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英語需求現狀與ESP英語教學體系改革研究

2014-10-21 19:44周玉潔燕靜君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高職英語現狀分析教學改革

周玉潔 燕靜君

摘要: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高職英語教育越來越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ESP英語教學體系作為國內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引起國內學者的廣泛關注和研究。本文旨在探討北京高職英語人才的需求現狀,以及ESP英語教學體系改革的現狀和努力方向。

關鍵詞:高職英語;ESP;現狀分析;教學改革

在經濟發展的進程中,英語應用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高職英語的需求日益緊迫,這種需求越來越呈現出專業化。有關高職英語需求現狀的研究和高職英語的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ESP理論背景簡介

目前,在中國,各種形式的ESP在高校英語專業課程中出現,其中發展最迅速的是商務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研究開始于西方上世紀六十年代,對此研究已經碩果累累。ESP與EO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相對應,根據諸多學者(Munby1978; Strevens 1988; Robinson 1991; Jordan 1997)對ESP的定義,根據學習者的需求不同,適用于不同種類的課程。它的研究涉及多學科領域,不但涉及語言學本體,也涉及專業知識和技能。依據Dudley – Evens 和 St John (1998) 理論,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教學理念,其教學目的旨在提高學生專業領域的英語運用技能。Jordan (1989) 認為ESP可以分為三個分支,即EOP, EST, 和EAP。EOP旨在培養某個具體行業的英語運用能力。

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現今的高職英語人才究竟能否滿足市場與經濟發展的需求?現今的英語教學體系能否適應首都經濟的發展呢?現今的高職英語教學體系能否滿足學生們的需求?隨著改革的深化,高職英語的教學體系改革同樣需要發展與深化。ESP教學體系是否適合北京高職英語的教學,能否滿足市場對高職人才的需求,這些都需要做出系統的研究。

二. 研究方法

以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為例,對在校學生、畢業生和英語教師,以及與對口的用人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進行訪談或發放調查問卷。在對數據的處理過程中,排除了大量空白的無效問卷,對于受訪者漏答的個別題目以缺省值處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本次調查中相互參照與呼應。

三. 調查結果與分析

1. 社會需求分析

對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的數十個就業基地的相關負責人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調研結果表明:用人單位在招聘高職畢業生時是否要求具備英語水平的調研結果為認為英語水平是我公司高職畢業生的一項必備技能的占31.17%;認為不一定,但英語水平是公司選拔人才的重要參考依據的占18.83%;認為對高職畢業生沒有英語水平要求的占16.67%;認為要看具體崗位,有些崗位需要,有些崗位不需要的占33.33%。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的英語語言技能滿意度調查結果為:滿意的占2.17%;比較滿意的占4.25%;不太滿意的占93.58%;不滿意的占0%。高職畢業生英語應用技能主要哪方面不足,依次排序為:說;聽;寫;譯;讀。對高職畢業生在學習期間的實踐經歷或工作經歷有無要求:必須要有相關經歷的占0%;最好要有相關經歷的占83.33%;不要求相關經歷的占16.67%。

調查結果顯示,英語技能是用人單位錄用和選拔人才的必備要求,用人單位不僅僅靠一紙證書判斷應屆畢業生的英語水平,行業英語的掌握已經逐漸成為衡量英語技能的標桿,但是基本的英語聽說技能知識仍然受到用人單位的重視。行業英語或專業英語的需求大增。ESP英語教學系統的改革迫在眉睫。

2. 高職學生需求現狀分析

高職生對目前的英語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高職英語教學很滿意的占0%;較滿意的占4%;不太滿意的占64%;不滿意的占28%;無所謂的占4%。其中,對高職英語教材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對高職英語教材很滿意的占1%;較滿意的占3.29%;不太滿意的占95.71%。高職學生對英語教學模式的調查結果顯示:最喜歡課堂講解和實習操作相結合教學模式的占82.77%;最喜歡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純課堂教學模式的占9.23&;最喜歡教師純課堂講解的占6%;最喜歡學生自我學習的模式的占6%;最喜歡網絡教學模式的占1%。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習英語為拿到畢業證的占8.6%;為拿到英語等級證書的占33.3%;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占48.9%;無所謂的占9.2%。

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對高職英語教學總體是不滿意的。與傳統的純課堂講解的英語教學模式相比,高職學生越來越認識到實際操作訓練的重要性。高職英語的學習動機呈現出與應用和就業直接掛鉤的趨勢。行業工作的導向性明顯。傳統的基礎性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在現今的北京越來越被動,教學改革需求明顯。

3. 關于ESP教學改革的探討

近幾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高職英語人才越來越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ESP英語教學研究隨之興起,并呈現出越來越熱的研究趨勢。以行業需求或特殊需求為導向的ESP英語教學體系能否滿足市場需求呢?ESP英語教學體系是建立在學生特殊需求基礎之上的教學體系,旨在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特殊需求,即出去以后即能上崗的人才。ESP分類是比較細的,既有行業英語也有專業英語、學術英語。在國外有的學校還會根據學生的需求,不斷的調整教學計劃和進度。ESP教學體系改革是必要的,但是相關研究尚處于起步的階段,還需要對ESP本體做出系統的研究,以及建立相應的師資力量和教材體系。比如,商務英語專業的建立和發展,就有賴于出色的師資力量和完善的教材體系。相應的,法律英語,科技英語,酒店英語等也需要師資和教材強有力的支持,才能得到相應的發展。當然,ESP本體研究的缺乏也是阻礙教學體系改革的阻力。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1. 高職英語教學體系改革的重要意義和不足。

近幾年,關于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熱潮,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說明高職英語的意義和重要性,調研結果顯示ESP英語教學體系是國內高職英語教學體系改革的方向和目標。ESP教學體系是發源于西方的英語教學體系,對國內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但是也要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在對市場科學調研的基礎上,探索本國的改革體系。雖然ESP英語教學體系已經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國內還沒有針對ESP本體的系統性的研究和探討。這兩種研究的缺乏勢必導致國內高職英語教學體系改革缺少理論支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持和參照。

2.高職英語教學體系改革的幾點啟示

本文在對北京市用人單位及高職學生調研的基礎上,得出以下結論和啟示:首先,要始終以英語語言的基礎性教學為基礎,行業或專業英語應用型人才和一線的崗位職業能力相結合的培養思路,才能真正滿足高職英語人才的市場需求。然后,要注重三大能力的培養,即英語聽、說應用能力;行業或專業的核心技能應用能力;終身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新的英語教學體系的建立應以這三大能力的培養為主軸和目標,以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3.要培養和建立“雙師型”師資團隊

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的改革和建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案呗殹苯逃奶厥庑砸笥⒄Z教師既要具備基礎的英語技能又要熟悉行業的運作流程和市場導向。高職院校的英語老師必須定期到基層企業去,掌握第一手最新的市場信息和市場需求,才能在教材的編排和英語教學中充分體現“高職”特色,培養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英語人才?!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任重而道遠,如何讓下企業的老師將基層實踐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如何建立教師下企業的長效機制,如何在教學管理上確保教師下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是需要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更是對ESP英語教學體系“中國化”本體研究的重要對象之一。

猜你喜歡
高職英語現狀分析教學改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關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