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市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

2014-10-21 19:53郝建英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

郝建英

【摘 要】陶藝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當代素質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設立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中心,充分發揮中心的教學條件和當地的協會力量、陶瓷產區資源,將能全面提升陶藝素質教育質量,讓陶藝真正回到中小學的課堂,達到陶藝、陶情、陶育的目的。

【關鍵詞】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

陶藝素質教育是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實施“體藝2+1項目”的重要內容,是進行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音樂、表演、舞蹈、書法、繪畫等相比,陶藝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優越性。通過陶藝教學實踐,能促進學生潛能的發展,提高動手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結合在一起,成為促進人格完善的強大力量。

一、國內外中小學生陶藝教育現狀分析

在英、美、法、日本和東南亞不少國家,開展陶藝教育已有30多年的歷史。陶藝教育已進入大學、中學、小學課堂,陶藝創作和陶藝文化逐漸普及,美國許多大學還把陶藝教育納入公共基礎課教學中。

而從國內中小學陶藝素質教育現狀來看,中小學陶藝課程設置在十幾年前還是冷門,近年陶藝教學在中小學校中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但是,從教學實施整體效果來看,尚存在諸多問題:一是一些學校忙于應試教育,對素質教育輕視;二是學校陶藝教學軟硬件設施條件不足,陶藝教材和視頻課件缺乏,課程教學內容編排存在臨時性、隨意性,缺乏系統化、層次化,存在紙上談兵和消極應付現象;三是有些學校過分追求成績和實效,處處以獲獎為考核和評價目標,急功近利,擔心“高投入而低回報”,不愿意做“無用功”。隨著人們對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的日益重視,陶藝這門傳統而古老的技藝,也逐漸回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也認識到陶藝在中小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藝教育的實施也成為國內許多中小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體藝2+1項目”的重要手段。

從國家宏觀政策上看,在教育部下發的“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教體藝[2014]1號),要求各地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且明文規定,2015年教育部開始對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藝術素質測評,并將測評結果記入學生成長檔案,作為綜合評價學生發展狀況的內容之一,以及學生中考和高考錄取的參考依據。

從國內陶藝素質教育機構開設情況來看,經歷了由立項調研到改革試點再到全面實施三個階段。在2000年初,湖南美術出版社率先創辦了“陶藝大教室”,旨在為全國的中小學生普及陶藝教育進行課程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式探索;2001年,國家教育部批準在景德鎮成立并授牌“全國中小學陶藝培訓基地”; 2008年,“上海市中小學陶藝教育中心”和“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陶藝教育中心” 先后成立。近幾年來,在廣東佛山、江西景德鎮、浙江杭州、江蘇宜興、長沙銅官等地的高校和陶瓷產區、城市商業區等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陶瓷工作室、陶藝DIY、青少年陶藝體驗中心、大中專學生陶藝創作實習基地等。但這些機構主要是針對成人消費群體,而且商業化運作模式比較嚴重,不利于中小學陶藝素質教育活動的長期有效進行和健康發展,而在學校設立專門的陶藝教育實踐基地、實驗室等,配備相應的師資和教學場地設施,對學校來說又是一項不菲的支出,導致許多學校的陶藝課程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陶藝教學工作停留在理論教學上,以陶瓷歷史圖片和工藝制作觀摩學習為主,存在紙上談兵現象;第二,在陶藝課程教學上沒有專門的陶藝制作室和師資隊伍,有的甚至用橡皮泥代替陶泥,有的陶藝教師為本校的美術教師兼任,缺乏陶瓷專業知識的學習背景,技藝傳授不專業,容易誤導學生,許多中小學的教師也苦于沒有專業的陶藝培訓基地,只能在教室里臨時改造,不利于系統化教學;第三,各地市教育主管機構對陶藝素質教育目的性不明確、缺乏統一規劃組織,呈現出一種百校百樣、五花八門的自由狀態;第四,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學內容深度和廣度不夠,一直停留在繪畫、音樂、舞蹈、歌唱、書法、折紙剪紙、刺繡、攝影、體育等課程內容上,陶藝教育活動沒有得到拓展和升華。目前,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在中小學幼開展陶藝教學與活動的優勢和必要性,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師生樂于參與陶藝教學與活動,為陶藝教學與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有了較好的氛圍與條件。

二、株洲市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中心建設的必要性

陶藝課程教學有著繼承民族工藝美術文化的教育特征,陶藝教育是一個學生實踐活動很強的過程,從設計方案的制定,材料選擇、工具和技法,制作步驟,陶瓷燒制,完全是一個動手操作實踐的過程,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讓學生能用自己的作品與自我內心對話,發掘不同學生的內心特點,在藝術的氛圍中學會尋找到內心的真我。

株洲市開展陶藝素質教育在湖南其他地市中起步相對較晚,基本經歷了先市場后課堂、先民辦后公辦的發展過程。而株洲市中小學校的陶藝教育還處于自發與分散的狀況。教學課程設置不規范,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也參差不齊,由于缺乏統一的運行管理與培養機構,參與中小學陶藝素質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很少,教學設備十分匱乏,缺少軟件和硬件條件的支撐。這些問題制約了陶藝素質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發揮。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藝術教育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發展,為中小學陶藝教育活動打造一個長遠的實踐平臺。

