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我們該這樣詮釋

2014-05-30 10:48郭紅心
中國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關鍵詞:教育學生

郭紅心

近年來,教育領域中一個又一個熱點問題接踵而至——高考模式改革、教育部的“92條規定”、高考狀元訪談、名校軼事……熱鬧異常的背后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呢?紛繁復雜的教育話題似乎讓我們對教育產生了模糊之感。尋其根源,恐怕要歸結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全社會都得了一種叫做“急躁”的教育??;二是社會主流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陷入了純粹功利的深淵。

其實,教育不應該有這么多熱點話題,它應該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一個靜悄悄的,只能用心體會的,人與人之間的,潛移默化的人文沉淀過程。而時下的教育似乎卻演變成了人們追求物欲和功利的工具,成為社會思潮物質化和利益化的載體。這本身就是一種誤區,是一種危及公民個人成長、社會發展、國家希望和民族前途的頑疾!那么,教育到底是什么呢?

教育不是灌輸

而是引導生命內心世界的自我覺醒

教育本身是生命的蛻變過程,它應該是靜悄悄的,默無聲息的,只有用心和靈魂才能諦聽到的東西。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澈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她從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她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边@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中的一段描述。我想,這應該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教育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其實,當我們想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已經“輸”了,而且是輸得一塌糊涂——孩子輸了,家長輸了,社會輸了……因為,我們的教育走錯了方向,違背了教育規律,忘卻了教育的本質和宗旨,同時人為地附加上了數不清的所謂“價值”和“意義”。所以,無論我們從什么角度審視教育,它總是那么“不如人意”,總是讓我們怨聲載道,總是有那么多的家長和孩子失敗、失敗、再失??!北京大學教授鄭也夫在《一個社會怎能讓多數青少年都覺得是失敗者?》一文中這樣認為:“人都有強烈動機往上走,都想上名牌學校。結果是,中小學生活都極不愉快,大多數人都有失敗感,極少數考到北大清華的有成功感。有的考到一個不錯學校,如北京郵電大學,都覺得失敗,這太荒誕了。一個社會怎么能讓自己的多數青少年都覺得是失敗者?”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告訴我們:教育本來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時下,考試似乎成了學生在學校里掌握得最好的一種“技能”,與此同時卻從小就在內心深處埋下“你死我活”的惡意競爭種子,部分學生內心深處的善與愛蕩然無存,這樣的教育還有何意義和價值呢?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那些教條知識的累加和堆積,而是人的靈魂的喚醒與激發;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舍我其誰”的所謂英雄氣概,而是“愛滿天下”的執著和敬畏;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填鴨”和“考鴨”,而是基于人性的塑造和培育。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教育擔負著神圣而又沉重的使命和責任。如此,教育便沒有了“轟轟烈烈”和“焦點訪談”,真正地成為助生命拔節和促智慧生長的事業!

教育不是博弈

而是為人的終生幸福作準備

赫伯特·斯賓塞說:“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就是為我們的完滿生活做準備?!毙陆逃龑嶒灠堰@一點看作是教育的宗旨和歸宿,它運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闡釋了教育的本質和規律,撥開層層混沌的外衣,還原了教育的本來面目——教育即成人的活動!

作家池莉在《教育究竟什么意思》中說得好,她說教育真沒有那么復雜,把你有興趣的事情盡著才能做好,把你喜愛的人兒盡著力氣愛好,把你喜歡吃喝的東西盡著熱情吃好,把你討厭的人事盡著寬容躲好。雖然我們外在的軀體漸漸衰敗,我們內在的生命卻日日更新。這應該就是教育的意思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秦春華在《為教育而考試還是為考試而教育?》中認為:在以高考為最高“指揮棒”的考試體系指揮下,我們的中學(高中)離一個教育機構的本質漸行漸遠。它越來越不像一個學校,倒像是一個類似于富士康一樣的企業;中學校長越來越不像是一個教育家,更像是一個公司的總經理(不是企業家);高三的教師越來越不像是一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像是一個拎著皮鞭的監工;學生則越來越享受不到教育的快樂,更像是一個流水線上的裝配工人——必須在答題時做到條件反射似的熟練。

