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課堂中怎樣研究互動

2014-09-17 02:54高丹丹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研究性課題評價

高丹丹

研究性學習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說不要教師的指導,相反,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確立研究課題,還要指導學生有效地收集相關信息,分類處理,提煉觀點,和學生磋商成果。學習評價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以課為單位的形成性評價方式,即在一課學習結束時進行測試,不側重給學生劃分數、定等級,而是讓學生找出不足和差距,并找出矯正補償的處方。這樣就能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得到進步,充分體驗到成功的愉快,而暫時后進的學生也能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發掘潛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習進步創造良好的心理條件,從而對進一步學習起到促進、激勵作用。教師可以從評價的結果中,了解到教學的效果,并能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做出準確的判斷。教師只有準確地了解到自己教學中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才能進一步端正教學思想,調整教學計劃,完善和改進教學,進而實現教學的進一步優化。

作為一種區別于傳統學習的新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互動中,難免出現一些失誤和不足。當前研究性學習與課堂互動教學中過多強調研究性學習而忽視了課堂互動,主要表現為:

1.忽視過程的控制

與傳統的學習活動相比,研究性學習更注重學生的主題作用,從客體確立、方案設計到實施,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一旦學生失去了“自主”,研究性學習便成為一句空話。許多老師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在一些課題指導過程中,害怕穿新鞋走老路而重蹈傳統教學的覆轍,不愿過多地介入學生的自主研究。他們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尚能和學生在一起,幫助學生選擇課題、設計實施方案,一旦方案敲定便認為自己的輔導任務結束了,于是完全放手,對學生的研究過程一概不問,致使整個研究呈“放羊式”的無序狀態。最終結果不是流產,就是學生東拼西奏完成“論文”,交差了事。

2.忽視群體參與

小組合作實驗是學生經常采用的的組織形式。小組成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有所長,協作互補。但是,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能力的強弱,在具體研究過程中個體參與的情況差別較大。一般說,興趣、愛好廣泛,活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對課題研究較為熱心,他們積極查找資料,深入研究,廣泛與課題組成員進行討論,在個人鉆研與討論中,不斷接受新知識,發現新問題,他們承擔了課題研究的絕大部分任務甚至包攬了全部的研究任務,自然而然成為課題組的頂梁柱。無可置疑,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在課題研究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提高。而一部分性格內向、學習基礎比較差、自信心不足的學生,他們對課堂研究大多興趣不濃,參與不夠。如果教師不能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學生做好協調、指導、激勵等工作,他們往往就會游離課題研究之外,成為整個課題研究的配角或“旁觀者”,他們自然很少享受到研究性學習中各種興趣,能力也很難有所提高。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呢?

1.積極參與,全面關注

教師的指導應貫穿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的研究性活動,把握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方向,及時發現并指導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只要體現在幫助學生提高理論水平,樹立研究思路,指引研究方向,推薦研究方法,避免誤區,尤其在學生研究浮于表面,不能深入的時候,教師畫龍點睛式的點撥,往往會使學生茅塞頓開。

教師的指導應點到為止,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教師指導學生探究時,還要引導學生發揚團結精神,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2.把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

研究性學習一個重要特征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認識事物,這一要求也應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探索其課堂教學模式為:通讀課文→確立課題→研究學習→成果展示→總結評論→課后延伸。

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另辟蹊徑,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隨著討論的深入,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提出新問題,發表新看法。對討論中意見不同或與教參意見不相符的觀點,教師不應武斷地對學生的意見作出評價,而應引導進一步討論研究,讓他們繼續打“筆墨仗”。這樣,課堂成為學生討論的場所,暢所欲言的論壇,學生的個性特長、創新能力在其中會不斷得到培養和鍛煉。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課題研究,教師應根據所在班級的具體情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因班而論,因人而異。對于始起年級或基礎不是很好的班級,應從小處著手。課題定得小一點,淺一點,待有一定基礎后再定得大一點,深一點。

3.不斷完善評價標準

推行研究性學習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某一方面素質的鍛煉,而是力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僅要充分重視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所用的方法和所獲得的體驗,重視研究中所獲得的成果,更要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要充分關注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小組成員之間交往與合作的情況等。

評價的重心不以獲取多少知識為水準,而在于是否學會了研究,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只要圍繞課題,占有了較為豐富的材料,而這些材料又能從不同的方面說明專題,掌握了科學的研究方法,體現了科研特點,教師就應該予以較高評價。即使研究結果不太理想,但只要體現了圍繞課題收集材料,并運用材料說明課題的過程,教師就應該予以充分肯定。一句話,我們重視的是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過程而不注重結果。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綜合性活動,在課堂教學初期,可能有些學生感到不適應,但通過課堂互動,教師加以引導,并提供問題,慢慢地培養學生研究的興趣,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研究性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開設的,它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它致力于培養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和實踐性能力的研究性學習,使其以學科教學與生活聯系密切、主動性強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師生歡迎。

猜你喜歡
研究性課題評價
淺談研究性學習在數列學習中的應用探究
第十單元 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第二課時)
關于“微型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初探
利用體育活動,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竹溪縣實施“五個一”工程開展草根課題研究
“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