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思品課中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14-03-22 10:55楊強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陶冶激情實效性

楊強

摘要:小學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典型的育人課程,是對學生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課教學中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課教師應該思考也應解決好的重要問題。小學思想品德課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探討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對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有重要意義。小學思品課中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明理法、陶冶法、感染法、示范法、鍛煉法。

關鍵詞:實效性;陶冶;激情;情感;活動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倍镀返屡c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的綜合性課程。教育部新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是指導思品學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就現行思品教材而言,都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探討小學思品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對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要在當務之急。同時要通過對學生生活的引導,發展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最好的引導啟迪就是興趣?,F在筆者就小學思品課教學中五種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些探索。

一、明理法

小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是以他們的道德認識為基礎的。所謂明理法,就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認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現象,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美丑觀和榮辱觀,從而培養他們的良好心理品質,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無瑕的,教師在思品教學過程中,著重點在于通過課程的教學來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培養健康的心理。小學階段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禮”教育中,有位老師從《中華成語故事》的錄像帶中挑選《曾子殺豬》的片段在課堂上播放,而后讓學生討論有關“誠信”方面的話題。這樣,學生對《講信用》一課中對做人要“一諾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國家與國家之間如果不講誠信會有怎樣的后果。

可見,在小學思品課教學中,通過明理方法進行教學,在提高小學生道德認識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良好心理品質。

二、陶冶法

和諧、愉悅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如建設良好的班集體、創設優良的校風、設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學生的身心于潛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為了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情,陶冶他們的情操,小學教師在思品課教學中應該設法陶冶學生的心靈。首先要以真情來感染,因為激情是可以傳遞的。只有撥動學生的心弦才能奏動人的樂章。教學中教師要先入題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邊熟悉的事物為切入點感染學生引其入題,以真情教學點燃學生的激情,不由得陶冶學生們的心境,從而引發學生對《品德與社會》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诩ぐl激情中可創設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戲情節、角色扮演等來引發興趣。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有很多內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體現出來。通過這種情境中的體驗,陶冶學生從此感到《品德與社會》不再枯燥,而是興趣無窮。并使學生在一個和諧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這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對小學生情感的一種積極的陶冶。

三、感染法

人的情感總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師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與言行去感染學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積極促進學生間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斷增強。小學思品教學不能光限于書本和課堂教學,要讓教學產生良好的效果,關鍵在于教學內容能在學生中間產生共鳴。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不能僅僅把他們看成教學灌輸的對象,特別是在豐富多彩的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學生對某些社會事物的看法,往往會對其心理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氣氛渲染,特別是孩子們,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圍下產生,觸景生情。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的創設與教學內容想適應的具有激發道德情感的教學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從而進入角色,產生情感體驗。把課本中的圖片制成多媒體課件,適用圖像,再現情境,使內容具體形象。

四、示范法

小學生模仿性較強,他們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為作為自己的仿效對象,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現出來,并逐步內化為心理品質。所謂示范法,就是為學生提供榜樣,指導他們去模仿。這些榜樣,首先應該是教師自身,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領袖、偉人、科學家和英雄人物,再次是學生平時生活中接觸到優秀人物,特別是學生中間的先進人物。

五、鍛煉法

心理品質的形成都是學生自覺地參加社會實踐的結果。鍛煉法,就是針對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出一定的行為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從而增強集體觀念,培養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例如,結合每年的春游、秋游,學??山M織學生進行遠足活動,并且要求他們不帶零食,只帶開水。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艱苦樸素的精神,又促進了他們的互助、頑強、堅毅等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總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是一個塑造小學生美好心靈,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過程。小學教師要在思品課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實踐,只要教師富有一片愛心和誠心,小學思品教學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機且緊密地揉合起來,在培養小學生健康心理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才能讓他們帶著激情、興趣在課堂和生活中明理成長,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猜你喜歡
陶冶激情實效性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萌動的激情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圖志
我們的激情瞬間
戶外激情
不再孤獨:愛是我們的舞場我們的朝堂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