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化學課堂教學留條縫

2014-09-26 02:32張方鈴郭強
化學教與學 2014年9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師

張方鈴++郭強

摘要:新課改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問題意識”,樹立其質疑、批判、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并付諸實踐時,要留有余地,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建構留條縫,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化學課堂的魅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留縫;教師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8-0087-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3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化學教師的課堂教學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但有些教師過于刻意追求課堂教學的“完美”,特別是公開課、示范課,教學環節更是一個也不能少,整個教學過程可以用緊鑼密鼓、密不透風來形容。筆者不禁要問:學生什么時候思考,什么時候體悟呢?這樣“豐富多彩”的生動的教學過程實際效果又如何呢?這也讓許多教師反而感到化學課越來越難上,課堂教學中往往顧此失彼,力不從心。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火車在啟動時不是向前開,而是先倒車,使車頭與車廂、車廂與車廂之間的掛鉤留出空隙,然后車頭才加速向前,這樣火車就很輕松的飛馳起來??梢?,火車司機深諳“留縫”之道,我們的化學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展示自我個性、才華和智慧的舞臺,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精心策劃、巧妙設計,在課堂上要敢于、善于、樂于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獨立思考與體驗的機會。

一、筆下留有余地步;胸中養無限天機——設計留縫

美國著名的后現代主義課程理論家威廉多爾認為,課程的展開過程需要“適量”的“不確定性”、“模糊性”、“無效性”、“反常性”、“失平衡性”等生成因素。課堂教學是受多種環境因素影響的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非預設性,教師進行教學時,不妨粗獷疏略些,教學預設要有一定的彈性區間,不必過于機械的“入格”;對于問題的討論,允許“針鋒相對”,鼓勵“百家爭鳴”,保護“桀驁不馴”,善待“天馬行空”。給課堂教學留一條縫隙,使其在教學中完成,在教后完善。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給課堂教學“留縫”,有利于教師及時捕捉課堂中非預設性生成因素,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自主創造性學習,達到“數點小花傲枝頭”的境界。

二、幾枝疏影千秋色;一縷東風萬戶春——授課留縫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有經驗的老師往往只是微微打開一扇通向一望無際的知識原野的窗子?!痹谡n堂上,對于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一般不宜直接講授,可以故意把某些知識留下不講,給學生造成暫時性的知識縫隙。當學生發現從教師這兒得不到現成的答案時,就會刺激他們迫不及待地到更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去尋覓。此時,這條知識縫隙就好比是一條導火索,引爆學生的思維,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而這更是彌足珍貴。

思維是一種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表象的感知進入實質的體驗過程,需要靜思默想。如果此時教師喋喋不休,反而會打斷學生的思維,適得其反。因此,在解決疑難問題時,教師應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以適應其思維規律和心理特點,使其在靜思中理清思路,從而達到“于無聲處聽風雷”的教學效果。

四、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情感留縫

瑞士的艾米爾認為:“教授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闭n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聯想什么以及表達什么,關鍵在于教師怎樣進行引導。教師應該想方設法運用睿智的語言、精當的設問、精彩的機智喚起學生的情感,增強情感的厚度和震撼力,讓學生在無限的回味和思索中體味化學的深邃和價值。

例如:在“關于CO2的用途”教學時,筆者讓學生依據課前在圖書館或網上查閱的資料,結合自己對“低碳生活”的理解以及CO2的性質評析CO2的功與過。在課堂上,筆者并沒有過多的評價CO2的功與過,而留出適當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組織學生辯論,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CO2,自己評析CO2的功與過。

在課堂教學中的感情留縫,教師為學生搭建了民主、寬松、和諧、愉悅、自由、共振的平臺,讓學生敢表達、會表達;給學生自主、自我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敢張揚、能張揚。學生思考、辯論中,釋放情感,體會化學的學科價值,達到“有限中求無限”的教學效果。