三、株洲市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中心建設的可行性

從湖南省內來看,長沙賀龍體育館有素質拓展體驗中心,引進日本的運行模式,市場影響力較大。長沙從事兒童陶藝培訓機構有2家,長沙望城縣銅官鎮國際陶藝村也建設了大學生陶藝素質教育基地。2010年,醴陵市教育局在湖南陶瓷高級技工學校設立素質教育培訓基地,對市內各中小學生進行為期一天的陶藝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先通過參觀陶瓷陳列館、大師工作室、生產加工車間,了解相關工藝技術,接著組織觀看陶藝視頻教學錄像,最后到實驗室內進行玩泥體驗。株洲市以陶藝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機構尚屬空白,石峰區教育局對各小學校也進行了陶藝教育課程開設的要求。株洲市石峰區外國語學校提出了“以陶育德,以陶育人”的特色辦學思路,制定了《學校特色教育總體規劃》、《學校陶藝特色教育實施方案》,注重三結合:一是總體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二是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三是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建設有200平方米的兒童陶藝教室,面向本校小學部1——6年級學生和小學部、初中部的特長班學生開放,主要課程有陶藝捏雕課、陶藝拉坯課、陶藝彩繪課、上釉燒制課、瓷繪藝術課,不對外開放。該校按照“低年級激發興趣愛好,中年級打好基礎,高年級重在提高”的思路,組建了學校陶藝藝術小組,小學階段全面覆蓋陶藝特色課程。株洲市杉木塘小學為了培養學生興趣,也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實施“體藝2+1項目”,使學生在文化、藝術、體育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2011年,該校結合實際,特制訂制定了興趣小組培訓方案。針對1- 6年級的學生進行陶藝等科目實踐訓練,陶藝素質教育開展的有聲有色。株洲市天元中學新校區教學樓內擬建設一個陶藝教育基地,場地約300平方米。湖南工大也有專門的陶藝實驗室,主要進行大學生的教學實習用。株洲市十八中也在籌建陶藝素質教育基地。醴陵市王仙中學的陶藝特色教育成果被市教育局評為特色辦學學校。

以上這些學校,以自我探索的形式開展了積極有效的陶藝教育實踐活動,一方面反映出學校對陶藝素質教育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青少年對陶藝的發自內心的熱愛。株洲與醴陵、銅官距離近,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省市兩級陶藝協會中擁有眾多的株洲會員,人才資源優勢明顯。將湖南陶瓷產區優勢和我市陶藝教育的人才資源優勢結合,開展一系列的陶瓷體驗、陶瓷工藝實踐活動,將能在省內率先打造出中小學陶藝教育特色。

四、株洲市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中心建設實施措施

宏觀指導方面,建設青少年陶瓷藝術素質教育中心,要發揮本地區的陶瓷文化藝術特色。以市級教育主管部門統一協調規劃,在株洲市設立“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中心”,推動株洲市中小學校社會綜合藝術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提升各學校之間藝術教育活動的資源共享,避免各學校的重復性建設和教學設施、師資水平不一等問題發生。

具體實施措施:

1)確立中小學陶藝素質教育特色實踐活動的組織管理機構,陶藝素質教育中心的管理辦法,建立陶藝教育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培訓和考核制度、陶藝教育特色活動獎勵辦法、人員配置與經費投入預算等,建設方案通過后,進行場地設備建設、課程教學內容建設和教師業務素質培訓。同時,市教育局下文設立學校陶藝教育工作制度,把陶藝教育納入各學校工作計劃,定期研究、布置、檢查陶藝教育活動。做到年初有計劃,月度有安排,實施有方案,活動有成效,資料有臺帳,年終有總結,保證學校陶藝教育特色項目的正常開展。市教育局設立特色學校獎勵基金,對創建陶藝教育特色做出突出貢獻的學校和個人,以及參加上級組織的陶藝類比賽獲得優秀成績的學生予以獎勵,列入學校教育教學專項獎勵規定中。

2)通過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參與,充分調動陶藝協會、陶瓷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組織力量,整合株洲市區各類陶瓷藝術教育教學資源,形成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合力,營造一個高水準的服務學校和社會的陶瓷藝術教育平臺。

3)由政府主管部門設立中心專項建設經費進行統一規劃建設與運行管理,以保證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師資水平。由教育主管部門指導學校到中心來開展校外藝術教育和實踐活動,通過設立年度考核評價與表彰制度,鼓勵各學校組織師生到中心開展有特色的陶藝教學活動。

4)通過組織師生開展小型分散、靈活多樣的課外陶瓷藝術活動,建立學生陶瓷藝術社團和興趣小組,定期舉辦株洲市陶瓷藝術節,讓每個學生和家長都能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自愿選擇項目進行體驗,并形成本地、本校學生藝術活動的特色和傳統。

5)設立陶藝公共教學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及時進行針對性的問卷調查、網上交流展示,實現資源信息共享;

6)中心建成后,實行兩級管理,由市教育主管部門任命素質教育中心負責人。中心負責人負責制定整體的發展規劃與教育管理制度,配合各中小學校進行針對性的活動開展。參照中小學生藝術素質評價標準體系和操作辦法,進行教學管理。

五、結語

目前藝術類教育普遍缺少實踐,通過企業、產區、院校、協會多方面資源整合,為各學校的陶藝教育集中搭建一個高水平的標準化、專業化的素質教育體驗平臺,有利于資源的優化和節約教育成本,也有利于統一標準。使傳統陶瓷手工文化在工業化時代得到傳承與回歸,提高青少年動手能力,還能打造當代株洲的大眾陶藝休閑文化,在國內率先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現代陶藝人文教育示范基地。

參考文獻:

[1]方漫,周芳.論陶藝教育的素質教育功能,中國陶瓷,2009年10期.

[2]朱智賢.兒童心理學(修訂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課題項目:

該論文為2014年度株洲市社科研究課題《株洲市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中心建設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ZSK14100。

猜你喜歡
中小學生陶藝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陪讀現象產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淺談涼山彝區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
也談素質教育
進入后現代陶藝
當代陶藝
陳烈漢陶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