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瓜燈博士》:孤獨、逃遁與絕望的抗爭

2014-07-12 15:06
短篇小說 2014年9期
關鍵詞:普萊斯文森特南瓜

王 濤

《南瓜燈博士》:孤獨、逃遁與絕望的抗爭

王 濤

耶茨的 《南瓜燈博士》講述的是從紐約轉學來的孤兒文森特在新的環境中頗感孤獨。男孩不僅要面對特殊的家庭背景,面對欺生、乖張的同學們,還要面對年輕教師普萊斯小姐種種自以為是的 “優待”。在這些多重環境的壓迫之下,男孩的精神世界經歷了復雜的變化和爭斗。他既自卑怯懦,又渴望融入環境;既心底脆弱,又有著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他努力逃離被孤立的窘境,卻每每以失敗而告終。這些壓抑、孤獨與無奈最終以充滿憤懣的報復行動噴薄而出。小說也在這樣的悲劇氛圍中戛然而止,留給讀者長久的遺憾和困惑。對孤獨主題的透徹詮釋、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巧妙刻畫以及 “極簡主義”的寫作風格是耶茨這篇小說能夠留給讀者深刻的印象和獨特的閱讀體驗的重要原因。本文從這三方面探討耶茨的短篇小說 《南瓜燈博士》的寫作特色。

一、無處不在的孤獨

耶茨的這篇小說人物設置相對簡單,其核心內容講述的是一個男孩子和女教師之間的故事。小說情節并無波折,也沒有戲劇性的矛盾沖突,但這些卻并不妨礙讀者與小說中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并體察出那些蘊藏于字里行間的孤獨感。對這一主題的刻畫與詮釋是小說產生獨特審美效果的核心所在。

一方面,孤獨是普通人最熟悉的一種情感體驗。耶茨細膩和精當的描寫觸動了人們的情感共鳴。在小說中,作者并沒有直接表達男孩的內心感受,而是通過對他細小言行的捕捉,生動和清晰地表達了男孩內心的陰郁、緊張和不安?!八惩Φ霉P直,桌下兩腳剛好交叉在一起,雙手交叉放在桌上正中間,似乎只有對稱能讓他不那么顯眼?!碑攲W生們盯著他看時,男孩則 “只好埋下頭,重心從一邊屁股挪到另一邊”。隨后,作者又進一步講述了男孩如何艱難地熬過15分鐘的休息時刻,怎樣一個人躲到小巷子中 “面壁”。這些細節的描寫很好地烘托了男孩內心的孤寂感。耶茨通過他的筆不僅向讀者展現了生命的孤獨狀態,也令讀者體驗到了這種孤獨感。小說正是因此而具有心靈的穿透力。

在 《南瓜燈博士》中,讀者會發現文森特被周圍的同學排斥,最終被推向孤獨的深淵,從根本上說,并非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環境和同學們的乖張淘氣,也絕非普萊斯小姐所揣測的由 “嚴重的心理疾病”所致,而是源于這位年輕女教師對男孩生活無孔不入的粗暴地介入。她的粗暴之處在于從一開始便將文森特至于弱者的地位,忽視甚至否定了其個體的能力與價值。這致使文森特無法順其自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獨立地、有尊嚴地構建自己的社會空間。文森特被強迫活在普萊斯小姐所謂的使命感、愛憐和優雅的寬容之下。男孩在學習上的錯誤和討論課上的謊言都被普萊斯小姐輕易地忽略了。她 “無孔不入”的關心使文森特被置于更加孤獨和壓抑的境地。這導致了他一系列違背自我意愿的出格行為。這些行為實際上正是對教師關心的逆反,其目的是對自我尊嚴的征求。但文森特最終也沒能擺脫女教師的掌控,小說結局宣告了男孩的努力均告失敗。小說通過男孩與女教師之間的關系揭示了孤獨的根本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理解障礙。普萊斯小姐所做的一切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愛,而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她追求的只是成就感和崇高感所帶來的自我滿足,文森特正是她 “自我中心”的可憐犧牲品。

另一方面,耶茨的 《南瓜燈博士》中主人公的孤獨不僅訴諸于個體體驗。這一主題本身也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孤獨是現代社會個體普遍面臨的一種困境。戰爭的陰影和戰后的社會動蕩極大地毀壞了人們的安全感和傳統信仰。實際上,這也是戰后同時期,如海明威、奧康納與卡佛等作家的共同主題。人與社會、人與人關系的隔膜與異化使孤獨無處不在?,F代社會里個體的原子化生存使人們陷入心靈相互隔絕的境地。在小說中,男孩子們對新同學的偏見和敵意、女教師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揣度與想象以及男孩通過偽裝來保護自我的強烈意識正是對現代社會個體生活的真實寫照。因此,對時代心理的契合是耶茨小說能夠打動人心的又一主要因素。

二、真實與動人的心靈鏡像

如上所述,《南瓜燈博士》的人物設置簡單,情節布局少有戲劇性,語言也極盡沉靜與樸實,但小說卻有一種特殊的力量,能夠引起讀者的解讀熱情并投入到小說的敘事中去。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出色描寫是小說吸引讀者的重要原因。耶茨的許多短篇小說,如《布朗寧自動步槍手》《自討苦吃》以及 《建筑工人》等都是以此見長。這篇小說也不例外。