五、螢火一星沿岸草;蛙聲十里出山泉——作業留縫

在斷臂的維納斯雕塑面前,人們總喜歡駐足欣賞,目光長時間地停留在那雙斷臂上,因為它引起了欣賞者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強烈的好奇心,放飛了想象的翅膀,甚至產生了修復、重塑的沖動。正是這種言已盡意未止,給欣賞者無限想象的空間、深沉思考的余地。教師布置作業時,設置與學生知識、經驗背景相符的、感興趣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在思考中、探索中獲取知識、完善知識結構。

例如:筆者在執教“CO2的性質”教學后,在學生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本著作業設置應緊密聯系生產、生活的原則。布置了如下作業:用石灰漿抹的墻壁,為了加速其硬化,常常在室內生一盆炭火,這是為什么呢?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質?探險家在進行溶洞探險時,除了攜帶手電等照明工具以外,還要點一根火把,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探險家深入洞中,聽到了清脆悅耳流水聲,看到精妙絕倫的、形態各異的鐘乳石,你知道這些鐘乳石是怎樣形成的嗎?等等,這樣的習題讓學生將抽象化的知識應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結論去解釋新的現象,是對二氧化碳性質的完善,也有助于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增強了用所得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考慮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留縫藝術是獨創性教學實踐活動,遵循藝術創作中“虛實相生”的規律,少則明,多則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大膽的取舍,留有余地,起到啟發思維的藝術效果,淡化教育的痕跡,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受到無形教育,體會到思維勞動這種“智慧體操”的樂趣。給學生留條縫,才會使課堂充滿魅力,形成學生向往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在“詩意”的化學課堂中自由地“徜徉”。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4

[2] 閆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8:122-131endprint

摘要:新課改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問題意識”,樹立其質疑、批判、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并付諸實踐時,要留有余地,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建構留條縫,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化學課堂的魅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留縫;教師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8-0087-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3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化學教師的課堂教學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但有些教師過于刻意追求課堂教學的“完美”,特別是公開課、示范課,教學環節更是一個也不能少,整個教學過程可以用緊鑼密鼓、密不透風來形容。筆者不禁要問:學生什么時候思考,什么時候體悟呢?這樣“豐富多彩”的生動的教學過程實際效果又如何呢?這也讓許多教師反而感到化學課越來越難上,課堂教學中往往顧此失彼,力不從心。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火車在啟動時不是向前開,而是先倒車,使車頭與車廂、車廂與車廂之間的掛鉤留出空隙,然后車頭才加速向前,這樣火車就很輕松的飛馳起來??梢?,火車司機深諳“留縫”之道,我們的化學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展示自我個性、才華和智慧的舞臺,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精心策劃、巧妙設計,在課堂上要敢于、善于、樂于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獨立思考與體驗的機會。

一、筆下留有余地步;胸中養無限天機——設計留縫

美國著名的后現代主義課程理論家威廉多爾認為,課程的展開過程需要“適量”的“不確定性”、“模糊性”、“無效性”、“反常性”、“失平衡性”等生成因素。課堂教學是受多種環境因素影響的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非預設性,教師進行教學時,不妨粗獷疏略些,教學預設要有一定的彈性區間,不必過于機械的“入格”;對于問題的討論,允許“針鋒相對”,鼓勵“百家爭鳴”,保護“桀驁不馴”,善待“天馬行空”。給課堂教學留一條縫隙,使其在教學中完成,在教后完善。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給課堂教學“留縫”,有利于教師及時捕捉課堂中非預設性生成因素,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自主創造性學習,達到“數點小花傲枝頭”的境界。

二、幾枝疏影千秋色;一縷東風萬戶春——授課留縫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有經驗的老師往往只是微微打開一扇通向一望無際的知識原野的窗子?!痹谡n堂上,對于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一般不宜直接講授,可以故意把某些知識留下不講,給學生造成暫時性的知識縫隙。當學生發現從教師這兒得不到現成的答案時,就會刺激他們迫不及待地到更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去尋覓。此時,這條知識縫隙就好比是一條導火索,引爆學生的思維,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而這更是彌足珍貴。

思維是一種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表象的感知進入實質的體驗過程,需要靜思默想。如果此時教師喋喋不休,反而會打斷學生的思維,適得其反。因此,在解決疑難問題時,教師應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以適應其思維規律和心理特點,使其在靜思中理清思路,從而達到“于無聲處聽風雷”的教學效果。

