱讀、一起討論、一起交流,充分享受到了讀書角的樂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下生活,又充實了大腦和知識,開闊了視野。在班級閱讀的好處:一是可以將專題閱讀和自由閱讀相結合,使讀書成為一種優秀品質。二是遇到問題可以討論,有效拓寬思維,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其次,開展班級讀書競賽活動。要實行周月評比,采取精神獎勵和適當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方法,共劃分五個獎勵等級,每讀完一本書要寫一篇讀書筆記,然后節選出優秀作品在班會上或主題閱讀課上朗讀,同時將對你影響最深的一本書講給大家聽。這樣做的好處有三個:一是在競賽中激發孩子上進意識。二是達到練筆、激發寫作熱情的目的。三是可以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最后,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下載好文章、好詩歌、好散文等與學生共同分享,同時教會孩子們怎么在網絡上購置書刊,提升閱讀層次、品味和總量,既省精力又省錢。

通過以上有效活動,從源頭上解決了學生沒有書讀的難題,學生們在書的世界中游覽,在書的世界中陶醉,在書的世界中靜聽生命拔節的聲音,書成了孩子的良師益友,可以與之切切私語的知音,孩子的閱讀習慣、熱情、寬闊的思維能力以及較深的理解能力,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激發和培養了出來。經過宣傳教育和搭建平臺,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一個學年,平均45人的班級的學生閱讀量就達到了近500萬字。

二、注重實踐,切實提高以動帶練寫作能力。要想切實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僅有語言材料和閱讀量是不夠的,學生必須要有將生活素材、語言能力與練筆綜合整合的能力和水平,因此筆者盡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增加練筆機會。

(一)鼓勵游戲活動。好玩、好動是學生的天性,尤其是小學生,抓住他們這一愛好,筆者在教學中,經常帶領學生開展“團結協作”、“貓捉老鼠”、“成語接龍”、“演唱會”等有意義的游戲活動,并將練筆融入到游戲中,鼓勵他們把游戲中的經歷、感受及發生的有趣事情記錄下來,學生們感到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寫起來也比較順暢,而且寫的出奇的好,同時也把快樂傳遞給了習作,又增強了集體凝聚力。

(二)鼓勵科普實驗。筆者經常鼓勵學生結合教材做科普實驗,然后把實驗的過程寫下來,養成寫隨筆或記日志的習慣。比如鼓勵學生在家用花盆或在房前屋后自己種花、種菜、種樹等,并要求他們把種子發芽的過程和變化、樹苗以及花、草、菜成長的過程以日記的形式寫出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寫出來的日記,稚嫩中不但描述了實踐的全過程,而且既富有靈性、又富有喜感,最重要的是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了植物的特征和習性,發現了生活的美好,培養了他們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激發了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提高了實踐動手和練筆水平,極大的提高了作文寫作能力。

(三)鼓勵參加課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級各項課外作文競賽活動,比如鼓勵學生參加全國綠色環保行動作文大賽、全市青少年杯作文競賽以及參加各類學生作文協會等等。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全國綠色環保行動作文大賽中,筆者班級的學生們頂著炎炎烈日,自發組織到校外周邊以及重點區域撿拾垃圾,自設條幅標語和班級黑板報,由于實踐活動豐富、有感而發、符合實際、富有創新特色,加之優美的語言素材,有1名同學獲得全國競賽三等獎、2名同學獲得全省競賽五六等獎,而且在活動中,增強了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精神,張揚了個性,受到了社會極大好評。

三、因時施教,科學指導高年段學生習作。中小學生作文寫作有其共性,更有其差異性,中學生由于學習特點、時間關系及活動減少等因素,主觀上的習作平臺和載體要相對減少很多,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則注重指導他們通過隨機留心觀察生活,積累習作素材,對凡是有新鮮感、有奇怪想法、有疑問的事物或感受,或者對看到的好詞、好句、好段落、好語言,都要及時記錄在專門的觀察本和積累本上,對閱讀完的好讀物要及時寫隨筆,同時堅持寫日記,便于為寫作提供廣闊的智力背景和語言素材。

實踐證明,學生一旦養成隨機觀察、動手實踐和練筆的習慣,他們留心觀察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就會增強,頭腦里的素材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習作自然就會“文思泉涌”,陽光飛揚向上的個性自然就會形成。正如有位大教育家曾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動流個不?!?,而且在長期的日積月累中,他們的精神生活也會變得異彩紛呈,真正使寫作成為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難題、難事,甚至是頭疼的事情。

以上就是筆者針對如何提高農村學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積累的點滴經驗,我想,只要每位語文教師都能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充分利用農村的有效資源,從農村教學實際出發、從學校教學實際出發、從農村學生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多動腦、多研究、多探討,我相信,我們農村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和水平會提高的更快、更好、更有特色!

猜你喜歡
寫作能力習作筆者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立體化地培育學生的寫作能力
習作展示
寫日記
性能相差達3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