其實,我們要讓孩子在教育中感受和體會到每一天的進步和快樂,感受和體會到悄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逐步從懵懂無知走向理性成熟,不斷使自己的人生目標變得更加清晰,使自己的價值觀變得更加穩定,學會從平凡的日子中領悟生命的快樂和意義,明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行為的含義和后果,明確自己未來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應當通過怎樣的努力去適宜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無獨有偶,阿福童教育學院院長王雄也曾說過,如果一國公民只會背誦現成的答案,或者只會單向性思維,那么這一國的公民絕對不可能質疑政府不當的政策,也不可能對復雜的社會問題提出良善的建議,當然,也肯定會缺乏創新精神。

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尊重孩子按規律生長的一個過程。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里面已經告訴我們,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順其天致其性”才是事物生長的基本規律。同樣,一個人的成長更應該注重其“天”與“性”,暫時的急功近利定能取得一時的所謂成就——高的升學率,那些聞名全國的超級中學已經用事實做了最精彩的證明,但致命的是,這一暫時的輝煌卻可能窒息和遏制學生一生發展的潛能。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種殺雞取卵式的教育簡直就是一種對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褻瀆。

教育不是貼標簽

而是要張揚人性的真、善、美

有一句話說得好,“給鳥兒一片飛翔的天空,給魚兒一方遨游的池塘”。我們一直在“乞求”每個孩子都成為愛迪生、愛因斯坦、比爾·蓋茨……殊不知,無數的默默無聞的人同樣續寫著歷史,同樣在為社會發展作貢獻。

最近,華東師范大學戚業國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博得大家一致認同。戚教授認為,“我們未來生活質量的高低,取決于今天班里的那些‘差生。因為未來為你提供賣菜、收電費、開出租車等日常服務項目的,很可能就是今天這些‘差生。這些人能真正讓你切實體會到生活質量的高低?!?/p>

“差生”“優等生”等一系列在教育過程中給學生貼上的家喻戶曉的標簽,也成為了社會上公認的熱詞。這些詞匯的背后說明了什么?又怎么釋義教育?

第一個創辦素質教育研究所的孟國泰在《關于真正的教育》一文中認為,真正的教育是適合每一個人的教育,讓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讓“鷹”去搏擊長空,讓“魚”去暢躍闊海,讓“望天樹”成為最好的“望天樹”,讓“老葛藤”成為最好的“老葛藤”,讓“陳景潤”成為最好的數學家,讓“陳靜開”成為最好的運動員,讓“譚晶”成為最好的歌唱家,讓“譚嗣同”成為最好的政治家。

我們在精英教育時代徘徊得太久太久,大眾教育才是我們在教育問題上的明智抉擇。兩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學原則。1924年10月,陶行知在《平民教育概論》一文中提出:“中國以農立國,十有八九住在鄉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間去的運動,就是到鄉下去的運動?!逼矫窠逃攀墙逃恼姹举|,每個學生都有“優秀”和“成功”的權利,他們都能夠走向屬于自己的成功,都能夠成為某個方面的“才”。

教育最終培養的是合格的社會公民,而不是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進行優選和淘汰。存在即合理,人生而平等?!段見^斗了18年時間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一文的作者就是我們常說的“成功者”,那么,是否還有更多的學生雖然經過了若干年的“奮斗”,依然呆在社會的“黑暗角落”?再說,經過了“18年的奮斗”就一定是社會合格的公民嗎?

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不得不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即我們的教育到底要培養出什么樣的人!答案十分具體,教育就是要發現學生的向善之心和正義之感,激發其正能量,培養出懂得“真、善、美”,善用愛心和義舉,為社會獻出一份力量的人;培養懂得生活,會發現、發掘自身天賦,高高興興實現自己才能的人。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精英,也離不開“無名之輩”,他們才是社會的脊梁和柱石——善與美、愛與真、寬容與向上才是他們所真正需要的東西。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應該是靜靜的、溫馨的、滌蕩肺腑的潤澤過程,它不應該被過度關注,不應該有那么多所謂的“新聞”,更不應該被炒作。那么,就讓我們踐履滿含學生生命和靈魂的教育之路,幫助他們積累和沉淀他們人生所需要的人格、品質、道德、信仰、思想等這些“剩下的”東西吧!

猜你喜歡
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快把我哥帶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趕不走的學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