四、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情感留縫

瑞士的艾米爾認為:“教授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闭n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聯想什么以及表達什么,關鍵在于教師怎樣進行引導。教師應該想方設法運用睿智的語言、精當的設問、精彩的機智喚起學生的情感,增強情感的厚度和震撼力,讓學生在無限的回味和思索中體味化學的深邃和價值。

例如:在“關于CO2的用途”教學時,筆者讓學生依據課前在圖書館或網上查閱的資料,結合自己對“低碳生活”的理解以及CO2的性質評析CO2的功與過。在課堂上,筆者并沒有過多的評價CO2的功與過,而留出適當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組織學生辯論,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CO2,自己評析CO2的功與過。

在課堂教學中的感情留縫,教師為學生搭建了民主、寬松、和諧、愉悅、自由、共振的平臺,讓學生敢表達、會表達;給學生自主、自我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敢張揚、能張揚。學生思考、辯論中,釋放情感,體會化學的學科價值,達到“有限中求無限”的教學效果。

五、螢火一星沿岸草;蛙聲十里出山泉——作業留縫

在斷臂的維納斯雕塑面前,人們總喜歡駐足欣賞,目光長時間地停留在那雙斷臂上,因為它引起了欣賞者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強烈的好奇心,放飛了想象的翅膀,甚至產生了修復、重塑的沖動。正是這種言已盡意未止,給欣賞者無限想象的空間、深沉思考的余地。教師布置作業時,設置與學生知識、經驗背景相符的、感興趣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在思考中、探索中獲取知識、完善知識結構。

例如:筆者在執教“CO2的性質”教學后,在學生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本著作業設置應緊密聯系生產、生活的原則。布置了如下作業:用石灰漿抹的墻壁,為了加速其硬化,常常在室內生一盆炭火,這是為什么呢?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質?探險家在進行溶洞探險時,除了攜帶手電等照明工具以外,還要點一根火把,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探險家深入洞中,聽到了清脆悅耳流水聲,看到精妙絕倫的、形態各異的鐘乳石,你知道這些鐘乳石是怎樣形成的嗎?等等,這樣的習題讓學生將抽象化的知識應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結論去解釋新的現象,是對二氧化碳性質的完善,也有助于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增強了用所得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考慮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留縫藝術是獨創性教學實踐活動,遵循藝術創作中“虛實相生”的規律,少則明,多則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大膽的取舍,留有余地,起到啟發思維的藝術效果,淡化教育的痕跡,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受到無形教育,體會到思維勞動這種“智慧體操”的樂趣。給學生留條縫,才會使課堂充滿魅力,形成學生向往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在“詩意”的化學課堂中自由地“徜徉”。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4

[2] 閆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8:122-131endprint

摘要:新課改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問題意識”,樹立其質疑、批判、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并付諸實踐時,要留有余地,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建構留條縫,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化學課堂的魅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留縫;教師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8-0087-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3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化學教師的課堂教學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但有些教師過于刻意追求課堂教學的“完美”,特別是公開課、示范課,教學環節更是一個也不能少,整個教學過程可以用緊鑼密鼓、密不透風來形容。筆者不禁要問:學生什么時候思考,什么時候體悟呢?這樣“豐富多彩”的生動的教學過程實際效果又如何呢?這也讓許多教師反而感到化學課越來越難上,課堂教學中往往顧此失彼,力不從心。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火車在啟動時不是向前開,而是先倒車,使車頭與車廂、車廂與車廂之間的掛鉤留出空隙,然后車頭才加速向前,這樣火車就很輕松的飛馳起來??梢?,火車司機深諳“留縫”之道,我們的化學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展示自我個性、才華和智慧的舞臺,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精心策劃、巧妙設計,在課堂上要敢于、善于、樂于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獨立思考與體驗的機會。