在 《南瓜燈博士》中,耶茨用了兩種敘事視角,一是女教師的第三人稱視角,二是全知性視角。[1]但這兩種視角對于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來說都是 “有限視角”,即小說始終沒有直接去刻畫男孩文森特的心理活動,而是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使讀者產生一種探究的欲望,主動進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當中。在小說中,作者通過幾次細節描寫展現了男孩度過課間十幾分鐘的艱難?!八傺b系鞋帶,蹲下來解開鞋帶,又系緊”,“又蹲下來重新忙著系鞋帶”。他 “站在那里,手先是插在口袋里,然后又拿出來擱在胯骨上,接著像個男人似的雙手交叉抱在胸前”,“他在小巷里站了有一兩分鐘,看著空空的水泥墻……他用粉筆在墻上寫下他能想得起來的所有臟話,印刷體,一英尺高”。這樣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深切地體察到孤獨與壓抑感,若是通過直接的心理描寫,效果顯然會遜色很多。

從表面上看,小說是以女教師和男孩之間關系的建立、摩擦、激化和徹底的破裂為線索的。但更確切地說,情節的鋪陳和走向是通過人物的心理變化進行推動和發展的。因此,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摹與展露不但起到了氛圍渲染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也是小說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女教師最初對男孩的學校生活沒有過多地介入,雖然她清楚地知道他內心的焦慮與不安?!罢麄€休息時間她都在想,是否該出去做點什么。她想想還是不去為好?!贝藭r的文森特還是一種“自在”的狀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普萊斯小姐的自我控制越來越難。她開始在課堂上有意地關照這個男孩,直至找他單獨談話。這種失去原則的偏愛 (即使在文森特撒謊時,普萊斯小姐仍裝作什么事也沒有發生)激起了其他學生的反感和敵意。這使得文森特從努力融入集體轉向努力為自己尋找一個藏身之處。當這種愛逐漸演變成一種 “糾纏”后,男孩變得無處躲藏。這激起了他內心的壓抑、憤懣和非理性的發泄行為。但此時的普萊斯小姐仍以救世主的姿態為自己的敬業而欣慰。這最后導致了男孩的謊言和師生關系的徹底破裂。男孩在墻上畫下普萊斯小姐美麗的臉蛋、丑陋的裸體和骯臟的話語。這些成為小說震撼而有力的休止符。

可見,小說是以男孩內心世界的變化為動力,推動和決定了小說的發展走向。在這一過程中,讀者看到了一個孤獨的男孩如何從努力尋找身份歸屬走向逃避環境、選擇孤獨,并在極度的精神壓抑之下變得憤怒和失去理性的。這種通過人物言行舉止來投射心理的方式激發了讀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探求,并自然地實現了讀者與人物之間的情感共鳴。

三、“極簡主義”的魅力

極簡主義的風格是 《南瓜燈博士》這篇小說的又一寫作特色。極簡主義短篇小說的作者運用簡單直白的語言,不動聲色地講述一件件貌似不起眼的小事。事情很小,或只是平常生活中的一個簡短片段,似乎不算什么,但這些小事卻是一種隱喻,暗示著人類的處境及其應對能力。[2]耶茨的這一短篇有著鮮明的極簡主義風格。作者在行文過程中通過簡約的語言、恰當的省略為讀者揭示了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隔閡,揭示了個體所承受的心理重壓和難以掙脫的孤獨枷鎖。

耶茨在小說中的簡約首先體現在其對人物內心活動的省略,作者以有限視角對主人公進行觀察,并將他的言行舉止細膩、真實地刻畫出來,使讀者通過這些細節描寫深切地體察到男孩所面臨的孤獨、壓抑、挫敗感與憤怒。此外,小說的簡約藝術還體現在其結尾上。作者通過展現男孩心理狀態的變化將小說的矛盾沖突逐漸推向高潮,卻在這一頂端戛然而止。雖然文字沒有繼續,但讀者卻完全能夠想象得到事件終將向不可收拾的局面發展。這種留白使小說更加耐人尋味,拓寬了讀者的審美空間,

綜上所述,《南瓜燈博士》是二戰后美國著名作家理查德·耶茨的短篇代表作之一。這篇小說收錄在其短篇作品集 《十一種孤獨》中。在這部集子里面,《南瓜燈博士》中的轉學男孩文森特與其他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主人公共同構成了一幅真實而冷峻的孤獨圖景。這些人雖然有著不同的生活遭遇,但卻有著共同的孤獨的心理困境。他們都是普通人,是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大多數。因此,他們的精神困境反映的是整個現實社會的心理面貌。正如耶茨本人所說:“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題的話,我想只有簡單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逃脫得了,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p>

[1][法]熱奈特.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喬雪瑛.美國簡約派小說簡論[J].世界文學評論,2007(01).

王濤(1978— ),男,湖北黃岡人,碩士研究生,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文法學部講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翻譯和英語教學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歡
普萊斯文森特南瓜
普萊斯和普萊斯公式及其證明的代價研究
藝術空間·盛開的小梨樹
美國“最好”老板?放棄百萬工資給雇員加薪
《曼斯菲爾德莊園》的政治經濟學:范尼·普萊斯與大西洋的工人階級
義務保潔40年阿根廷老人悼念亡妻
南瓜燈
锃光的頭,瓦亮的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