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教育培訓課堂管理途徑探析

2014-04-17 11:18張繼曉
繼續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關鍵詞:學習型交流培訓

張繼曉

(四川師范大學 成都學院繼續教育中心,四川 成都 611745)

在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終身學習思想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指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要形成終身學習型社會,除了必要的基礎教育和中、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無疑發揮著重要作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國家要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2]。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提出要“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3]。

隨著終身教育思想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繼續教育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繼續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對學習者原有知識的更新和補充,從而提升自身素質和工作技能。繼續教育無非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大塊,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培訓,各類培訓是實現繼續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培訓課堂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統觀目前的培訓,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學習目的繁雜多樣,有的是為了提升自己,但大多數是為了拿到一個所謂的“本本”,交給單位漲工資。針對不同的人群,一些培訓機構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就有了短期班、長期班、提高班、合同班、保過班等五花八門的培訓班,他們大部分以營利為目的,“缺少歸口管理、職責不清,缺乏教學質量監督評價體系,只是作為創收的‘錢袋子’在使用”[4]。至于有沒有傳授新知識,學員素質和能力有沒有提高,就是另外一碼事了。正是由于認識的缺失,絕大部分培訓機構忽視了培訓的課堂管理,沒有專門的管理團隊和培訓師資,大部分都是兼職培訓教師,上課敷衍了事,教學形式單一,存在滿堂灌的現象[5]。學員應付差事、走過場,甚至有些學員報了名就完事了,從不上課,最后拿其他學員的教材劃出重點,臨陣突擊一下,還能結業。培訓流于形式,缺少監管,這在很多培訓中都是普遍現象。

然而,一所培訓機構要長期良性發展,要真正實現服務學員、服務社會,同時自身贏利的話,就必須抓培訓質量。培訓質量的提高除了需要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必要的教學手段,培訓課堂的管理也尤為重要。

要管理好培訓課堂,就要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雙管齊下。然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導致多數培訓注重的是培訓課堂的目標管理,忽視了過程管理,其實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是互補統一的管理體系,要實現目標管理,適當的過程管理很有必要;過程管理的實施,能夠深化目標管理,二者科學、有效的結合應是培訓機構應有的管理模式。所以,培訓機構應該一改以往單純的目標管理的做法,適度進行過程管理。良好的過程管理能夠使培訓規范化、科學化,能夠使培訓的組織者、實施者共同發揮作用,使培訓有用且有效,以提高培訓質量,達到培訓目標;使學員通過培訓真正學到想要的知識和技能,為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創設良好條件。

二、實現培訓課堂有效管理的途徑

如何在實現培訓目標管理的同時適度地進行過程管理,以達到培訓的管理效果,提高培訓質量?如何使培訓更好地為繼續教育服務,為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創設良好的條件呢?筆者認為,要實現培訓課堂的有效管理,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必須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1.了解需求

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對于一個培訓機構亦如此。任何一個培訓都是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培訓機構在制訂培訓計劃、實施培訓之前應該進行充分的調研,了解學員的學習動機、需求及學員的基本情況、特點等詳細信息,這是制訂培訓計劃的前提和增強培訓效果的保障。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學員的基本情況、特點和需求、動機,才能因人而異,制訂適合的培訓計劃,在實施培訓的過程中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員的學習需求,也只有充分了解學員,才有可能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才能確保培訓計劃的有效實施,使培訓有效且有用。

2.加強交流

“交流就像大氣中的空氣一般,供人呼吸,供人生存?!边@句話足可以說明交流的重要性。在培訓過程中,管理人員、培訓教師應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多和學員交流。通過交流,了解學員生活、學習中的困難,隨時關注學員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解決交流中發現的問題;同時,通過交流,還可以增強學員和培訓人員的感情,增強團隊意識,打破以往培訓教師只顧傳授、學員被動學習的局面。師生互動,共同探討提高,有利于學員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更有利于培訓教師開放思維,形成良好的培訓氛圍,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控制規模

培訓機構實施培訓的最終的目的是,在傳授知識、服務社會的同時,獲取可觀的收益。很多培訓機構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采取大課堂上課,上百甚至上千人的課堂。大規模的課堂培訓,節約了培訓成本,但同時,大規模的培訓課堂,使得師生之間、學員之間交往的機會就少了,彼此之間的了解也少了,無法實現與學員更多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給培訓教師的課堂管理和因材施教帶來了難度。而學員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就很容易造成學員對培訓的厭倦。一個培訓機構要做大做強,就要提高培訓質量,控制培訓課堂的規模。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充分了解學員的需求,促進師生的進一步交流,針對不同學員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教學,確保培訓的效果。

4.激勵機制

培訓管理的有效實施,培訓的良性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激勵機制。良好的激勵機制可以促使培訓管理隊伍以更大的熱情投入管理工作,可以保證培訓教師發揮 “教”和 “管”的作用;同時,送培人員如果將學員的學習和相關利益掛鉤,培訓機構將學員平時的學習情況、綜合表現和最終的考核結果掛鉤,就能更好地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師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增強了,培訓管理自然就會得心應手,培訓的效果也就立竿見影了。

5.尊重學員

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培訓對象一般都是已經脫離正規教育或已參加工作和社會人員,他們希望通過培訓更新補充知識,提高工作技能。對待他們,不能像對待學生一樣處處以教育人的方式和他們交流、授課,而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不僅對他們個人表示尊重,更要對他們不斷學習的精神表示尊重。尊重人才、尊重知識,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讓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也只有尊重,才能使學員積極參與交流,才能更多地了解學員,確保培訓的有效實施。

總之,培訓要達到既定的目標,除了穩定高水平的培訓師資、先進完善的教學設施、必要可行的教學手段,合理有效的管理是必要的。采取合理的措施實現培訓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培訓的良性發展,繼續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實施。只有這樣,繼續教育才能充分發揮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的“橋梁作用”,建設終身學習型社會才有可能得到實質性的推進。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www.zzu.edu.cn,2002-11-08.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www.gov.cn,2010-07-29.

[3]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4]李劍平.繼續教育被指成為高校錢袋子[N].中國青年報,2013-09-23(11).

[5]施旭英,周冬梅.高等學校繼續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3(5):16.

猜你喜歡
學習型交流培訓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培訓通知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做學習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長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實踐與思考
創建學習型教師團隊
建設學習型關工委的回顧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