一、筆下留有余地步;胸中養無限天機——設計留縫

美國著名的后現代主義課程理論家威廉多爾認為,課程的展開過程需要“適量”的“不確定性”、“模糊性”、“無效性”、“反常性”、“失平衡性”等生成因素。課堂教學是受多種環境因素影響的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非預設性,教師進行教學時,不妨粗獷疏略些,教學預設要有一定的彈性區間,不必過于機械的“入格”;對于問題的討論,允許“針鋒相對”,鼓勵“百家爭鳴”,保護“桀驁不馴”,善待“天馬行空”。給課堂教學留一條縫隙,使其在教學中完成,在教后完善。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給課堂教學“留縫”,有利于教師及時捕捉課堂中非預設性生成因素,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自主創造性學習,達到“數點小花傲枝頭”的境界。

二、幾枝疏影千秋色;一縷東風萬戶春——授課留縫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有經驗的老師往往只是微微打開一扇通向一望無際的知識原野的窗子?!痹谡n堂上,對于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一般不宜直接講授,可以故意把某些知識留下不講,給學生造成暫時性的知識縫隙。當學生發現從教師這兒得不到現成的答案時,就會刺激他們迫不及待地到更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去尋覓。此時,這條知識縫隙就好比是一條導火索,引爆學生的思維,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而這更是彌足珍貴。

思維是一種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表象的感知進入實質的體驗過程,需要靜思默想。如果此時教師喋喋不休,反而會打斷學生的思維,適得其反。因此,在解決疑難問題時,教師應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以適應其思維規律和心理特點,使其在靜思中理清思路,從而達到“于無聲處聽風雷”的教學效果。

四、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情感留縫

瑞士的艾米爾認為:“教授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闭n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聯想什么以及表達什么,關鍵在于教師怎樣進行引導。教師應該想方設法運用睿智的語言、精當的設問、精彩的機智喚起學生的情感,增強情感的厚度和震撼力,讓學生在無限的回味和思索中體味化學的深邃和價值。

例如:在“關于CO2的用途”教學時,筆者讓學生依據課前在圖書館或網上查閱的資料,結合自己對“低碳生活”的理解以及CO2的性質評析CO2的功與過。在課堂上,筆者并沒有過多的評價CO2的功與過,而留出適當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組織學生辯論,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CO2,自己評析CO2的功與過。

在課堂教學中的感情留縫,教師為學生搭建了民主、寬松、和諧、愉悅、自由、共振的平臺,讓學生敢表達、會表達;給學生自主、自我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敢張揚、能張揚。學生思考、辯論中,釋放情感,體會化學的學科價值,達到“有限中求無限”的教學效果。

五、螢火一星沿岸草;蛙聲十里出山泉——作業留縫

在斷臂的維納斯雕塑面前,人們總喜歡駐足欣賞,目光長時間地停留在那雙斷臂上,因為它引起了欣賞者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強烈的好奇心,放飛了想象的翅膀,甚至產生了修復、重塑的沖動。正是這種言已盡意未止,給欣賞者無限想象的空間、深沉思考的余地。教師布置作業時,設置與學生知識、經驗背景相符的、感興趣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在思考中、探索中獲取知識、完善知識結構。

例如:筆者在執教“CO2的性質”教學后,在學生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本著作業設置應緊密聯系生產、生活的原則。布置了如下作業:用石灰漿抹的墻壁,為了加速其硬化,常常在室內生一盆炭火,這是為什么呢?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質?探險家在進行溶洞探險時,除了攜帶手電等照明工具以外,還要點一根火把,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探險家深入洞中,聽到了清脆悅耳流水聲,看到精妙絕倫的、形態各異的鐘乳石,你知道這些鐘乳石是怎樣形成的嗎?等等,這樣的習題讓學生將抽象化的知識應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結論去解釋新的現象,是對二氧化碳性質的完善,也有助于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增強了用所得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考慮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留縫藝術是獨創性教學實踐活動,遵循藝術創作中“虛實相生”的規律,少則明,多則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大膽的取舍,留有余地,起到啟發思維的藝術效果,淡化教育的痕跡,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受到無形教育,體會到思維勞動這種“智慧體操”的樂趣。給學生留條縫,才會使課堂充滿魅力,形成學生向往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在“詩意”的化學課堂中自由地“徜徉”。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4

[2] 閆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8:122-131endprint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教師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教師發展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