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明威《非洲的青山》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2014-07-12 15:06宋慧巖
短篇小說 2014年9期
關鍵詞:狩獵海明威青山

宋慧巖

海明威《非洲的青山》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宋慧巖

當下學者十分熱衷對海明威作品當中所講述的自然世界進行研究,海明威的創作世界當中一直存有自然世界,可以說是自然世界陪著他成長的,他十分喜歡自然,天生對自然充滿了眷戀之情,這一點讀者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出??墒呛C魍c自然的關系也是矛盾的,他對自然雖然充滿了熱愛之情,可我們在他的作品當中也可以看出他那種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的征服,他的作品內容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矛盾的心理,既想和自然和諧統一,又想去征服自然?!斗侵薜那嗌健愤@部作品主要講述的是狩獵,算是海明威狩獵作品當中的一部代表作。在他的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風光美麗的非洲大陸,他用這部作品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之情,想要和自然合為一體??墒窃谒淖髌樊斨?,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對人類踐踏自然的一種漠視以及那種以人為自然中心的思想。

一、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非洲的青山》這部作品面世以后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引起了文學界乃至西方人的注意,這部作品當中記述的主要是海明威和友人及愛人一同到非洲大陸進行狩獵的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表達了作者對這片風光的喜愛之情。他用那妙趣生輝的筆記錄了這片土地美麗的自然風光,我們可以看到對人類和自然關系的反思,作者在創作 《非洲的青山》時費盡了心思,讀者可以領略非洲大陸迷人的風光,就好像親臨其境一樣,讓讀者心情為之舒暢。密密的森林,挺拔的高山,一望無際的草原,碧藍的天空,各種各樣的飛禽走獸,淳樸的民風,這一切都被海明威描繪成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圖畫,形象逼真,猶如身在其中。在這部作品當中,作者有很多次都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喜愛之情,他認為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這里相提并論。海明威十分喜歡這里,他想生活在這個地方,所以他還沒有離開這里就表達出了懷念之情。作者用他的筆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風光秀麗、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的非洲大陸。這里的樹干非常高大,也十分光滑,這些樹干就好像是法國的森林一樣,樹枝十分茂盛,樹葉掛滿枝頭??吹竭@樣美麗的景色,海明威的妻子十分高興,她對這里的景色發出了由衷的贊嘆,認為這里的樹就如作家安德烈所作的畫。安德烈是一位法國人,他是一位畫家,善于書畫抽象的事物,而且線條十分優美。海明威是一位作家,他雖然不會作畫,可是他用他的筆同樣向我們描述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這里的自然風光讓海明威十分迷醉,他十分喜愛這里。

海明威所描述的自然風光是經過他的感官處理后的,有著人的主觀因素,不是對客觀自然的真實描寫,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于自然美麗的精神追求。在對自然風光進行描述的過程當中,海明威一直以一種自然主宰的情感來進行描述。來這里進行狩獵的人們根本沒有什么心思去欣賞美麗的風光,他們所關心的是獵取獵物的多少,他們希望快速地飛過這應該進行觀光的地方。海明威的自然觀是以人為中心的。他喜歡這片土地不僅僅因為這里風光美麗,引人入勝,還因為這里是狩獵的天堂。海明威來到這里就是來狩獵的,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應該了解到,他喜歡某一個地方,可能是因為這個地方打獵十分容易。

二、以人為自然中心的思想

這種思想就是把人類當做自然的主宰,人可以改變自然,主宰自然,人是自然界當中唯一一種具有價值屬性的種族。把自然當中除人之外的一切生物都看做是不具備靈性,也不具備價值屬性。人在自然當中進行實踐的時候,所考慮的都是自身的利益。作者用作品表達了對這里的喜愛,因為這里不僅風光美麗,而且動物繁多,狩獵者在這里可以盡情獵殺,這里是他們的天堂,作者來到非洲的這片土地上是來進行狩獵的,所以他喜歡這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里可以滿足他獵殺的愿望,對自然風光的欣賞是次要的。

父親對海明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他的父親喜歡打獵,所以他也喜歡打獵。在 《非洲的青山》這部作品的第一頁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他早期和獅子的合影。作者眾人來到這里的首要目的就是進行打獵,所以 《非洲的青山》中所描述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打獵。他表達了他對這里自然風光的喜愛之情,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可是在自私心理的作祟下,他不停地去追逐本屬于這里的動物,去獵殺幾乎沒有反抗能力的動物。人類在這樣美麗的風景當中都能痛下殺手,殺死那些動物,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人為自然中心思想的支配下人類的貪婪與血腥。作品當中有一段海明威講述了是怎樣解剖羚羊的,他在解剖羚羊的時候擁有勝利的喜悅,沾沾自喜于他的能力,可是他沒有想到這對他所獵殺的羚羊十分的殘忍。羚羊是羊的一個品種,它們是地球的一分子,與人類一同居住在這美麗的地球之上,可是人類的貪婪和血腥卻剝奪了它們生存的權利,它們雖然在大自然當中十分的渺小,可是地球這個大家庭離不了它們。對于羚羊的獵殺僅僅只是一個案例,在這非洲大草原上,每天都上演著瘋狂的獵殺。人類自以為是,自認為是自然的主宰,所以動物們幾乎難以躲避被獵殺的命運,這樣的悲劇每一天都在發生。

