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音樂教育心理初探

2014-05-30 17:08晉功新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心理發展快樂學習情感教育

晉功新

[摘 要]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對象是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身心發展的各個因素都在發生、發展和形成的變化當中,這個變化就使得學生的身心各個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從而產生了各自不同的需求,形成了帶有規律的特點,這就是所謂的年齡特點。只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音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更加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得以發展。因此以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為原則,進行音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音樂教學最基本的出發點,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情感教育 心理發展 快樂學習 動靜適宜

一、音樂教育對學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新技術革命得以蓬勃發展和信息化浪潮正以強勁勢頭席卷全球的今天,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科技的進步,人的知識技能的培養越來越趨于高智能化,而其情感和心靈卻被排擠、冷落,人的某些生理機能隨著片面的開發和使用在萎縮退化,缺乏活力,缺乏情感,缺乏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整體認識。

現在的學生因為家庭保護和時代的影響,交流單向化,情感投入得不到正常的“回報”,久而久之,大多數學生疏于現實生活中人際間的正常交往,導致人際關系的淡薄。

針對此種情況,教育尤其是承擔情感教育的音樂教育,應責無旁貸的擔負自己的責任,喚回人類久違的鮮活而靈動的心靈,使人重新學會用心去體驗自己的生命,體驗自己生命的活力,并實現“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初衷。

二、學生心理發展特點:

小學生的全部心理過程仍具有一些無意性、情緒性和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小學時期是兒童思維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仍與感性經驗、具體形象性相聯系,在10—12歲之間會出現一次思維的飛躍或質的變化。

小學生的興趣由膚淺向深刻發展,不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而對事物發展的原因、結果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感興趣,已經具有一種積極的求知欲,興趣開始具有穩定性和豐富性。學生的想象性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低年級小學生的想象具有明顯的無意性、再造性和幻想性,中年級之后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迅速增強,無意想象逐漸減少,但仍起作用,想象中對表象的創造逐漸明顯。

到了高年級,學生可以想象出直接經驗中從未有過的事物,想象更具有現實性,現代的兒童受書籍、影視、科學的影響想象力更加豐富、更加活躍。小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穩定性和控制能力也逐漸加強,但情緒仍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很大影響。情感日益豐富,情感的深刻性也不斷增加,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都開始產生和有所發展。學生的主導活動從游戲也逐漸向系統的文化學習,有意注意開始發展。

三、學生音樂心理的發展特點

音樂心理發展包括非常豐富的內容,如音樂感知、音樂想象、音樂情感、音樂表現、音樂評價等等。根據調查表明,學生在音樂能力方面,每年都在迅速發展。在小學低年級時期學生審美狀態處于“寫實”階段,只是看音樂作品刻畫的形象與生活實際是否相像。學生對節奏的感覺迅速增強,聽覺能力也是最敏感的時期,對音樂的感覺和把握可以用耳朵來記憶,可以用身體動作來作出反應。由于兒童身心迅速發展,到了中年級,即為音樂審美態度正式形成與發展的時期,開始對音樂作品能夠表現出真正的審美態度。學生聽覺顯著增強,節奏變現和旋律表現更加豐富,更有助于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學生手指功能的提高也能增強學習器樂的能力。記憶力的提高也能有效地促進音樂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因此也可以說:“小學中年級是學生發展音樂能力的最佳時期”。

高年級學生的身心繼續發育與成長,聽覺、運動感覺、智力、理解能力、表現能力不斷增強。隨著學生個性的發展,這一時期是學生的音樂情感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應得到進一步的熏陶和培養。這時的學生對音樂音色的變化、音樂的音響效果、豐富的和聲和音樂表現的不斷變化都感興趣,逐漸表現出對具有豐富表現力樂曲的喜愛,同時也能夠運用已有的經驗和音樂知識來表現音樂、創造音樂。

四、本人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無意注意占優勢,興趣容易轉變。特別是剛從幼兒園入校的學生(幼兒園以唱游為主),愛動不愛靜,集中注意的延續時間也較短,注意容易分散,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因此,教學設計在形式上要多樣化,不能從一而終地套用一個模式、一種方法;在內容上要形象化、趣味化,要接近學生的生活,要將“靜”態的教學內容用“動”態的教學形式表現出來,如歌表演、律動、游戲、樂器演奏、節奏練習等,始終體現“動”的教學原則。

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認為:“兒童的音樂教育,應先從節奏教學開始。讓低年級的音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讓學生邊表演邊模擬音響,使學生愉快地接受。

在唱歌教學中,應以歌表演為主。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少,機械性的強行記憶易產生精神上的疲勞。用表演來形象地幫助理解和記憶歌詞,效果就好多了。

詞忘記了,但表演動作的連貫性會幫學生想起來。同時,歌表演創造了一種愉悅的“音樂情境”,使學生的感情產生了共鳴,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樂感、美感,而且增強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中年級的學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樂理知識,識譜、唱歌的技巧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思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在學習上,他們喜歡新奇的內容,以滿足自己旺盛的求知欲。他們不再喜歡單純地“接受”,而愿自己“試一試”,讓自己得出答案。根據中年級學生的這一心理反應,在教學中要“動”中有“靜”,“動靜”相結合,學習的新知內容要留一部分讓學生去想、去做。

在唱歌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視唱能力,老師只在難點部分“點撥”。歌表演的目的不再是幫助學生記憶歌詞,而是要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情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讓他們自己設計編排動作,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

器樂演奏是學校音樂教學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它對于學生掌握音準、節奏,強化感情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更會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器樂進課堂,既是音樂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強烈需求。

總之,音樂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征的發展規律,

把握好教學的有利時機,因材施教,就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2]教育部 .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蔡覺民.音樂課程教學理念與策略.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5]李春燕.當代音樂教育理論與方法簡介,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6]尹愛青.當代主要音樂教育體系及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心理發展快樂學習情感教育
網絡對農村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策略研究
怎樣進行漢語拼音的教學
讓學生在高效課堂中快樂學習
小學音樂快樂學習的三種方法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童話對幼兒心理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
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