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學校存在的憂患與策略思考

2014-10-27 03:30李彥兵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辦學教學質量建設

李彥兵

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我國農村中小學教育也在飛速發展。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地區發展不平衡,很多農村小學存在問題和憂患,亟待管理者深入思考,采取有效策略。

一、師資不平衡家長不重視導致教育教學質量不高

(1)家長重視不夠。相當一部分農村學生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和學習不夠重視,平時忙于勞作,普遍很少關心過問子女在校的教育學習狀況,加之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自身素質不高,即使想關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長教育子女的方法大多失于偏激;學生家長住址分散,部分學生父母長期外出打工,家校聯系困難,往往不能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和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甚至有時反而干擾了學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了種種不應有的思想障礙和工作阻力,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學校教師趨于老齡化,大部分是原來民辦教師轉正的中老年教師。一些年老教師勤學業務的自覺性、主動性較差,存在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思想,知識蛻化、觀念保守、素質薄弱,以“抄教案、搬教參、老樣子、老方法”來維持現狀,教學方法陳舊,還是原來的“滿堂灌”注入式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效益低下,致使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能力差,知識面狹窄。

二、學校管理理念出現偏差,管理不到位

(1)制度建設重在應付檢查。在完善制度的過程中,制定的制度沒有適用性、操作性、沒有科學性,有的甚至照搬他人制度,改頭換面成了自己的“新”東西。這種新東西除了沒有自己的特色外,更多地沒有針對性,不能解決本校管理工作中的新問題,雖章目俱全,建制詳實,但如同白紙一張。

(2)注重形式不講實效。目前,各種檢查十分頻繁,學校這種工作還沒有落實好,那樣的檢查又來了,學校怎么辦?只有把精力放在資料建設上,應付各種檢查,這樣就出現了后遺癥,學校拼命地做各種資料,各種記錄中有實實在在做了的,也有根本沒有做的虛假資料,這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管理者學壞了,老師也學壞了,同時也學聰明了,平時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要緊,只要在資料上下功夫就行了。這種應付形式的搞法,滲透于學校管理的諸多的方面。在學校行政工作中的計劃總結管理,教學工作中的教研活動管理,德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著這種重計劃文本,忽視了過程的執行和落實。到頭來只是搞一些無用的文字游戲、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義。

(3)注重了學校物質文明建設,卻輕視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近幾年來,中央對教育非常重視,各級政府也紛紛行動起來,就我縣而言,各個學校校園由破爛不堪改造為美麗無比的綠色生態校園,管理者提出要把學校建設成一流學校,言下之意,學校環境一流,一流的設備,就是一流的學校了。在學校建設中,重要的應是學校文化建設。而學校文化建設中往往容易出現重視物質文化建設,輕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的現象。當前,我們看到的現象是:學校條件好了,而學生行為習慣差了,師生吃苦的傳統精神差了,教師不思進取,學生不愛學習的風氣漸漸變濃了,辦公大樓建起了、設備一流了,卻忽視了學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設。其結果是有形的物質基礎得到了加強,而優良文化傳統卻淡化了。

要解決這些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正視這些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端正辦學思想,明確辦學宗旨,解決實際問題,學校才能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對于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思路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加強聯系,注重師資培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影響教育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實施教育,把受教育者培養成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未來的各種人才,政府、社會、家庭、學校都負有相應的責任,學校要盡可能多地開展家訪,與家長面對面進行聯系溝通,使家長們關心子女受教育的情況,支持學校、教師的工作,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再就是學校要在現有的教師資源的現狀下,群策群力,加大學校經費投入,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思想素質。只有教師敬業,社會家長支持,教學質量才會逐步提高。

(2)要加強校長隊伍的建設。校長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有一個好的校長,就會出現一所好學校,那么,要解決這些學校管理中的問題,關鍵是要解決校長的管理水平和辦學思想問題。那么,我們作為一校之長,怎樣才能建設好、管理好一所學校呢?校長必須要做好三個角色的轉變。一是從思想上和教育理念上當好引領者,用校長文化來凝聚教師隊伍,管理上要以“情”來帶動隊伍,用“愛”來關心隊伍,引領教師帶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工作價值觀;二是當好管理者,在制度上、管理細節上和人性化服務上做好管理;三是當好教育者,作為校長要懂得辦學規律,熟悉教育技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三、要加強學校管理,端正辦學方向

具體來講,在學校管理中起碼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上,要加強理性的思考,處理好現在與將來、規模與效益、和諧與發展的關系。在學校文化的建設上,特別是在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設上,要處理好物質與精神、繼承與創新、改革與發展關系。在具體教育教學工作中,要轉變單純重視教學內容、輕視教育過程的現象,要處理好形式與內容、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先要務實,才能求真。特別是現行的教改,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實驗結果,處理好良好愿望和現實差距的關系。在建立健全教師和學生的培養、考核和獎懲機制同時,要加強過程的管理和人文的關懷,處理好考核與獎懲、評價與激勵的關系。

學校在管理過程中一定端正辦學方向,明確辦學目標,學校要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來辦好教育,怎樣來實實在在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少搞形式主義,教育是來不得半點虛偽的東西。歸根結底,要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樹立奉獻敬業精神,強化家庭教育理念,才是農村教育發展的唯一途徑。

猜你喜歡
辦學教學質量建設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線上直播的教學質量
寒露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