在閱讀 《非洲的青山》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們可以體會到當海明威沒有獵殺成功時內心十分的惱怒煩躁,當他狩獵成功的時候,他的內心又是十分狂喜,十分自豪,他為他的成績感到驕傲。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人總是高于動物,不可一世,漠視動物的生命。動物們本來在這片土地上安靜地生活著,可是狩獵者的到來打破了這里的寧靜,他們上演了瘋狂的獵殺,每天都能夠聽到槍聲以及動物的慘叫聲,空氣當中都可以聞到血腥味。獵殺者十分高興,臉上掛滿了笑容,可是我們卻從他們的臉上看出了動物們的無助與悲傷以及人類的自大和狂妄,人類的瘋狂獵殺破壞了動物們的生存環境,這就好像是一場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動物們被無情地殺害,這場戰爭看似體現出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敢,可是更體現出了人類的無情與貪婪,這場戰爭中到處彌漫著血腥的味道。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大自然所賦予的,它們同屬于自然,是自然的一分子,理應受到敬畏和尊敬,可是在人類的意識當中,人才是自然的主宰,人應該向自然索取,人類獵殺征服動物,獲取它們的生命、皮毛以及能量,進而展示人類的強大,人類才是自然的主宰。如果上升到道德層面的話,人類是沒有義務去保護自然的,可是人類也是自然的一分子,離開了自然環境人類也沒有辦法生存下去,其實保護自然也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人為自然中心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了,人類才有更好的生存空間。人類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三、人和自然

人與自然就是一種生產關系。這種關系在 《非洲的青山》這部作品當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來。書中,海明威與各種各樣的野獸進行了無比震撼人心的搏斗。在東非高原那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人與動物都面臨著挑戰??墒菞l件雖然艱苦,每一個物種都經受住了磨難。在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這部作品當中,既有緊張而激動人心的描寫,又有跳躍著生命的剛勁之美的描寫。而作者海明威在熟悉這種讓人無法想象的行為之后,逐漸用一顆稍帶野性但又充滿著唯美的心態來對待周邊的野獸與動物們。海明威與獅子等其他動物進行了激烈的搏斗之后,逐漸喜歡上了這種生活方式,并慢慢地通過這種行為方式當中的一點一滴來尋求自己的興趣。在小說當中,獅子的咆哮,野獸的低吟不但被描述成為一種動物活動的景象,更是形成了一幅幅令人心向往之的風景畫。海明威在暗地里靜靜地觀察著,傾聽著,然后觀賞著這里所發生的一切。這種狩獵活動毫無疑問是把人類作為核心,從人的視角來觀看進而來進行描述的。

在這部小說描述的過程當中,作者自始至終都對自然懷著昂揚的興趣。自然界中的種種景象與生物不但給作者帶來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見識,而且也讓作者對自然和生態環境有了更為透徹的感悟,從而形成了作者心目當中對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向往。這種美輪美奐的意境早已超出了我們對狩獵行為的普通認識,并將會使我們領悟到多種多樣的感受。作者是一個愛好狩獵的人,當他狩獵成功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十分狂喜的。作者在與動物進行戰斗的時候展現出了作家的氣質,他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并把這種快樂用自己手中的筆表達了出來,使之成為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

海明威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常用的主題就是自然,可是在 《非洲的青山》這部作品當中他表現出了人為自然中心的思想。人類的貪欲非常大,常常為了自己的私欲而肆意地破壞自然環境,卡森是一位批評家,主要是對生態進行批評,他曾說過:我們十分的自大和狂妄,整天說著要征服自然,可是我們卻忘卻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本身只是自然的一個小部分。舒馬赫是一位英國人,也是位學者,他也說過,當代的人總是在說要和自然進行決斗,可是卻忘卻了我們在取得勝利的時候,可能我們已經面臨著災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現在十分的不和諧,學者們正在用他們的筆來喚醒人們,呼吁人們進行自然保護。

[1]周山,謝東華.論海明威的生態倫理觀[J].求索,2009(05).

[2]薛磊,王立紅,劉禪娟.生態批評解讀海明威雙重自然觀的成因[J].科技信息,2009(25).

[3]薛磊,李家霞,高靜.人與獸的角逐中解讀海明威的自然觀——生態批評視域下《非洲的青山》[J].科技風,2009(18).

[4]戎林海.談談海明威的自戕[J].常州工學院學報,1997(03).

宋慧巖(1984— ),女,山東菏澤人,碩士,菏澤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狩獵海明威青山
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閱讀(書香天地)(2021年11期)2021-03-08
海明威名言
《老人與?!放c海明威
青山的起伏
狩獵還是偷獵
恐龍是怎么狩獵的?
以我青山磊落,為梅畫地為牢
秀逗原始人④狩獵驚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